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

當蔡澤沿著河水黃河一路東去,前往大梁的時候,太原郡蒲陽又是另外一番場景。秦趙韓三國在此對峙已經超過了十天。期間,雙方互相試探,韓趙聯軍因為兵力上的優勢,佔據了一定程度的上風,但也只是稍佔上風而已。

白起將蒲陽經營成鐵桶一般,蒲陽周圍的制高點更是早早地被秦軍佔據。韓趙聯軍若是想要攻克蒲陽,就必須先拿下蒲陽城東的一座小山,而在這裡,秦軍駐紮了超過三萬人。山頂有數目可觀的泉眼,加上秦軍早就做好了長期堅守的準備,韓趙聯軍想要斷秦軍水源的打算自然不能成行。強攻的話,傷亡又太大,一時之間,暴鳶廉頗皆是有些愁眉不展。

不過,秦軍的日子也不好過。擺在秦軍身前的是二十萬韓趙精銳士卒,領兵的又是廉頗暴鳶李牧這等名將,兵力上處於劣勢的白起自然不會貿然發動大的攻勢。五萬兵力的差距絕不是一個小小的數字,白起只能小心翼翼地找尋聯軍的破綻,希望不斷積累小的優勢,最終轉化為大的優勢。經過數次試探後,白起發現韓趙聯軍往來密切,互為犄角,實在難以下手。因此,時局有些僵持下來。

對遠道而來的秦軍來說,糧草補給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上郡原本就不是盛產糧食的所在,因此,除了一開始秦軍就食於上郡太原,後續的糧草都是從關中運送過來的。可是隔著洛水河水,秦軍運糧的成本實在太高了些。

白起深知,時間拖得越久,對秦國越是不利。要麼,秦國從關中調集大軍支援自己。一舉突破韓趙聯軍的防線,將韓軍趙軍分而圍之,一戰定乾坤。要麼,秦國收縮兵力,返回上郡。可別看暴鳶廉頗現在一副對秦軍愛理不理的態度,白起敢肯定。只要自己一退兵,韓趙聯軍一定死命地追上來。

白起左思右想,還是覺得要找一個突破口。當初伊闕之戰的時候,自己面臨二十四萬韓魏聯軍,就是看準了兩國都寄希望於對方率先出戰,拿較弱的魏軍開刀,一舉攻入魏軍大營,繼而全殲二十四萬韓魏聯軍的。現在韓趙兩軍彼此信任,相互支援。而不像伊闕之戰時韓魏聯軍那般貌合神離,白起只能先想方設法營造兩軍的不和,再分而化之。

也許,派人入邯鄲,造謠中傷廉頗是個不錯的主意。白起暗暗想道。廉頗畢竟之前被趙國冷遇了那麼久,眼下主少國疑,上位者最害怕的就是軍方的大將生出什麼謀逆的心思。自己只需要派人在邯鄲四處造謠,運作得好。說廉頗已經決定投向韓國,要獻上太原郡。引韓軍攻入邯鄲,那趙國那邊多半會換將,甚至對韓國也會生出忌憚之心。如今韓趙兩國不是要在洛陽會盟嗎,也許自己這一舉措可以逼迫這個會盟不歡而散呢

就在白起在心裡慢慢完善這個計劃的時候,副將王翦卻是急匆匆地走了進來,謂白起曰:將軍王上的使者到了

白起一喜。心想莫非秦王同意自己的主意了,當下不敢怠慢,隨王翦一同走了出去。城門口,秦王使者的馬車剛剛駛入城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兩方人見面行過禮後,秦王的使者也不客氣。當即宣佈了秦王的命令。白起神色肅穆地接過王旨,請上使落座,求教道:這十萬大軍不知何時可以抵達

