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崇禎選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章 崇禎選將

紫禁城,文華殿。

上午辰時剛過,幾位內閣輔臣,兵部尚書,戶、兵兩科的幾位給事中,河南道監察御史和湖廣道監察御史等,奉召進宮。

龍案前,這位三十一歲的崇禎皇帝滿臉憔悴,兩鬢白髮雲生。

他伸手虛引,讓眾人平身,然後嘆口氣,神情憂傷地說道:“朕御極十有四年,國家多事,又遇連年饑荒,人皆相食......”

過了一陣,他更加悲觀自恨:“朕為天下討賊,不意在數月之內,福王和襄王都死於賊手,此皆朕不德所致,真當愧死!”

首輔範復粹連忙跪下相勸:“陛下勿悲傷自責,此乃氣數所致......”

連年大災,匪患屢剿不滅,這不是天數有變是什麼?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不用自欺欺人。

崇禎嘆了口氣,道:“就是氣數,亦須人事補救,然近幾年何曾補救幾分?若得補救,賊勢為何仍如此猖獗?”

幾位大臣都是人精,瞬間聽出皇帝語氣中含有責備之意,連忙俯伏在地,不敢做聲。

崇禎算是個實在人,今日無意將責任推到他們身上,揮手讓他們起身。

他翻看幾人的奏疏,問兵科都給事中張縉彥:“爾前疏提到河南之事,現當面奏來。”

張縉彥出班跪奏:“臣啟陛下,督師楊嗣昌出兵一年有餘,惟起初報了瑪瑙山一次小捷,丁啟睿督師,近來寂寂無聞,威勢漸挫,只一次禹山小捷和麻城小捷,須另選一位大將助他,方好成功。”

當官的說話很有意思,話裡帶話,無時無刻想著給政敵下黑手。

張縉彥這句看似簡單的話,卻把兩任督師給點了,就差罵成廢物。

原因很簡單,張縉彥和楊嗣昌、丁啟睿政治不合,也想趁機舉薦自己人,擴大在朝影響力,使勁往上爬。

有戶部官員替丁啟睿說話:“督師身在湖廣征剿獻賊,如何照管到河南之事?不如再遣大將入河南,專剿闖賊?”

崇禎聽了有些怒意:“先前也遣了朱大典,這便是大將,為何河南匪患屢剿不滅?”

朱大典,崇禎十四年六月受命總督江北、河南、湖廣軍務,現在的官職是總督漕運兼巡撫廬、鳳、淮、揚四府,鎮鳳陽。

也就是說,現在朱大典人在鳳陽,不想管河南軍務,而丁啟睿作為督師,卻一心撲在湖廣的張獻忠,壓根不敢去河南跟李自成打,明擺著專挑軟柿子捏。

中原幾省之地,半年之內搞了三四個督師、總督,足見崇禎內心焦躁不安,盼望剿賊速成,以至於搞得現在追責都不好追。

那戶部官員被懟的不敢回話,退到一邊。

崇禎向群臣掃了一眼,問道:“李自成是從何處去往河南的?”

戶科給事中章正宸見機會已到,躬身奏道:“聽說賊是從四川來的。”

兵部尚書陳新甲立在一旁,聞言大驚,趕快糾正道:“賊從陝西來,非從四川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二人只兩句話,又是一次官場交鋒。

戶科給事中章正宸時常彈劾督師楊嗣昌和兵部尚書陳新甲,連西廠的人他也彈劾,請皇帝革除西廠,閹宦們直呼其為鐵漢子、真男人。

章正宸說“賊從四川來”意思是李自成他們從當初楊嗣昌的轄區跑出來的,楊嗣昌他就是個廢物,現在死了,也應該拉出來領罪鞭屍!

而兵部尚書陳新甲是楊嗣昌的小弟,他自然要護著屍骨未寒的大哥,糾正說“賊從陝西來”,替大哥摘鍋。

崇禎如何不知二人心思,又問:“張獻忠現在何地?”

陳新甲回道:“六月時張獻忠率部打南陽,東略信陽,目前尚無新的塘報。”

一個兵部尚書居然不知逆賊的最新動態?

