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

通州碼頭,宣武營及家眷們齊聚於此。

家眷們為即將出門的親人送行,皆是一副哀傷的面容。

新婚婦人趙芳不顧形象的撲向崔武懷中大哭,搞得崔武尷尬地對著眾人笑了笑。

江面上,十幾艘大小不一的船一溜排開,那邊傳來水兵的大嗓門:“要起錨開船了,快些上船!”

這些船基本都是首部窄,尾部寬,兩頭上翹,首尾高昂,只設有前桅和中桅,在船尾還聳立看二三層高的船樓。

這是典型的福船結構,最大的福船不過三十多米,戰船上只有二到四門不等的火炮。

福船在大明水師中算是主力戰船,也是四大船型之一,因其吃水深,載運量大,抗風浪性好,適合於海上航行,可以作為遠洋運輸船和戰船。

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寶船,大部份都是褔船的船型,在當時,福船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船型。

只是兩百年過去,福船已經落後了,與西方的海船相比,太過笨拙,火力也稀薄。

目視片刻,徐煌招呼眾人:“登船!”

在家眷們的目視中,宣武營魚貫登船,順著長板噔噔噔跳上甲板,船身隨之搖晃著。

徐煌剛上船,就被一人堵住:“徐大人,咱們又見面了!”

徐煌抬頭一看,此人臉上長了一圈細長的絡腮鬍,竟然是操江水師千總陸鎮海!

他抱拳笑道:“陸千總,久違!”

不用多問,陸鎮海這次也得了護送糧草的任務,估計是擔心沿途海盜打劫官船,操江水師派出一個水軍營全程護送。

按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所編,一個水軍營有兩個哨,毎個哨有福船四艘,海滄船二艘,蒼山船四艘,然後再配有開浪船、八漿船,艟矯船等輔助戰船。

寒暄幾句,陸鎮海大手一揮喊道:“起錨開船!”

甲板上眾水師官兵大聲呼喝著,他們抽開跳板,幾人一起轉動起車關棒,隨著幾人動作,鐵鏈慢慢向上提升,將一個巨大的四爪鐵錨拉出書面。

福船吃水約一丈三尺,加上船中眾多糧草,無法向沙船一樣隨處停靠,不管是停泊還是起錨,都頗為費力。

歸根結底,還是通州碼頭太小了。

水兵們拿著長長的竹篙,費勁的撐在岸上,一邊喊著號子,一邊壓著身子,腳用力蹬著船板。

片刻後,船隊緩緩離開岸邊,面朝大海,升起帆布,順流而去。

船隊在長江上平靜的航行,水手們不時根據方向調整著風帆的方向。

“大人,小心著涼!”

甲板上,千戶王肖拿著一件錦袍過來,小心翼翼地為徐煌披上。

“有勞王千戶了。”徐煌含笑道。

王肖忙道:“這是卑職應該的。”

這次護送糧草,除了揚州衛,還有蘇州府鎮海衛,包括劉河堡中千戶所、崇明沙千戶所、吳淞江千戶所,共計兵員兩千五百人。

揚州衛的兵員人數是徐煌決定,為避免北上後畢溫搗亂,徐煌直接將泰州千戶所的人馬也調走了。

如此一來,即便畢溫想搞事,僅憑他手中的幾百衛城廢物兵,也不是通州千戶所留守人馬的對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千戶王肖對這樣的安排毫無怨言,甚至感激徐煌。

在他看來,護送糧草又沒風險,還白賺一次功勞,這是徐大人在提拔自己,給自己立功的機會,不枉自己白投靠一場!

不一會兒,千總陸鎮海來了,與徐煌閒聊了一陣。

提及通州一事時,他向徐煌暗示,此案已轉交南京刑部,一切塵埃落地,知州李豐必死無疑!

徐煌微微點頭,二人相視而笑。

南京刑部負責南京諸司、公侯伯府、京衛所的刑名,正德朝的大太監劉瑾就曾經因為南京刑部尚書吳洪,依法斷案不合其意而矯詔令其致仕,可見南京刑部也有司法權力。

此時甲板上傳來一陣陣喧鬧,不時爆發一陣歡呼,是鎮海衛的官兵們嗨皮。

徐煌實在費解,這幫人為啥這麼高興,彷彿這次任務是去遼東公費旅遊一般。

鎮海衛幾個千戶似乎認生不合群,從未過來與徐煌主動打招呼,大家互不理睬。

這段水域是長江入海口,十分寬闊,船隊破開江面,帶起陣陣浪花,藉著風勢,很快便駛出長江進入大海。

離開海岸稍遠後,陸鎮海命水兵扯開蒙布,現出幾門火炮,船舷每側各兩門火炮,靠船尾方向還有兩門大佛朗機炮。

沿著海岸線航行,最大的危險不是天氣,而是海盜!

不過有操江水師護送,附近的尋常海盜也不敢來自討沒趣。

那些有實力的大海盜,大多盤踞在臺灣等東南海域一帶。

碧海藍天,一望無際,不時有片片帆影向北而去,李將臣嘖嘖嘆道:“好藍的天,好多的水啊!”

李將臣祖籍河南,長在山西大同,他從未出過海,第一次感受到大海的廣闊。

徐煌呵呵笑道:“那你得注意了,小心暈船。”

不說還好,說完李將臣很快有了感覺,跑到一旁扶著船舷......

視野中一片汪洋,空蕩蕩的,預計的航程是十天,徐煌也不知道做些什麼,經常看著茫茫大海入神。

“不習慣嗎?”身邊突然傳來富有磁性的聲音。

徐煌回頭看去,一個身著五品文官服飾的長鬚男子,正負手站在旁邊。

“沈大人。”徐煌抱拳施禮。

戶部郎中沈廷揚,年近五十,中等身材,寬肩細腰,濃密的長鬚十分獨特。

據徐煌瞭解,沈廷揚是南直隸蘇州府崇明人,也就是上海人,家境富有,為人慷慨有志氣,不過科考不順,以國子生為武英殿中書舍人,他是海運援遼的發起人,深受崇禎皇帝重用。

沈廷揚神態安靜,道:“徐煌,我聽過你在河南之事,你很好,很勇敢。”

“僥倖而已,讓沈大人見笑了。”徐煌笑著回禮。

“怕不是僥倖。”

沈廷揚轉身踱了幾步,行動間步履沉穩,他指著一邊的宣武營道:“他們可是你的兵?”

此時宣武營百餘軍士盤膝而坐,在甲板上排成數列,如同學校中的學生開總結大會,依次而坐,雖偶有交談,聲音卻是不大。

也有十幾人扶著船舷排隊嘔吐......

反觀那邊的鎮海衛,亂糟糟的圍在一起,不是烤魚就是烤肉,還有下棋的,業餘活動應有盡有。

徐煌點點頭:“是,他們大多是我從河南帶來的。”

沈廷揚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接道:“如此說來,他們原是難民,被你操練成軍?”

不等徐煌答話,沈廷揚嘆道:“實在難得。”

他對徐煌不禁又多打量了幾眼,然後什麼也沒說,靜靜離開。

“讀書人的脾氣真是古怪。”徐煌嘀咕著。

幾隻海鳥在前方飛過,徐煌用力呼吸兩口新鮮的空氣,頓覺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