使者雖說是秦王的身旁人,但對白起這個秦國重臣也不敢怠慢,當即說道:第一批五萬大軍已經進入上郡,想必四五日內就可以抵達。後面陸陸續續的數批,當在半個月內到位。

白起暗暗點了點頭,這個速度已經是超乎自己的想象了。不過,援軍如此快的到來,肯定是一路急行軍,至少需要休整兩三日方有一戰之力,只是這後勤的壓力,不容小覷啊第一批援軍到達後,自己手下的大軍有二十萬之數,剛好與韓趙聯軍相當。白起自信,只要自己的糧草不出問題,那足以可以擊敗對面的韓趙聯軍。不過,想要一場大勝的話,還需要仔細謀劃一番。

咸陽那裡,王上可安好白起關心地問道。

使者朝著咸陽方向遙遙施了一禮,恭敬地說道:王上一切安好武安君有所不知,若是一切順利的話,一月之內,天下形勢將大變,我秦國東進中原有望,甚至那南陽三川之地,也指日可待收復

白起頓時疑惑了,秦王在詔書中只是殷切希望自己可以儘可能地拖住韓趙聯軍,逼迫韓國趙國往太原增兵。自己原以為是秦王不想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沒想到,聽使者的語氣,其中另有蹊蹺。白起可不覺得,一個月內,自己可以取得一場決定性的勝利。對面的韓趙聯軍和秦軍可謂旗鼓相當勢均力敵,白起雖然自信可以小勝,但要大勝,絕非一月之功

敢問喜從何來白起說道。

如今韓趙兩國將在洛陽會盟,王上採納了蔡客卿的主意,打算聯合魏國,突襲洛陽,一舉擒殺韓王趙王。若是事成,韓趙兩國將名存實亡,普天之下,再無我們大秦一合之敵使者興高采烈的說道,其喜形於色,似乎看到了秦國東出函谷關,睥睨天下的情形。

白起啞然失色,這麼重大的事情,秦王怎麼就聽信了蔡澤的一面之詞呢蔡澤就那麼肯定,魏國肯幫助秦國就算魏國肯幫助秦國,想要一舉包圍洛陽,所需要的兵力絕不少,這麼大的兵力調動,近在咫尺的洛陽就得不到風聲

呵呵,蔡客卿想的太過簡單了吧魏國肯冒險聯合我們秦國嗎大梁可就在新鄭邯鄲左右。白起強忍住內心的驚訝,不動聲色地問道。

使者連連點頭,道:是啊臣也覺得奇怪可蔡上卿信誓旦旦地向王上保證,一定可以說服魏國。即便魏國不肯借道的話,蔡上卿也有辦法取得魏國的信任。讓我們大秦拿下函谷關

白起心裡暗暗搖了搖頭,不太相信。蔡澤不過就是一說客而已,逞口舌之利。魏國又不是傻子,怎麼會那麼輕易上當何況,自己聽到風聲說,魏國也會前去洛陽參加會盟。想要魏國反水。更難了。

王上莫非還不知道,魏國已經決定出兵討伐我們秦國了嗎聽說這次洛陽會盟,魏王也會參加。白起的眼下之意,卻是質疑蔡澤的建議。如果魏王也參加會盟的話,絕不會把他自己置身於險地。秦國就算再怎麼講信用,在發現成功圍困了韓趙魏三國國君後,也會改變主意,連魏王一起解決吧

使者也是有些奇怪的說道:蔡客卿臨行前,咸陽確實收到訊息。稱魏國決定討伐我們秦國,但蔡上卿求見了王上後,王上還是派他出發了其中的內幕,臣就不清楚了。

白起暗歎了口氣,真不知道蔡澤是怎麼說服秦王的。也許,是秦王受夠了這些年的失敗了吧畢竟這些年,秦王的身子每況愈下。或許趙惠文王的死刺激了秦王,秦王覺得時日不多。想要在臨死前挽回秦國的形勢。不過,白起怎麼想。現在都不是一個好時機。也許,蔡澤終究會鎩羽而歸吧和冒險拿一場戰事的勝負定國運相比,白起更願意穩紮穩打。只要可以一舉殲滅當前的二十萬韓趙聯軍,秦國的戰略環境一樣大好,秦王怎麼就沒了耐心了呢這些話,白起只能想想。卻不能說出來。

