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一章 資訊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一章 資訊戰

魏季塵對後世的信息戰可是知之甚詳,連康有為這些剛走出國門,開啟眼睛看世界的維新派人士,都知道辦報紙宣傳自己的主張,更何況來自後世的魏季塵呢!

而且魏季塵做得更加隱蔽,更加不為人知,他乘著維新派這股東風,在各地或收購、或成立了不少的報社,為自己所用。-< >-./-< >-

京師,金陵,上海,天津等重要城市,都有魏季塵操控的報社。

報紙業務在這一段時間是蓬勃發展,幾乎沒一天都會有新的報社,新的報紙出現,因此,魏季塵此舉也就顯得不是很引人注意了。

咋一看,這些報社平日四平八穩,似乎與魏季塵沒有半點聯絡,但是一到關鍵時候,便會一齊發力。

像是蠱惑朝廷對日宣戰,這些報社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清政府剛經歷一場戰爭,並且是失敗的,本身是猶豫再三,但是權衡利弊,再加上一看民眾的反應,馬上便下決心參戰了。

這民眾的反應從那裡看來?

除了那些上的士林學子之外,那就是各地的大小報紙了,這些報紙可勁的吹,對日作戰有多少好處,國人又是如何如何的希望朝廷參戰、洗刷恥辱。

這些報紙,民眾看了,那是熱血沸騰,而朝廷看了,則認為是民心可用。

結果可想而知了,朝野人士就這樣被魏季塵給吹暈了,沒有多久便決定了對日作戰。

再說到《新視野》。

《新視野》連續幾天來的頭版都是關於魏季塵以及定遼軍的。

其中一篇文章更是引起巨大的轟動,這是一篇隨軍記者親筆撰寫以親自經歷為基礎,詳細描寫了半個月來中日軍隊在臺灣數次的交鋒。

以第一手資料,獨家之報道。

揭露了雙方各使解數,互使手段,以及臺灣之戰中的一些秘聞。

“今天,當我站在臺北城的城牆上,看著垂頭喪氣地日本軍人,列成一排排,一聲不吭的走出城門,走向俘虜營時。

我情不自禁淚溢眼眶,僅僅一年的時間,這座城池就又回到我們中國人地手中,曾幾何時,我以為,我再也沒用機會踏上臺灣,踏上這座城池。

然而,這一切都在現在改變,都在這一刻改變了。

還有比這讓人更激動的嗎?

多少年了,中國終於能從侵略者手中收回失地。

僅僅還是在一年之前,我們還在惶惶然當中,生怕列強,倭人以這樣或那樣的藉口挑起戰爭,奪取領土,忍氣吞聲,裝孫子當兒子,送銀子貢財寶,只希望我中國能在列強夾縫中生存。

而今,中國人終於能向世界向列強宣誓,中國並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挑釁中國者,必將付出血地代價!

侵犯中國主權者,必將受到中國人的反抗!

日本人是第一個,但不會是最後一個。

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殲滅來犯之敵。

走進臺北那一刻,魏將軍不無感嘆地對我說:“這是我有生以來最自豪的一天,最驕傲的一天。”

是的,身經百戰,戰無不勝的魏將軍都說這場戰爭是他最引以為豪的戰爭。

當他騎馬走進城內時,我看到了,看到這位以強硬著稱的愛國將軍流下了一滴激動的淚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看到了定遼軍的軍旗在臺北城內高高的升起,我看到中**隊重新走入了這座城池。

那一刻,我與魏將軍、定遼軍將士一道,對著軍旗莊嚴地敬了一個軍禮。

中**隊在甲午的戰敗之恥辱,在這一刻終於得到了洗刷。

當我對魏將軍表示敬仰之情時,魏將軍卻淡淡的說:“這不僅是定遼軍的勝利,這是臺灣軍民的勝利,這是全中國的勝利,這是所有中國人的勝利。”

我猜,魏將軍這一刻一定是想到了無數臺灣民眾為了這場勝利推著獨輪車往定遼軍運送糧草的情形。

看到了水師艦隊為了這場勝利,而毅然衝破敵軍艦隊的封鎖南下。

看到了所有中國人的期盼目光。

看到了援助正源源不斷的從對岸送來。

這半個月來,我恍如處在夢中。

澳底登陸,讓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定軍山被圍困,讓我心急如焚。

當然,最後我才得知,這只不過是魏將軍和倭人開的一個小玩笑。

踏進臺北,讓我興奮不能自已。

然而。

卻一萬多定遼軍將士永遠的留在了這片土地,留在了他們曾經為之戰鬥的地方,我相信,他們都是含笑而去的。

因為他們知道,定遼軍必將收復臺北,必將收復臺灣。

別了,樺山紀資!祝你一路走好。

別了,第二師團,希望日本陸軍部沒有取消你們的編制。

隨同這篇文章還有幾張黑白照片,包括中**隊登上澳底,中**隊萬炮齊發,轟炸第二師團本部,以及軍隊踏入臺灣,前線官兵歡呼的場景。

民眾首次從報道中瞭解到,原來定遼軍犧牲了一萬多將士。

而魏季塵上報給朝廷的,卻是一萬五千多的陣亡名單,中國人向來報喜不報憂,因此,報紙上面刊載犧牲了一萬多人,正是朝廷希望看到的。

然而,實際上,定遼軍犧牲的人數沒有超過六千人。

即便是這樣,魏季塵也是心痛不已,這些人都是正兒八經的老兵,都經過了士兵當成軍官培養的計劃。

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一名軍官啊。

整個中國為這篇報道徹底沸騰了,

遼東地區,民間自發地舞獅舞龍慶祝,煙花燦爛,鑼鼓陣陣,比逢年過節有過之而無不及。

原本民間對以稅收作為股份修鐵路,還有一些怨言,但是現在,他們對遼東政府是相當的支援,不說有有股份了,即便是白白的捐款,這些人也是樂意的。

李雲飛等人見此情形,正好可以加以利用。

遼東地區的所有大小學堂在這一天放假,與國同慶,學生們冒著小雨,臨時編排各種話劇在遼東各地演出。

這些話劇自然是關於定遼軍如何英勇,魏季塵如何英明的了。

漸漸瀝瀝地細雨絲毫阻擋不住學生們的熱情。

“近代中國以來最大之勝利!”

“事實證明,倭人並非不可戰勝。”

“定遼軍,定遼東,保中國,復國土,要參軍,就參定遼軍。”

學生們激動的神情感染了每一個路過的老百姓,圍觀地百姓亦是熱情地呼應,振奮無比。

清政府雖然也注意到魏季塵的威望似乎有些過盛了,但是現在一方面,他們又不得不大力宣傳,另外一方面他們也認為,魏季塵收復臺灣,確是是功在社稷。

由於本書-< >-百度關鍵字排名不穩定,為方便下次閱讀,請ctrl+d新增書籤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