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鉅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

始皇帝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七,仲冬,飄雪。

紛紛揚揚的雪絮子從陰沉沉的天上飄下來,沒有風,也不顯得冷,就像是天爺為了慶賀李恪成人,特意命天女灑下絨花,妝點人世。

大禮必早起。

李恪平旦起身,由公輸瑾和虞姬伺候著潔發沐浴,披上輕薄的深衣,再由手法最好的呂雉親手為他梳上中正的髮髻。

待到髮髻紮緊,李恪還需要穿著禮服。

冠禮的禮服名為弁服,分冠弁、葦弁、皮弁、爵弁與冕弁五式。

其中冕弁為天子朝服,也就是始皇帝大朝會時才穿的那種隆重禮服。而葦弁為兵士之服,只有從軍者著之。如李恪這般計程車卿,只著三弁。

冠禮時該著三弁中的哪一弁?答案是,一弁套一弁……

屋外雪花紛飛,鋪著地暖的屋內卻溫暖如春,李恪看著面前疊得整整齊齊的各色衣裳,嘆了口氣,除掉深衣。

首先要著的是綢制的裡衣和緊緊包住大腿的兩截綢絝,還有一雙嶄新的綢襪。虞姬紅著臉把絝索和裡衣短襟內側的布條相連,紮緊,以此保證絝不會從腿上滑落下來。

第二步著袍。

穿在最裡頭的是冠弁袍,那是一件細布織就的寬袖細衽的純黑色袍服,除了袖子開啟直垂到膝蓋,其餘樣式與日常的深衣頗為相似。

緊接著是皮弁袍。皮弁服為白色,樣式與冠弁袍相似,只是袖口略大,黑衽略寬。袍服整體以皮製成,染色素白,兩袖,四襟皆飾雲紋。

最後則是爵弁袍。爵弁袍又成了黑色,卻不是素黑,而是與昏服相似的玄衣,黑中暗紅,裝飾有水火二紋。

它的袖口是最大的,平舉手臂能垂到腳踝。它的衽也是最寬的,純紅色的衽滾著金銀絲線,看起來華貴異常。

著袍以畢,便是著裙,裙便是下裳。

首裙黑底,夏布所制,其長遮蓋腳面,裙面無紋,乃冠弁裙。

次裙紅底,皮製,長度在踝與膝中間,略向踝靠攏,裙底飾純黑山紋,為皮弁裙。

末裙纁色,長只及膝,卻在前襟,兩側配有裝飾星辰花紋的五色飾袂,直抵腳踝。

呂雉和虞姬合力將三件袍服分層掖緊,公輸瑾依順序一件件加上裙,在腰畔位置紮緊裙索,著裙方成。

再此是著帶。

同樣是依著順序,先著最窄的布帶,蓋住裙索,又在前襟掛下兩條長長的華麗飄帶。

再著寬一些的革帶,遮擋住布帶迎出來的索結痕跡,正前鎖釦。

最後才是爵弁的大帶。大帶有六七寸寬,纁色,飾百獸紋,正前鑲嵌青銅獸口,藏住帶餘,不使可見。

如此三里,三袍,三裙,三帶,一連十二個配件,層層環套,所謂衣的穿著才算完成。

衣之後為飾,大帶兩側各有銅環,左環佩七星龍淵,右環掛李氏玉牒,再著以厚底翹首的繡面綢靴,參加冠禮的衣飾才算是真正著成。

自打來了秦朝,便是在春秋晴日,李恪也從沒感到這麼暖和過,渾身上下又布又綢還裹著厚厚的皮……李恪懷疑,若是這時候有人來刺殺他,便是天下聞名的神兵也不見得能刺穿他身上的衣物……

周禮的繁複、華貴可見一斑!

不過總算是穿戴齊整了……

李恪喘了口氣,滿臉正肅推門而出,候在門外的墨衛迅速給他撐上傘,而公輸瑾三人則留在屋裡,不得觀禮。

這無關於男尊女卑的傳統思想,而是依了規矩,男子得在冠禮之後方可成婚,若是李恪在行冠禮時任性地帶著媳婦們出場,嚴氏的臉怕是要在列祖列宗面前丟盡了……

就這樣,李恪一步三搖,緩步來哉李氏祠堂,觀禮之賓皆在門外,唯嚴氏、癃展、李泊三人在堂,他們都穿著弁服,其中癃展與嚴氏著皮弁,共據首席,李泊著爵弁,肅立在旁,只等加冠。