王上想要出兵多少攻打洛陽白起還是關切地說道。

使者知道,若是白起在咸陽的話,這麼重大的事情也是要參與決策的。因此也不隱瞞,伸出了兩雙手道:十萬大軍

不等白起露出驚訝的神色,使者道出了另一個驚人的訊息:王上已經下令徵召全國之兵。凡是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國人,全都要係數入伍。何人敢怠慢,影響王上的復興秦國大計,斬立決

白起面目動容,遙望著咸陽的方向,久久不語。自己原以為,秦王下的本已經夠大了,沒想到,自己只不過是猜對了一半。徵召舉國之兵,白起不用想也知道,秦王打算混淆六國的視聽,或者說是韓趙兩國的視聽,讓兩國以為秦國根本就無意進入中原。眼下正是春耕的關鍵時節,秦王這是要拿國運去豪賭一把。成功了,秦國可以一舉解除韓趙兩個強敵。失敗了,失敗了也分好多種,輕則影響一年的收成,重則一蹶不振。

煩請使者回去稟報王上,就說臣一定盡心竭力,將韓趙兩國的注意力吸引到太原郡白起有些沉重地說道。

使者完全沒有聽出白起的言外之意,只當白起在為秦國高興,恭維道:將軍平添十萬大軍,以將軍的能力,自然是無可阻擋。待洛陽事成,韓趙一片大亂,將軍可以追亡逐北,成就無上功業臣就先恭喜將軍加官進爵,旗開得勝了

承你的吉言了白起淡淡的說道。

接下來的幾日,秦軍一反常態,對十幾裡外的韓軍大營發動了一輪輪的猛攻。當然,以白起的指揮能力,自然不是一窩蜂地命令秦軍衝上去,而是虛虛實實,時而聲東擊西,時而夜襲。秦軍似乎認準了韓軍,對一旁的趙軍視而不見。甚至廉頗都看得有些於心不忍了,原本是客軍的韓軍和秦軍鬥得是你死我活,原本是保家衛國的趙軍卻是安靜的出奇,沒受到秦軍的一點騷擾。

如此幾日後,趙軍不免有些鬆懈。白起卻是派出了一支偏師,趁機攻下了趙軍的一座營寨,趙軍傷亡三千人,這也是秦軍猛攻的五六日來,趙軍的最大傷亡了。可真正計較起來,秦軍的損失要遠比韓趙聯軍多得多,畢竟韓趙聯軍是屬於防守的一方,佔據地形上的優勢。哪怕秦軍各種計策層出不窮,也改變不了傷亡過大的事實。

暴鳶李牧廉頗連續碰頭了幾次,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只當是白起發了瘋,秦軍糧草短缺。白起想要在短時間內擊敗自己。雖然得出了這個結論,但三人誰也不敢小覷白起,白起的戰功可沒有一點水分,己方稍微大意的話,秦軍就會送給自己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

所以,一方面。韓趙聯軍加強了營寨的防守,一面秘密調動軍隊,打算在秦軍露出疲態的時候,反擊秦軍。直到第六日,五萬秦軍渡河而來,廉頗暴鳶李牧才意識到,白起之所以這麼有恃無恐,原來是有援軍來增援。看秦軍猛攻不止的架勢,也許。後面還有陸陸續續的援軍抵達。三人自然不敢怠慢,當即稟報後方,希望可以得到後續的援軍,以維持對秦軍的兵力優勢。

魏國,大梁。

蔡澤透過宦者令的引見,終於見到了魏王。對於秦國使者蔡澤的到來,魏王原本是沒有什麼好臉色的。在魏王看來,秦國多半是來向自己求援的。但自己迫於形勢。已經答應出兵討伐秦國,這個時候與秦國使者見面。傳揚出去,總歸對自己的名聲不好。

