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快穿之回到前世去逆襲最新章節列表 > 592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50)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92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50)

對於陶連山陶連海當工人這事,最開始鬧出來的時候,雖然大家都心生羨慕,但其實還總是有那麼一些人,根本不相信這事。

就算是後面陶連山陶連海相繼都去紡織廠報到了,大家每每聊到的時候,他們還是堅定地表示不相信。

畢竟,誰家也沒那個閒工夫,真的是鎮上的紡織廠去守著,看陶連山陶連海是不是真的去報到了。

便真的是有村裡的人說看到他們去紡織廠了,這些不願相信的人,還是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反駁。

可現在,陶連山陶連海開始往家裡拿錢了,當這個訊息出來的時候,那些還想堅持說不相信的人,再也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了。

如果不是在廠子裡上班,哪裡能拿到那麼些錢回來?雖然大家都不知道具體的數額到底是多少,但有人猜說是每個月至少得有十塊。

當時那人說十塊的時候,可是給大家都鎮住了。

而且,大季屯的人還發現了,陶家的人,最近都在穿新衣服,就連家裡最小的娃,穿的都是新的。

對現在的人說來,一個家裡有人穿新衣服,不算得是多麼新鮮的話題,但若是家裡最小的孩子都能穿上新衣服,那可就是相當了不起的事了。

這年代,家裡的小孩子都是撿大人的衣服穿。畢竟最小的孩子的衣服,家裡其他人也穿不了,等他自己也穿不了的時候,衣服可不就浪費了嗎?

而且,陶家的人不但穿新衣服,那些新衣服還都非常好看,跟大家常見的那些新衣服可是相當不一樣的。

其中尤其以陶杏兒穿出來的那條白色碎花連衣裙,最得村子裡大家的喜歡。

作為村子裡見多識廣的好幾家人,竟然都說壓根沒在外面看到過那樣的款式,還有趙大福的媳婦,還專門去問了陶家的人,那裙子是哪裡買的,她在省城的供銷社都沒看到過。

她那大女兒馬上就要嫁到城裡去了,趙大福的媳婦,很想做幾套好看的衣服給自家的女兒穿,這不就瞧上了陶杏兒的裙子。

結果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才知道,那裙子竟然是出自王芬的手藝。

現在的女人媳婦,就沒幾個不會自己做衣服的,但大家的手藝,大都是差不多的程度,衣服做出來,針腳厚實,能穿就行。趙大福的媳婦,曾經也是見過王芬的手藝,中規中矩,沒什麼太深的印象,竟然不知道原來人家還有這麼厲害的一手。

於是,趙大福的媳婦就帶著布料跟針線,求上門了。

當然,她也不是白讓王芬做。

趙大福家是大季屯出了名的富戶,名聲風評也是一直都非常好,趙大福的媳婦找到王芬之後,就說她給陶杏兒做的裙子太好看了,如果她還能做出點其他的比較獨特的款式給她的閨女,她就每一套衣服都給三塊錢。

這樣的價格,跟供銷社那些地方的衣服是比不了了,但放在大季屯那也是妥妥的高價了。

更別說,人家還自帶布料跟針線。

只是王芬心中有些發虛,她其實知道,趙大媳婦看上的,其實更多是那裙子的款式,可問題是那都不是她自己的想法,而是雲裳的。

雲裳早在趙大媳婦找上門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她叮囑了王芬先別把話說死。

等趙大媳婦離開之後,她先問了問王芬自己的意見,最後兩人達成了一致:接了。

說實話,一開始雲裳會教王芬做衣服,除開是因為她需要她幫著她給陶杏兒做衣服之外,也是因為她本身的手藝確實還行,,最重要的還是她本人也有些天賦,所以雲裳想以後若是能在這條路上發展發展,也是不錯的。

自古女人的錢就是最好賺的,衣服就是其中的大頭之一。

現在王芬自己也有這方面的想法,雲裳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雲裳除開要幫著陶連文陶杏兒學習知識,又多了一項任務,那就是指導王芬做衣服。

