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九零章 四封聖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九零章 四封聖旨

待張貴讀完了詔書上的內容,百官一片譁然,正當滿朝文武要向李二進言的時候,張貴又捧出一張聖旨來,

“今大唐冊立晉王治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著令吳王恪、齊王祐、蜀王愔……,諸王進京朝賀,冊立大典定於九月初一……”這張聖旨就是告訴李恪他們,該來給新主子請安了。

緊接著,張貴復又捧出第三張聖旨!

“魏王泰,乃朕與皇后所出,聰慧絕倫,機敏無雙,然孝行有虧,德亦有失,著降為順陽郡王,仍令編纂《括地誌》,取締魏王府文學館,待冊立大典後,再行前往封地。”

這下文武百官全炸了,立李治為太子還好說,畢竟之前就是兩派人在明爭暗鬥,但是把李二最心愛的兒子李泰,降級成了順陽郡王,這就難以理解了。

正當百官又要開始新一番的討論時,張貴變戲法一般,又從身後抽出一張聖旨來!

“這貨是變魔術的嗎?這麼多聖旨?”陳宇嘟嘟囔囔的看了一眼同樣震驚的長孫衝。

張貴緊繃著臉,拿著聖旨大聲宣讀道,

“大唐新立皇太子,不可無明師教習,著封尚書右僕射長孫無忌,為太子太保,侍中魏徵,為太子太師,右衛大將軍陳宇,撤去戶部侍郎一職,改封尚書左丞,入政事堂參預朝政,晉太子少傅!”

這最後一張聖旨,直接點燃了太極殿,魏徵老淚縱橫的一早出列跪倒在地,不住的嗚咽道,

“老臣蒙陛下聖恩,教導廢太子有失,陛下不以臣有過,聘臣再任皇太子太師,老臣感激涕零,定不負陛下所託!”魏徵大約是哭的喘不上氣了,在太極殿險些暈了過去,對於這老頭兒而言,先是輔佐李建成,而後是李承乾,倆太子都廢了,按理說這是太子太師的過失,但李二並沒有責怪他,反倒又把李治塞給了他,折讓魏徵如何不感恩戴德?

陳宇也是一怔,直到身旁的長孫衝捅了捅他,才反應過來,忙跟在長孫無忌身後出列謝恩。

“艹,太子少傅?這特麼好像是三少吧?”陳宇咂咂嘴思忖道。

百官都羨慕的看著陳宇,瞧瞧人家,年紀不過二十出頭,便位列三公三少,長孫無忌那是老牌的權臣,給他封個王都不為過,但陳宇不同,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再加上尚書左丞這個官職,這官職不是特別大,正四品上,但再往上,就是左右僕射了,也就是大唐實質上的宰相,而更要緊的是“參預朝政”這四個字。

唐朝在給宰相加封的時候,通常都會帶上“參預朝政,參知政事,參議得失”這些花裡胡哨的名頭,意思就是有了這四個字,往後太極殿也好,兩儀殿也罷,你就得做工作總結報告了,算是進入了大唐最最核心的權力樞紐:政事堂。

另外,尚書左丞和尚書右丞並非是兩個對等的官職,劉仁軌先前被封為尚書右丞,右丞是僕射的輔官,而左丞則是尚書令的輔官,一個正四品上,一個正四品下。

大唐

尚書令只有一個,那還是秦王李世民,所以左丞也就等於意義上的副宰相,加上“參預朝政”四個字,李二這是給陳宇臉上貼金了。

“臣謝陛下恩典。”陳宇含含糊糊的跟在長孫無忌身後拜倒,朝著李二一陣叩拜。

李二這時才微微點頭,直起了身子,虛扶了一下殿中的幾人道,

“朕心甚痛,但國家大事不可兒戲,朕不願百年之後兄弟失和,故而做這般選擇,諸位愛卿想必也能體諒朕的苦心。”

世家一聽,你李二把聖旨都頒下來了,咱們還有啥好說的,抗旨不遵?你是不是覺得程咬金他們老了,提不動刀了?

李二緊接著又說道,

“諸王入京乃是大事,來啊,傳旨,令右衛大將軍陳宇,領兵兩千,迎吳王入朝,令左武衛大將軍……”

陳宇等一干武將,有幾個都接到了差事,讓他們去那些親王的封地,迎接王爺們入京朝賀,一來是為了保障安全,二來嘛,李二是怕有些親王不服,為免滋生事端,便讓這些武將去監視他們。

待散了朝,文武百官紛紛朝承天門走去,崔傑儒悻悻的走上前,衝著陳宇一拱手,

“陳少傅好生了得,往後還要少傅多提攜才是啊,呵呵。”

陳宇撇撇嘴,崔傑儒和崔傑仁兩兄弟有點慘,原本是魏王府的長史和司馬,如今魏王府都沒了,兄弟二人被安排了倆閒差。

陳宇做官久了,自然知道不會和二人翻臉的道理,也笑呵呵的拱手應付了幾句,剛一回到家,一幹妻妾便喜氣洋洋的迎了上來,

“妾身恭賀夫君,喜晉三少。”李麗質盈盈一福。

“妾身恭喜夫君入政事堂參預朝政。”武媚笑嘻嘻的也是一福,小女帝更關心的是政事。

陳宇哈哈一笑,攬過嬌妻美妾來笑道,

“不僅如此,聖人還吩咐為夫,過幾日便要領兵前去江南,護送吳王回京呢。”

李麗質與李恪關係不錯,當即欣喜道,

“是嗎?三哥要回京朝賀太子?那夫君可考慮好了,要帶家中哪位妻妾同去?”