李恪向等候在雪中的禮賓們點頭致意,褪掉靴子,當先步入到祖廟當中,正襟跽坐於堂中擺置的葦蓆上。

這裡是趙郡李氏的祖祠。

正前一片高高的牌位,最頂端是遙祭的臬(niè)陶和伯益二人。

臬陶為顓頊帝理官,其子伯益,得姓為嬴,此後三代世襲,故以理為氏,至商終更為李。李氏與秦、趙二嬴共有始祖伯益,卻又在伯益之後就分作兩脈,李氏為嫡,趙氏為別。

臬陶與伯益之下是唯一的一塊牌位,趙柏人侯,秦司馬,李曇。

李曇是隴西和趙郡兩脈李氏共同的始祖,生有四子,崇、辨、昭、璣,唯璣生於趙。

所以李曇之下也只有一塊牌位,秦國太傅,李璣。

李璣之下,正位有三,雲、牧、齊,這牧便是那一代的李氏族長,趙國國相,武安君,李牧。

李牧之下,正位亦三,泊、弘、鮮。

李泊自然沒死,可在趙郡李氏的正式記錄當中,李泊卻早在成婚之前便失蹤了,且被定了除籍身死。

李恪看到觀禮席上的李諒滿臉憤懣,第一次有些理解了他的不甘。

若是當年李牧對李泊只定失蹤,而不定身死……

大禮起!

大賓田展一聲:“贊冠!”

身為贊冠之賓的李泊便從一旁的綢案上取來一塊純黑的方布巾,從前置後覆在李恪的髮髻上,此為緇布冠,李恪垂首受冠。

田展高聲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恪長拜。

待他起身,李泊又取來一塊純白鹿皮,此為皮弁,其上有絨毛,鑲嵌著三顆青白二色的美玉。

李泊把皮弁環繞李恪的髮髻一圈,鎖上纏口,李恪垂首受冠。

田展又祝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李恪再拜。

而等到他擺直身子,李泊已經捧著一頂雀色高冕等候著他。此乃爵弁,上扁下闊,硬質飾金,整個顏色卻是一種黑多紅少的特殊玄纁。

李泊把爵弁高冠戴在李恪頭上,自額頭向上,遮蓋住整個髮髻,又從側面插入一根金笄,將弁固定在李恪頭頂。

田展高聲祝:“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

李恪三拜,向著李氏的列祖列宗們,叩首!

田展深吸了一口氣,高聲令曰:“祭祖!”

三牲供品,香燭以敬,代表著李恪是在祖宗和亡父的注視下完成的冠禮,將一世受到他們的保佑。

“見親!”

李恪側過身子,向著嚴氏重重叩首,嚴氏顫抖著抬手虛扶,兩眼含淚,喊而無聲。

一聲“禮成”,意味著受冠之禮到此結束,賓客們與李恪一同起身,側身,向大賓田展行注目禮。

因為今天還有最後一件事情沒有完成,大賓賜字。

照常來說,少年弱冠,初出茅廬,遠沒到揚名立業,廣受尊崇的時候,故冠禮的大賓不是長輩,便是賢士,從身份、地位,乃至是學養、名望上都遠高於受冠的少年。

尊者賜字卑者受,此乃天下至理。

可這種規矩到了李恪這裡卻變了味道。

作為大賓,癃展是不合格的。

在世人的眼睛裡,想要找尋一個身份、地位、學養、名望皆高於李恪的人,本就是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是始皇帝親至,他在學養上也不可能蓋過李恪這個墨家的鉅子。

故世尊無人……

不僅是世尊無人,族尊亦無人!

還是那個問題,李泊就在李恪面前好好站著,可在列祖列宗那閉塞的訊息當中,趙郡李氏的李泊卻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死了,而且至今也沒人告訴他們,李泊又活過來了。

世無尊者,何人賜字?

若是真由田展賜字,他又會以什麼樣的身份,為李恪賜一個怎樣的字?

癃展只是微笑。

“公子,奴之位卑,是不足以為大賓的。”他微笑著說,“可今日奴卻不是以己為賓,而是代墨慎子行大賓之事。墨慎子為夫人留了一枚簡,便在此處。”

他說著話,從從懷裡抽出一枚簡,輕聲唱誦。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魚潛在淵,或在於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魚在於渚,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鶴鳴》之歌,讓李恪恍惚回到了苦酒裡,回到了拜入慎行門下的那個日子。

他彷彿還從田展口中聽到了慎行的聲音!

“恪,拜師之時,為師曾以《鶴鳴》贈你,今日你成年了,為師再以鶴鳴贈你。你之字,鶴鳴!”

李恪深揖,久久不起。

“學生,尊老師言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