當然趙秀也沒閒著,她也是會一些基礎的,雖然不如王芬,但幫著王芬打打下手,還是綽綽有餘的。

對於這件事情,全家知道了,都非常支援王芬,陶杏兒平時學習累了,也會幫著打下手;蔣荷花下工回來,也會跟著幫著做一些。

這下,家裡的家務活反而就都落在了男人們的身上。

不過,大家對此也毫無怨言,有的時候,陶連山陶連海回來,飯都還沒好,兩人也不會說什麼,如果天色還亮著,兩人就去撿點柴火回來;如果天色不早了,兩人就會在家裡幫著做點家務活。

日子忙忙碌碌的,最後,在全家人的積極幫助下,半個月的時間,王芬交出了四套衣服給趙大媳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四套衣服的款式,三套出自雲裳的設計,最後一套是雲裳讓王芬自己想的,不過最後還是經過了她的修改。

便是如此,王芬也已經興奮得不行了。

四套衣服,趙大媳婦都滿意得很,最後給錢的時候,還多給了一塊,說是辛苦費。

都在一個大隊上,她也是知道的,因為她想要趕在姑娘出嫁之前,所以陶家全部的人都在幫著趕工呢。

再說了,這四套衣服,都是她從沒見到過的款式,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趙大媳婦多給一塊錢了。

王芬收下了那多餘的一塊,回頭就把十三塊錢,全部上交給了蔣荷花陶家沒分家,這些錢,都是給到蔣荷花統一管理的。

蔣荷花拿著錢,心中真是無比感嘆,以前家裡一年努力到頭,能有這些錢,她都高興得不行了,結果現在才大半個月,就有十三塊的收入了。

而且,再過半個月,老大跟老二的工資又要發了。

這麼一想,真是感覺太幸福了。

因為高興,當晚,蔣荷花當著一家人的面,拿了兩塊錢出來,給到陶連海,讓他第二天下班的時候,想辦法去弄點好吃的回來給大家吃。

說是想辦法,其實就是去找武展俊。

陶連海樂呵呵地答應了。

衣服交了的第二天,不再需要趕工了,王芬一時之間,突然不知道自己該做啥了。

不過,她也沒茫然多久,因為趙秀找她幫著一起做事了。

趙秀一直都在跟雲裳學做吃的,尤其是前一段時間,她做的那些乾菜醃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陶連山發工資請客的那一天,她爸媽,還有王家父母以及蔣家舅舅一家,還都不約而同地找了她,誇她的菜著實好吃。

那可是給了趙秀很大的信心,讓她決定再多做一些出來,也順便嘗試點新的味道。

只是這一段時間,她都忙著幫王芬做衣服,現在好不容易衣服的事情完結了,她才又將製作泡菜的事,提上了日程。

索性,這一段時間,雖然大人們都在忙碌,但小孩子們還是空著的,知道她要做菜,陶威帶著家裡的小孩們,已經弄回來了不少的野菜。

以前,都是要拿去大隊長上換工分的,但現在陶家並不缺那點工分,所有的野菜也都清洗乾淨,晾曬在了院子裡,方便趙秀處理。

趙秀就帶著王芬忙碌了起來。

不過兩個人到底是孕婦,說是忙碌,也都照顧著身子,嚴格按照雲裳之前給她們勞逸結合地做。

這麼做了幾天的泡菜之後,一天陶連海下班回來,帶回來了一個好消息給王芬:有人委託他,想要讓她幫著做衣服了,當然,也是給錢的。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陶連山跟陶連海穿到廠子裡上班的新衣服了。

那衣服款式也是大家都沒見過的,只是剛開始,彼此還不熟悉,大家也不好就去打聽。這都一個多月了,該熟悉的人,也熟悉得差不多了,也才終於有人開口問陶連山陶連海的衣服是哪裡來的了。

