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章 康有為得罪榮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章 康有為得罪榮祿

說了有沒有能力發起戰爭,有沒有可能獲勝,魏季塵自然要說到戰爭勝利之後,所能夠取得的巨大收穫了。

魏季塵在奏摺裡面聲稱,倭人舉全國之力與俄人一戰,必使得其無力多顧臺灣,而臺灣百姓為我中華之民,民心向著我中國,對倭人反抗不斷,日思夜想,期盼興王師。

天時,日俄交戰,地利,倭人尚未完全熟悉臺灣,聽聞倭人入臺之近衛師團,死於疾病者,數千人,人和,更是站在我中國。

如此,何愁此戰不勝?何愁不能收復臺灣?

一旦贏得對日作戰之勝利,對當前之困局,只有益處無壞處,德人之所以侵我膠州灣,乃以為我中國之兵不敢戰,不能戰,西洋諸國都是蠢蠢欲動。

而我聯俄抗倭,不但能夠讓俄人給德人以壓力,且讓各國看到,我中國並非無一戰之力,實是為了兩國之友好,不願戰爾。

德國透過戰爭獲得統一,其國迅速崛起,日本透過西南戰爭,完全消化明治維新之成果,而我國同樣能夠透過戰爭,走出困境,走向自強。

德人勢大,不輕易與其交戰,而倭人為一島國,臣與其交戰十數次,亦不過如此爾,如果我中國參戰,則其國兩線交戰,何能抵擋?

蓋時,勝利必將屬於我們,臺灣必將復歸,而陛下攜勝利之勢,享譽海內外,何愁不能領著我中國崛起?

臣願意率四萬遼東軍,為陛下四方征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無所怨言。

微臣魏季塵叩首。

光緒一口氣讀完,只覺得自己熱血沸騰,情不自禁拍案而起。

“好,魏季塵此奏摺深得朕心意!”光緒興奮得有些手舞足蹈,來回走動了幾步,看著一邊站著的翁同龢、榮祿等人,連忙把奏摺交給他們閱覽。

“朕該如何是辦,朕該如何是辦?”光緒連連重複著詢問恭親王等人。

翁同龢、榮祿等人匆匆看完之後,心中震撼可想而知了。

“陛下,此事,實在是。”榮祿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是好,他心中是感慨萬千,這個魏季塵,還真是想人之所以不敢想啊。

而且條條說在在理,也難怪恭親王會親自來交給皇上了。

翁同龢捋著鬍鬚,在心中思忖道:“要是真能夠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皇上必定是威望大增,倒是行起新政來,阻力必定會小上不少。”

“皇上,臣認為此事可行,此乃百年難遇之機會,倭人四處樹敵,此時正是我痛打落水狗之時,何況根據中俄密約,我們有義務出兵與俄人一道共擊倭人。”翁同龢抖著鬍子笑著說道。

翁同龢對光緒也算是盡心盡力了,榮祿何嘗不知翁同龢的打算,不過,他轉念一想,自己現在是兵部尚書,要是這仗贏了,能少得了自己的功勞嗎?

於是,他也不出言反對了,反而在心中思考起來,如何說服勸服慈禧同意開戰了。

光緒最看重的還是恭親王的意見,他一雙眼睛不由自主的瞥向尚未表態的恭親王。

“若全國上下齊心,可一戰。”恭親王緩緩說道。

就像是魏季塵說的一樣,中日兩國並非只有在甲午時候交過手,而且以前都是死死的壓制著日本,只是日本憑著明治維新的成功,練成了十多萬的新式軍隊,這才使得數百年來的中日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這樣看來,恭親王也是支援作戰了,有三位軍機大臣表示贊成,至於奕劻,當然是無條件的站在了俄人的一邊。

如此一來,光緒的膽子也上來了,熱血上湧,一發不可收拾,當即拍案說道:“好,即刻知會俄國公使,表示我們願意履行中俄密約參戰,同時,向各省發電報,先向他們透露一點風聲,讓各省做好出戰的準備。”

