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帝國校尉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7章 御史職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7章 御史職權

督察使一道奏章,攪亂了清輝朝堂。

“貴族子弟仗勢橫行鄉裡,百姓畏其威,敢怒不敢言,官吏貪富貴,輕則緘默重則結夥,官民畏懼甚於國法。”

文武百官貴族居多,督察使彈劾子弟惡行,人人漠然站立,只要不指名道姓,隨你怎麼上奏,出聲反駁豈非對號入座。

“帝國律,偷盜白銀三兩者定罪,搶劫三十兩者問斬,官吏貪贓三千兩,免官充軍兩年。三千兩,尋常百姓人家三十年衣食無憂,獲髒三千兩,會讓多少戶平民失去祖宅田產,強盜殺一人必須償命,官吏逼得數十戶妻離子散方才充軍。”

群臣目光從督察使身上,不時瞄向國王和郡主,國王面無表情,郡主隱現怒色,看得出督察使上奏前,肯定獲得郡主獨孤英首肯,辨不清奏本是否曾先遞進宮,也就無法揣摩國王的態度。

“老臣懇請陛下恩准:御史獨立行使職權,貪官獲贓三百兩殺,貴族子弟獲罪與百姓同等論處。”

督察使雙手捧起奏章,有內臣接過呈上御案,老國王隨手放到一邊,掃一眼滿朝文武淡然說道:“督察院糾察百官,由民部考功、戶部撥銀,御史受制於人,孤覺得有些道理,諸臣若有異議當朝辯駁,莫等孤準了後又密奏煩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督察院要不多事就如擺設,真管起事來,連太子都有權彈劾,獨立不受制約,向來煩人的監察御史,還不把老底全抖落出來,文官武將心中不願,目光看向四個人,英王、民部、軍政和戶部大臣,獨孤英權利大了,英王首當其衝,三部失去制約之權,想必不會好受。

“陛下允許當朝辯駁,老臣想問督察使,你奏說貴族子弟驕橫不法者比比皆是,為何沒見擒拿幾個,若有人仗勢欺凌御史,陛下和百官面前,你何妨直言其名。”

民部大臣當先出班責問督察使,掌管民部,為帝國文官之首,他不得不站出來替文官們說話,儘管知道督察使所言屬實,位置決定了態度,武聖也難以免俗。

“老大人,如有人公然仗勢欺凌,御史豈會容他放肆,暗中阻撓乃至羅織罪名陷害,我若知其人,早奏請陛下嚴懲了。御史風聞即可上奏,等奉旨查辦,還未出京門,要麼毀滅證據、要麼畏罪自殺、要麼潛逃出境,查無實據,反落個所奏非實、逼走貴族的惡名,等離開督察院,下場之慘何須多言,鐵督察使便是例證。”

民部大臣依然緊逼:“民部不考功,戶部不計財,督察院犯錯難道要靠自我糾正,各部制衡之意何在。”

“督察使,戶部撥付銀兩,照例核查去向,督察院以查案報賬,大多不載明所查何案,報帳單比軍部還簡略,若再獨立,是不是連帳都不用報了,銀兩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想花在何處就是何處。”

戶部早就不滿督察院,動輒請旨讓撥給銀子,當成自家庫房,戶部不願多事,督察院卻特別關照,每年總要查個一兩次,查一次戶部大臣挨一次訓斥,曾私下拜會過督察使,少查幾次行不行,查出問題能不能先通報一聲,結果查得少了,通報從沒等來。

“陛下,民部考功司通報,督察院五名御史不稱職,老臣惶恐不已,特令內務司暗查,結果報來一頁紙三句話,可否當朝公佈。”

“說。”

“坐衙門喝茶少,微服私訪多;交際應酬少,彈劾奏章多;銀子美人少,治國書冊多。”

