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炮灰手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八十七章 應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八十七章 應當

桂長生並不是在長陵,而是在太原山的樊家村。

樊家村人寥寥無幾,那些樊家村的人十幾年前就離了村子,如今也是背井離鄉在別處落了腳多年了。

而桂長生在這將近一個月裡,便請了人修整了太原山的這一條官道,官道常年失修,一遇著下雨的天兒就不好走。

但這條路要修起來,花費也是不小,桂長生還並非是將路給修平坦,而是專門請了人,去運了大塊石頭過來填路,如此一來不管是請人的費用,還是這鋪路的費用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好在桂長生如今最不缺的便是銀子,請了許多人來忙活忙活起來也是快的很。

這一舉動,很快便驚動了樊家村一帶的村子,誰也不知曉是哪兒來的人,想起修整這條官道了。

起初有些人還說道,這來的大東家怕是官府的人,又有人得了信兒,說道那大東家是個女子,眾說紛紜,打聽歸打聽,後邊附近的村子裡邊也有不少人來忙活,聽說工錢高,一日下來可是賺得不少銀錢。

後邊,等親王的事兒傳到了長陵來了,樊家村內的那些婦道人家,個個淚流滿面,如今樊家村總算也是不再受人白眼了。

在村裡的人,立刻帶著物什拎著去了太原山祭拜。

樊家村的不少人曾經離開的有些都在長陵那邊落腳,如今信兒一傳開,那些離開樊家村的人陸陸續續的回了太原山這邊來瞧上一眼,上太原山祭拜。

這附近的村子村民們,也是心裡有愧,倒是也不少人是個馬後炮,這些當然另當別論,死者為大不是。

後邊不知曉誰傳出了信兒,說這來太原修整官道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那空廊街的大東家桂長生時,太原山這邊頓時又炸開了鍋。

若說桂長生的名頭在清遠鎮那邊名聲大燥,在長陵這邊更是不小,太原山離長陵也算近,即便不知曉桂長生的名頭,也該聽說過空廊街。

即便是在長陵的那些大戶人家都去過清遠鎮的空廊街,那些做生意的,自也是沒少。

長陵最不缺的便是做生意的人,經商來來往往更是傳的快。

“這空廊街啊,那可有名頭了,就是地兒遠著,我們可沒去過,聽了不少人說道那邊如何如何,哎喲,若是有那空擋,也得去瞧瞧才是。”

“可不是呢,我上回去長陵,聽了那東家屋裡的小廝說道,空廊街要甚的物什沒有?就平日裡咱們瞧著的物什都有,咱們沒瞧著的物什更是多著,就是咱們沒去過罷了。”

大夥忙活著,一邊說道,桂長生得了空便去太原山上,太原山上十幾年沒人照看了,那些墳墓上都長滿了雜草不說,通往太原山上的路也因著大雨的洗刷,石板都歪歪斜斜的長滿了草根。

