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12 穿越千年的大波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12 穿越千年的大波波

要求不列顛人立即“驅逐”那些反對羅馬的高盧人之外,萬尼烏斯還表示,他需要親自和康林紐斯會談之後,才能決定是否和不列顛人展開軍事上的合作。

同時,萬尼烏斯暗示,如果想要作為日耳曼王國的盟友,那麼康林紐斯同學只作為“部族聯盟臨時首領”的身份是遠遠不夠的。

按照萬尼烏斯的說法,只有一名國王,才有資格和另一名國王對等談判。因為,顯而易見的,在涉及到足夠重大的事務時,區區一個部族首領所能調動的力量,和一名國王所能調動的力量相比,是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這種暗示,無異於要求康林紐斯儘快將南部不列顛諸部族整合成一個王國——而在這個年代裡,將部族聯盟整合為王國,強化國王的權利而削弱部族首領的權利毫無疑問是一個血腥的過程,而象萬尼烏斯那種透過“好出數倍的生活、強出數倍的戰力”威逼利誘讓諸部族首領逐漸的心甘情願的部分交出權利,基本上只能歸功於穿越者的特權而已。

可以想象,如果康林紐斯接受自己的提議,那麼不列顛島上勢必會發生一場激烈的內鬥——當然,那老頭子如果足夠狡猾,讓其它強勢的部族首領和他們的親近力量極大的在對外戰爭中消耗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總而言之,對於不列顛島而言,迎來一定時間的折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但對於萬尼烏斯而言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萬一自己接受了不列顛部族聯盟作為自己的盟友,結果戰場上某支盟軍因為老大收了羅馬人的錢而突然反戈一擊什麼的……

當然,康林紐斯成為不列顛國王,也不代表他就不會反戈一擊。

所以,為了讓康林紐斯更加可靠,萬尼烏斯還需要用上一些保險手段——不過這個,大可以等到康林紐斯加冕為王之後再說。

而接下來,在送走了不列顛使節之後,萬尼烏斯便將精力放在了主持比爾及聯合王國的建設上。

因為比爾及諸部族之中並不存在一個絕對強勢的大部族,也不存在象萬尼烏斯這樣天縱英才的領袖人物,所以顯而易見的比爾及聯合王國之中不可能存在主導部族。

儘管萬尼烏斯可以支援納爾維人成為領袖,甚至可以將五個有日耳曼血統的部族統和在一起,但萬尼烏斯並沒有這麼做的打算。

恰恰相反的是,萬尼烏斯將自己的軍隊全部約束在大軍行營裡,只帶著自己的衛隊,單純的以一個友人和智者的身份,向比爾及諸部族的首領們介紹那些強大國家的組織結構——羅馬人的共和國、希臘人的城邦、東方人的國王和地方大臣,以及日耳曼人的戰爭議會。

萬尼烏斯不但講解這些國家的組織結構,還講解這些組織結構的優劣得失。

這時候,萬尼烏斯那半吊子的古代希臘羅馬歷史就派上用場了——雖然在後世,萬尼烏斯不過是個玩票的主,對大多數東西都是一知半解道聽途說混雜著自己的想當然,但用來忽悠這些並不怎麼瞭解異國歷史的比爾及人還是足夠了的。

於是,一群比爾及部族首領圍著萬尼烏斯坐好,帶著憧憬和欽佩的心情,一副好奇寶寶的模樣聽著萬尼烏斯的講解,不時的追問一些細節。

而萬尼烏斯則充分的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耐心的講述著自己知道的一切,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就索性施展腦補大法把細節補全。

這種“世界諸強社會制度講解”課程一直進行了三天,極大的填補了比爾及聯合王國諸部族首領在這方面知識空白的同時,也為比爾及聯合王國的政權組織形式確立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不過,對於萬尼烏斯來說,最大的收穫,還是他在比爾及地區的名望——原本,比爾及人都只是將他當做一個強大的部族首領和一個聲名遠播的武士,而這三天講座則為他額外新增了一個博學者的頭銜。

然而,當比爾及諸部族首領將他們最終協商的結果,也就是比爾及聯合王國最終的政權組織形式詳細的彙報給萬尼烏斯之後,萬尼烏斯只覺得挨了當頭一棒。

坑死爹了啊!

