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城市密瑪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3章 清明上河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3章 清明上河2

城市密瑪組合四個人,在清明上河園裡隨意逛遊,這裡熱鬧是熱鬧,但沒有《清明上河圖》中的那種感覺。走在這個院子裡的街道上,勾欄瓦肆、酒旗飄揚、還有虹橋突兀……離虹橋不遠的場地上,有好幾個身著宋裝的妙齡女子載歌載舞表演節目,水袖飛揚,婀娜多姿。走過去看見的是她們一張張粉嘟嘟的俏臉,笑意盈盈。估計都是從旅遊學校請來的。儘管她們的笑臉,清純了藍藍的天空,嫵媚了綠柳花紅,吸引了遊人的眼球,但還是顯不出來那種真實的生活感,有的都是各種各樣的舞臺式的表演。當然這些個裝扮成宋朝少女的小女孩兒,扮相俊俏,笑靨如花,還熱情周到,時不時的幫助服務遊客,受到大家的歡迎。很多遊客邀請她們在虹橋前照相留影,或與之合影,她們都不拒絕,照完相遊客們個個笑容滿面,很開心。剎那,一掃千年的時差,不用玩穿越,今人和宋人就定格在照片中,留下了長久的記憶。城市密瑪組合四人登上九龍橋繼續遊覽,在這裡可以登高俯瞰清明上河園的各個景點。湖水悠悠,綠波盪漾,環繞著每個景點。河面上行走著形狀不一的船隻,來來往往。河邊遊人如織,或漫步欣賞,或踱步遐思,或心馳意醉……。儘管這裡與《清明上河圖》大相徑庭,但遊客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在不經意中,走入古都汴京千年繁華的勝景裡,各個臉上都閃著及陶醉又嚮往的神采。

看完湖中的主要景緻,大家被岸邊上的一處色彩斑斕的花海吸引,城市密瑪組合四人又跑到這裡賞花,原來是每年的10月18日至11月18日是開封的菊花文化節,不光是這裡,在開封的大街小巷都遍佈色彩絢麗的菊花,紅的、黃的、紫的,白的。還有開封的主要景點龍亭、天波楊府、中國翰園碑林、鐵塔、大相國寺、包公祠、禹王臺、萬歲山等都被菊花裝扮。開封菊花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盛極一時,掛菊花燈、開菊花會、飲菊花酒等活動在開封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密葉迦:“這裡的菊花沒法與羅平的比。”市未舒:“羅平的菊花是在滿山遍野種的,這裡的菊花都是盆栽花,是人工擺的,與羅平比這裡就是微縮景觀。”城太郎:“時間快到了,我們到《清明上河圖》畫卷那裡去吧?”大家跟著城太郎到這裡,看看時間還有十幾分鍾,大家又看看一個小牌子的介紹:清明上河園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清明上河圖》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復原再現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佔地600餘畝,其中水面180畝,大小古船50多艘,房屋400餘間,景觀建築面積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區最大的復原宋代的建築。009年,清明上河園榮膺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座以繪畫作品為原型的仿古主題公園,是中原大黃河鄭、汴、洛黃金旅遊線上的一個重要景區。看完這個介紹,密葉迦說:“怎麼都看不出是《清明上河圖》的再現,借這個名到是真的。”市未舒:“做這麼個旅遊景點到沒什麼,但最好不要打《清明上河圖》的招牌。”城太郎:“前些年在中國復古風太厲害,很多城市都在搞,恨不得把全世界的歷史都搬到中國來複製一遍。”密葉迦:“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政府管理和人大立法,法律上堅決禁止復古,政府堅決不批覆古專案。”城太郎:“關鍵是復古有利可圖,能掙錢,還能騙錢。”

