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11 不列顛實力初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11 不列顛實力初探

在不列顛人表態之後,比爾及人也很及時的做出了同樣的表態,就好像他們也是羅馬人的盟友似的。

得到了援軍許諾的高盧使節則在“極度憤慨的抗議”之後興高采烈的離開,回去向他們的首領們覆命。

等到高盧使節走後,萬尼烏斯也遣散了比爾及諸部族的使節,卻留下了不列顛人。

眼下,整個比爾及地區的中心已經向東向北移動,使得比爾及聯合王國離萊茵河和日耳曼王國更近。

不過,在見識了比爾及諸部族的軟弱和懶散之後,萬尼烏斯已經將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了五個有日耳曼血統的部族身上。

事實上,依照軍事顧問的信件彙報,這五個部族所提供的一萬步兵,確實展現出了讓凱撒也不得不誇讚的武勇。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群人展現出了驚人的上進心——首領們不止將步兵們交給軍事顧問操練,更是一有空就纏著軍事顧問討教排兵佈陣和指揮作戰的事情。

遺憾的是,萬尼烏斯所委派的軍事顧問們並非萬尼烏斯大學出來的科班生,而是從禁衛軍團以及上過戰場的野戰軍團中抽調出來的百夫長——這些人訓練士兵、操持佇列、臨場指揮固然是一把好手,但要說到更高層面的知識,就實在沒什麼貨可以抖摟了。

而面對軍事顧問們的彙報,萬尼烏斯也在考慮,到底要不要派遣科班生前來這五個部族的城市裡向首領們授課。

但慎重的考慮之後,萬尼烏斯還是否決了這個看起來很誘人的想法。

這種做法雖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五族聯軍的戰鬥力,更大的可能卻是直接造成這個新生的、脆弱的比爾及聯合王國的分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萬尼烏斯還是懂的——如果自己私低下給這五個部族開小灶,很可能導致其它部族的妒忌和警惕,並進而給羅馬人收買和分化諸部族的可能。

另外,因為一開始萬尼烏斯就是以“比爾及人有日耳曼血統”為理由干涉比爾及局勢,所以要說比爾及人不擔心他們的奴役者由羅馬人變成日耳曼人,那也是毫無疑問的在撒謊。

所以,為了長期的拉攏住這個有用的打手,萬尼烏斯一方面要儘可能的提高比爾及人的戰鬥力和承傷能力,另一方面則要謹慎的和比爾及人保持距離,免得因為過分的親密而反目成仇。

從萬尼烏斯自己的性格考慮,他寧願率軍和羅馬人再打上幾場,也不願意玩這種貌似很高階其實很蛋疼的政治。

但單憑日耳曼王國是不可能擊敗羅馬人的,而達西亞王國和薩馬提斯王國雖然是自己的盟友,在看到足夠大的勝利希望以及利益回報之前,也不可能主動站到自己這一邊,所以萬尼烏斯還真就非得在西邊也為自己扶持起幾個關係可靠,實力靠譜的盟友。

比爾及聯合王國是一個,不列顛則是第二個。高盧麼……

經過慎重考慮,還是算了吧……

只不過,對於不列顛到底夠不夠格成為第二個“關係可靠、實力靠譜”的盟友,萬尼烏斯心裡還是打著問號的。

按照萬尼烏斯那貧乏的歷史知識來看,不列顛地區的鐵匠水平還是比較牛逼的——至少,他們能夠造出不會砍幾下就彎掉,而且還很鋒利的雙手鐵劍——就憑這一點,不列顛鐵匠的技術就能甩開日耳曼鐵匠幾條街。

但戰爭所靠的,並非僅僅是裝備的精良程度——人口、士兵的武藝和勇氣、後勤的支援能力,以及諸如此類一些亂七八糟的原因,都是影響一個國家戰鬥力的因素。

而萬尼烏斯要確認的,就是這些因素。

於是,萬尼烏斯一本正經的詢問起不列顛島上諸部族的狀況來。

遺憾的是,這個使者本身並不是什麼地位特別高的人,而不列顛人對於人口統計、地圖測繪什麼的更是概念全無。

所以,即便耐心的詢問了很久,萬尼烏斯所知道的情況仍舊少得可憐。

比如,不列顛東南部地區,靠海的地帶,有肥沃的土壤和開闊的地形,因此部族人口眾多實力強大——而康林紐斯同學的部族,正是這一帶最強大的部族——在與羅馬人開戰之後,他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這一帶不列顛諸部聯盟公推的首領。

這一大部族聯盟人口眾多武力強盛,足有一百多名首領。每名首領身邊都有戴著鐵頭盔,穿著鎖子甲,使用雙手劍的衛士一百多人。而每一名衛士,又有提盾牌、持長矛的跟班五十多人。除此之外,每名首領還有十輛雙馬拉的戰車可供駕馭。

