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 揚州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二章 揚州衛

揚州衛,洪武四年(1371年)置,屬南京中軍都督府,治所在今江蘇揚州市西南。

揚州衛是拱衛南京而設立的衛所,土地富饒,是重要的屯糧之所,因此管轄的千戶所不多,下面只有泰州千戶所和通州千戶所。

崇禎十四年臘月初八,徐煌一眾千餘人走了二十多天,終於回到了揚州!

歸途中,途徑河南歸德府等重災區,難民遍地,到處都是餓殍,難民們甚至為了一塊樹皮而大打出手,拼死搏命。

徐煌不忍,一路上收了六百多名老實本分的青壯,還有他們的家屬,加起來近千人。

路過鳳陽府時,恰逢張獻忠、左革五營等流賊四處出擊,當地官府見徐煌人馬眾多,紛紛出錢出糧邀請,希望他能暫留當地,率部抵禦流賊。

徐煌連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開玩笑,老子好不容易回來,還想把我陷進去?

再說朝廷不是派兵了嗎?京營總兵周遇吉和黃得功,哪個不是善戰的大佬,大明頂尖戰鬥力,需要老子來搖旗吶喊打輔助?

眾人歸鄉心切,徐煌又是急於找個安穩之地猥瑣發育,當下馬不停蹄趕往揚州府。

此時在眾人面前的,便是雄偉的揚州衛城,城牆通高三丈五尺,在各城門及城牆外,建有深深的護城河,是典型的明朝軍事衛城。

而繁華的揚州城,則在揚州衛城的東北方向,距離大概十幾裡路。

揚州歷來是水陸交通樞紐,南北漕運的咽喉,蘇北的重要門戶。

揚州衛作為軍事衛城,負責拱衛南京,又兼守衛揚州新舊兩城,保護大運河及長江通道,選址很講究。

很快,徐煌便到了揚州衛城的西門外。

此時西城門周圍,駐守著幾十個兵丁,這些兵沒有一個穿著整齊衣服的,鴛鴦戰襖一個比一個破,還有壞著窟窿的,稍微講究一些的,則是打著補丁。

他們歪歪扭扭、縮頭縮腦的靠在城門洞中避風,纓槍靠在身上,一派熟悉的廢物味道。

徐煌明面還是正百戶官身,差個手續就是正千戶,若是朝廷還有封賞,說不定還會高升。

作為領導,徐煌讓吳大有等人暫時留在城外,自己則帶著楊大庫、朱盛鴻幾人大搖大擺地進了城,前往指揮使司官署辦理手續。

與大明所有衛城一樣,揚州衛城內有東西南北十字大街,街巷呈“井”字形佈局,並建有鍾閣樓。

城內除了衛指揮使司官署,還有養濟院,軍器局,藥局,備荒倉,演武場,甚至還有祭祀孔子的文廟,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受揚州商業繁華的影響,衛城內的商鋪、作坊也是眾多,一片欣欣向榮。

徐煌來不及欣賞這些,直接前往東街的揚州衛指揮官署,遞上腰牌請見指揮使畢溫。

開封解圍後,指揮使畢溫和羅體仁便自己僱車先行返回揚州衛了,丟下一眾手下。

不一會兒,從官署中走出來一個中年肥胖武官,身穿正四品指揮僉事官服,他那肥胖的身軀,幾乎要把官服給撐破。

胖武官一見徐煌,便拱手笑道:“賢弟啊,你終於回來了!”

徐煌瞧了他半天,也沒想起來自己什麼時候認了大哥,上個號主的記憶裡也不曾認識此人。

身旁的楊大庫常在衛城中走動送禮,見多識廣,他在一旁提醒道:“這位是揚州衛指揮僉事趙三泰趙大人。”

徐煌抱拳道:“原來是趙大人。”

既然對方以兄弟相稱,自然沒有下跪見禮的道理。

而且徐煌隱隱猜到,自己的封賞或許下來了......

趙三泰似乎有社交牛逼症,他笑呵呵的拉著徐煌的手,肥嘟嘟地手還親切地拍了幾下,道:“賢弟不簡單哪,河南一戰,賢弟武勇非凡,膽量過人,是我揚州的英雄啊!”

說完,他又逼逼賴賴說個不停,多是客套稱讚之話。

徐煌面上恭敬,內心卻是受用,不得不說,官場上的人說話,就是好聽!

甭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那語言拿捏的,到位!

片刻後,官署內又走出一批人,領頭的仍然身著指揮僉事的武官,身後跟著一群大小官吏。

趙三泰幫徐煌引見了幾個武官,另一位指揮僉事名叫錢塘,身後幾個分別是從五品衛鎮撫,從七品經歷,正八品知事,從九品的吏目倉大使、副使等。

見了徐煌,他們個個都是滿面笑容,至少在表面上,他們對徐煌還是很親熱的,神情很是佩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姓錢的指揮僉事年約五十歲,高瘦的身材顯得整個人非常精神,他臉上始終帶著淡淡的微笑,給人一種皮笑肉不笑的感覺。

可徐煌感覺,這人喜怒不形於色,屬於城府極深之人,不宜深交。

錢塘不鹹不淡地與徐煌寒暄幾句,在趙三泰上前搭話時,他淡淡地瞟了一眼,陰惻惻地說了句:“幾日不見,趙大人阿諛的功夫又見長了。”

趙三泰肥嘟嘟的圓臉呵呵笑著,看不出絲毫生氣,說了幾句客套話,便引著徐煌進了指揮使司官署。

很快的,幾人便到了指揮使司大廳內。

自衛所與營伍制合二為一後,大明各衛城的指揮使基本身兼當地守備,因此守備官廳就設在衛指揮使司裡面。

平常衛所之事,就在指揮使司大廳商議,若涉及到當地守備防禦之事,則轉到守備官廳議事,還挺講究。

幾個穿著還像個兵的小旗官負責端茶倒水,分別給兩個指揮僉事、徐煌和衛鎮撫四人上茶。

至於經歷、知事那些小官,連進入大廳的資格都沒有,跟徐煌打個照面就各忙各的去了。

徐煌喝了口茶後,問趙三泰:“趙大人,下官此來有要事請見畢大人,不知畢大人何在?”

說著,他拿出了河南總兵府出具的文書證明,上面寫著徐煌在營兵中出任過千總。

趙三泰呵呵笑道:“畢大人從河南回來一路顛簸,這幾日身體不適,一直在調息,你的事他老人家已交代過我,等會就給你安排妥當!”

說著,趙三泰面露喜色,站起身來,對徐煌拱手道:“恭喜賢弟啊,兵部的封賞下來了,這次賢弟可是連升三級,直接榮升咱們揚州衛指揮僉事啊!”

他揮手對廳外一個百戶道:“還不去把徐大人的官府印信取來!”

“衛指揮僉事?”

徐煌一愣,意外中又覺得合理。

畢竟射李自成這麼大的功勞,上到皇帝,下到六部,上面的大佬們一個個興高采烈的,給首功者封個衛指揮僉事,對他們而言,不過是隨時一筆吧?

在大明,武官可不值錢!

若是文官從六品升到四品,或許還得這審那議,武官則開放多了。

徐煌早有準備,衝廳外招手,朱盛鴻立馬進來,手裡還捧著幾份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