大家說著話,看到瀟曉走了過來,瀟曉笑容滿面地向大家打招呼:“帥哥美女,你們好。不是在議論我吧?”瑪莎莉上去拉住瀟曉說:“姐姐,我們就在議論你,在議論你為什麼這麼漂亮?為什麼氣質這麼好?為什麼這麼多才……”密葉迦打斷瑪莎莉說:“別聽她瞎說,我們在議論為什麼要建這個園子?”市未舒:“瀟曉,你也是個藝術家,你認為這個園子是《清明上河圖》的複製版嗎?”瀟曉:“你們這一問,我是臉紅心跳。我知道這是真正的獻醜,跟藝術不沾邊。但是已經建起來了,總不至於給拆了吧?”城太郎:“你們不明白,但中國人都明白,因為利益的原因它就建起來了。”密葉迦:“也不是不能建,我們去過的天鵝堡,就是按照一個偉大的夢幻建的,建起來她是一個更偉大的夢幻。但這裡就不是,與《清明上河圖》背道而馳,《清明上河圖》是一種樸實的典雅,這裡是虛誇的浮躁。”瀟曉拍著手稱讚道:“天鵝姐姐,你才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是一個高水平的藝術家,你的評價極致到位。我來到這個園子也是這種感覺,只是我沒有你這種高水平的提煉概括能力。”密葉迦不好意思地說:“瀟曉姑娘,不要怪罪,是我班門弄斧,真不好意思。”瀟曉:“好啦,不要把我們的好心情給破壞啦,我們去吃飯。”瑪莎莉:“瀟曉姐姐,你帶我們去哪吃?”瀟曉拉著瑪莎莉的手說:“天使妹妹,跟著我,到地方就知道啦。”大家跟著瀟曉走出這個園子,乘坐兩輛車,不一會就到了,下車後,瀟曉給大家介紹道:“這裡是包公湖,是專門為紀念包公而建的,你們看那裡,那是這個湖的西北岸,那裡就是包公祠,你們肯定要去那裡。”城太郎:“瀟曉姐,我們是在這裡吃飯嗎?”瀟曉:“是呀,就是這個迎賓路上的這家水榭臺酒樓。”市未舒:“在包公這裡吃飯,包公會不會有意見?”密葉迦:“當然有啦,不過我們吃的簡單,他老人家就會舒服一點。”瀟曉:“你們誤解了包老人家,花自己的錢吃自己的飯,包公絕沒有意見,包公憤恨的只是貪官汙吏和黑惡勢力,他老人家是為了讓所有自食其力的人都過上好日子。”瑪莎莉:“哥哥姐姐們,我們進去吧。”瀟曉:“快快快,請遠方來的客人進去。”門口兩個引導小姐很熱情地招呼大家進去,瀟曉走在前面,跟著引導小姐把大家帶到這個酒樓的頂層的一個包房裡,這裡視線開闊,四周都是空曠的空間,大家感覺非常清新自在。

服務小姐拿來選單給每人一份,瀟曉:“這裡都是開封千年以來形成的普通特色美味,都是老百姓喜歡吃的,你們先看看。”密葉迦:“北宋時期,開封也是朝廷所在地,難道這裡就沒有宮廷菜嗎?”瀟曉:“這裡的確沒有宮廷菜,北宋也就是包拯時期的朝廷裡,上直皇帝,下到僕人都過著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甚至還不如老百姓。這可能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的。”市未舒:“這符合邏輯,能出包公的朝代,背後一定有一個能為老百姓一心一意謀福利的好皇帝。”瀟曉:“大象哥,你的邏輯推理非常正確,待會,我一定要敬你一杯。”密葉迦:“好啦,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點菜吧。”瀟曉:“你們把你們吃過的給我報一下。”城太郎把這裡吃過的菜報了一邊,密葉迦又把鄭州吃過的也報了一邊。瀟曉把大家吃過的全部劃掉,把自己認為不合適的也劃掉,拉出一個清單讓大家看,名菜:鯉魚焙面、桶子雞、清湯東坡肉、白扒豆腐、套四寶、菊花火鍋;小吃:三鮮蓮花酥、小籠包、黃燜魚、杏仁茶、羊肉炕饃、炒涼粉、雙麻火燒、八寶飯、花生糕、**熟梨、江米切糕。密葉迦:“這些都是沒見過的,看我到看不懂,只是太多,包老人家看著那,千萬不能剩,夠吃就行。”瀟曉劃掉九個,只留下八個菜,這是中國人的習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會菜都上齊啦,瀟曉對服務小姐說:“拿瓶酒來。”服務小姐:“要什麼酒?”瀟曉:“就要我們開封的特色酒包公酒。”服務小姐去拿酒,瑪莎莉問:“瀟曉姐姐,這裡還有包公酒啊?”瀟曉:“是啊,這是開封專門為旅遊市場釀造的。”密葉迦:“這個酒有什麼特色嗎?”瀟曉:“酒嘛,不都是糧食釀的?本身都差不離,但打上包公這個名字就不一樣,貪官不敢喝,地痞流氓也不敢喝,黑惡勢力更不敢喝,敢喝的一定是走得正坐得端的人。這裡的老百姓編了一句順口溜,我覺得很貼切:喝了包公酒,一身正氣遍地走。”市未舒:“那我們一定要喝,本來我們就是一身正氣,何況我們也在遍地走。”服務小姐把酒開啟給每個人都滿上一小杯,密葉迦端起酒杯向著包公祠的方向說:“包老人家,我們也是踏著您的足跡,為這個世界上的老百姓開創一個美好的世界,儘管我們的方法不一樣,但我們的理想和追求是一致的,這杯酒我們先獻給您老人家,表達我們深深地敬意。”說完畢恭畢敬地鞠上一躬,大家都跟著給包公敬上一杯酒,回到座位坐下。瀟曉:“我也不敬你們,你們也別敬我,我們一起碰一杯,表示我們的緣分。”大家端起酒杯碰杯,喝完第一杯酒,瀟曉招呼大家吃菜。吃一會又碰一杯,再吃一會,大家都隨意啦,吃菜的,聊天的,說笑話的。密葉迦酒興也上來啦,對剛才說的包公時期好皇帝很感興趣,讓瀟曉給介紹。