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諸部族首領們首先在比爾及聯合王國裡確定了諸部族首領及他們的後代的貴族身份,並且給那些貴族們劃分出了大大小小的屬於他們自己的領地,以及人口,哪怕這些土地和人口明明居住在同一座城市裡。

之後,依據萬尼烏斯要求他們聚居的地區,整個比爾及聯合王國被劃分為十個行省。

每個行省的長官,由該行省的貴族們選舉產生。

而聯合王國的國王,則由全體貴族選舉產生。

直到這裡,都還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接下來坑爹的事情就來了。

比爾及聯合王國充分的肯定全體貴族的權利,承認在各自的領地上,貴族們擁有完全的權利。

而且,任何一個貴族都有權否決國家或者行省會議上的任何一條法律——只要他認為那侵犯到了他的利益。

於是,顯而易見而且順理成章的,基於同樣的理由,任何一個貴族也有權反抗他認為不合法的國王,哪怕那是由全體貴族選舉產生的。

得到這個訊息之後,萬尼烏斯幾乎沒當場吐血。

恍惚間,他發覺這個比爾及聯合王國的組織架構實在和多年以後一個被人們愛稱為“大波波”的國家——順帶一提的是,這個大波波雖然一度被稱為“最尊貴共和國”,但在經歷了早期的繁榮和強大之後,基本上就是一個超級大茶几,充滿了各種悲劇和慘劇,以至於到最後連國家都不存在了。

不過,既然這是“比爾及全體部族首領們的共同意見”,而萬尼烏斯之前又假惺惺的表示“不干涉比爾及人的內政”,那麼現在他再後悔也晚了。

於是,萬尼烏斯只能打掉了牙往肚裡吞,笑著對比爾及人表示祝賀,同時表示希望選舉國王的選舉大會儘早召開,以便早日確立國王,並正式和日耳曼王國建立外交關係。

得到萬尼烏斯祝賀的比爾及人於是興高采烈的回去覆命,留下萬尼烏斯一肚子苦水沒地方倒。

而與此同時,從日耳曼王國那邊來的信使,將一個新的訊息帶了過來——博斯普魯斯王國行動了。

這個訊息讓萬尼烏斯略感驚訝——在他的記憶裡,羅馬內戰這一段,涉及到的地區包括義大利、高盧、日耳曼、不列顛、西班牙、阿非利加、希臘、小亞細亞、敘利亞、埃及,卻惟獨沒有攸剋星海以北的廣大地區什麼事——換句話說,歷史上,這一時期裡,據說是已經成為羅馬人實際控制區的博斯普魯斯王國基本上是打醬油的。

然而,這一次,不知道是受到了什麼刺激,博斯普魯斯人突然行動起來,殺死了當地的羅馬人,並武裝起來越過攸剋星海向著小亞細亞進軍。

在一開始的時候,按照羅馬人的方式武裝和訓練的博斯普魯斯人順利的在小亞細亞登陸,並接二連三的擊敗了幾個被羅馬人扶持起來的王國的軍隊——比提尼亞、本都、亞美尼亞、卡帕多細亞。

而且,博斯普魯斯人毫不客氣的蹂躪了行省,並且開始大肆殺戮和搶掠羅馬人。

這種行為最終的結果,是小盧庫盧斯不再遲疑於到底要不要反抗凱撒——因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強大、貪婪而且殘暴的敵人。

於是,不等反應遲鈍的羅馬元老院做出反應,甚至不等小亞細亞的羅馬行省總督做出反應,盧庫盧斯毫不遲疑的插旗拉隊伍,將那些苦於博斯普魯斯人暴行的當地人集結起來,跟博斯普魯斯人狠狠的幹了一仗。

這一仗的結果是,博斯普魯斯人大敗虧輸,之後倉皇的丟下他們掠來的奴隸,收拾起搶劫而來的細軟,打包坐船回家了。

而另一方面,在戰鬥結束之後,盧庫盧斯才發現,自己不經意間已經獲得了數十萬的支持者和小亞細亞的拯救者的身份。

原本,這無論是對於盧庫盧斯,還是對於羅馬,都是毫無疑問的好事。

然而,不幸的是,就像凱撒委任治理西班牙的是個蠢貨,硬是在西班牙平定很多年後把西班牙逼得重新反叛並擁立龐培之子龐培烏斯做新首領反抗凱撒一樣,凱撒留在“安全”的小亞細亞的行省總督,也是個自己沒多大本事,卻嫉賢妒能的蠢材。

這位蠢貨或是出於對盧庫盧斯立下的偉大功績的覬覦,或是出於對盧庫盧斯的廣受愛戴的妒忌,或是出於對盧庫盧斯的擅自行動的不滿,總而言之,在元老院沒有做出任何決議的時候,率先宣佈盧庫盧斯為叛國者。

按照這位行省總督的說法,博斯普魯斯人之所以會起來反抗羅馬人,就是這個盧庫盧斯煽動的。而他的目的就是要把小亞細亞的人都拉攏在一起,用來反抗凱撒。

然後,這位行省總督就集結起羅馬軍團,向著盧庫盧斯開戰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