“陛下,老佛爺,”榮祿看著興奮莫名的光緒,不得不提醒他,沒有慈禧的點頭同意,光緒說了也是白搭。

興奮中的光緒一聽他這話,便像是被人澆了一盆冷水,一下子冷靜了下來。

“老佛爺,就讓奴才去說服吧。”恭親王在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皇上雖然是有雄心壯志,但是為人太過軟弱了啊,和當年的自己,是何曾相似呢,也不知是我大清之福呢,還是…

幾位軍機大臣當即兵分三路,恭親王前去說服慈禧,榮祿前去電報局,翁同龢和奕劻前去東交民巷俄國使館見喀西尼。

倭人現在霸佔著威海衛和臺灣,原倭人海軍軍令部長樺山紀資為倭人第一任‘偽臺灣總督’,這傢伙實行高壓統治,先後請派了兩個師團到臺灣作戰。

威海衛,倭人是要等著中國付清賠款,才會退給中國的,倭人在上面的駐兵不多,但是必須得快速攻下,以免倭人增兵,危險山東以及京津等地。

所以,中國想要參戰的話,必先收復威海衛,臺灣、朝鮮都將成為中**隊的主戰場,當然這種情況是不考慮俄人能夠守住海濱州,如考慮,還要支援俄人軍隊。

聶士成的武毅軍和袁世凱的新建陸軍都駐守在天津一代,威海衛估計是由他們解決,而前段日子因為中俄形勢緊張的宋慶部毅軍則可以調回。

魏季塵還估計,如果光緒同意參戰的話,清廷估計會調遣董福祥的甘軍入天津,把守京津門戶,防止倭人兵鋒直指京師。

這樣一來,最後作為主力的,必將是定遼軍和毅軍。

收復臺灣之功甚是巨大,魏季塵不想放過,如此,就顯得定遼軍兵力不足了,不過沒關係,此時還沒有常備軍和預備軍一說,兵力不足,馬上招募,給一支槍就讓你上戰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然戰鬥力值得懷疑,但是魏季塵有各種軍師技在手,至少不會讓這些新兵潰逃,戰場之上,就是最好的練兵場所,活下來的人,都會成為精銳,至於犧牲的人,身處這個時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榮祿出了紫禁城之後,急急往電報局而去。

榮祿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對這中方參戰,還是比較支持的,恭親王、翁同龢等人都是半截身子埋入土裡的人了,他完全能夠憑著這場戰爭,取得足夠的資本往上升。

由於榮祿邊走邊在作著美夢,這一不小心便撞上了人,他抬頭仔細一看,自己撞的原來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皇上恨不得大力提拔的康有為康南海。

今天早朝徐致靖的奏摺,一看就是在為此人造勢,又想到如今傳得轟轟烈烈的變法維新。

榮祿起了一些結交的心思,便笑著主動打招呼道:“原來是康先生,康先生身負經天緯地之才,不知對如今時局有何看法?”

康有為正要找人去詢問今天早朝的情況,心中甚是著急,無緣無故被撞了一下,心中稍微不喜,抬頭一看,見撞到自己的是慈禧的忠實走狗榮祿,更是沒有好氣的隨口說道:“非變法不能救中國。”

榮祿不置可否,繼續追問道:“吾亦知道非變法才能追上列強,不過數百年所形成的法,豈是說變就能變!所以,吾覺得應該是緩緩圖之。”

榮祿這也是真心和康有為辯論,畢竟康有為此人佔著聖恩,說不定馬上就會飛黃騰達,向來八面玲瓏的榮祿自然不想多一個敵人。

哪知,康有為卻馬上冷下了臉,斬釘截鐵的回答道:“殺幾個一二品的大員,則新法行矣。”

榮祿渾身打了一個冷顫,只覺得自己脖子涼颼颼的,心下暗暗惱怒,老子堂堂一個朝廷一品大員來拍你一個小芝麻官的馬屁。

你還不知好歹,反而是出言相譏,你還真會豬鼻子插蒜—裝象!