民部大臣聽過悄然退後,戶部大臣張了張嘴卻沒說出話來,打得民部的臉,戶部也不光彩,方才話中還譏諷督察院財務帳目不清,讓一句話頂回來,銀子少書冊多,戶部的官員恐怕剛好相反。

“陛下,督察使擔心院內官員徇私,讓刑部會同偵查,方才所奏屬實,刑部有案可查。”

獨孤英嘴角一挑,偏頭看向御座,見老國王正盯著她,忙出班自請處分,不能等別人先提出來。

“陛下,民部考功對御史不公,但督察院亦有愧職守,督察使曾稟報過,許多匿名舉報未曾登記,以免御史考功太難堪,臣分理督察院,既沒有上奏,也沒有糾正,等同於默許,帝國律,執法犯法罪加一等,臣應罰俸兩年,領受家規處分。”

獨孤英將失職之處攬過去,督察使暗嘆郡主何苦如此,陛下豈會不知她代人受過,將恩情牢記於心,不出聲跪在她身後。

太子心疼愛女,側頭看向御座,父子目光相對,都讀出了其中意味,你如求情我必重罰,朝堂之上只有君臣不認父子。幾位國公想為郡主求情,又不知該如何開口,督察院擅自扣壓舉報,郡主默許確實違背院規,要是以年幼做託辭,恰好讓英王藉機插手督察院,對郡主更加不利。

文武百官沉默,英王獨孤星看眼黯然神傷的太子,終於出班上奏:“父王,清輝郡主分理院務,是應受些處分,但她一年來勤於政務,親查重案嚴懲不法,賢名遍朝野,若因細故苛責,諸王誰無失察之處,請父王念其年幼從輕處分。”

賢名遍朝野!太子心中苦樂各半,督察院所奏事關體制改變,愛女事先瞞著他,顯然不贊成韜光養晦,更不想有所拖累,孝心可嘉。臨大事自作主張,父女政見分歧逐漸公開,力量分散更易為人所乘,英王一句賢名遍天下,聽在國王耳中準會變了味。

“清輝郡主有大功於國,請陛下從輕處分。”

英王帶了頭,百官紛紛出班求情,老國王看眼始終沉默的太子,終於開了金口:“理政失察,國法不可廢,清輝郡主罰俸一年。年幼學政偶爾疏忽,何來領受家法之說。督察使稟報過郡主,又曾暗查御史,罰俸半年,降一級留任。”

獨孤英謝過恩仍然跪著:“督察院糾察百官為皇家耳目,內府有記載,立院之初,祖宗曾言:不以賞罰之柄授有司,陛下居深宮,如耳目受制於人,何以保賞罰不失。臣以為督察院務有所變更,不當由百官議定,請陛下聖裁。”

清脆的嗓音,如鋼針刺向文官武將,不以兵權、賞罰之柄授有司,獨孤皇家有此祖訓,獨孤英所言儘管有些牽強附會,但既然恭請聖裁,人臣自不能再多嘴議論。

“父王,祖宗廢除丞相,收賞罰之柄,又設官分職彼此牽制,以防權臣危及皇家。正如清輝郡主所言,人君深居簡出,賞罰有賴於耳目爪牙,但若督察院脫離制約,人臣功過豈非盡出其口,賞罰之柄反由其所操縱。”

睿王獨孤潤一番話有理有據,將獨孤英提請督察院獨立行事,與恢復丞相舊制相提並論,祖宗明言不得重設,言下譏刺太子想攬權,有對抗國王之意。

“郡主欲變更,睿王想維護,皆以祖宗舊制為辭,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立國之初人心不穩,故祖宗集權於皇家,如今皇權根深蒂固,縱有權臣豈能輕易撼動。太平日久,驕奢**之風遍及帝國,如不當頭棒喝予以遏制,等其風益熾,非雷霆手段不可滅,較之防微杜漸實為下策。兒臣贊同清輝郡主所奏。”

