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茅山禁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五章 瓶子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五章 瓶子人

看到這個平安扣,我忍不住想起了什麼!

我連忙對欒平安說道。

“平安,你記不記得咱們兩個人去你大嫂的家中送喪報的時候,途經的那個猛鬼村。後來是三月春的鬼魂救了咱們!”

“自然記得,三月春還央求咱們幫她尋女兒呢!”

我道。

“對,當時三月春給咱們那個平安扣,不是一直在你的身上嗎?你且拿出來看看!”

欒平安聽到我如此說,忽然也想起了什麼,然後急忙從自己的懷中摸出三月春交給他的那個平安扣。

欒平安將自己手上的這方平安扣,和馮大哥手中的平安扣放在一處做對比。萬萬沒有想到,這兩塊平安扣竟然一模一樣!

“那麼說這個黑玉鳳竟然就是當年三月春丟棄在咱們林水原上的的女兒?”欒平安大驚失色。

真正的情況究竟如何,現在我們幾個人也無法判斷。畢竟那個黑玉鳳被人截走,關於這方平安扣的來歷我們也無從查詢!

有關黑玉鳳真正的身世,我是在後來再見到她的時候才明白真相的,可是那已經是多年之後,就此不再詳提。

我們一行人告別了林水原,趕了幾天的路程,終於離開了陝北平原。

一路上,我們這一行人有說有笑,倒也過得自在。

那郝大興又開始在馬車裡對我們信口胡謅道。

“嘿!不知為何,我突然之間想起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

張大哥饒有興致。

郝大興便對我們講述。

“我老家那塊有個地界,叫老營寨。那老營寨裡有這麼一對兒夫妻,男的叫劉東子,女的叫葛燕秋。這個劉東子上面父母還都健在,底下面,劉葛二人還生了個兒子,叫連拴,也就六七歲大。

那劉東子靠給大戶人家鋤地掙錢。一家五口人,都得這劉東子一人養活。我們老家天冷,冬天還長,下起雪來一連就得下幾個月。所以這一到冬天,北方種不了地,劉東子也就掙不來錢。

這年臘月,眼看就要到年關了。劉家上下別說米麵了,連件像樣的棉衣都沒有。窗戶還呼呼的往裡進風,一家五口人,吃不上飯,只能幹坐在炕上凍得直哆嗦。

那時,不知打哪來了這麼一夥兒雜耍班。這雜耍班不只表演些頂碗噴火什麼的,還有個奇景,叫瓶子美人。

所謂瓶子美人,就是一個美女的腦袋長在了一個細長的青花瓷瓶裡,面能笑,口能言,看她一眼,便要花上兩個大子,真是個斂財的好法子。

這劉東子也沒錢去見過那個瓶子美人,只聽人家說過一兩句,便覺得是個掙錢的道道。他哪裡知道這瓶子美人,不過是人家雜戲團的騙術,是個障眼法而已。劉東子還以為,就是真的把一個真人給塞進瓶子裡呢。

這臨近年根兒,劉東子家裡沒糧沒錢的。這劉東子就和媳婦兒葛豔秋商量,實在不行他們也把自己兒子連栓也裝進瓶子裡,到處去展覽掙銀子。

那葛豔秋一聽,不僅沒有反駁。反而拍手叫好。

畢竟是個生錢的道道,說不定真就發財了呢。

兩人達成個默契,就商量著到底怎麼才能把自己的兒子塞進瓶子裡呢。

‘我聽說他們都是把人的胳膊和腿給砍掉,這樣一來,腦袋不就和身上一般兒粗細了嘛,在往身上抹點兒大油,往瓶子裡這麼使勁兒一塞,再順子瓶子邊卡脖子的那個縫兒,往裡邊灌點鹹鹽水,把這身體醃上,傷口就不會化濃了。’劉東子出主意道。

葛豔秋一聽,甚是歡喜。家裡沒有大油和鹹鹽,葛豔秋就挎著個小筐,到鄰居家挨家挨戶的借。

那劉東子也怕自己的父母知道後攔著不肯。

便和葛豔秋兩人一直等到了半夜。待自己的父母睡熟後,劉東子又怕弄出動靜,便躡手躡腳的偷著把連栓背到了院子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兩人拿棉褲堵著連栓的嘴,怕他叫出聲來。

