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鉅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

遠望無極,一眼望不到頭都是載著傷兵與亡卒衣甲的馬車隊,他們行走在顛簸的草原上,向著雁門的北境長城緩緩而來。

時仲夏,陰山府,定襄關。

李恪背著手,面無表情地站在定襄關的關城上,看著車隊次第入關,在關後領了後續的幹糧食水,又去向幾十裡外的陰山校尉府所在。

“蕭中侯,戰事結束了麼?”

李恪身後一個文士恭敬回答:“軍報有傳,說蒙將軍於高闕大敗匈奴單于頭曼,陣斬右賢王勿爾汗,匈奴潰退,遠遁千里,將軍盡收河西、河南,大局定矣。”

“高闕?”李恪皺了下眉頭,“我記得離這兒不遠吧?”

“西北,距此百八十裡有處山口,原先在匈奴腹地,去歲蒙將軍不是取了河西之地麼,那兒就成了邊戍,且是要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知曉高闕的狀況……只是我那份諫,不曾遞上去麼?”

蕭中侯苦笑:“鉅子交代的事,我等又豈會拖延?我聽聞艾軍侯一早就專折遞送上去了,為了不誤戰機,他還專程跳過了司馬校尉,徑直遞去了楊將軍幕府,只是……”

“你等跳過了司馬校尉?”李恪愣了一下,頗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

典型的好心辦壞事……

司馬欣與李恪有舊,那封諫交在他手裡,肯定會被鄭重對待。

蒙恬因為扶蘇的關係不可能對李恪生疏,諫若是落在他手上,至少也能得個客觀公正。

唯獨楊奉子,此人不僅和李恪素不相識,聽說還和告老的宿將楊端和沾著親戚。以楊端和與李牧的宿怨,那封諫的下場可想而知……

蕭中侯大概也猜到李恪的諫言泡湯了,忍不住長嘆一聲:“以主力在河南地佯動牽制,精遣偏師直擊燕然,趁匈奴措不及防,盡佔海爾特米尼原,建連城,築邊塞,拓地千里。鉅子之計何等神妙,將軍們為何就不願採呢?”

“只要是大秦得勝,區區拙計,採不採納倒是無所謂。”李恪壓住無奈,笑著拍了拍蕭中侯的肩,“乏了,今日我在家中燉了羊湯,中侯可願賞光?”

蕭中侯眼前一亮:“鉅子帳中皆是珍饈,豈能少了蕭某!”

“如此,不見不散。”

“不醉不歸!”

……

傷兵歸國,健卒駐邊。

僅僅用時半年,蒙恬領軍佔盡河西河南之地,不僅將肥美的河套整個納入大秦版圖,還徹底解除了匈奴對咸陽的兵鋒威脅。

這一戰對大秦而言意義非凡。

匈奴遠遁,頭曼敗亡,秦軍取下要衝高闕,終於能夠沿陰山將秦趙長城勾連一處,將咸陽之北打造成鐵桶之勢,再不復遊牧襲擾之憂。

更讓蒙恬欣喜的是,秦軍向榮!

這一戰湧現了大量優秀的年輕將領,其中又以司馬欣和陳旦最為出眾。

司馬欣攻守平衡,堅韌善戰,其戰策、反應、勇毅皆在上佳。山口一戰,他以萬兩千步卒和不足百乘戰車的兵力力抗萬騎半日之久,期間寸步未退,將敵騎幾近全殲。

還有陳旦。大秦歷來缺少這種豪勇的猛將,側翼出擊之時,他領兩百精騎,便敢於對數萬人的匈奴中陣發起突擊,不僅於萬軍之中取下上將首級,還生生殺透了厚重的敵陣,渾身浴血,寸傷無有!

大秦有此等善戰之士,後三十年守土無憂!

蒙恬抓著戰車的扶欄,臉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他已經為司馬欣和陳旦找好了位置。

先前雲中、九原兩郡狹小,自然只需一人統管,而此番戰定之後,兩郡擴建,再讓一個人統領就不合適了。

九原並河西,為後盾,可以交給穩重的涉間,雲中為前線,並河南,至高闕,司馬欣將據此威懾匈奴。屆時秦趙長城相連,高闕直面匈奴,蒙恬打算在此修建一座關隘,校尉的人選非陳旦莫屬。

如此一來,蘇角守北地,涉間掌九原,楊奉子將兵雁門,司馬欣佔據雲中,再有王離坐鎮上郡,他終於可以騰出手來梳理燕趙舊地。等把燕趙長城連作一線,大秦的邊境就真的平靖了。

想到這兒,蒙恬長長嘆了口氣。

新地未平,他卻急於回去咸陽,不僅因為始皇帝要召開大朝會為他誇功慶賀,更因為他要向始皇帝面稟接下來的安排和打算。

邊防乃國事之要,如今修繕舊趙長城的工作遷延日久,接下來還要新建近兩千裡的新城牆,而大秦的民力多聚於驪山,北境卻只有區區三十萬民夫。若想在短期內完善防務,這點數量遠遠不夠!

陛下的偏重該換換了呀……

蒙恬心緒紛飛,抬望眼,遙遙看見一座雄偉的關城自地平線下緩緩而升。

它位在兩片緩坡正中,垂簷翹角,土色簇新。關城兩側,高大的城牆依山勢蜿蜒,趨向東西。還有關上!

粗大的鐵索如蛛網般密佈在天空,連線著緩坡、高崗、關前、關後,縱橫交錯,數目難計,數十道煙柱自關後嫋嫋,無數方鬥曳行於鐵索之間……

這是定襄關?

蒙恬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去歲春天他才視察過雁門的防務,那時的定襄關高不過三丈,門不過七尺,說是關城,不如說是厚實一些的城牆。

這裡的地勢並不算好,兩側山體坡道太緩,以至於關城無險可守,楊奉子倒是預備在修繕之時將城牆加高一丈,不過他在此處只有五千民夫,加上戍卒也只有堪堪萬人,所以工程進展緩慢,至少在去年春天,依舊看不出太大改觀。

這才區區一年吧?

其中還有九個多月,楊奉子隨自己引兵在外,陰山校尉府中留下的不過一曲之兵,也不曾聽說徵調過大量的民夫……

定襄關怎麼突然就變了呢?

蒙恬估摸著,眼前的定襄關城高估計有五丈,再加上關樓,總高說不定達到九丈。兩側城牆初始與關城同高,沿著山勢逐漸降低,可便是山崗最高處的角樓左近,城牆的高度也不會低過三丈。

這哪還是定襄關,就算是咸陽門戶函谷關也不過如此!函谷關可是據守崤山之險的天下險地,定襄關有什麼?兩翼風景如畫的平丘緩坡?

區區一年而已……

蒙恬的呼吸急促起來。

“速速入關!還有……傳此關軍侯,速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