這要修整,自也要將太原山修整一番,另著,樊家上下幾十條人命的用木板做的碑也得換成石碑。

索性是上邊的字跡還瞧得見,桂長生便專門請了人來打墓碑刻字上墨。

樊家村的人陸陸續續的回來了許多人,拖家帶口的回來,一回來便是去了太原山,身為樊家村的人,太原山便是樊家村的一大要地。

桂長生除了請人打墓碑外,那些修整的事兒不用交代,樊家村回來的人自行修整。

挨著後半月時,才是太原山一帶最為熱鬧的時候。

這剛從太原山那邊下來,聽了話,桂長生也沒說道甚,知曉此事已過,樊家的事兒總算是落幕了。

既是這般,那樊凡也應該快回來了。

樊凡當時的確該是先帶了樊於的屍首回太原山,這也算是樊於悔過之心的最後一點餘地。

但樊於的妻兒卻是死在了涇川,屍首收在義莊,樊凡便是先去了涇川一趟再返回太原山,一來二去便耽擱了下來。

太原山本就是樊之姓的墓地,樊家村的村民們故去的人也的確是葬在了太原山,卻並不是在太原山之上,而是環繞太原山腳下一帶。

樊於這家子的屍首不過是魂歸故里,並不會安葬在太原山之上,若當初沒害了樊家一家子,作為樊姓的官,上過戰場殺過敵為過黎民百姓自是與樊家歷代的墳墓一般無二。

桂長生這番舉動,一來是為了讓樊家村先前的人回了村子,而來,也是為了讓樊家那些枉死的人有個體面,雖說人已經死了,可如今洗刷了冤屈,作為黎民百姓有這舉動的確是好。

如今樊家村的人陸陸續續的回了來,樊家枉死的那些人墓碑也都立好,那些墳墓不再像先前那般雜草叢生。

修整過後,太原山看起來更是莊重得多。

而死者本是該清淨,桂長生便打算讓人立個墓碑在太原山腳下,若是有人想祭拜樊家歷代的功臣,便按著日子來便是。

後邊想到,她也並不知曉樊家歷代的忌日,就連樊家村的人都記不大清實,畢竟那一輩的人老的老,去的去了。

半月後,楊家村那邊捎來了信兒,說是讓桂長生緊著回去楊家村,這楊二娃回了村裡,墩子娘便緊著給二娃說個姑娘,想著楊二娃又要去京城,墩子娘也想著抱孫子了,便急著將事兒定了下來。

這不,定下來後,便託了人給桂長生帶口信。

太原山這邊的路已修整好,太原山上也恢復了清淨,倒是樊家村的人自主說道去太原山守墓地,這事兒還跟桂長生說道了一番。

桂長生倒是樂得自在,她不是樊家村的人,做主也算不上,樊家村的人能這般做,也是極好。

畢竟,當初樊家當代將樊家村這個村子都拉扯了起來,按理說,這般也是應該的。

現下的樊家村也不再像先前那般冷冷清清,村裡的人多半都回了來,沒回來的,除了那些葬生在戰場上的兒郎們,便是有些隔的太遠,落了腳也不急著回來。

而那些臨近的村子,先前對樊家村避而不及,如今也是熱鬧了起來,走動的更是不少。

更是有不少人也上了門去找桂長生說道話兒,桂長生頭一回來樊家村便在那院子住了一宿,如今依舊住在那院子,老婦人的有疾在身,也請了郎中瞧,修養了一個多月,如今也是起色越發的好,身子骨也好的多。

收著信兒後,桂長生便與栓子說道了一聲,當日收拾一番便趕著回去楊家村。

說來也是,不知不覺的,桂長生到了這地兒好幾年了,日子過的快,楊二娃先前還是個少年,如今都到了娶親的年歲不說,還是大有出息。

墩子娘才三十好幾的年歲,如今楊二娃若是成了親,想必不出一兩年也是該有娃兒了。

桂長生也是忍不住有一番感嘆,今年她都二十有餘了,想來也是回不去現代,總得為日後做做打算。

她與樊凡成了親,雖知曉樊凡的確有意,可她並未問過,可那些話的確也用不著問道。

只不過不知曉,樊凡可是將此事當了真,還是當初不過是念著先前她幫過他,不過想了法子幫襯了回罷了。

桂長生不知曉,樊凡一心往太原山趕,只想將樊於這些事兒早早才處理了,便去見桂長生,如今他不用隱姓埋名的活著,樊家也洗刷冤情了,親王這個幕後黑手已死,還有甚的事兒能比不得上他此事趕著回去見桂長生的心?

越是這般,樊凡心裡越是有些著急,卻是等他回到太原山時見著太原山的變化,後邊守墓人與他說道一番後才得知桂長生所做的這些。

後邊請了樊家的人幫襯辦了樊於一家子的身後事,來不及歇息又急著趕去楊家村。

“那姑娘啊,就是李嫂的孃家妹兒,小妹兒,剛及笄不久,俺瞧著過兩回,這姑娘心眼實在,的確是好性子,俺早早的就有這心思,可不就是想著,俺二娃在京城,這見不著人,俺還想著,人家姑娘及笄了,可莫先讓別的人家說進了門。”

墩子娘這瞧著桂長生回來,便嘴裡沒停過,說著自家兒媳如何得她歡喜,說了這話,頓了頓,接著道。“好在啊,俺二娃這回回來的巧,姑娘才及笄沒一些日子,俺上回上了門去的,就說道了這事兒了,還託了李嫂。”

李嫂瞧見過她二娃,那自家妹兒自是想尋思著嫁個好的,她二娃可真是不差,又是有出息了,如今她屋裡日子過的也殷實,嘴裡不說,啥樣的姑娘說不上呢?

可墩子娘是過來人,自也是想給自家娃兒說個好姑娘,性子好,持家的,屋裡日子越過越好,娶那門當戶對的,還指不定如何折騰。

李嫂孃家說不說門當戶對,先前李嫂倆口子的日子就過的清苦,若是孃家好,自也是好過的多,就是因著孃家也不好,沒人依仗。

這李嫂倆口子如今在鎮上開了客棧,那生意可好得不得了,到底孃家還是孃家,雖也拉扯,又不盡是往孃家搬,自就不同。

再說,楊二娃如今在京城也算是做官的,門當戶對也是娶個官家姑娘了。(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