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14 不列顛諸部族聯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14 不列顛諸部族聯軍

在萬尼烏斯滿心惡意的攛掇北方高盧部族從南方掠奪人口,並在兩者之間建立一條足夠大的無人帶的時候,比爾及人的新國王也選了出來。

不過,在萬尼烏斯看來,就算直接在那張王座上戳根木棍,或者放頭豬,其實也沒啥差別。

出於禮貌,萬尼烏斯以日耳曼王國國王的身份出席了比爾及聯合王國國王的加冕儀式,並送上了一張完整的熊皮作為賀禮。

除了基本上完全各自為政的政府之外,比爾及諸城的軍隊,也就是每座城的一千貴族騎兵和五千步兵,由各城貴族議會選出一名領袖統帥,負責全權指揮這支軍隊。

至於多城軍隊聯合作戰的時候麼……

比爾及人依舊非常民主——由所有軍隊的統帥開會決定。

於是,萬尼烏斯對比爾及人徹底不抱希望了。

相比之下,到是以維內斯人為首的五個日耳曼部族給了他一定的信心——這五個部族共同建成了三座城,並且組成了一個小的聯盟,不止選出了共同的領袖,而且將軍隊的指揮權也交給了這名領袖——於是,這位領袖成了唯一一個有實權的比爾及地區領袖,也成了掌握軍隊最多的領袖,麾下總計有三千貴族騎兵和一萬五千步兵。

不過,除了強化對這些軍隊的訓練之外,萬尼烏斯也沒什麼好幫他們的。

趁著暫時沒啥大事,萬尼烏斯索性把麾下那些已經成為自由人的塞姆諾內斯人全部派了回去,並且命令將他們全部優先安置在軍屯區——這樣,這些塞姆諾內斯自由人一旦成為公民,就有極大的希望成為新城鎮的官員。

這種處置毫無疑問極大的提高了塞姆諾內斯人的積極性和忠誠度,更增強了人口相對稀少的軍屯區的戰鬥力。

而出於進一步“融合”塞姆諾內斯人的目的,萬尼烏斯還要求諸行省再次選拔塞姆諾內斯奴隸兵,湊齊五千人給他送過來。

不等新的塞姆諾內斯奴隸兵送過來,不列顛人的使節團再次到了。

按照不列顛使節團的說法,康林紐斯和另外一些不列顛部族的首領們已經全部到達了莫里尼人的地盤,等著和萬尼烏斯會面。

同時,之前那一千九百名高盧戰士也已經全部被帶了過來,並且被“驅逐”到了克勒特高盧——至於他們到了那裡是願意跟北方高盧部族“同流合汙”,還是想要幹點別的什麼,不列顛人就管不著了。

聽到這個訊息,萬尼烏斯便立即下令率領軍隊前去會面。

考慮到說不定哪天凱撒就回來了,羅馬軍團就殺過來了,萬尼烏斯並沒有移動自己的大營,甚至連自己的禁衛軍團都沒全帶,而只帶了自己的狂戰士衛隊,以及禁衛軍團中的兩千騎兵——其中一千名是阿克裡麾下的老兵,全部換裝和訓練成了突擊騎兵,另一千名則是阿洛尤斯麾下的鄧克德里人,也是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只不過,他們作為鐵甲騎兵參加戰鬥的經歷,卻還一次都沒有。

而且,說實話,和那些人穿鱗甲馬披鎖甲的正牌鐵甲騎兵比起來,萬尼烏斯麾下這些山寨貨的裝備要寒酸許多,充其量只能算是中裝騎兵。

萬尼烏斯麾下的鐵甲騎兵身上的鎧甲,不過是外面罩著一層罩袍,裡面加了皮內襯的鎖子甲而已。而騎兵胯下戰馬所披的,也只是罩袍而已——雖然較輕的負重能使戰馬跑得更快,但從防護能力上這些騎兵顯然要弱很多。

不過,真要比起戰鬥力來,萬尼烏斯卻相信自己麾下的鐵甲騎兵們能穩勝傳統的鐵甲騎兵。而奧秘,就在騎兵們配備的特殊裝備以及專門的訓練上——高橋馬鞍、雙邊金屬馬鐙使得騎兵可以使用夾槍衝鋒的戰術,將騎兵的衝擊力發揮到極致;額外加長、中空並且在尾端增加了配重球的超長騎槍使得騎兵不但在和敵方騎兵的對沖中佔盡優勢,就算正面衝擊長槍方陣也能毫無懸念的拿下一血;而經過了長期訓練才培養出來的整齊馬步則可以讓騎兵們以更加密集的隊形作戰,就算要投入到和步兵陣線的肉搏中也不會承受太大的劣勢。

不過,萬尼烏斯並不打算這麼早把自己的王牌暴露出來。

因此在前往莫里尼地區和不列顛人會商的時候,萬尼烏斯刻意讓鐵甲騎兵們騎上了普通的馬,使用傳統的馬具,配備輕騎兵的裝備——這樣一來,鐵甲騎兵們看起來就是“隊形格外整齊的輕騎兵”了——僅此而已。

