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茅山禁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六章 麥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六章 麥浪

“平安,你們原上的姑娘俊不俊?”

“俊!”

“你們原上的娘們兒白不白?”

“白!”

“你們原上的女子浪不浪?”

“浪的很嘞!”

……

“圪梁梁光光任你走,一夜裡三次你吃不夠。村東的河水嘩嘩地響,妹妹我要討你當婆娘。

花瓣瓣落下果子熟,要生個娃娃滿地走……。”

我們從離開陰山,因為在封家村耽誤了好些路程,所以到達陝北邊境的時候,距離我們離開陰山的日子,都已經過去了整整十餘天。

雖然我們臨行之前,每個人身上都揹著重重的包裹包裹,裡面裝個死面兒的饃饃,還有一些糕點水等可以飽腹的食品。

可是直到我們穿過一大片平原來到這陝北邊境之時,我們這一路上遠行的遊客們,都已經紛紛消耗光了自己所有的行囊,變得肚飢難耐。

剛走入陝北之地,眼前的場景簡直讓我們所有人振聾發聵。

一片田野黃通通的欣欣向榮,斑駁絢爛的秋天的色彩像羽毛一樣退光蕩然無存,灌區和井臺上堆積著剛剛從田地裡清除來的包穀杆子。麥子播種幾近尾聲,剛剛播種不久的田塊果露著溼漉漉的泥土。

早種的田地已經泛出麥苗葉的嫩綠,秋天的陰雨季節已告別結束,長久瀰漫在村莊上空的陰霾和沉悶已全部廓清,大地簡潔而素雅,天空開闊而深遠。

我們這才發覺,這陝北大地近於我們想象之中完全不同。

欒平安已經開始欣喜的為我們介紹他們家鄉的文化。

“我們原上男子,個個都是好嗓子,我們原上女子,個個都是妙音娘子。

我們時常便會吼上那麼兩嗓子,農閒時便唱“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調、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種。”

郝大興聽到這些話連忙擺擺手。

“每天都在車裡聽你唱那麼兩句,攏共也只有那麼兩句,不過就是哥哥想妹妹,妹妹想哥哥的沒什麼大意思!你們家鄉到底還有什麼好玩意兒?趕緊與我們介紹介紹,好不容易下一趟山。並且離陰山那麼遠,咱們不得好好的放鬆一下!”

欒平安一聽好玩兒的,便用手摸著自己的下巴,思索片刻,然後對我們道。

“俺們這嘎說書你聽過嗎?”

“不就是大鼓書嗎,誰沒聽過,沒啥大意!”

欒平安連忙搖搖頭。

“我們陝北說書是吸收眉戶、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調,雖然名叫說書,但其實則是唱書!”

“又是唱!”

郝大興果斷的否定道。

“有沒有不開嗓子的玩意兒!我這人天生五音不全,用不了嗓子!”

欒平安接著想到。

“那就是鬧紅火、那是跳的。也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十分有意思!

還有陝北道情,不過這個也要唱。道情是以陝北官話綏,米話為唱白基準語音,以道教誦經音樂曲牌為唱腔基調,吸收秦腔等劇唱腔板式及陝北民間小調形成的地方戲曲劇種。”

郝大興再次搖頭。

“停!說了不動嗓子!”

“有意思的,那便就是過春節了!”

欒平安開始跟我們回憶自己童年的經歷。

“我們陝北的春節是熾熱的,到處是紅紅火火。

黃土地的百姓重視過節,一年中有許許多多的節日,不過,人們最注重的還是春節。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忙起來了。說忙,實際上忙的是婦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樣樣活兒都要婆姨們親手操作。

小的時候每到過春節,我娘就會推上碾子壓糕面,趕上毛驢磨豆腐,蒸黃饃饃,做黃酒,擀雜麵,炸油糕,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準備好。

過年了,全家老老少少、裡裡外外,都要換新衣服。再窮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乾乾淨淨。在這裡還有這樣一種習俗,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棗牌牌”。

“棗牌牌”就是用紅線穿上紅棗、穀草秸秸,上面掛個銅錢,下面墜個鞭炮,掛在孩子的背後,這是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這裡,我還看到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每年增加一個,一直到十二歲為止。

而我,也是剛剛帶完12歲的增歲頂針,便去了陰山。

除夕到了,萬事俱備,貼對聯,打醋炭,掛紅燈,淨院落。打醋炭,是一種獨特的習俗,就是在鐵勺上放一塊燒紅的煤炭,再澆上醋。

“打醋炭”要在家裡的每個角落進行,意為驅邪,夜幕降臨,老年人總是虔誠地敬神點香燒紙,領著好奇的孫子們叩頭。大孩子忙著放炮、點火塔塔。細心的婆姨在門邊放上炭塊和冰塊,在門後立個擀杖和刀斧,據說,這是鎮邪的,在這裡叫“守歲”。

除夕之夜人們總是睡得很晚。一般家裡都徹夜不熄燈,預示四季平安,長命百歲。鍋裡放些吃食,這叫“照鍋”,意思是一年不缺吃。

有些老人這夜睡不著覺,一個人靜靜地踏黑爬上山頂,面向東方了望,這叫“品天”。據老人說,從曉天的色道上能看出莊稼的豐歉、村寨的吉凶。究竟靈不靈,誰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剛朦朦亮人們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開門炮”,這意味著開門大吉。接著,老人們便忙著迎神、接灶君。

孩子們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這裡叫“問強健”,小輩見了長輩都要“問強健”,像“爺爺強健啦!”“奶奶強健啦!”長者便回答“娃娃乖著哩!”意思是誇孩子健康進步。這種拜年禮俗,不僅限於孩子,就是已娶妻養子的漢子,見了長輩也是如此。

還有秧歌拜年,那是我們林水原年俗中獨特的風情。春節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挨門逐戶拜年,在這裡俗稱“沿門子”。

秧歌拜年首先是謁廟、敬神,祈禱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到各家各戶拜年。秧歌隊每到一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小的時候我還編過一首,進了大門抬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穀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欒平安滔滔不絕的講著,我們這些人早已聽得發睏。

總於,就連平日裡脾氣最好最和善的張大哥都忍不住了。

“得了!別說了。你說話這麼一大堆,我除了對你娘做的壓糕面,蒸黃饃饃,做黃酒,擀雜麵,炸油糕這些吃的東西感興趣以外,其餘的簡直是無聊之極!”

郝大興聞言,連連拍著巴掌。

“堂主說的對,堂主說的極是!平安,真的好餓呀,肚子癟了的要命。不知道還要再趕多少的路才能走到集市,也不知道你們這裡有沒有什麼上好的吃食!”

我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明明都已經出了陰山簿,最後的結局竟然還是餓肚子。

欒平安指了指前面一望無際的田野,對我們道。

“快了吧!應該過個這片麥田,再趕上半天的路,就可以到集市裡面去。

咱們現在到的是成片的田間,一片田連著一片田,可真的還要加緊腳力呢!”

我們車馬上的所有人,一個一個捂著肚子,勒緊褲腰帶,只等待著在半天之後,到了這陝北的集市,可得好好的飽餐一頓。

尤其是那郝大興,他已經將自己身上的銅板全部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