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混在東吳吃軟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談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 談判

張遼聽得詫異,東吳軍隊進攻合肥,雙方互有勝負,相持已一年有餘。

可是為何,東吳卻在此時此刻派人來和談,難道說,是東吳的後方不支,已經無法補給前線的糧草了?

可是無論如何,和談是當下曹軍最想要的結果,曹軍在合肥就這樣耗著,已經使曹丞相不能夠攻打西涼的馬騰和漢中的張魯以擴張勢力,若是與東吳簽訂了合約,雙方互不侵犯,那麼曹丞相便能夠騰出手去對付其它的豪雄。

張遼問道:“楊大人,東吳有意議和,也是好事,只是我曹軍士兵,死在吳軍手下的人不計其數,請問一下,東吳如何告慰我死去士兵的在天之靈?”

張遼所指的,可不僅僅是在合肥之戰中死去的士兵,還包括在赤壁之戰中,死於吳軍詭計下的士兵們。

甘寧聽得火冒三丈,我方已然來議和了,沒想到,張遼這匹夫竟然這麼不識好歹。

但是楊林卻並不為所動,笑道:“張將軍,我主仁慈,不忍兩軍士兵死傷,故而前來議和,相信對孫曹兩方來說,議和都是最好的結果。如今曹丞相意欲平定西北,一定不想在東南方再受制約,議和之事,對丞相來說,必定是利大於弊,相信將軍心中也很清楚,對於雙方停戰,將軍定然是巴心不得的……

此次議和,我方誠心誠意,張將軍也不必以需告慰死傷軍士為名胡亂加價,如若張將軍想要因是我方先提出議和之事而獅子大開口,亂談條件的話,在下便會稟明主公,說曹軍虛以委蛇,不值得議和,當與之拼得魚死網破。”

楊林一副伶牙俐齒,說得張遼啞口無言。

誠然,議和之事,對於曹軍來講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張遼自己的心中也很清楚,站在曹軍的立場上來講,能與東吳議和,對於曹軍是最好不過的,相信曹丞相也會如此想的。

張遼搬出了死去的軍士,只是想己方在談判的時候處於有利的境地,沒想到卻被楊林一眼就看穿了嗎,因此張遼無言以對。

良久,張遼才道:“楊大人,事關重要,此事末將不能擅自下定論,還請末將稟明丞相,讓丞相定奪。”

言罷,張遼便轉身回城。

而這也是楊林意料之中的,雖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像和談這樣的大事,單單是在外作戰的將領,恐怕是做不了決定的,此時,就算是張遼膽大包天,替曹操做了決定,只怕雙方的協議生不了效。

於是楊林便和甘寧回己方營寨,等著曹軍的訊息。

又過了幾日,曹操派來與東吳和談的人到了,赫然便是荀彧!

要知道,荀彧可算是曹操的頭號謀臣,曹操的諸多方略,都是出自荀彧之手,既然曹操派來荀彧作為和談的代表,可見曹操對於此次的議和是多麼的重視!

和談的地點,定在合肥城外的一處小山坡上,由東吳的軍士搭建涼亭,供參與和談的雙方代表坐。

此時的楊林,與荀彧面對面坐著,荀彧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和楊林的年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和談桌上,兩人都顯得比較收斂,直到品了一杯茶之後,荀彧才率先開口,道:“張遼將軍八百裡加急送來書信,丞相一看,竟然是東吳意與我方議和的訊息,丞相左思右想,終認為此乃頭等大事,於是不敢怠慢,特派我來與東吳的代表議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初想,東吳之主是名女子,在能力上較男子有所不足,因此,輔佐東吳之主的人,定是人中龍鳳,可是今日一見,沒想到與我和談之人,竟是一名如此年輕的青年俊傑,真令我歎為觀止。”

荀彧的話,說不上恭維,也算不上諷刺。

楊林誠懇道:“荀先生,我主孫仁雖是一名女子,但她所擁有的才幹,卻不亞於須眉男子,如今東吳在主公的治理下,國泰民安,老百姓安居樂業。至於荀先生所說,輔佐主公之人是人中龍鳳,那倒不假,我東吳文有張昭、張紘、魯肅、諸葛瑾,武有程普、甘寧、呂蒙,真可謂人才濟濟,至於在下這樣的南郭先生,便也只能打打雜,乾乾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楊林在字裡行間中,對自己諷刺了一番,這令荀彧不由得想起了晏子使楚的故事。

若是比嘲諷人,荀彧自認為不比楊林遜色,不過當務之急,是要與東吳議和,這也是曹操所交給荀彧的頭等重要的任務,因此荀彧不敢怠慢,便轉移了話題,道:“楊大人,你既是東吳的代表,便應當知道,議和之事,對於雙方來講,是最重要的,因此,希望楊大人能夠稟明你主孫仁,對議和之事,當求同存異,以百姓為重,以自身得為輕,儘量促成議和,如何?”

楊林恭敬道:“荀先生所言,在下也深有所感。想當初,主公在赤壁之戰中大勝,便有些忘乎所以,又加上荊州被劉備所佔,因此主公才想要北進,朝準合肥,意圖開疆擴土。原本對於合肥,我軍勢在必得,但不想合肥有強將駐守,我軍雖耍了些小聰明,也差點攻下了合肥城,但是張遼等將軍勇猛無比,竟生生從我軍手中,將合肥城重奪回去。

現我軍與你軍,在合肥城僵持,已經一年有餘,都處於進退兩難之境地,因此我主才回心轉意,為百姓計,為軍中將士計,才授意我等,與曹軍議和,從今往後,雙方各佔據其領地,互不侵犯,互相資助。”

楊林侃侃而談,道出了東吳和談的緣由。

若真是以此來理解,那麼東吳便是被迫議和的,若真是如此,曹操又怎麼會派荀彧前來,徑直讓張遼率軍打過去不就得了?

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荀彧早知道東吳軍狡猾詭詐,他們雖來議和,但是事實上卻並不是被迫的,倒像是主動議和,因此對於吳軍,荀彧還有曹軍的一干將領,沒有人敢大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