睿王站出來反對,太子出班支援女兒,此時不管對錯,父女必須站在一起,禍福相連別無選擇。

“父王,兒臣亦贊同清輝郡主所奏。”不等太子歸班,英王就出列上奏:“督察使所奏三,御史獨立行使職權,兒臣贊同,但如何實施,應有詳細的章程。至於貪贓三百兩殺,貴族與平民同罪論處,均涉及開國功臣之後,兒臣以為應慎重,不宜輕易變更。”

英王對事不對人,獨孤英感到意外,沒想到他會支援,是真心實意還是另有所謀,不覺有些出神,等察覺還跪在地上,想起來覺得不合適,不起來又顯得在認錯受罰,暗惱方才只顧想著如何辯駁,連上奏完歸班的規矩都忘記了,回去又該讓父親訓斥好半天。

“督察院變更章程,茲事體大,非重臣參與不可,民部、刑部大臣辛苦些,會同督察使擬定章程,不要急慢慢來,有些爭議處不妨先試行一段,看看效果再做修正。”

似乎才注意到獨孤英還跪在地上,老國王臉上有了笑意,稱呼也變了:“英兒,你要跪到何時?罰俸一年,莫非在愁沒錢花,呵呵,起來吧,三大臣擬定章程,自然要由你主持,爭議之處大膽試行,不必事事請旨,錯了爺爺不會處罰,不出錯怎知壞處有多大。”

“君無戲言,臣領旨。”

獨孤英入班,許多大臣心中有了計較,錯了不處罰,比給先斬後奏的權利還要大,國王似乎還巴不得犯錯,好拿人頭檢驗新院規效果。

“你英王叔說得好,後兩條如何實施務必慎重,可別亂試行,爺爺沒給你授權。牽扯到功臣之後,自應交貴族院議處,督察使,是誰給你遞上個三句話報告?”

“陛下,督察院內務司副使令狐清執筆。”

“派她去貴族院,代清輝郡主給元老們解說為何要制定新規,言者無罪,孤相信元老們不會計較言語禮儀之失。”

朝堂上勾心鬥角爭論不休,在殿外當值的高垣無所事事。他有御前帶刀特許,前幾次還好奇,在殿門口聽幾句,後來徹底沒了興趣,將國王護送進殿,就溜到僻靜處閉目養神。其他侍衛與他不熟悉,又見他掛著破軍校尉銜,上前搭話還得行禮,於是也就沒人打擾。

“高校尉。”

察覺有人走近,高垣從假寐中睜開眼,一看認識,領他去禁衛軍報到的小太監,十五六歲穿件顯得肥大的袍子,側身站在丈餘外,歪著頭擠眉弄眼,想打招呼又忘記人家名字。

“別動,我站好了,要讓人亂說話,告訴了師傅又得受罰。”

小太監走到丈外才發覺,武藝不低,又聽說有師傅,高垣笑不出來了,宮中到底藏有多少高手。

“別奇怪,宮中練武不亞於軍營,呆久了都知道。”小太監側頭望眼遠處,高垣也跟著看過去,除了侍衛沒別人,小太監得意地笑道:“在殿內伺候呢,我在擔心別人眼紅,故意告訴師傅整我呢。”

“要不我過去,有人發現,就說是我有話問你。”

“怎敢勞煩高校尉——”小太監客氣話沒說完,高垣已起身走過去,恰在此時朝會散了,只好先歉意地笑笑,才趕去殿門接駕。

“高校尉真不錯,沒架子,出手還大方。”

小太監嘀咕一句跑了。

晚上,勤政殿總管捏著鞭子,小太監乖乖跪在腳旁。

“你去找破軍校尉,想說什麼,又忘了宮中規矩!”

“師傅,是高校尉走過來,很客氣,謝我領他去報到。”

“就這兩句?”

“我剛炫耀一句,師傅在殿內,就聽喊起駕。”

老太監扔掉鞭子,一腳踹過去:“不抽你了,以後機靈點,多親近,別亂說話,有出息了別忘記誰教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