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崇禎的關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一章 崇禎的關注

紫禁城,乾清宮。

半夜時分,崇禎皇帝剛入榻休息,忽然接到從開封來的一封沒有貼黃的十萬火急軍情密奏。

他登時面色如土,手指打顫,不願拆封。

數日前,河南巡撫高名衡陳奏李自成圍攻開封,引得朝廷震動。

此番連夜奏報,崇禎不敢想象其中內容,害怕開封重鎮失守......

王承恩惴惴不安地開啟這道軍情密奏,立時興奮大呼道:“皇爺,開封捷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捷報?

崇禎從龍榻上竄起,一把奪過密奏,雙目瞪大一目十行,陡然間激動大叫道:“好啊!開封無恙!”

忽然想起來奏疏中有幾句還沒看清,他將王承恩猛地推開,重看奏疏,越看越是欣喜。

興致大起,崇禎皇帝當場在奏疏上加上眉批:“開封文武群臣及軍民士庶,忠勇可嘉!”

第二日一早,楊文嶽和丁啟睿的奏疏也到了。

崇禎皇帝顧不上休息,端著三份奏疏來回踱步,反覆翻看。

走到龍案前,他又俯下頭去,細看這三封奏報。

不過三封奏報,除了楊文嶽的奏疏中多了細節,以及力薦徐煌的內容,其他內容幾乎一致。

疑惑間,崇禎很快便看穿了其中官場的道道。

河南巡撫高名衡,在奏報中大贊陳永福等河南官軍。

督師丁啟睿,則是對手下的左良玉和方國安高度贊揚。

而楊文嶽,僅是力薦一個小小千總......

對比完三份奏報,崇禎皇帝更願相信楊文嶽的奏報。

在他心中,楊文嶽辦事勤懇,忠勇可嘉,與賊作戰總是衝在第一線。

崇禎似乎興致很高,用硃筆圈著楊文嶽奏疏中的重要字句。

特別在奏疏中寫到李自成如何猛攻開封城,人馬損失慘重,官軍又如何射中李自成,等等字句旁邊,密密畫圈。

“徐煌?竟是一個小小武官射中了李自成?”

徐煌的名字,第一次進入崇禎皇帝的視線。

享受完開封大捷的喜悅,崇禎提起硃筆在紙上書寫上諭:“楊文嶽擊賊有功,恢復保定總督一職。”

“河南巡撫高名衡守城有功,由正四品左僉都御史,擢升為正三品右副都御史,繼續巡撫河南。”

“河南總兵陳永福,升中軍都督府從一品都督同知,繼續駐守開封。”

“恢復援剿總兵左良玉平賊將軍之職,方國安加封平蠻將軍。”

“其餘立功人員分別查明,敘功升賞......”

崇禎忽然想到什麼,又提筆加了一句:“揚州衛徐煌射賊有功,著兵部連升三級.....”

周皇後聽乾清宮的太監說開封已經解圍,特來攜太子朱慈烺向崇禎皇帝賀喜。

落座後,崇禎興致勃勃地將開封的戰事經過,以及李自成被射後“狼狽潰逃”的訊息,向說書一樣對皇后和太子說了一遍。

周皇後聽得十分激動,眼睛閃著淚花道:“陛下,開封獲此大捷,看來天心已回,國運要轉好了!”

崇禎看著人生中最重要的二人,道:“朕正要往奉先殿告慰列宗在天之靈,你們來得好,就陪朕一起去吧!”

他們乘龍、鳳輦到奉先殿上了香,叩了頭,告慰了祖宗,然後往坤寧宮盤桓片刻。

崇禎沒有再問太子朱慈烺讀書瑣事,自己回到乾清宮去。

自松錦戰敗後,大明已多年沒有遇到此等大捷了,滿朝文武亦是興奮。

兵部尚書陳新甲在第一時間忙著封賞有功將士的大事,當商議對“射賊首功”徐煌的升職時,他大筆一揮,直接將徐煌這個無名小卒破格升為揚州衛指揮僉事,以附聖上龍顏......