此話一出,一幹妻妾都用期盼的目光看著陳宇,這是閒差,又不是打仗,帶兩個婢女或者妾室同行也無妨。

陳宇抓抓頭髮,為難道,

“嘶,此去江南,走水路來回不過個把月出頭,若不然,憶晚便跟為夫一道同行吧?”蘇憶晚是江南人,陳宇想著也帶她回故鄉看看。

果然,蘇憶晚笑嘻嘻的衝陳宇一福,

“妾身謝過夫君,難為夫君還惦記著妾身呢。”

李漱當即就不樂意了,抓著陳宇的袖子道,

“蘇姐姐雖是江南人氏,但家中思穎總要有人照顧呀,夫君不若帶了妾身去,嘿嘿,再給陳家添上一個孩兒。”

陳宇想想也是,剛要點頭同意,李麗質便上來拎過李漱的袖子嗔怪道,

“十七妹不可胡鬧,我二人均是大唐的公主,如

何能與夫君同去,蘇姐姐也就罷了,你可是萬萬不行的。”

李麗質雖然溫婉,但最講規矩,李漱頓時不樂意起來,又不敢真的和李麗質爭吵,只得懨懨的坐回一旁。

“唔,此番前去江南道,還是憶晚和媚兒隨我同行吧。”陳宇笑呵呵的一擺手,蘇憶晚脾氣最好,服侍他也最體貼,江南水鄉的女子自有一番柔情,而武媚年紀最小,陳宇平日裡也不怎麼和她同房,如今年歲漸長,他也該去採擷了。

晚上,陳宇宿在李漱房中,險些被這千嬌百媚的高陽公主給榨了個精光。

而李二一下朝,回到甘露殿的時候,便看見小胖子李泰,一臉悲慼的跪在甘露殿中,任憑長孫皇后如何勸慰,就是不肯起來。

見李二上朝回來,李泰擦了擦淚痕,忙挪動著圓滾滾的身子,拉住李二的袖子哭道,

“阿耶為何不要兒了?可是兒哪裡做的不好?”

李二一見這圓潤的胖子,心一下子軟了,好言好語的摸著李泰的頭道,

“青雀,你乃是朕最心愛的兒子,往日朕賞賜於你的,比之高明更多,然而如今朕不得不先將你貶黜,將來你編纂括地誌大成後,朕自然會再封賞於你!”

李泰則不依不饒的繼續哭鬧,明明也是二十歲的人了,哭的像個兩百斤的胖子,哦不對,就是兩百斤。

“阿耶就是不要兒了,便是兒做錯了什麼,也是阿耶的兒子,父子骨肉相連,阿耶豈能為了稚奴就不要兒了。”

小胖子不提李治還好,一說起李治,李二也有點火氣上來了,壓著嗓子說道,

“青雀不可胡鬧,若非你言語相加,稚奴豈會惶惶不可終日!”

李泰一聽,也有點慌神,他威脅李治的事情沒有人知道,但是李二現在說了出來,難不成有人告密?

長孫皇后在一旁心疼的說道,

“青雀,且聽你阿耶的,你自小便在京中長大,你阿耶也未將你逐往封地,好生在京中編纂書冊便是了。”

李泰也是長孫皇后親出的兒子,對於這幾個兒子,長孫皇后是一樣的疼愛,但眼下李二頒佈了詔書,天下皆知,這也是無法再更改的了。

李泰哭鬧了一陣,見李二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只得悻悻的從地上爬起來,一副悲慟的樣子,

“兒知錯了,只盼阿耶莫要趕兒去封地才是。”

李二大約是有些心軟的,忙和顏悅色的替李泰撣了撣袍子上的土,

“青雀歷來便是朕的愛子,豈會和高明一般,好生回去編纂書冊,朕還等著看呢。”

李泰當即只能嘟嘟囔囔的出了太極宮,雖說被貶黜成了順陽郡王,但是李二可沒有拿回他的魏王府,只不過改了塊招牌,其實李二還是很心疼這個兒子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且屬於李泰的還不止這些,洛陽的別院以及一幹食邑等等,李二都沒有收回,可以說,李泰除了失去了爭奪太子的機會外,其實並沒有受到什麼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