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15 不列顛式的戰力展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15 不列顛式的戰力展示

不列顛人要主動展示武力,萬尼烏斯和比爾及人自然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儘管這種行為可能被理解為示威,但萬尼烏斯根本就不在乎,而比爾及人看到萬尼烏斯不在乎,自然也就不在乎了——在日耳曼王國和比爾及聯合王國的合作中,至少直到目前為止都還是以日耳曼王國為主的。

於是,得到了日耳曼人和比爾及人許可的不列顛人,便洋洋得意的介紹起各自部族的軍力來。

德里諾旁德斯人作為整個南部不列顛最強大的勢力,擁有足足一千名冠軍劍士——這些最精銳的劍士如果不是自己和康林紐斯有親緣關係,也一定是和康林紐斯的族人有親緣關係,每一個人都配備著做工精良鋒利無比的雙手劍,和加厚加重的鎖子甲以及有馬鬃裝飾的鐵盔。

而這些劍士,每人都配有一名跟班——這些跟班也往往出身冠軍們的親族,而且武藝不凡,足可以作為冠軍的接班人——只不過,他們配備著輕便得多的皮甲、蒙皮盾和標槍,在戰場上負責接應冠軍。

除了這樣兩千名精銳步兵之外,康林紐斯還有五千名持矛的步兵,和足足一千輛戰車,每輛戰車都由一名經驗豐富的車伕架勢,可以運輸六名戰士。

不過,顯而易見的,康林紐斯並沒有把他的全部家底都帶過來。這一次跟他過來的,只有兩百名冠軍,兩百名跟班,一千名持矛步兵和兩百輛戰車而已。

當然,作為南部不列顛最強大的勢力,德里諾旁德斯人還有一些附庸部族——這些附庸部族為康林紐斯提供了五百名標槍手和五百名弓箭手。

而康林紐斯最有力的競爭者,卡西人的首領,則帶來了一百名冠軍和一百名跟班,以及五百名劍盾手、一千名持矛步兵和一百輛戰車。

雖然在高階力量上略遜於康林紐斯,但那位首領卻顯而易見的擁有更多的附庸部族——他的附庸小部族為他提供了足足一千五百名弓箭手。

欽尼瑪依人的隊伍成分則簡單得多——足足一千五百名自備標槍的劍盾手和一百輛戰車,除此之外什麼部隊都沒有——按照欽尼瑪依人首領的說法,雖然附庸部族也願意提供部隊,但他寧願信任自己的族人。

相比之下,塞恭幾亞獎人的兵種則異常豐富。

除了五十多名作為首領護衛的冠軍和跟班之外,標槍兵、弓箭手、劍盾手、持矛步兵、砍斧步兵一應俱全——這些人的總數量是一千人。甚至,萬尼烏斯還見到了傳說中的擲頭兵——這些赤裸身體,提著圓盾,佩著鐵鐮的輕裝步兵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腰間掛著五六顆用石灰處理過的人頭,走到哪都帶起一陣怪異的氣味。

安卡利德斯人的主力是獵人。

那些使用長弓的射手因為常年使用那種威力巨大的遠端武器,顯而易見的產生了身體上的畸形。但這絲毫無損於他們的戰鬥力——比羅馬人所用的強弓射程更遠的大弓,加上經過精心打造的銳利箭頭,使得這些脊柱微彎的不列顛人成為了足夠致命的射手。

這樣的安卡利德斯獵手足有五百人之多。

而作為他們的護衛,一起來的還有來自附庸部族的五百名使用圓盾、短斧和標槍的步兵。

最後,那些穿格子裙的別布洛契人也帶來了一千人,除了兩百名使用雙手斧的戰士之外,剩下的八百人居然全部是長矛手——而且,不是持盾的長矛手,而是雙手使矛的長矛手——這就意味著,這些長矛手是能夠組成陣列作戰的。

而別布洛契人的附庸部族,則為他們提供了皮克特劍士兩百人——這是使用雙手劍,卻只有粗糙的皮甲,甚至連頭盔都沒有的突擊劍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樣,整個不列顛就派出了超過一萬名的戰士——儘管數量不是特別多,但已經具有足夠的規模了。考慮到這些都是“精銳”,理論上的戰鬥力應該也相當可觀。

不過,等聽說了不列顛人決定“展示戰力”的方法之後,萬尼烏斯就樂不起來了。

按照他的理解,既然是“戰鬥力”的展示,那麼怎麼也應該擺開陣勢,打上一場,在展示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的同時,也讓自己看看不列顛人是怎麼打仗的。

然而,不列顛人的方式卻完全不一樣——比武大會。

簡單的說,就是各個部族推選出自己部族裡的參賽者,之後大家輪流上陣比武。

這種坑爹的做法讓萬尼烏斯無話可說,也讓萬尼烏斯明白了為什麼後世不列顛人會發明出亞瑟王和圓桌騎士的傳說——感情這幫二貨還想當然的認為,個人武力值的高低能夠和軍隊戰鬥力的強弱畫等號。

