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鉅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

眾人的心情平復得很快。

雖說假鉅子考遇上了這等思量不得的倒黴事,但好在那日天公作美,整個渠首僅有墨家之人,就連其後的運輸,也因為大霧的關係不虞有好事的眼睛發覺。

離開胡陵之後,其實他們所要做的,不過就是把龍紋赤鼎尋個地方重新藏起來罷了。

而論到藏,整個蒼居數百頃地,秘洞暗道不計其數,莫非還藏不下一個小小的鼎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覆盤一想,整件事就如冥冥之中,自有天助。有墨家興衰存亡為之要挾,趙墨精英七十餘才得以在葛嬰的帶領下毫無嫌隙地併入蒼居,恰到好處,解了李恪眼下最大的難題。

一行人曉行夜宿,避過城池,只走荒僻,馬車、輜重漸次丟棄,待到穿越恆山,回抵蒼居,已是足足十五日後。

晨曦,微瀾,七月孟秋,粟麥初穗。

伴著隆隆的振聲,霸下雄偉的身姿驟然出現在蒼居的谷口。

田間地頭的農人驚喜地抬起頭,在田坎間嬉鬧的孩子歡叫著飛奔向村落,不一會兒,又換出群半大的小子,擁簇著一個鵝黃秋裳的美貌女子來到道旁,紅著眼,翹首以盼。

霸下在女子身邊停下來,俯下身,龜尾處開啟斜板,李恪帶著滄海君笑意盈盈走了出來。

呂雉盈盈下拜:“良人……恪一路風塵,有勞了。”

李恪笑著回禮:“雉兒苦守在家,見瘦了。”

呂雉的眼圈更紅了,抬起臉淚眼汪汪,像是隨時會有斷了線的珠子滾下來。

李恪嚇得手足無措,剛要安慰,身後乍然就響起粗聲粗氣地問安:“主母,這小子與他師姐不清不楚,你可得防備著點!”

……

李恪在蒼居的小屋還是如幾月前那般素雅,茅舍土房,不見修飾。只是院外門牌正式換成了【恪】,院內也多了幾隻雞,一圈羊,咩咩咯咯,平添幾分吵鬧。

但這樣的吵鬧並不惹人心慌,反會叫人心靜,所謂鬧中取靜,曲徑通幽,大抵都是這樣的意境。

李恪很是喜歡。

方才慎行特許他今日先與呂雉敘別,他便帶著滄海君隨呂雉回家,徑自往屋簷下一坐,像個甩手大掌櫃那樣看著賢惠的女人忙進忙出。

這賢惠二字可不是託詞,數月功夫,家中早已外簡內華,那套酸梨木的傢什一股腦被挪來蒼居,蛤蜊和家眷也一道搬了過來。

這會兒蛤蜊正在旁為李恪烹茶,烹的還是遼東的參茶,最能滋氣補虛,提神醒腦。

蛤蜊的婆姨也隨著呂雉在庖廚忙活。

家中甚都有,發酵的米粉,燻過的醃肉,不一會兒便置備出一屜窩頭,一鼎魚湯,滿盆蒸肉,大份烤羊。

呂雉變戲法似地端出一小罈子美酒,說滄海君魁梧雄壯,定是無酒不歡的世間英雄,喜得滄海君抓耳撓腮,先前調笑似的主母,竟喊出幾分真心的意味。

酒菜齊備,眾人入席。李恪與呂雉並肩於主,蛤蜊一家齊齊在右,滄海君一人獨佔左席,面前擺著肥羊美酒,與他人皆不相同。

李恪笑嘻嘻端起面前的參茶,舉碗齊眉,輕聲說:“雉兒在家辛苦,還為我備下接風盛宴,請容我以茶代酒,敬你一碗。”

呂雉柔順頷首,應了聲唯,也端起碗,與李恪輕輕一碰。

“恪,你尚未與我介紹這位壯士……”

“他呀……”李恪放下碗,歪著腦袋想了想,“他是我在路上撿來的憨貨,因為恐懼墨家節用,就決定認我為主,我沒反對,這事兒大概就這麼定下了。”

“就這麼定下了?”呂雉一臉古怪,“那隨行在霸下後的百餘人……莫非也是?”

李恪啞然失笑:“我平白收這許多家臣作甚,他們是趙墨。”

“趙墨?”呂雉好奇道,“我看他們衣著紛亂襤褸,還以為是恆山中的藏民流寇,是你在半道動了惻隱,這才將他們收回蒼居……”

“他們是趙墨。”李恪重複了一嘴,“各種緣由一時說不清楚,總之我等翻山而回,他們的墨褐毀了大半,不得已才換上隨行購入的衣物。”

“原來如此。”

呂雉很聰明,隨行購衣意味沒有行囊,沒有行囊意味倉促起行,倉促起行則意味著難言之隱。

她沒有繼續深問,拾起碗向眾人敬酒,這一場清早的飲宴賓主盡歡,滄海君更是喝得爛醉如泥,直到被蛤蜊抬去偏房,猶自高唱勸酒之歌。

一番忙碌,李恪換上輕薄的家居,獨坐於堂下誦讀《所染》,這是他下階段的主攻課本,結合《兼愛》、《尚賢》、《非儒》,體現的是墨家核心的擇友和育人觀,慎行已經給他講了一路。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蛤蜊揉著胳膊走出來,輕聲問:“公子,這便是《墨子》麼?”

“《墨子.所染》,子墨子以染絲為喻,說天子、諸侯、大夫、士必須正確選擇自己的親信和朋友,以取得良好的薰陶和積極的影響,擇友不可不慎,不慎則家國敗亡。”

蛤蜊感慨道:“墨子之思,發人深省。”

李恪放下書簡,看著蛤蜊:“我倒是覺得墨子太過偏頗。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世有君子如蓮,豈能全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庸碌。”

“公子,臣聽不懂……”蛤蜊吭哧了半晌,紅著臉小聲說。

李恪不由大笑:“也罷也罷,你亦如蓮,醫術古方一望便知,師子經綸苦讀不明。”

“臣無用……”

“何來無用?天生有才者偏而不全,蓋因全神貫注,不願分心。找個機會,我當為你尋個名師,你如今甚都夠了,就缺一個老師為你查漏補缺,使你精益求精。”

蛤蜊大喜道:“臣先行謝過公子!”

兩人笑著論了會兒苦酒裡的近日之事。

武姬懷上了,顯懷多數是個小子。小穗兒又晉爵了,這一點李恪在始皇帝那兒就有聽聞。苦酒裡越發興旺,備下的宅基已經填滿,汜囿有意借苦酒之興旺再起一城,與馬邑、樓煩共成犄角,而上報的名字似乎就是獏川……

建一座城啊……

李恪摸著下巴:“建城是好事,以苦酒之興旺,聚周邊之民力,如此一來,苦酒鄉里必諸多便利。你為何不留在家中,卻帶著家眷遷來蒼居,又做那將陽藏民?”

“是主母令我過來的。”蛤蜊恭敬回答,“追隨公子不過數月,我自一介贅婿升作庶民,又爵晉簪梟。我與夫人商議,都覺得隨著公子對娃兒更佳。公子不會一直留在蒼居,我等亦有重回人世之日。”

“你倒是老實……”李恪搖頭笑了笑,說,“這樣,你家小子先隨雉兒學文。待小有所成,我便為你引薦,叫師兄收他為徒,入墨家學藝,可好?”

蛤蜊當即喜不自勝,俯身下拜道:“臣,謝過公子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