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茅山禁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七章 洋芋擦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七章 洋芋擦擦

一大摞銅板在手裡晃的叮噹亂響,只為待一會兒,好好見識見識這陝北的繁華。

在馬車軲轆轟隆轟隆的前進之中,我們終於到達了進入陝北境內的第一個縣城。

集市上,到處都是小販叫賣的聲音。有賣桂花味兒頭油的小夥子,有賣大碗茶的中年婦人,有熱乎乎的爐包的老者,還有叫賣頭繩,絲巾的俏麗姑娘。

路邊最多的就是羊湯的攤位,每個攤位之前掛上一隻宰殺乾淨鮮血淋漓的肥羊,也有的攤位面前擺著羊頭。

身材壯碩的漢子們上身光的赤條條,只系一個皮面兒的圍裙在腰間,脖子上搭著一個已經被汗水盡染的發黃的白棉麻布。手中拿著一個大鐵勺子,不時的舀著自己面前的那一口羶味兒香味兒齊聚的湯鍋。

我們所有人被這羊肉的噴香,吸引的走不動步。

張大哥特意選了一個還算乾淨擴寬的攤位,讓我們所有人分撿了三個桌子一起坐下。

攤位裡的店小二看著我們這麼多的客人,連忙上前打招呼知應。

“哎呦!這些客官,你們是遠方來的吧!吃點什麼?羊湯配白飯,還是羊湯泡大餅?”

在陝北這片土地,自然是欒平安對這裡最熟悉。

“夥計,給我們上26套羊湯,一套裡配上兩份大餅,再來一份爆炒羊雜,一份紅燜羊血,一份手把羊肉!”

郝大興光聽著點這些菜名,便已經饞的不自覺流出的口水。

“哎呦!敢情咱們今天是來吃全羊宴的!”

欒平安頗有地主之儀的風采。

“這才拿到哪兒!施現,你同我一起,咱倆再上街上買一些特色小吃。好不容易回到我老家,第一頓飯必須要把你們這些人全給招待好了!”

欒平安哈哈大笑著,因為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身上興奮不已,渾身激情昂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只好起身,跟著他一起整個集市來回的轉悠。

別說,當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前就聽說陝北這片土地民風淳樸,一個個都是大嗓門兒,能歌善舞。

今日在這集市上閒逛,見到的果然都是如此。

那些小商小販兒扯著自己的粗大嗓子。賣力的吆喝著。時不時的還能侃上兩句山調調。

我和欒平安走到一個攤位前。

這攤位上賣的是小米粥一類,只不過這一碗小米粥倒是有特別之處,這一碗粥中,上面還漂浮著一個銅錢型的豆餅,看起來十分古怪。

欒平安像我解釋。

“這叫錢錢飯,這本是俺們陝北缺糧人家的一種度荒飯,多和米糠、秕穀同煮,藉以充飢。

而現在已成為粗糧細做的風味飲食。其做法為,將黑豆經水浸泡膨脹,放在石碾上碾壓成片,形如銅錢,故人稱“錢錢飯”。

煮時按豆錢二成米八成對摻起來,逐次下鍋,等豆錢半熟時,再放入小米。當豆錢漂浮於粥面上時就可以食用了。錢錢飯粘糊爽口,香濃味美,尤其是寒冬裡,喝一碗錢錢飯驅寒保暖,愜意極了。”

我對這種做法也是覺得其充滿了好奇,連忙對攤位主說道。

“給我來兩碗,嚐嚐味道!”

欒平安連忙說。

“來上三大碗,幫我們打好包裝,要帶走勒!一會兒便過來取。”

緊接著便到了一個滷煮攤。

我道。

“原來你們陝北還有京都美食啊!滷煮火燒。”

欒平安笑呵呵地搖搖頭。

“是滷煮不假,不過不是滷煮火燒,是滷煮驢板腸。”

驢板腸應該就剩驢大腸吧!之前有幸吃過一回驢板腸火燒,這樣裡面加上青椒和一勺蒜泥,那味道簡直巴適的很。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一句老話,天上龍肉,地上驢肉。足以見得這驢肉的鮮美。

欒平安接著對我介紹。

“這滷煮驢板腸是將整副驢大腸反覆漂洗乾淨,入清水煮半熟,撈出加醬、辣椒、花椒、蔥、姜、鹽等滷煮而成,其特點是麻、辣、鹹、嫩、鮮香味美,為我們陝北食中一奇。”

賣驢板腸的攤位老闆聽了這話,連忙對欒平安豎起了大拇指。

“你這小夥子是外來客吧!難得對我們當地這美食有如此的研究。”

欒平安急忙回覆。

“我可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啊!”

