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惑光緒參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惑光緒參戰

京師,大清國的政治中心紫禁城,紫禁城內最大的建築太和殿上。

此時正值早朝之時,

光緒坐於殿內的金漆雕龍“寶座”上面,神情有些焦灼。

國際風雲突變,日俄戰事驟起,德國強佔膠州之事尚未解決,想要一展抱負,維新革新,卻有多方牽掣,都讓他舉得精神有些疲憊。

大清國的文武官員分別列於下方兩側,執事太監拉起嗓子高升唱喝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早朝的時間太早,朝堂之上一些人朝臣有的還是一臉睡意,偷偷打著哈欠,有些人則正正經經站著,不過到底心中如何想就不得而知了。

底下眾臣都是眼觀鼻,耳觀心,目不斜視,氣不大出。

翰林院侍讀學士徐致靖忽然出列,起奏道:“臣徐致靖有事上奏!外侮方深,國是未定,開新守舊,兩無依據,請陛下乾斷特申,以一眾心而維持時局,特此上《守舊開新請明示從違折》。”

此言一出,猶如在平靜的小池塘中扔下了一顆小石子,徐致靖與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派走得很近,聽他話中的意思,分明是請求光緒維新變法。

刑部尚書崇禮、兵部尚書榮祿、剛毅等人都是猛然睜開眼睛。

光緒聞言心中一喜,連忙示意太監將徐致靖的奏摺呈遞上來,拿到手開啟一看,只見摺子裡面大致先說如今列強壓迫過甚,瓜分之禍恐在眼前,當變法以圖強。

認為“苟欲變法,必廣求湛深實學、博通時務之人而用之,而後舊習可得而革,新模可得而成。”

又請“廢八股,改試策論,裁汰冗官,酌置散卿,宜練重兵,以備邊患。”

主張破除資格提拔維新人士,並向光緒推薦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黃遵憲、張元濟等人。

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名聲雖然大,但是官太小,根本不夠資格親自給光緒上書,大多讓人代遞。

光緒也早有提拔他們之意,一直在等一個機會,這就是機會。

光緒看完之後,將摺子遞給太監,使眾大臣傳閱。

不久,朝堂上竊竊私語起來。

光緒見時間差不多了,看著朝臣開口問道:“眾卿家認為如何?”

刑部尚書崇禮一待光緒講完,便朝御史楊崇伊為不可察的點了點頭。

楊崇伊見狀出列說道:“臣以為維新變法之事不可操之過急,應當緩緩圖之,否則易引起朝政混亂,徐學士所言廢八股,實在太過駭人了,我大清幾百年來都是八股取士,一旦改為策論,必定使得士林震動。”

另外幾個翰林院掌院學士也紛紛出列出聲道:“臣等服議,還望皇上明察。”

光緒將眼光轉向自己的老師,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翁同穌,翁同穌微微一皺眉,便出列開口道:“皇上,時局艱危,只有行非常之法,尚能挽救危局,臣認為應當儘快變法。”

無論是從國家利益考慮,還是從自身利益考慮,翁同龢都不得不站在變法的一邊。

光緒雖然性格優柔寡斷,但是在變法之事上面已經迫不及待,當即便要開金口。

恭親王奕訢趕忙輕輕咳嗽一聲,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變法之事當緩,如今日俄開戰,恐波及我國,此時朝局經不起震盪。”

恭親王話雖然說得不清不楚,但是知道中俄密約的光緒自然是臉色變了變,恭親王說得不錯,變法是一件大事,一旦推行新政,肯定會引起國家一些動盪。

“此事容後再議!”年輕的光緒一甩龍袍,起身而走。

太監連忙喝道:“退朝!”

此事弄得有些虎頭蛇尾,眾大臣都是議論紛紛,紛紛準備離去。

恭親王卻叫住翁同龢、榮祿等軍機大臣,言前去勤政殿求見光緒有大事相商。

一邊走,榮祿一邊探問恭親王對變法之事的想法,恭親王鬼子六可以說不屬於任何一派,有著超然的地位。

對慈禧和光緒都有莫大的影響,只是近來多病,對朝中之事多有懈怠,榮祿不知他今日為何會出聲阻止。

“皇上雄才偉略,有意變法圖強,不知王爺有何看法?”榮祿小心翼翼的問道。

走在一邊的翁同龢也豎長了耳朵。

恭親王不置可否的嘆了一口氣,輕聲說道:“何為維新變法,難道我辦了這麼多年的洋務不是維新變法?康有為一介空談書生,言詞多有乖張,且多次挑撥兩宮之間的關係,搞不清楚上下關係,他有何能有何威望主持變法圖強,皇上輕信這等小人必將耽誤大清國事,使得天下大亂。”

看來恭親王對這些空談書生很是看不起啊。

榮祿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如果變法之事由王爺你來主持大局,肯定能行。”