這個事情,陶連山跟陶連海早就統一了口徑,都說是王芬做的。

而大家聽說陶連海的媳婦還有這樣的手藝之後,第一個找上門來的人,就是錢大富。

跟陶杏兒的連衣裙一樣,陶連山陶連海的衣服,其實也是出自於雲裳的手。

為了廣告效應更好一點,雲裳可是費心地根據兩人的身量來設計的,原本一開始陶連山的衣服是趙秀做的,但趙秀見王芬確實做得比自己好,就乾脆讓王芬幫著一起走,她打下手。

這個訊息對王芬來說,可真是喜出望外了。

而且,這一次做衣服,最好的是,不用再重新設計,錢大富就想要陶連海跟陶連山身上的。

當然,布料也是錢大富自己提供。

作為紡織廠的廠長,這位可不缺好的布料。

於是,第二天,王芬跟趙秀就變成了個忙個的了那些菜也曬得差不多了,再不處理,就得壞了,加上錢大富那邊就一套衣服,也不著急,所以兩人就個做個的了。

反而是雲裳,兩頭都要幫忙。

不過,即便是這樣,她也比陶家任何一個人看上去清閒多了,下午還找了時間去了一趟大後山。

之前,每一次,雲裳要去大後山的時候,陶連文都是哭著喊著要跟著去,但這一次,都沒人阻止了,雲裳甚至還釣魚執法地主動問了問,陶連文竟然拒絕了她。

不過,這個拒絕,雲裳可是高興的。

這才證明了,陶連文確實是將心思放到了學習上。

陶連文的底子太差了,他的學習進度跟陶杏兒差了不是一星半點,要想儘快追上陶杏兒,陶連文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雲裳自己一身輕鬆地去了一趟大後山,毫無意外地收穫了滿揹簍的東西。

菜籽油,上一次烤魚之後,就吃光了,昨天,陶連海突然帶了一桶油回來,雲裳看到那油就知道,大家只怕又饞烤魚了。

所以,她就特意去了一趟山上的溪流,抓了兩條肥魚。

也摘了一些果子,逮了幾隻兔子,採了些草藥,但最大的收穫,是佔了大半揹簍的葡萄。

雲裳打算釀得葡萄酒。

當天晚上,大家就吃到了美味的烤魚,這一次,不是雲裳動手,而是全部由趙秀完成。

大家吃得交口稱讚,趙秀一整晚臉上的笑容都沒下來過。

吃完飯,大家就陪著雲裳將她的葡萄整理好了,才各自回房睡覺。

再過了兩天,王芬的衣服還沒完工,陶連海又接連帶回來了幾筆“生意”,而且趙大媳婦那邊,她家的姑娘也傳回來了訊息,想要再多做點衣服,還有陶杏兒那條裙子,她也想要做一條一樣的。

這下,可是讓王芬又高興又為難了。

最後沒辦法,蔣荷花跟陶國強索性也請假,不去上工了,在家裡,一個幫著媳婦做衣服,一個則是幫著媳婦弄菜。

陶杏兒也偶爾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她的幫忙,大家都沒反對,但每每陶連文見到,也想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通常都會被他老爹或是老孃,一聲怒吼,叫回去看書。

這也是雲裳叮囑的,他落後陶杏兒太多,得儘快追上陶杏兒的進度。

至於陶杏兒,按照她的學習進度,每天保持四個小時的學習時間,足夠了。

陶家的人,又是忙碌了大半個月,至於趕在陶連山陶連海轉正的時候,將紡織廠的幾套衣服交了上去。

紡織廠的衣服,都是按照陶連山或是陶連海的衣服板式來的,做起來,其實並不慢,但錢大富的那一套衣服,倒是費了一點功夫。

雲裳提了一些修改建議,都是一些小細節,做起來卻很麻煩。所幸,由她教著,王芬領悟得也快,終於能在陶連山陶連海轉正之前,給錢大富交差了。

陶連山比陶連海提前了近十天報到,照理說應該是陶連山先轉正的,但後來錢大富說就按照發工資哪天那算,兩個人雖然差了十天,卻是在一個考核期入職的,所以便一起轉正了。

而轉正之後的工資,都在原本的基礎上調整了五塊,財務那邊說是他們兩在實習期表現優異,但陶連海卻是明白,那一套頗為心思的衣服,應該是起到了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