得到訊息,比爾及人也派遣出了足足五百名比爾及貴族騎兵,和萬尼烏斯同去——這支隊伍不止是實力可靠的騎兵部隊,更是比爾及聯合王國的貴族代表,是有權和不列顛人協商合作事宜的存在。

騎兵騎備馬,狂戰士衛隊坐四輪馬車,萬尼烏斯的隊伍很快就進入了莫里尼地區。

之後,萬尼烏斯就被原本是莫里尼人的城鎮上招展的旗幟嚇住了——遠遠看過去,那些城牆上至少飄著二十多面完全不同的旗幟——看起來,南部不列顛諸部族恐怕都來齊了。

出於安全考慮,萬尼烏斯並沒有進入莫里尼城,而是直接在城外的一片樹林旁安營紮寨。

看到萬尼烏斯軍隊到來,不列顛人那邊便出來的人馬前來迎接。

而且,打頭一水的兩匹馬拉的戰車,載著全副武裝的雙手劍士。

不過,為了不和後面的步兵脫節,也為了不引起誤解,這些沉重但不笨拙的戰車只是排列著鬆散的陣型,保持著緩慢的速度前進。

而且,在距離日耳曼人的營地還有超過兩次衝鋒的距離的時候,這支隊伍便停了下來。

看到數十名穿著鎖甲或者格子裙的人走過來,萬尼烏斯便帶上自己的衛隊,迎了上去。

根據使節的介紹,那些率領自己衛兵前來和萬尼烏斯見面會商的,分別是德里諾旁得斯人、欽尼馬依人、塞恭幾亞獎人、安卡利得斯人、別布洛契人以及卡西人的首領。

其中,康林紐斯是德里諾旁德斯人的首領。

這個國家原本的國王,是英尼昂灣維幾久斯的兒子門杜布拉久斯——其中,父親原本是德里諾旁德斯人的國王,而兒子卻是在父親被殺後跑去乞求凱撒保護,並在凱撒扶持下重新成為國王的。

不過,當不列顛人再次起來反對羅馬人後,那位本來就沒什麼權勢的門杜布拉久斯很快就被叛亂者殺死,而原本就在德里諾旁德斯人中有極大權勢的康林紐斯則有權臣升格為國王。

除了作為他親衛的兒子、兄弟之外,康林紐斯的兩名女兒,之前在比武大會上萬尼烏斯見過的格溫德琳和哈佈雷恩姐妹倆也在,並和自己的兄弟一樣穿著精緻的鎖子甲,帶著尖頂鐵盔,揹著雙手大劍。

而欽尼瑪依人的首領則是個身材矮小的老頭子。這個老頭的身邊圍著一群同樣不怎麼高大的武士,每一個都佩著蒙皮圓盾和長劍。

緊接著的塞恭幾亞獎人的裝備粗略一些,穿的是皮甲,而帶的武器則是手斧和標槍。

安卡利德斯人顯而易見是後世的威爾士人——至少,在萬尼烏斯看到那些安卡利德斯衛兵們身後背的長弓之後,他是這麼想的。

別布洛契人則帶著長槍、戰斧、雙手劍,並且穿著標誌性的格子裙——不必多說,這幫傢伙肯定是蘇格蘭人無誤。

而最後的卡西人,則和德里諾旁德斯人的裝束差不多——不過,這一支和比爾及人到是有些親緣關係,因此顯得格外親切。

除了這些部族首領之外,在不列顛人的隊伍裡還有一群穿長袍,拿有缺口的小圓盾和鐮刀的傢伙——根據介紹,這是不列顛島上的德魯伊祭祀們,而為首的,則是一個拿著黃金鐮刀的大祭司。

在使節為雙方做完了介紹,而日耳曼人、比爾及人和不列顛人也相互見禮之後,萬尼烏斯便詢問不列顛人的來意。

不列顛人的回答是,前來和日耳曼王國,以及比爾及聯合王國商談結盟事宜,並向未來的盟友們展示他們的軍力。

聽到這個回答,萬尼烏斯頓時緊張起來——比爾及人之前採取的“絕對民主”、“絕對尊重貴族傳統權利”的見鬼的政府形式已經要坑死他了,萬一不列顛人受到比爾及人的影響也來個如法炮製,這日子就真沒法過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於是,萬尼烏斯立即做出滿不在乎的樣子,詢問不列顛人對於之前他的提議是怎麼考慮的。

而很幸運的,萬尼烏斯也得到了滿意的回答——經過一番友好的協商,不列顛諸部族,甚至包括北方的部族一致決定,透過在戰場上的角逐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接下來對羅馬人的戰爭中,哪個部族能夠取得最大的功勳,哪個部族的首領就將加冕為王,而其它人都要起誓服從這位國王——這一點,由大祭司親自作證。

這樣的決定讓萬尼烏斯放下心來。

緊接著,不列顛諸部首領便表示,要向日耳曼人和比爾及人展示他們的軍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