以上這段描述不列顛部族聯盟武力的話,萬尼烏斯純當使節在放屁——按照這種數量,僅僅是不列顛東南部就有一千多輛戰車、雙手劍士一萬多人和長矛兵五十多萬,不要說自保,征服高盧都夠了。

按照萬尼烏斯的想法,這個數字直接除以十都有很大水分在裡面,除以五十也許才是真實情況——當然,戰車的數量可能要比除以五十之後的數量多一些,但本質上沒啥差別——都啥年代了,誰還用戰車作戰啊。

而除此之外,在不列顛島西南部地區的森林裡,還有為數眾多的小部族。這些部族比不列顛部族聯盟要小很多,也更加野蠻和原始——但是,在羅馬人入侵之後,這些小部族也聯合了起來,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派出士兵來服從康林紐斯的調遣。

這些部族能夠提供為數眾多的使用盾牌和標槍的獵人,而他們的首領則擅長使用強弓。

接下來,又是一段吹牛多過實話的廢話——那些小部族足有上千名首領,每個首領都有上百名獵人作為手下——於是,萬尼烏斯索性要不列顛人只說那些部族的狀況,而不必提及那些部族的人數和能提供的戰士數。

而最後,則是不列顛北部地區——那裡是比西部地區更加蠻荒和原始的地區,那裡的人也更加野蠻和落後——他們中很多人甚至還使用大木棍作為武器,而且其中的一些人還有將敵人首級割下來用石灰醃製之後隨身攜帶,在戰場上丟向敵人的習慣。

因為那些人太野蠻太原始了,不止南部不列顛人沒有和他們建立同盟關係,就連凱撒當年都沒有試圖征服他們——甚至,直到不列顛人再次起來反抗羅馬人的統治之前,都沒有羅馬人在那邊建立殖民地。

至於愛爾蘭島上,則是另外一個民族的人——這些人同樣驍勇善戰,而且有著很高的武器製造技術——在見識過羅馬人在不列顛島上的所作所為之後,他們也承諾會提供軍隊對抗羅馬人。

在大體知道了不列顛島上的局勢之後,萬尼烏斯又開始詢問不列顛人的作戰習慣。

萬尼烏斯得到的回答仍舊非常有特色。

總的來說,不列顛人的戰鬥是以戰車為核心的。

每輛戰車都裝載著五六名最優秀的不列顛武士——這些人通常使用雙手劍或者小圓盾和長劍,其中往往有一個位置屬於首領,而其它人則是首領的親族衛士。

這樣的戰車在熟練的馭手的控制下迅速的衝向敵人的陣列,引起敵人的驚恐。之後,那些最優秀的武士們便下車衝擊敵人的陣列,充分施展自己的武藝,與敵人展開一對一的廝殺。

與此同時,還有為數眾多的輕裝步兵緊跟在戰車後面,在行進過程中朝著敵人投擲標槍,發射箭矢。

而等到戰車上的武士們下車衝陣的時候,輕裝步兵們也會同樣投入戰鬥。

這個時候,戰車就會開到一邊呆著,等著戰局的進展。

如果戰局順利,那些身披重甲揮舞大劍的精銳武士們成功的擊敗了敵人,撕裂了陣型,那麼所有的輕裝步兵乃至戰車就會一齊壓上——這個時候,戰車就起到了彈藥車的作用,可以為輕裝步兵們提供標槍箭矢。

而如果戰局不利,精銳武士們沒能取得勝利,甚至反而被敵人壓制,那麼經過了一番激烈戰鬥而精疲力盡的武士們就會在輕裝步兵的掩護下撤回車上,之後乘著戰車逃離戰場,等休息過後再次投入戰鬥。

總的來說,這就是日耳曼豬突一波流的變種——不列顛豬突一波流。

當然,平心而論,不列顛豬突一波流比起日耳曼豬突一波流還是有所改善的——如果日耳曼人的一波流失敗,那麼所有的武士就只能奮戰到死,或者腿著跑掉,跑得慢的就會被宰掉;但不列顛武士則因為有了戰車的存在,而得到了逃命再來的機會,雖然說這種機會在輕騎追擊之下和沒有也沒多大差別。

毫無疑問的,在眼下這種騎兵大行其道的年代裡,戰車作戰的戰術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了。

但是,平心而論,對於不列顛戰車,萬尼烏斯還是有一定好感的——這玩意能夠給敵人的步兵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還能夠當作彈藥車和運兵車,就這麼廢掉未免太可惜了,如果稍加改進,也許還能大放異彩一下呢。

於是,萬尼烏斯很淡定的表示,現在這些都是使節在說的。考慮到未來軍事合作的可能,萬尼烏斯還是希望能夠和康林紐斯見上一面,而且希望親眼看看不列顛人的軍隊。

至於會面的地點麼……

無論是在不列顛人的地盤上,還是在比爾及人的地盤上,並無太大互信的雙方都有些不方便。所以就定在“中立”的“羅馬人的地盤”上好了。

那地方原來是莫里尼人的?

現在已經不是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