如果不是宦者令勸說魏王,說王宮內外皆是魏王的心腹,秦國使者又是秘密來大梁,訊息是不會走漏,這是其一。其二。對秦國使者避而不見難免會讓秦國認為魏王怕了秦國,傳揚出去對魏王的名聲不好,魏王可以給秦國使者一盞茶的時間,權且聽聽秦國的來意,正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保不準日後魏國還要和秦國合作,何必現在就堵死了這條道路呢魏王這才勉強同意接見蔡澤。

蔡澤知道,和魏王的這次見面決定著自己下半生的榮華富貴。來大梁前,自己信誓旦旦地向秦王保證可以說服魏王,讓秦國可以藉助韓趙會盟一事得利。哪怕是魏國已經決定倒向韓趙兩國,對秦國宣戰,蔡澤也不改自己的初衷。

這是一場豪賭,贏了,蔡澤可以躍居魏冉之上,繼任丞相,封侯不過是舉手之勞。輸了,自己就是宣告敗裂,再也難以在秦國出頭。也許要到趙國韓國或者其他國家,從頭來過,甚至於,自己將直接被盛怒的秦王拉出去五馬分屍。

難得秦王肯信任自己,蔡澤決定為了榮華富貴,搏上一搏。想要說服魏國改變主意,就要堅定魏王的信念,只要魏王鐵了心跟隨自己冒險,那任憑魏國大臣們怎麼苦苦相勸,也是無濟於事為了避免節外生枝,蔡澤根本就沒打算去見信陵君等一干重臣。若想要成功,就必須在和魏王的第一次見面,敲定這件事

看見魏王超自己走過來,蔡澤並沒有馬上行禮,這個時候,自己的姿態絕不可能太低,否則就會被魏王輕視;也不可過高,否則就會令魏王惱怒。在魏王落座盯著自己後,蔡澤才一臉玩味地說道:臣秦王使者蔡澤見過魏王

魏王倨傲地望了眼蔡澤,不太耐煩地說道:先生遠道而來,有話直說,寡人身子乏了,想早點休息

蔡澤瞥了眼外面日頭正在中央,明明是中午,魏王卻道睏乏,不待見自己之意已然是昭然若揭。蔡澤也不惱怒,反而笑吟吟地說道:王上好閒情雅緻,魏國危在旦夕,王上卻有心情休息。唉罷了罷了臣還是去新鄭走一遭吧

魏王心裡惱怒,卻不好當場發怒,只是冷哼一聲,道:先生危言聳聽了吧如今韓趙魏三國聯盟,馬上就要起兵伐秦,危在旦夕的明明是你們秦國,寡人的魏國穩如泰山,何來先生的危在旦夕之說。如果先生今天不說出個所以然來,哼哼

蔡澤長嘆了口氣,似乎在惋惜魏王看不清局勢,作揖道:王上說秦國危在旦夕,臣不以為然。王上以為秦國危在旦夕,不過是覺得集合韓趙魏三國之力,我們秦國勢必不能阻擋,是否

魏王微微頷首,臉上的嘲諷之意明白無誤地告訴蔡澤,魏王就是覺得秦國要堅持不下去了。

蔡澤呵呵一笑,道:趙惠文王新崩,趙王年幼,主少國疑,加之我們秦國伐趙。否則,以趙國的國力,何必屈居韓國之下如今三晉伐秦,秦王不願意徒與趙魏交戰而令韓國得利,已然決定退守西河之地。憑藉河水之阻隔,潼關之險要,三晉想要攻入我們關中,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王上以為然否

魏王只是冷哼,卻不接話。魏王自然知道,蔡澤所說的絕對是真理。除非三晉願意付出巨大的傷亡,突破秦軍的河水防線或者攻克潼關,否則決計傷不了秦國的元氣。最多,不過讓秦軍損失些人馬罷了。一旦秦國退兵,趙國怕是也不願意徒增傷亡吧未完待續

:剛剛出差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