第三日,黃昏時候,東廠掌印太監曹化淳進來奏事。

崇禎帶著很難得的笑容,向他問道:“曹伴伴,開封來的捷音,京師士民們都知道了麼?”

曹化淳忙回答:“回皇爺,開封大捷的訊息已經傳遍了五城,皇爺住在深宮,自然聽不到皇城外的鞭炮之聲。”

“鞭炮之聲?”

崇禎好奇,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為何放鞭炮?

曹化淳展顏回道:“皇爺,京城有許多河南的官宦、鉅商,也有平民之家,今日聽說汴梁城擊敗流賊的好消息,都放鞭炮祝賀呢,聽說還有很多人到正陽門關帝廟還願,擁擠不堪!”

崇禎笑著點頭,但是在心中嘆道:“要是洛陽能像開封這樣堅守就好了......”

今日晚膳,崇禎覺得胃口稍好,他要了宮中所釀的陳年長春露酒,色如朝霞,味醇而香,用白瑪瑙杯連飲數杯。

皇后差宮女送來幾樣小菜,使他更覺滿意。

慈寧宮兩位太妃因聽說開封告捷,也差宮女送來幾樣小菜,並勸皇上努力加餐,莫多為國事憂愁。

晚膳後,崇禎靠在暖閣的御榻上,還想著開封戰事。

相比流賊經此大挫,河南局面可以緩和一時,湖廣亦尚無大險,目前必須抽出手來,挽救關外危局。

松錦大戰,明軍雖慘敗,但戰事仍未結束,薊遼總督洪承疇被困松山,錦州總兵祖大壽亦堅守著錦州城。

只要他們能脫險,遼東戰局或許還有機會......

如今清虜圍攻錦州和松山兩月有餘,兩地糧草極度困難,萬一祖大壽獻出錦州投降,關外就不堪設想了。

想到這裡,崇禎從榻上下來,到御案前坐下,猜想關外方面今日會有何奏報,退守寧遠的吳三桂等人又會何時出兵解圍?

發呆之際,司禮監太監送來一封十萬火急的機密塘報。

崇禎一看是丁啟睿的密奏,心想:莫非李自成已經傷重斃命?

又或是李自成被官軍追擊堵截,有意投降,尚難斷定,丁啟睿先來一封飛奏,請示方略?

崇禎心中充滿希望,急忙拆開塘報密奏。

這一看,如當頭炸雷響起,崇禎渾身一震,面色如土,大聲叫道:“為何如此!”

龍顏大怒,聲達殿外,嚇得乾清宮值班的太監宮女嘩嘩跪了一地。

丁啟睿密奏,官軍已探得李自成狀況,李賊並未身死,只是被射瞎了左眼,如今正親率大軍往承天府襄陽而去,一路上殺官辱民,聲勢浩大。

又有鳳陽府奏報,張獻忠糾合回、革、左、老回回諸賊五股人馬,合步騎數萬趨壽州,陷潛山、又攻六安,不日再陷鳳陽府巢縣、全椒二地,聲如破竹,直逼陪都南京!

張獻忠竟打到大明中都鳳陽府了?

想起崇禎八年十三家賊寇合兵攻陷鳳陽,焚燬鳳陽皇陵,崇禎怒從心氣,御筆疾書。

傳制:“鳳陽總督朱大典受命督賊,專辦五營,縱賊流毒,全無一效,其革職聽勘,著錦衣衛逮安、廬巡撫鄭二陽入京治罪!”

想了片刻,崇禎再度提筆:“詔令御馬監太監劉元斌、盧九德率京營兵與總兵周遇吉、黃得功合兵鳳陽!”

“以高鬥光提督鳳陽,兼督皖、楚、豫三省兵力,會剿張獻忠!”

“旨令陝西三邊總督汪喬年出潼關入襄陽,擊李自成!不得遲誤!”

......

朝廷兵馬大動之時,徐煌已向楊文嶽辭行,帶著朱盛鴻等八百餘人,出現在返回揚州的官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