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與清議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章 與清議和?

第二日,崇禎在文華殿召見陳新甲和傅宗龍。

崇禎仔細打量傅宗龍一眼,見他入獄後雖然兩鬢和鬍鬚白了許多,但精神還很健旺,於是說道:

“因你忤逆旨意,朕將你下獄,以示薄懲,今國朝動盪,將你放出,是要你任陝西三邊總督,望你好生出力剿賊,以補前愆,功成之後,朕當不吝重賞!”

傅宗龍被他關怕了,立時再拜,並含著熱淚說道:“雷霆雨露,莫非皇恩,臣到軍中誓必鼓勵將士,剿滅闖賊,上慰朝廷,下安百姓,便是粉身碎骨,定不負陛下知遇之恩!”

崇禎對他的表現很滿意,點頭道好,又道:“你到西安之後,何時可以帶兵入豫,剿滅闖賊?”

傅宗龍自信滿滿道:“臣到西安以後,先斟酌實情,再向陛下條奏剿賊方略。”

先觀察再出方案?扯淡呢!

崇禎本就著急中原剿寇之事,聽他如此說,心中立時不爽,語氣嚴厲道:“朕望你速速馳赴西安,稍事料理,限於兩個月之內率兵入豫,與保督楊文嶽合力剿闖,切勿在關中逗留過久,貽誤戰機!”

看著皇帝龍顏不悅,傅宗龍擔心一個弄不好又得坐大牢,但又知道兩個月內出兵很難,仗一旦打敗了就是殺頭的大罪。

他只得硬著頭皮訴苦:“陛下,士卒需得操練後方好作戰......”

崇禎嚴厲地看他一眼,道:“陝西有現成的兵馬,各鎮兵馬難道平時就不操練麼?你不要等李自成在河南站穩了腳根,方才出兵!”

操練?

傅宗龍差點笑了,各鎮兵馬有幾個操練的?多是有名無實,數額也都不足,也就你皇帝深居內宮不懂。

但這些話他不能跟皇帝說,說了不僅打皇帝的臉,還會得罪兵部、五軍都督府乃至全國的衛所,自身難保啊!

傅宗龍見皇帝面有不耐煩的神色,只好低著頭不再說話。

崇禎以為傅宗龍被自己說服了,便轉用溫和的口氣說道:“傅卿,你是知兵大臣,朕一向是知道的。”

傅宗龍聽了這話,心裡好受多了。

只聽崇禎又道:“目前清虜圍困錦州良久,朕不得不將重兵派出關外,是否能早日解錦州之危,目前尚不得知。”

“河南、湖廣、山東等地的局勢都很不好,到處都是叛亂,尤以河南、湖廣為甚,連連失城,親藩殉國,卿有何善策,為朕紓憂?”

值此局勢,傅宗龍也知皇帝難,只是有些話,他不敢說。

崇禎見他遲疑,眼珠一轉,似是看透了人心,言道:“苟利於國,有話不妨對朕直說。”

傅宗龍不再磨嘰,直言道:“國朝內剿流賊,外御強虜,兩線用兵,實非國家之福,朝中文臣多逞空言高論,不務實效,以至今日內外交困之局面!”

他不敢抬頭直視皇帝,繼續道:“如此下去,不用數年,國朝局勢將不堪設想!今日不是無策,惟無人敢對陛下言之耳!”

崇禎心動,已經猜他要說什麼了,但還是想聽聽傅宗龍親口說出,於是鼓勵道:“卿有話只管說出,朕不會降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陛下英明!”

傅宗龍叩首,低聲道:“以臣愚見,朝廷若是能對清虜暫時議撫,待遼事稍緩,朝廷便可集舉國兵力和財力痛剿流賊,徹底滅之,安內再行攘外之策!”

“嗯?”

崇禎面色微驚,不由得向站在旁邊的陳新甲望了一眼。

兩線作戰,大明必亡!