崇禎怒形於色,再問:“獻賊在南陽、信陽之間,萬一逃出與闖賊會師再攻開封,豈不天下震動?開封可有重兵防守?”

可以看出,崇禎的地理很好,不用看地圖都能知道這幾個地方的位置所在。

如果這話被張獻忠聽到,定會驚歎皇帝老兒不愧是真龍天子,居然預判了自己的戰略意圖!

陳新甲戰慄回道:“獻賊蹤跡尚無續報到部,臣實不知.......”

崇禎望向陳新甲,嚴厲道:“卿部職司調遣,不得模稜,此後如姑息誤事,定治罪不饒!”

陳新甲立馬叩頭謝恩:“臣身為本兵,奉職無狀,實在罪該萬死,今後自當恪遵聖諭。”

接著他又安慰崇禎,說道:“陛下,中原剿局,尚未大壞,亡羊補牢,未為遲也,伏乞陛下寬心等待,切勿心力過勞。”

崇禎似乎很享受這種關心,於是點了點頭命陳新甲起身。

他又翻了翻龍案上的幾封奏疏,很不滿意地搖搖頭,道:“闖賊從開封往鄧州南去,丁啟睿卻領兵往麻城西去,分明是規避,害怕與闖賊作戰!”

“再拿河南巡撫高名衡說,先報福王尚在,後報遇害,兩報矛盾,也太忙亂了!河南局面,究竟如何?賊有多少?又在何處?”

天子一連三問,幾位閣臣都沒敢回答,支支吾吾互視一眼。

崇禎越看越氣,暗罵廢物一群!

楊嗣昌雖無大功,卻是內閣中幹實事之人,所問之事對答如流。

楊嗣昌一死,對於未來的剿賊部署,滿朝諸公竟束手無策!

新上任的丁啟睿更是個庸才,不能同楊嗣昌相比,且丁啟睿也不願去打李自成,還上書朝廷在河南另選督師坐鎮。

然崇禎遍觀朝中大臣,再也找不出可以代他督師的人。

他忽然想到一點,外面無人可用,牢裡有啊,比如孫傳庭,傅宗龍......

孫傳庭為人傲氣,恐不聽旨意,傅宗龍為人倒是尚可。

想到這裡,崇禎看向兵部尚書陳新甲,說道:“丁啟睿升任督師,遺缺尚無人補,朕想了數日,苦於朝中缺少知兵大臣,傅宗龍雖有罪下在獄中,似乎尚可一用,卿看如何?”

陳新甲近日也在考慮新的督師人選,恰好也想到了傅宗龍,君臣二人難得想法一致。

於是陳新甲趁機回道:“宗龍帶兵有方,前蒙陛下識拔,授任兵部尚書,只因忤逆旨意,蒙譴下獄,今值朝廷急需用人之際,宗龍頗知悔罪,倘荷聖眷,若被簡用,必能竭力盡心,上報皇恩!”

也不知怎滴,崇禎一時沒有答話,看得陳新甲挺鬱悶的。

不是你提出讓傅宗龍試試的嗎?怎麼我順著你意思辦,你又沉吟裝起來了?

兵科給事中張縉彥秒懂聖意,連忙奏道:“臣覺得傅宗龍可用!”

戶科給事中章正宸等人也跟著附議,高度肯定了傅宗龍的人品和能力。

過了很長時間,崇禎才開口道:“他倒是樸實、忠厚,朕以對他的愧疚之心來任用他,他應該不計前嫌,為朕盡死力才是。”

陳新甲嘴角微抽,暗道你是皇帝,誰敢計你前嫌?被關了兩年,誰又不想出來曬太陽?

崇禎當場就立即下了一道手諭,釋放傅宗龍即日出獄,讓他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的職銜去接替丁啟睿,總督三邊軍務,專剿李自成。

召見已畢,諸臣重新拜禮,魚貫退出,走出宮去。

崇禎仍是寢食不安,焦急地等待著各地訊息,最使他放心不下的是開封的安危,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行蹤,還有遼東的危急局勢,山東等地的叛亂和災荒……

愈是中原大局糜爛,崇禎愈擔心李自成、張獻忠等賊,如崇禎八年那樣會師一處,再掀起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