瀟曉酒興也上來啦,本來就能說會道,這會子有求必應,滿面紅光地開口道:“包公時期的這個好皇帝是宋仁宗,叫趙禎,是宋朝第四代皇帝,在位四十一年,即公元10年月日到公元106年4月0日。公元10年月,宋仁宗即帝位,時年1歲。106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享年54歲。自古以來在包公劇中,亦以明君形象樹立。宋仁宗趙禎,論能力,他不如宋太祖雄才大略,論學問,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藝;但論生前死後的名聲,他卻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皇帝。他對下人很仁慈。有一次用餐,他正吃著,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對待下人的過失,宋仁宗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不適與難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帶來的罪責,可見他的確很仁慈。仁宗皇帝不光對人仁慈寬厚,身為九五至尊,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衣食非常簡樸,史書中記錄了他大量嚴於律己的故事。有一次,仁宗在散步,時不時的就回頭看,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是為了什麼。仁宗回宮後,著急的對嬪妃說到:“朕渴壞了,快倒水來。”嬪妃覺得奇怪,問仁宗為什麼在外面的時候不讓隨從伺候飲水,而要忍著口渴呢?”仁宗說“朕屢屢回頭,但沒有看見他們準備水壺,如果我要是問的話,肯定有人要被處罰了,所以就忍著口渴回來再喝水了。”

密葉迦聽到這裡非常感動地問:“這麼仁慈的皇帝,我還是頭一次聽說。他和包公有沒有什麼故事?”瀟曉:“有啊,包拯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屢屢犯顏直諫,唾沫星子都飛濺到仁宗臉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直諫,竟然沒有怪罪這個鐵面無私的人。由於仁宗的善於納諫,才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拯。”密葉迦:“包青天實在是政治清明的產物而非其他,想想吧,如果皇帝不清明,哪會有包青天產生的政治環境?”瀟曉繼續說:“不管是遭到反唇相譏,還是被噴上一臉唾沫星子,仁宗都很清醒、很民主。他不認為這樣會龍威盡失,能接受的,他就接受;一時不能接受的,他就不理不睬。但他對提意見者絕不打擊報復,有時甚至會安撫有加。一個懼怕大臣的皇帝,一般來說是會贏得他的人民的熱愛的,這個王朝的天也會比較清亮。仁宗的這一朝不僅出現了包拯,還出現了在《岳陽樓記》中唱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以及倡導文章應明道致用,領導北宋古文運動的歐陽修。而仁宗慶曆初年實施的慶曆新政,由范仲淹主持的那場社會改革,更為王安石變法起到了投石問路的先導作用。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柳永,好不容易才透過了考試。但在仁宗看來,他不適合做官,還是填詞的好,就給劃掉了。宋仁宗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於是反唇相譏,說自己是奉旨填詞。譏諷仁宗的柳永不但沒被殺頭,填詞也沒受影響,且填得更加放肆,這就非同尋常了。也因此,柳永非但不生仁宗的氣,還願歲歲,天仗裡常瞻鳳輦。意思是老百姓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宋仁宗的儀仗,天下百姓都擁戴宋仁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