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02 兵不血刃的席捲比爾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02 兵不血刃的席捲比爾及

“比爾及人不滿於你們對他們領土的佔領,以及對他們徵收的高額稅負。原本,他們打算以新的戰爭來解決這些事。但這戰爭勢必帶來大量的死傷——而這於雙方都是毫無益處的——為此,他們請我來為你們雙方仲裁,因為比爾及人中有日耳曼人,而我則一貫和羅馬人親善,比爾及人以為我可以做出公正的裁判。”

“自古以來,這些土地便是比爾及人的,他們世世代代都在此地繁衍生息。你們使用武力強佔,不能稱為公正和合理。而將羅馬人的律法強加到比爾及人的頭上,使自由人成為奴隸,更不能視為理所當然。”

“儘管如此,我仍舊認為,造成目前的局面,罪責並不在於諸位。當諸位聽說這邊有新的無主空地可以居住、耕種,便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前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權竭盡所能,在不違背公理道義和神聖律法的情況下使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這並不能稱為罪責。所以,如果為了比爾及人和羅馬人之間的紛爭而將報復加諸於諸位頭上,也是有失公正的。”

“所以,我決定對諸位的生命安全和私人財產予以保護。從現在開始,到今天日落為止,諸位有充足的時間整頓各自的私人物品並帶走——除了奴隸之外,各位的一切財產均將受到我軍的保護。等到明天天亮的時候,我的軍隊將會護送諸位前往西部與其他城鎮的羅馬人匯合,直到將諸位和你們的財物安全的交給拉比努斯將軍和他帶領的軍隊。”

在上萬全副武裝的日耳曼戰士們的“保護”之下,萬尼烏斯平靜而冷靜的對被聚集在城鎮中心廣場上的羅馬公民們發表了這樣一通演說。

開始的時候,突然被大量的日耳曼野蠻人戰士包圍和驅逐,羅馬人中充滿了驚恐和慌亂的情緒。

而當聽明白了萬尼烏斯的話之後,羅馬人便安定,而且憤怒起來。

就如萬尼烏斯所說的,前來這邊在殖民地定居的羅馬人,多半是在羅馬本土沒有田產的貧民。在滿懷希望的帶著一切財產來到遙遠的比爾及,憑藉自己的辛勤勞作開始全新生活之後,在已經苦心經營了一段時間,以為他們已經將幸福生活抓在手中之後,萬尼烏斯和他的日耳曼大軍毀了他們的一切——而萬尼烏斯居然還膽敢宣稱,他是和羅馬人親善的。

然而,在冷靜下來之後,羅馬人也開始思考萬尼烏斯話裡所透露出來的意思。

之前高盧人反叛時,每每摧毀軍營和殖民地,殺死他們所能抓到的每一個羅馬人,即便出於一時的仁慈而放過一些人,卻也總將他們洗劫一空。

而這一次,萬尼烏斯承諾對他們進行保護,只是剝奪他們的奴隸而已——可對於殖民地裡的大多數羅馬人來說,他們又哪有多少奴隸呢?

想明白了這一點,羅馬人便迅速的行動起來,將自己的金錢、牲畜和財物全部打點清楚,整頓齊備,之後帶著向日耳曼戰士報到。

對於這些羅馬人,萬尼烏斯自然不會額外派出人手來管理,而只是臨時指定了一些身體強壯健康的羅馬男性來領導他們,將他們組織起來以免因為不必要的驚擾造成騷亂。

反倒是對於殖民地裡的奴隸,萬尼烏斯很耐心的將其中的比爾及人挑選出來,交還給比爾及各部族,又將剩下的奴隸按照百人隊的形式組織起來,叫他們作為大軍的後勤部隊。

靠著最先屈服的羅馬殖民者,以及超過四萬五千人的龐大軍勢,萬尼烏斯的大軍很輕易的敲開了其他殖民地的大門,“保護”了更多的羅馬殖民者,也“沒收”了更多的奴隸。

而緊接著,萬尼烏斯就將目光投向了羅馬軍團在比爾及的軍營。

因為大部分軍隊都被集中起來在莫里尼地方準備進行跨越海峽征討不列顛的戰役,軍營裡便只有極少數的士兵留守。

當看到萬尼烏斯的大軍到來之後,羅馬的守軍士兵們立即爆發出了爭論。

而萬尼烏斯則從羅馬殖民者中選出口齒靈便、地位尊崇的人進入軍營,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羅馬士兵們。

為了能夠說服羅馬士兵不至於造成不必要的流血衝突,在簡單的講述了自己介入比爾及地區局勢的理由之後,萬尼烏斯又做了額外的說明。

“目前,凱撒正在為了加圖而進軍阿非利加,而拉比努斯更是將主力全部集中到了莫里尼地方。因此,不止在整個比爾及,就是在整個高盧,能夠和我的軍勢對抗的羅馬軍團,也並不存在。”

