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九一章 入主東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九一章 入主東宮

李泰走後,李治則小心翼翼的被李二叫了來,李二看著這個孝順的兒子,嘆口氣道,

“稚奴啊,如今朕已經昭告天下,你身為太子,也該早些搬去東宮居住了。”

李治忙躬身道,

“兒只願陪伴阿耶阿孃左右,以盡人子孝道,兒自幼便在宮中居住,早就習慣了,搬去東宮倒也不急於此時。”

李二欣慰的點點頭,李治雖然有些怯懦,但看上去還是很順眼的。

“無妨,稚奴既已成為太子,自當入主東宮,此為禮數,況東宮與此處相去不遠,朕也會時時來查驗稚奴的功課。稚奴平日裡也要多聽玄成公的教誨才是,不可整日嬉鬧。”

李治恭恭敬敬的點著頭,又滿懷希冀的抬頭問道,

“阿耶可是封了姐夫為太子少傅?”

李二繃著臉,

“唔,此番子寰一力保舉你為太子,也算有功,稚奴有別的主見?”

李治唬的一躬身,

“兒不敢,姐夫國士無雙,自為我大唐棟樑,兒定當向姐夫多討教才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治的確是李二眾多兒子中最孝順的那個,從小就在昭慶殿裡長大,得以留在李二身邊,性格謙和的他也甚得長孫皇后的疼愛,所以李治作為唐王朝少有的沒有經歷慘烈奪嫡就能上位的皇帝,自然就比別人多了幾分孝順。

東宮的麗正殿本是李承乾居住的地方,如今李治也被眾宮女太監前呼後擁的抬了進來,李治有些怯意,這個位子可不是那麼好坐的,天底下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呢。

魏徵早早的就在東宮候著了,見了李治,忙一躬身,

“老臣見過太子殿下。”

李治也唬的忙上前幾步,扶起魏徵來,笑道,

“魏師多禮了,快快請起。”

魏徵嘆口氣,眼前的李治看起來年紀還小,但是難得的是待人謙和有禮,比李承乾可好上太多了,於是也堆起一張笑臉道,

“太子殿下,老臣奉陛下旨意,為太子太師,少不得要約束殿下一番,還請殿下先把前日的功課拿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治不滿的翻個白眼,剛吩咐太監去拿紙筆,卻聽見門口傳來小太監的通報,

“啟奏太子殿下,太子少傅陳宇求見。”

李治一聽,高興壞了,嘖嘖,看看,眼前這小老頭兒,整日板著一張臉,哪裡像姐夫那麼和藹可親,不知道做了多少好玩的東西給自己。

“快快有請。”李治笑嘻嘻的抬手道。

緊接著,陳宇施施然踏進麗正殿裡,原本他是不太願意來東宮的,如今李治成了太子,他自己又被封為太子少傅,少不得要來東宮參拜一番。

陳宇踏進大門,朝著李治笑呵呵一躬身,

“臣見過太子殿下。”緊接著轉頭看見魏徵也在,只得擠出個笑臉一拱手,

“不知魏師也在,見過魏師了。”

魏徵平時對陳宇沒啥太好的印象,總覺得這小夥子心術不正,雖然做的都是有利於大唐的事情,但總感覺哪不對勁,眼下陳宇和自己

平起平坐,小老頭不敢擺架子,也只好拱拱手,

“見過陳少傅了。”

李治高興的上前走到陳宇身邊笑嘻嘻問道,

“姐夫怎的來了?可是有事?”

陳宇也笑著說道,

“是了,臣不日即將啟程南下,前往金陵迎接吳王回朝,太子殿下與吳王感情甚篤,可有囑託要臣帶去?”

李治當即順杆爬,拉著陳宇袖子道,

“有有有,我與三個許久未見,甚是想念,我這就寫封書信,姐夫幫我帶給三哥去。”

魏徵原本是想查驗李治功課的,但是李治現在滿口兄弟情誼,人倫孝道,李二最看重這些,他也不好插嘴,只得嘟嘟囔囔的朝李治一躬身,

“殿下與吳王兄弟情深,老臣甚慰,想必聖人也樂見於此,這功課便下回再查驗吧,老臣告退。”

李治巴不得小老頭兒趕緊走,喜笑顏開的擺手道,

“好好好,勞煩魏師了,來人,恭送魏師。”

魏徵前腳剛走,李治就笑嘻嘻的拉過陳宇來,

“姐夫當真了得,便如那活神仙一般,竟然知道阿耶會問我四哥之事。”

陳宇哈哈一笑,沒好意思說,就算老子不說,這太子之位也遲早是你的。

李治和李恪的感情確實不錯,當即他洋洋灑灑寫了好長一封信,交給陳宇,緊接著又嬉皮笑臉的湊上前道,

“姐夫可許久沒給稚奴製作玩具了啊。”

陳宇臉皮一緊,嗎的,這貨都多大了,還玩玩具呢?但又不好意思拒絕,只得賠笑著拱手道,

“太子殿下說的是,臣如今朝務繁忙,此番又得南下,還是等臣歸來後,再行替殿下製作。”

李治脾氣也好,點點頭認真道,

“是了,姐夫如今官兒做大了,便是阿耶都常說,日後姐夫定為宰輔,稚奴不急,等姐夫回來再說。”

陳宇從東宮出來回到家,家中的妻妾也早給他把南下的行裝給準備的差不多了,見陳宇拿著信件,李麗質好奇的湊上來道,

“夫君手中拿的是何人的信件?”

