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鉅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為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為妖

李斯府。

李斯盯著面前這封檀木為底,四邊絞銀,內鑲著白綢,由扶蘇手書的精美請柬沉默不語。

廷尉鮑白令之急急而來,拜門入府。

“丞相,您也收到了?”

李斯掃了鮑白令之一眼:“咸陽城中,三公、九卿,兩千石高官,及少良造以上的顯爵,除了出身墨家的將作少府柳風舞,幾乎人手便有一封,本相官三千石,距封侯亦只有一步之遙,為何不可有?”

鮑白令之尷尬一笑,趕忙解釋:“下尉並非此意……我是說,以您的身份,李恪當真以為財帛可動?”

“人皆有好,便是財帛不可動其心,也必有珍惜、摯愛。公子扶蘇或做不到投人所好,然李恪……其背後的墨家與他同心同德,威望之盛,凡大小事務皆可一言而決。墨家數百年顯學,珍藏之豐,底蘊之厚,你我皆不該輕忽。”

“如此說來,丞相也信那流言?”

李斯淡淡搖頭:“信與不信,還得待問過一人才知。”

他正說話,門外有侍者報令:“稟主人,韓仇至。”

“進。”

張良懶懶散散含笑進來,見到屋裡的李斯和鮑白令之先是一愣,之後才像有所覺般正肅表情,慌忙行禮:“後學仇,見過丞相,見過……呃。”

“此乃廷尉令之。”

“不想竟是廷尉之尊!”張良瞪著眼,滿臉的受寵若驚:“仇見過廷尉!”

鮑白令之眼裡不由閃過一絲不屑。

眼前這人雖賣相頗佳,然眼界、應對都是中人,顯然不是什麼高才,李斯以這等大事向他問策,哪能問出什麼好來?

李斯抬抬手讓張良入席,輕聲說:“聽斯特說,仇君與夏子舊識?”

“斯特兄與丞相說了?”張良渾身上下都是得瑟,偏還要擺出謙和的儀態,“不敢瞞丞相,正是舊識。”

“如何識得?”

“此事說來話長。某年某月,我見山光爛漫,便動意去往某無名山登高賞景。誰知到,山中有猛獸。我慌不擇路而逃,於途中初遇了恪君。”

這樣的相識確是耳目一新,李斯詫異道:“不想,你二人還是患難之交。”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患難?丞相以為是恪君救了我麼?”張良把眼一瞪,氣哼哼道,“非也!他見猛獸來勢洶洶,不僅未施以援手,還三言兩語拐走了我的護衛,跑了!”

一聲跑了,張良喊得慘絕人寰,鮑白令之忍不住笑出了聲。

李恪的本事,他們這些忽敵忽友的法家貴重最是清楚,危機中袖手旁觀的事他做得出,若是看人不順眼,落井下石對這個從不按常理出牌的鉅子來說,似乎也是正經的操作。

李斯也是苦笑:“如此說來,你們非友,乃敵?”

“丞相小瞧我二人啦!”張良突然綻放出高士的風采,緬懷舊事,有感而發,“我二人非友,非敵。這世上知己難尋,乍尋得棋逢對手,自然會惺惺相惜。”

若不是深知李恪的本事,鮑白令之險就信了這人的鬼話,因為太真誠了。

李斯對這種顯然自抬身價的定位顯然也不信。他的回應頗為敷衍,亮出請柬,微笑說話:“既然惺惺相惜,仇君當很瞭解夏子才是。”

“那是自然。”

李斯笑著把面前的請柬一推,張良恭順取過,才一眼,瞳孔驟縮!

“看來仇君是看出什麼了……”

張良深吸了一口氣,拱手說道:“李恪此人,重利,惜身,行事可稱無所不用其極。他歷與皇長子扶蘇交好,此番宴請,怕是準備投丞相所好,為扶蘇再造聲勢!”

這回答中規中矩,並不能讓李斯滿意,他又問:“那在仇君看來,我當去,還是不當去?”

張良苦思了半日:“丞相當去,法家不當去。”

……

國尉府,李信居。

蒙毅與李信二人對坐,各自面前都是與李斯一般無二的請柬,因為事發突然,甚至連柬上的字都不曾醞釀,全是一模一樣的請託。

這讓蒙毅看到了某種疏離。

“隴西侯,你可猜得出李恪此番究竟作何思量?才一夜,居然就攛掇殿下作出這般大的動靜!”

李信嘆了口氣:“毅君何必言他。殿下失勢,我等約定韜光養晦,暫不與殿下過分親近。殿下是年輕人,以為我更重公子闔閭,另眼看我都是正經,只是你……你是其行過師禮的座師,殿下如此待你,想來你心中有氣,覺得是恪在殿下面前詆譭你了吧?”

蒙毅臉上有怒氣一閃而過:“陛下是負氣!這時候,殿下就該安生待著,不言,不行,如焚書制時那般就很好!李恪……李恪是你李家之人,你這個族長就無甚表示?”

李信作無辜狀:“恪是趙郡李氏,我是隴西李氏,豈能一概?”

“趙郡李氏的長房都掛著隴西李氏的腰佩,你管不得,李泊管不管得!”

振聲的高斥幾乎掀動了房頂,兩個大秦頂尖的勳爵喘著粗氣對視,看著看著,突然失笑。

氣氛中的劍拔弩張霎時間消散無蹤。

蒙毅疲憊地塌下肩,輕聲說:“年輕人有衝勁無錯,怪罪、怨懟我等亦無妨,只是……太急了啊!陛下的喜惡哪裡是靠著這等歪門邪道就能擰得過來的,恪君如此肆意妄為,會害了殿下的。”

李信也無奈:“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現如今,陛下該知道的也知道,該猜想的也猜想了,早就沒了挽回的餘地。我只在想,恪行事歷來慎重,何以此番……”

“你覺得恪君另有他謀?”蒙毅來了點興致,挪挪席位,靠近一點。

李信不確定道:“恪下咸陽時,在膚施郊外曾與泊有短暫一會,要泊傳訊給我們,預備一些才士與他備選,他要開府,先搭起河間一地的架子來。”

“傳訊我等?”蒙毅皺起眉,“如此說,在膚施時,他仍視我等為同道?”

“所以你說,不過區區三兩日光景,他又豈會在殿下面前行詭譎之事?更重要的,殿下是那種薄情寡義之人麼?”

蒙毅不由陷入了沉思:“有沒有可能,他們有甚不可言明之事?”

“何事不可對你我言?”

“並非不可與你我言,而是隔牆有耳……”蒙毅的眼睛裡閃過一絲冷光,“隴西侯想必也收到信了,最近的咸陽不太平,六國遺貴暗藏於三坂,中尉寺那兒可有好些日子不曾解甲了。”

李信恍然大悟:“恪猜出他們此行的目的了?”

“遺貴此來,所圖非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