攤位老闆聞言,瞬間瞪大了眼睛。

“咋會?哎呦!半點口音聽不出來,聽你們說的都是官話,還以為二位是遠方來的淘金客呢!”

欒平安聞言哈哈大笑。

“哎呦!出去的年頭多了,口音都給淡化了。不過,像這正宗的滷煮驢板腸,我在外頭這些年,真的是天天做夢都想著這一口!”

攤位老闆說。

“那可不,這絕對是陝北一絕。還有,吃陝北菜時也別忘了要上一壺陝北米酒。”

欒平安聽聞米酒二字,簡直興奮不已。

他連忙對我推薦道。

“我們這邊的米酒,味道最是獨特,並不是用糯米製成,而是用軟黃米加工成的,酒酸甜適口、消膩暖胃,我們家每到冬天吃飯時都會喝上一杯。賀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詩中讚道:一口口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

再來上三大份的滷煮驢板腸,隨即便到了下一個攤位。

火燒,我連忙大喜,這可是我吃過的。這火燒就是扁圓如燒餅,含陷似餃子,皮薄陷多,外酥裡綿,鮮香味濃,輕咬一口,油水便滋溢而出。

我說“這火燒必須要多來幾個!酥酥脆脆,咱們陰山不的弟子們定然愛吃。”

欒平安繼續開始對我賣弄他的家鄉文化。

“施現老弟,你知道不,這火燒也分為幹火燒和油火燒二種。像你們平常在外地吃的應該都是幹火燒。幹火燒做法是,把面和好揉到,切成一兩左右大小,用擀杖擀成薄皮,皮薄可至紙張一般,抹上油捲起,豎立壓開,包入肉陷,再壓成的圓餅,放在專門打餅子用的鏊子上烙至外皮焦黃即可。

還有另外一種油火燒,也只有在我們老家才能吃到,那有火燒的味道則是更加的香膩美味。油火燒則直接用面皮包陷,在平底鍋淺油中煎熟,食用時,澆蘸上醋蒜汁,清香解膩,更為爽口,其陷多用豬肉剁大蔥。也有用羊肉或牛肉的……。”

我道。

“直接多買點,兩種火燒,一種十個。估計我一個人就能吃仨!”

欒平安大氣的付完錢,我們又接連逛了好幾個攤位。

又買了黑楞楞,那是一種由土豆做成沫狀,去處澱粉,然後做成圓球狀,放入鍋內蒸熟,陪上調料便可食用。

還有密汁南瓜,說是選用陝北優質八稜南瓜,削皮去籽,平剖兩半,再順天然瓜溝切為若干小瓣,拼復完整,入鍋蒸熟後,澆以糖汁。口感綿軟,香甜怡人。

還有另外一種土豆做的美食,讓我十分垂涎三尺。欒平安說那叫洋芋檫檫。是他們陝北傳統飯食之一,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庫勒”。

洋芋就是土豆。此菜加工時將土豆用擦子擦成寸長的薄片,拌入花椒、蔥絲、姜粉、鹽末等,同麵粉攪勻,上籠蒸熟。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蒜泥、辣面、醬、醋、蔥油或香油。總之,單是看著,就讓人已經情不自禁的口水直流。

還有油饃饃,是圓形,環狀,炸熟後,金黃似銅錢。

欒平安說。

“這油饃饃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徵。黃米磨面、細籮,用軟米熬成滾米湯燙麵,置熱炕發酵。面發後,攤製成一個個中間有孔的小圓餅,入油鍋炸至紅褐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