陳宇把剛才的事兒一說,李麗質笑了,笑的有些暖意,

“到底是稚奴仁厚,還想著三哥,不像四哥和前太子,巴不得三哥早早的出京。”

李麗質對李治是很有好感的,從小便看著李治長大,這個弟弟和她的感情也最深。

就連高陽公主李漱都笑嘻嘻的說道,

“如今稚奴成了太子,他日登基,陳家必定擁從龍之功,夫君能封個郡王也說不定呢。”

李漱這番話,讓屋裡一幹妻妾都興奮了起來,慌的陳宇忙拉過李漱,在她翹臀上輕輕一拍,笑道,

“漱兒莫要胡說,為夫可沒這個心思。”

李漱委屈的舉起小拳頭,忿忿不平道,

“妾身哪裡說錯了,依著夫君的功勞,便是封個親王也不為過。”

陳宇笑笑,笑的有些勉強,依照大唐律例,嗣王、郡王、國公,這三個爵位,都是從一品,看上去是一樣大的,

但是異姓王這種事兒吧,哪朝哪代都是不怎麼待見的。也就是金勝曼的新羅才願意把王位讓給陳宇了。

這次下江南,陳宇還是從天策府點了兩千人馬,這兩千人都是跟著他從倭國、龜茲兩地活著回來的,隱隱已經有了大唐精銳的樣子,被薛仁貴整日的操練,戰鬥力不說比得上玄甲軍,但比普通的府兵,可是強上許多了。

陳宇點兵的時候,薛仁貴就急急忙忙的衝了上來,眼巴巴的看著陳宇,

“嘿嘿,大將軍,這個,某呢?某也要去江南嗎?”

陳宇皺皺眉,

“仁貴如今貴為京師折衝都尉,如何能擅離職守,此番並非出征,怕是不好一併前去啊。”

薛仁貴則大喇喇的一拱手,

“大將軍無需擔心,某這就向聖人請旨。”

薛仁貴說幹就幹,還真去找了李二,眼下大唐太平無事,李恪又是李二極為疼愛的兒子,先前為了儲君一事,不得不將他下放到江南,心裡著實擔心的很,見薛仁貴一副拼死護主的模樣,也開心的很,當即就點頭同意了。

薛仁貴能夠去江南,陳宇也放心不少,這個大殺器帶在身邊,便是來幾百流寇都不夠他殺的。

李二給眾臣定的日子是四個月內一定要趕回京師,江南道和長安可以走水路,時間比旁人快不少,所以陳宇也就沒有急著趕路,五月初五這天,李二照例是要過端午節的,不光要劃龍舟包粽子,還要請客乾飯。

“如今天下抵定,四海昇平,爾等俱有功勞,來啊,隨朕滿飲此杯。”李二笑呵呵的舉起手中的酒杯道。

一幹老臣也嬉皮笑臉的說著些恭維的話,今天是端午,太子李治也坐在李二的身邊,享受著眾臣的參拜。

而小胖子李泰雖然也來了,但是滿臉的不高興,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身邊除了崔氏兄弟倆外,也沒什麼別的官員敢上去敬酒。

陳宇喝了幾杯今朝醉,正樂呵呵的看著歌舞呢,長孫衝在一旁拉了拉他袖子,笑著說道,

“子寰如今真是不得了,早些年,子寰初來京師,我等在平康坊初見,那時子寰不過是個武器監監丞,想不到如今已然位列三公三少,成了我大唐國公了。”

程處亮也在一旁感慨道,

“是啊,某與子寰相識最早,當日子寰不過是個來我程家賣酒的田舍郎,想不到今非昔比,我等倒仍在胡混。”

房遺愛也在一旁插嘴道,

“旁的倒也不說了,我等幾個,家中大多尚了公主,可瞧瞧人子寰,娶了兩位公主,還這般的和睦,事事以子寰為尊,哪像咱們,處處的受氣!”

陳宇哈哈一笑,舉起手中酒杯來笑道,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我陳子寰胸無大志,本想著用那今朝醉,換些錢糧,置上百畝良田,衣食無憂,不曾想被聖人納入朝堂,得公主垂青,可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啊,哈哈哈。”

長孫衝在一旁聽的撫掌大笑道,

“好個陳子寰,真就出口成章,短短一番話,便有兩句絕章,真叫我等羨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