若想解此死局,必須先停一邊,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就是無人敢站出來說。

因為無論是流賊還是東虜滿清,都是大明的心頭之患。

流賊燒燬鳳陽皇陵,殺福王、襄王等數位藩王,搞得各地烽煙四起,朝廷與之不共戴天!

而東虜滿清,本是地方臣子,他們裂土為王,自立國號,又數次入關劫掠,殺我臣民,掠我百姓,國仇家恨,亦是生死之敵!

誰若提出議和,不管是跟哪一方議和,都是朝廷向反賊低頭,是決絕不能接受的,倡議者只能被當成國賊任人唾棄!

傅宗龍此時直接說與皇帝聽,完全是豁出去了!

他低著頭,仿徨不安的等待著皇帝的意志。

傅宗龍不知道的是,崇禎早有議和的打算了,早在楊嗣昌當政時,就暗中與滿清媾和,只是沒談攏。

楊嗣昌死後,他的小弟陳新甲繼續這份任務,秘密與滿清接觸議和。

沉默片刻,崇禎面露不愉,問傅宗龍:“與清虜議撫,你怎麼想的?”

傅宗龍背後已溼了一大片,他緊張回道:“國朝十餘年來,內外用兵,朝廷上下早已精疲力竭,苦於支撐,幾乎成為不治之症。”

“如今局勢,卻要同時安內攘外,縱然秦皇漢武轉世,又有諸葛孔明之智,怕也無從措手!”

最後,傅宗龍像是用處了全身的力氣,說出最後一句話:“故以微臣愚昧之見,不如立即從關外抽身,全力剿賊,待中原大局戡定,再向清虜大張撻伐不遲,徹底平定遼東之患!”

崇禎起身,負手而行,言語平靜地道:“洪承疇率大軍出關馳援錦州已有一年有餘,若此時對清虜行款,示弱於敵,豈非成了南宋?”

他指著傅宗龍道:“這‘議撫’二字莫對人提起,下去吧!速速準備南下剿賊大事!”

皇帝居然真的沒降罪!

傅宗龍心中懸起的巨石終於落下了,他匆忙謝恩離去。

等傅宗龍叩頭退出以後,崇禎瞥了一眼陳新甲,冷聲道:“對清虜議撫之策,是你透露給他的?”

陳新甲嚇了一跳,直接跪地,連忙否認道:“他今日才從獄中蒙恩釋放,臣從未同他談及關外之事!”

與皇帝倆的小秘密,誰敢透露給他人?不是找死嗎?

看陳新甲不似說謊,崇禎點點頭:“如此說來,是傅宗龍自己的想法,可見凡是懂軍事之人,皆知兩面作戰,內外交困,非國家長久之計。”

陳新甲連連點頭稱是。

崇禎想了想,忽然說道:“不挫清虜銳氣,如何言撫?讓兵部去催洪承疇火速出關,大軍速解錦州之圍!”

崇禎是想與滿清議和,先安內再攘外,但前提是不能示敵以弱,就算是議和,大明也要佔據主導地位!

想法是好的,但他想的不全面。

陳新甲身為兵部尚書,想的就有點多了,他說出了自己的擔心:“陛下,錦州之圍能解固然是好,臣擔心的是,萬一大軍出動錦州卻不能解圍,遼東戰事遷延日久,勞師糜餉,反受挫折,恐對清虜議撫之事再無機會。”

“何況國朝人力物力有限,今後朝廷再想向關外調集大軍,那麼多糧餉,朝廷再無力供上。”

崇禎聽後,臉色沉重,惆悵道:“朕也是頗為憂慮,然眼下料理關外之事,要比河南、湖廣緊迫的多!若是再拖延下去,糧餉不繼,國朝將陷入萬劫之地!”

面對如此糜爛之局,陳新甲也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得唉聲嘆氣。

崇禎似乎是累了,對陳新甲道:“對闖、獻如何進剿,卿下去與傅宗龍仔細商議,務必要他今夜出京南下!”

“臣遵旨!”陳新甲領旨告退。

......

第二日,兵部再次行文遼東促戰,要求薊遼總督洪承疇採取速戰速決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