不過,萬尼烏斯暫時還沒有糾正他們這種錯誤觀念的計劃——古往今來,交淺言深都是最忌諱的事情,在自己和不列顛人之間還非親非故沒多大交情的時候貿然對人家的傳統指手畫腳必然是自討沒趣。

於是,萬尼烏斯勉為其難的露出對比武大會極有興趣的樣子,支援了比武大會的提議。

而比武大會的地點,就在日耳曼人營壘,和莫里尼城鎮之間的空地上。

按照不列顛人的傳統,比武大會分為射箭、標槍、步戰和車戰四個專案——似乎是因為不列顛島和大陸隔絕得太久的緣故,不列顛本土並沒有騎兵,而是保留著古老的戰車作戰的傳統,而且,對於不列顛部族而言,戰車還是很多戰術的核心力量。

最開始的射箭比賽,其實沒什麼看頭——在安卡利德斯人的面前,其它部族的射手都顯得毋庸置疑的笨拙,射箭比賽毫無懸念的變成了安卡利德斯人的表演賽,並由這個部族的武士包攬了全部的獎品。

之後的標槍比賽,安卡利德斯人就退讓了——在擁有了那麼多優秀的弓箭手之後,標槍就並不是一件多麼值得利用的武器了。而最後,塞恭幾亞獎人武士和德里諾旁德斯人瓜分了標槍比賽的獎品。

緊接著,步戰比賽裡,各部族都派出了自己部族裡最優秀的武士——康林紐斯和卡西萊德,也就是卡西人的首領分別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參賽;別布洛契人首領親自下場,作為他們附庸的皮克特人也派出了族中著名的武士;欽尼瑪依人則出動了兩名武士,都是首領的女婿;塞恭幾亞獎人派出的是一名持矛手,這名武士有著穿山者的綽號,意思是他的長矛能一擊洞穿大山;安卡利德斯人派出的則是一名來自附庸部族的盾斧手。

六個部族的八名選手在分別在混戰中打敗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對手之後,無可避免的在一對一的比賽中相遇了。

直到這時候,萬尼烏斯才真正提起了興趣。

他所感興趣的,並不是那些個人武技高超的戰士們的輸贏,而是他們的武技。

和高盧人比起來,日耳曼人的戰鬥方式簡單直接,而且粗糙,儘管經過了萬尼烏斯想當然的修改以及色雷斯人的教練,甚至後來還加上了薩瑪提斯人的戰鬥技術和來自非洲的黑人的格鬥技巧,萬尼烏斯仍舊認為他們可以更進一步。

而現在,展現在他面前的不列顛人的戰鬥技巧,顯然是日耳曼人更進一步的契機。

除了揮舞著長柄戰斧的別布洛契人首領之外,其它的選手都顯而易見的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格鬥技巧,而非單純的憑藉自己的身體素質作戰,而即便是別布洛契人的首領,也顯而易見的並非全力進攻。

一輪比賽下來之後,康林紐斯的兒子擊敗了別布洛契人的首領,卡西萊斯的兒子則敗給了欽尼瑪依首領的一位女婿,欽尼瑪依首領的另一位女婿被穿山者打敗;而最後,安卡利德斯盾斧手很遺憾的因為體力問題輸給了皮克特人。

所有選手休息過後,優勝者們又展開了第二輪比賽。

同樣是使用雙手劍,皮克特人輸給了康林紐斯的兒子。而欽尼瑪依首領的女婿則擊敗了穿山者。

到了第三輪比賽的時候,康林紐斯的兒子斬斷了對手的寶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這在欽尼瑪依人一片哀嘆的同時,也讓德里諾旁德斯人縱情歡呼起來——這場勝利不但彰顯了德里諾旁德斯人的卓越武力,更證明了他們高人一等的鍛造技術。

休息了一天之後,第二天舉行的是車戰。

因為別布洛契人、安卡利德斯人和塞恭幾亞獎人都沒有戰車,所以這場比賽其實是在德里諾旁德斯、卡西和欽尼瑪依三個部族之間展開。

這也是唯一一次多對多的戰鬥——三個部族各自派出了二十輛戰車,十輛一組,分別和另外兩個部族對戰。

不得不說,這次的戰車比賽讓萬尼烏斯大開眼界——十輛戰車鬆散的排開,時而聚集時而分散,互相投擲標槍,或者丟下步兵對拼,又時而拉起步兵轉身就跑……

然而,對於萬尼烏斯而言,也僅此而已了——面對有弓箭手掩護的長槍方陣,這種戰術根本毫無意義,想要用來突破羅馬人的密集盾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總的來說,不列顛人的戰車充其量只能算是彈藥車+運兵車,而真正決定勝負的力量還是要看步兵。(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