“然而我並沒有因此而進軍克勒特,而只是在比爾及地區拔除殖民地和軍營,足以證明我對羅馬並沒有敵意——否則我大可以率軍進入克勒特地區,徹底的拔除所有的殖民地和營地。”

“誠然,諸位被統帥和將軍委以重任,負責守衛營地,理應死戰不退,才不負統帥、將軍的信任,也履行了諸位作為羅馬軍人的職責。”

“但眾所周知,在明知毫無希望的時候做不必要的犧牲,是不明智的。而在明明有成百上千的平民需要保護時,對他們的需要視而不見,也是不負責任的。在營地的外面,正有成百上千的平民需要保護。”

“自然,作為日耳曼王國和日耳曼諸部族之王,我曾承諾保護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這是事實。但如果羅馬公民的安全要由異國軍隊來保護,而本國軍人卻輕易赴死卻將平民棄之不顧,那毫無疑問也是使軍旗蒙羞的行為。”

“如果諸位願意放棄營地,那麼諸位可以帶著你們的武器鎧甲,保留你們的建制,履行你們作為羅馬軍人,保護平民的職責。而等到諸位將平民們一路護送到大軍營地,向拉比努斯將軍交付職責之後,如果拉比努斯將軍決定對我作戰,那麼諸位也正可以在戰陣上洗刷不戰而丟掉營地的恥辱——這不是比諸位在此白白戰死要好得多?”

被選出的殖民者代表進入了羅馬軍營,將萬尼烏斯的話向羅馬士兵們轉達了。

之後,得到了臺階和安全保證的羅馬士兵們全副武裝,帶著他們的旗幟離開了營地。

而在羅馬士兵讓出營地之後,萬尼烏斯也確實如約的將羅馬平民們的保衛工作交給了這些士兵們,只是以大軍額外圍護著這些羅馬人,防止他們和比爾及人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這樣,靠著強大的軍勢,以及羅馬人在當地的空虛,萬尼烏斯兵不血刃的接管了一座又一座的軍營,並將羅馬殖民者和羅馬士兵全部遷移向西,一路朝著莫里尼前進——那裡此刻是整個比爾及地區裡,羅馬人勢力最強大的地區。

而在萬尼烏斯的大軍到達莫里尼之前,萬尼烏斯相信,自己進軍的訊息勢必已經被羅馬人知道——毫無疑問的,羅馬人也會立即採取行動,來阻止自己。

不過,使萬尼烏斯感到心安的是,在自己拔除羅馬殖民地和軍營的同時,比爾及諸部族也沒有閒著。

按照萬尼烏斯之前的提議,比爾及人應該將各自部族的人力全部集中起來,組成若干個大的城市,並修建多重防衛體系,同時展開軍隊的訓練。

眼下,比爾及十六部之中,最大的部族所擁有的人口也不過十幾萬人,而小的部族總人口則只有一萬多人——根據粗略的統計,眼下的比爾及的總人口,不過一百二十萬而已。

按照萬尼烏斯那十萬人一座城的習慣,比爾及人需要建築十二座城市。

其中,萊茵河下游的門奈比人可以在萊茵河入海口處的河間小島上修建一系列的小城鎮,用來取代原本的一座大城市——與此同時,他們的軍隊也將以水軍為主。

而恰好在萬尼烏斯越過萊茵河地段的厄勃隆尼斯人則要以萬尼烏斯越過萊茵河後修建的第一座大軍營壘為基礎,建造一座大城市,將整個部族裡的大部分人口都聚集到這座城市裡。至於剩下的人,則被安置在之前萬尼烏斯修建的橋頭堡裡——這就意味著,厄勃隆尼斯人掌握了萬尼烏斯的退路——這樣格外的信任使得厄勃隆尼斯人感激涕零。

至於剩下的,萬尼烏斯特意要求五家據說有日耳曼血統的部族,也就是納爾維人、孔特魯西人、厄勃隆尼斯人、卡洛西人和拜曼尼人,將他們的城市建在一起。

因為這五個部族都是在戰爭中出了大力,也死了很多青壯的,這五個部族只湊出了兩座城市。

莫里尼人目前還處於羅馬人嚴密的監視之下,不能亂動,萬尼烏斯也不做額外的要求。而其餘的部族,萬尼烏斯也沒有特別在意的,便只叫他們儘快行動,自行商議,以集中定居為第一優先考慮,務必在羅馬人的大軍到來之前完成部族遷移和城鎮建設工作——至於他們怎麼完成,反倒不在萬尼烏斯考慮的範圍之內。

接著,沒等萬尼烏斯的軍隊靠近莫里尼地方,波培婭率先找到了萬尼烏斯。(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