這邊葛豔秋按著連栓的四肢,那邊劉東子沒有找到刀,就用鋸子一下一下的拉。

沒想到這鋸子還挺快,拉起骨頭來呲呲的崩血點子,沒一會兒,連栓的兩個胳膊和兩條腿就全部鋸了下來。

‘媳婦,把鹹鹽拿來,給兒子抹上,能止血。’劉東子道。

那葛豔秋聞言,趕緊拿來了鹹鹽,還把家裡往年醃酸菜的酸菜缸一併抬到了院子當中。

劉東子見狀,抱起兒子,往缸裡那麼一裝,也沒用上豬油,直接就把連栓塞進了缸裡。”

“然後呢?”張大哥聽的心驚膽戰的,可是還想知道結果怎麼樣。

那郝大興翹著二郎腿,嗑著瓜子,好不自在。“那劉東子還沒往缸裡倒鹹鹽水呢!連栓就死了。”

“嗯,再然後呢?”張大哥接著問。

郝大興一撇嘴。“人都死了,還有什麼再然後。”

“那劉東子和葛豔秋也不遭個報應什麼的。”張大哥心有不快,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怎麼郝大興講的故事裡,什麼因果輪迴的都成了擺設。

“你可別聽她胡謅了。”我仰著肚皮躺在轎子裡,開始揭郝大興的老底。“還老營寨,還用鋸子剌人。”

我伸出自己的右手掃了郝大興一下子,打趣道。“講得這麼清楚,他們剌的不會是你爹吧。”

“死瘸子。”郝大興一腳就要往我身上踹,我多靈敏,郝大興這邊剛抬起腳,我就滾到張大哥的腿上了。

我們這一行人緊趕慢趕,臨近傍晚的時候,趕路到了一個名叫柳旭溝的地方。

我們便把馬車停在村口,然後下了馬車,齊齊的去找農戶人家借宿。

我們十幾人行至了一個衚衕,把頭第三家,是一個黑色的大鐵門。

“就這家吧。”張大哥做主。

我見那大門緊閉,便上前敲了敲門。

“今兒怎麼回來的這麼早。”一陣女聲從房門裡傳來,這屋裡應該是有女眷。

不時,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婦女開了門。但看那中年婦女,方臉,闊腮,肩膀有些寬。下巴挺長,往前兜兜著,人算不上中看。

“找哪位?”那中年婦女自然不認識眼前這群人,中年婦女的聲音有些硬朗,不像個女人。

張大哥道:“這位大姐,我們遠道而來,想討碗水喝,若是可以借宿……。”

張大哥這邊話還沒有說完,那中年婦女看著自家門口前這十幾個男丁,通通都穿著乾乾淨淨的道袍,身上雖然揹著行囊,有著趕遠路的痕跡,可是鞋襪全新,臉上也沒有半點奔波,想來應該是一夥條件不差的外地客。

“我們家裡沒井,打水都好辛苦的呦!”中年婦女假意推脫。“我男人每日打水好費腳程的,這水哪能白給你們喝了去。”

那張大哥聞言,自然曉得這女人的意思。

便隨手在身上摸出了一塊錢。“我們買你兩碗水,你且也讓我們去院子裡坐坐,歇歇腳。”

這中年婦女見了現錢,忙敞開自家的大鐵門,請我們這一群男人進院子裡坐。

我們十幾個兄弟進了院子,這婦人家的院子倒還整潔,院子當中有個方形石桌子,桌子旁有兩個藤條羅圈椅。

“幾位先坐吧,我這就去給幾位倒水。”這中年婦女對我們這群人還算客套,畢竟張大哥付了銀子,這年頭,用一塊錢買兩碗水的,真倒是罕見。

不時,那中年婦女端了兩個白底藍邊的搪瓷大碗,裡面滿滿的兩碗清水。

“您們爺們兒先喝著,我這爐灶上還做著飯呢。您們就自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