榮祿再也無心和康有為交談,冷哼一聲,掉頭就走。

頤和園,慈禧端著茶杯,用杯蓋輕輕的撥弄著水上漂浮的茶葉。

下方,恭親王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輕輕訴述,整個大清朝,恐怕也只有慈禧能夠讓恭親王如此了,對這個善於玩弄權術的嫂子,恭親王只有甘拜下風。

等到恭親王將魏季塵上奏之參戰之事說完,慈禧不緊不慢的把茶杯遞給李蓮英,出聲詢問道:“哀家聽你這麼一說,確實覺得參戰好處多多,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戰敗的話,又該如何呢?大清朝已經經不起再多的折騰了。”

“老佛爺,您太多慮了,奴才相信,俄人萬無敗於倭人之可能。”恭親王小心翼翼的說道。

慈禧輕輕瞥了他一眼,譏笑著說道:“俄人會不會敗於倭人,哀家不知道,但是你能保證我們能夠贏得了倭人嗎?如今大清已經是千瘡百孔,出戰,耗費多少銀兩?這筆賬可要好好算算,再說,萬一倭人遷怒於我,和俄人停戰,而單獨進攻我大清,倒是大清將陷入四處無援之地步。”

慈禧內心深處怕的不是這些,而是怕光緒趁機奪權,所以,無論好說歹說,她都會找各種藉口來推脫。

戰爭本來就是一件冒險的事,各種情況都可能發生,但是一力避戰的話,則永遠沒有可能勝利,只要勝算大,收穫大,就值得冒險。

對於慈禧的心思,恭親王何嘗不知道,今天來,他早就做好了各種準備。

“老佛爺,皇上是至孝之人,向來對老佛爺您恭敬有加,為何老佛爺您不給他一個機會呢,唉轉眼之間,歲月如梭,幾十年都已經過去了,奴才也不知能夠活上幾年了。”恭親王開始打起感情牌來。

他說的是自己活不了幾年了,何嘗不是也在提醒慈禧呢。

如此大逆不道的話,要是以前的恭親王,那是萬萬不敢說的,但是,如今恭親王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正在流失,卻是不能活幾年,也就豁出去了。

慈禧臉色微變,陰晴不定,重重的看了恭親王一眼,見他一臉坦然的樣子,不由輕嘆了一口氣。

兩人爭爭鬥鬥幾十年,分分又合合,一輩子都糾纏在一起,對彼此的脾氣都是很瞭解。

此時的慈禧,與光緒的關係還沒有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你說,獲勝的機會到底有多大?”良久,慈禧摸著自己鮮麗的指甲,輕聲問道。

恭親王一雙眼睛對上慈禧,鄭重的說道:“老佛爺,十成沒有,但是九成總有,如今,我們大清因為甲午之戰,威望損失不少,一些文人逆賊都拿這個說事,如果我們一舉收復臺灣,到時,恐怕再也無人會說閒話了。”

慈禧閉上眼睛,沉吟片刻,又問道:“你是鐵了心的想打?”

恭親王斬釘截鐵的回道:“為了我大清計,為了我滿人計,這場戰爭我們實在不應該放過,機會著實難得。”

“既然你意已決,那就去做吧。”慈禧擺了擺手,終究還是同意了。

恭親王此時也不由心中大喜,連忙跪謝道:“奴才多謝老佛爺的信任。”

“既然這樣,奴才馬上下去準備。”恭親王語氣有點急切的說道。

慈禧輕輕點了點頭,恭親王這才慢慢的退下。

等到恭親王走出大殿之後,慈禧這才對李蓮英吩咐道:“待會,宣榮祿前來覲見吧。”

慈禧雖然同意參戰了,但是,這用人的權力,她可是不會下放給光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