恭親王揉了揉肩膀,無奈的說道:“人老了,只是如今還有一件大事,也不知成與不成。”

榮祿心中暗自思忖恭親王所說的大事。

榮祿,政治上的冷血殺手,是一匹來自北方的孤狼,有野史稱榮祿與慈禧從小青梅竹馬,是傳說中的表兄妹,榮祿一生都愛慕慈禧,因此甘願做慈禧手中的一把屠刀,真與不真也只有當事人知道了,不過榮祿一生為慈禧做牛做馬倒是不用有半點懷疑。

他現如今貴為兵部尚書,身負督練北洋新軍之職,而且正值身強力壯之際,離軍機首輔大臣只有一步之遙,手中卻沒有任何拿的出來的政績,太平天國是曾國藩、李鴻章打的,外交實業是李鴻章搞的,危機感可想而知。

因此他也希望變法,做出一點業績來撈取政治資本,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較為熟悉的軍事方面,所以他才有“練兵為第一大政,練洋操尤為練兵第一要著”這麼一說。並且他主張的變法應該是徐徐漸進,不應該操之過急,以圖慢慢有所作為。

可惜晚清的變法維新事業就如同後世的網路論壇,各說各有理,一人有一套,向上呈遞奏摺又跟灌水似的,要想帖子不沉淪下去,就得像康有為一樣,要時常自己回帖往上頂。

如果要想追求高的點擊率,則又需要多做驚人之語,多談理想、主義,少研究一些實際問題,帖子的內容要顯得既刺激又通俗,能讓光緒為之熱血沸騰,發了帖子之後還得四處打廣告,著書立傳宣傳自己的思想。

而像榮祿這樣不溫不火發帖又不會打廣告的註定是得不到世人的關注,只會被淹沒在水軍之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他將一腔心思都放在了新軍之下,只要新軍練得好,他榮祿也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了。

同時,他又不得不仔細揣摩上意,這裡的上意指的可是慈禧,而不是光緒,榮祿幾起幾落,早就看清楚朝局,不像康有為等人,自以為捧上了光緒,就能夠自上而下的進行一場變革。

榮祿心中可明白這呢,朝廷,還是太后說了算,因此,他把錢不要命的花在李蓮英的身上,能夠隨時得知慈禧的意思。

但是慈禧對於維新近來似乎有些不清不楚,態度十分曖昧,榮祿一時間猜不透她的心意。

榮祿不知道,慈禧也陷入了矛盾之中,要說慈禧心甘情願的讓列強凌辱,這也有點太過了,慈禧一方面不願意變法維新時把自己和滿族的權力給弄沒了,一方面也想做一些改變,因此,她的態度就有些曖昧不清了。

不多時,光緒便宣幾位軍機大臣入勤政殿覲見。

光緒剛才也覺察到恭親王似乎有話尚未說完,因此,馬上便宣了恭親王等人。

行過君臣之禮後,不待光緒詢問,恭親王便從懷中摸出一份摺子來,一臉鄭重的說道:“陛下,這是昨天深夜,魏季塵從遼東傳給軍機處的急奏,因裡面所謀之事甚是膽大,一旦洩密出去,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因此奴才悄悄的收了起來,不使走漏半點風聲。”

“遼東。”光緒精神一振,魏季塵在遼東的表現可謂是有目共睹,短短時日內,便已經穩定了遼東局勢,並且使得倭人和俄人的勢力滲透不進。

榮祿等人也是好奇恭親王偷偷收起來的奏摺內容,裡面到底有什麼驚人之語呢,竟然讓見過大風浪的恭親王都是慎重有加。

光緒連忙起身,從恭親王手中接過來。

只見奏摺上面,開篇題目就是:聯俄參戰,實則圖謀收復臺灣之設想。

短短一句話,就已經把這份奏摺的意思給總結出來了,光緒不由自主的握緊了一下拳頭。

收復臺灣!

對於以康熙自勉,努力朝著明君方向努力的光緒來說,割讓臺灣之事,就是他心中的一根刺,時時刻刻讓他痛徹心扉。

光緒激動了,不由自主的看了下去。

魏季塵先是婉約的說了一番,如今國庫空虛,財政緊張,與甲午賠款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能夠拋掉這個包袱,將這些賠款花在軍務之上,足夠發起一場戰爭了。

此時,甲午賠款只支付了一半,還有4000萬兩銀子要支付,如果按魏季塵這種演算法,還真的有些道理。

光緒眼前一亮,繼續看下去。

魏季塵又分析了一翻俄日雙方的實力,言俄人在遠東的實力不如倭人,但是其國總體實力比起倭人強多了,因此,便會造成前期俄人站在下風,但是後期俄人會逐漸轉敗為勝,因此,我們可以在前期便投入俄人一方,等到戰爭結束之後,自然能夠獲得利益。

魏季塵當然不會說自己知道中俄密約之事了,不過光他對日俄雙方的形勢進行分析,就足以讓光緒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