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獨裁者報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千秋功過誰人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八章 千秋功過誰人說!

長沙,一八五八年六月。

"湘王,清軍攻勢太猛,我軍傷亡極大,再這麼打下去的話只怕兄弟們都要拼光了!"鮑超的大嗓門聽起來特別刺耳,可鮑超卻是渾然不覺:

"大帥,總得想個辦法啊......"

辦法?曾國藩苦笑了下,自己能有什麼辦法?要有辦法的話也不會有今天的慘況了。

"大帥,我倒有個辦法!"

朝著說話之處看去,卻是曾國華:"湘王,我等不肯離開長沙,又要守住長沙,當今之計唯有激勵民心,讓整個長沙上上下下誓死一心,共保長沙才可轉危為安......"

曾國藩和一眾湘軍將領聽了微微點頭,忽然見到曾國華上前一步,"撲通"一聲跪倒在了地上,大聲說道:

"湘王,請湘王登基稱帝!"

"什麼,登基稱帝?"曾國藩一下站了起來,哪裡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那些湘軍將領也都面面相覷,不知所以。

就聽曾國華說道:"湘王,目前雖然不是登基稱帝的最佳時機,但是卑職以為,越是這樣時刻,登基才越能振奮軍心民心!湘王若肯稱帝,我以為長沙必然能守住!"

這一提議實在太突然了,曾國藩根本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尤其在兩湖局勢岌岌可危,長沙即將不保的情況下稱帝是否是個明智選擇?

曾國藩不知道,也無法回答自己......

"請湘王登基稱帝!"而在這個時候,那些終於回過神來的湘軍將領,再也沒有任何遲疑,一齊跪倒在了地上大聲說道。

他們關心的並不是稱帝能不能夠振奮軍心民心,他們唯一關心的,是長沙哪怕破了,自己好歹也能當一回"開國功臣"的癮。

其實大家心裡都非常清楚,按照目前態勢,長沙已經無法守住,既然這樣,又為何不在滅亡之前再好好的瘋狂一次,僅僅如此簡單而已......

曾國藩巍顫顫的站了起來,在這一刻,他的頭腦裡忽然一片空白,他什麼也不願去多想,什麼也不願去多做,稱帝便稱了,又有什麼可以多考慮的?

人都已經反了,城也快要破了,就算稱帝也不過是多加一條罪名而已,還有什麼可以害怕的?

"稱帝,稱帝......."曾國藩喃喃說著,但他的眼神裡卻是如此的空洞無物.....

曾國華和一眾湘軍將領大喜,曾國藩從地上翻身而起:"湘王,不,陛下,臣以為既然要稱帝就要趁早,後日就是黃道吉日,陛下何不趁早登基!"

這場稱帝,有些近乎兒戲,隨隨便便的一提,於是一個"朝廷"就這麼建立起來了。

湘軍上下在絕望之中,已經陷入了瘋狂,他們不會再去考慮,在這個時候稱帝究竟合不合適,也不會去過多考慮,這個時候稱帝會引起什麼後果......

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日,在長沙被圍之後,曾國藩正式登基稱帝,國號為"大湘國",改元黃龍,曾國藩自稱大皇帝,以曾國華為丞相,平王;鮑超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燕公;一眾湘軍將領也都得到了封賞。

在長沙保衛戰中,第一個回援的沈驃被封為大將軍,蕩威侯;而做為百戰軍的將領,張全被"賞""大湘國"南威侯的頭銜,又賞金百斤,銀一萬。

"長沙徹底完了!完了!"看著喜氣洋洋的沈驃,張全苦澀地笑了一下:"本來長沙或許還能繼續堅守一陣子,可是這麼一來真的完了......"

沈驃哪裡會懂話裡的意思?這個時候的沈驃正沉浸在被封為"大將軍"的喜悅之中,詫異地看了張全一眼,就聽張全說道:

"本來長沙之戰雖然艱苦,但湘軍上下一心,還能繼續堅守下去,可是現在貿然登基稱帝,不但會引起清軍更加猛烈的報復,而且全部湘軍將領都沉浸在封爵的喜悅之中,哪裡還有人肯繼續這麼賣命打仗的?"

事情的發展,和張全所說的一模一樣,當康雪燭這個滿清的"忠臣"聽到曾國藩登基稱帝之後,暴跳如雷,指著長沙方向破口大罵整整一天。

當兩萬援軍到達之後,對長沙最猛烈的也是最後的攻擊開始了!

而那些湘軍將領,卻忽然好像失去了繼續作戰到底的勇氣,也難怪,曾國藩一口氣封了十一個王,二十二個公,八十九個侯,將軍俯拾皆是,爵位滿地可見。一個小小統帶都起碼是個將軍子爵,真正的士兵反倒沒有了幾個,這樣的部隊哪裡還能打仗?

原本清軍屢次攻不克的長沙,在康雪燭重新組織起來的兵力猛攻之下,僅僅只有一天時間,南門、東門方向已經陸續失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噩耗讓曾國藩目瞪口呆,鮑超怒氣衝衝地說道:

"陛下,這仗真的沒有辦法打了,我下命令讓他們收復東門,結果公爺命令侯爺,侯爺命令子爵,子爵命令將軍,將軍命令總爺......光我霆字營裡,真正的士兵現在居然不會超過一千人......"

"陛下,西門丟了,西門丟了,威武侯投降了!"

"陛下,天威將軍放棄朝華門帶著全隊士兵跑了!"

"陛下,魏公那裡請求援兵!"

一個比一個惡劣的訊息,不斷地傳了進來,一瞬間,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這個時候的"大湘國"的文武大臣們心裡都很清楚:

長沙完了!

"陛下,請陛下立刻出城!"曾國華跪倒在了地上,淚流滿面:"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陛下請出城那!"

鮑超大聲說道:"陛下,我手下還有兩百死士,都是長久以來跟隨我老鮑出生入死的,我老鮑願意帶著這兩百死士保護陛下衝出去!"

曾國藩卻搖了搖頭:"臣民們尚在浴血奮戰,我這個做皇上的怎麼可以棄城而出?諸位愛卿,我這個皇上不過當了短短六天,只怕歷史上再沒有比我更短命的皇帝了......

諸位,咱們好歹也建過國了,沒有什麼遺憾的了,我唯一拜託大家,是盡力死戰到底吧,落到康雪燭的手裡,咱們誰都沒有好下場......"

"陛下,保重!"曾國華用力磕了幾個響頭,然後站起身來:"不怕死的都跟我出去拼命,保衛陛下!"

鮑超最後看了一眼曾國藩:"陛下,俺老鮑去了,可老鮑不會去做向康雪燭那個王八蛋投降的事,老鮑死也當大湘國的忠臣!"

一個接著一個的將領走了,喏大的"殿堂",只留下了大湘國的"皇帝"和幾個害怕的瑟瑟發抖的隨從,曾國藩苦笑了下:

"走吧,你們也都走吧,能跑就跑的遠點,千萬不要落到康雪燭手裡。對了,走前幫我把張全將軍請來......."

當張全出現在曾國藩面前的時候,曾國藩全然沒有了大湘國"皇帝"的樣子,他請張全坐了下來,居然微笑著說道:

"張全將軍,你也看到這場鬧劇了,大湘國,嘿嘿,大湘國,建立了只有六天時間的大湘國,完了,就這麼完了!

張將軍,你也走罷,你手下還有數百精騎,趁著現在也許還能衝殺出去,要是將來有機會見到你們大元帥,幫我帶句話給他。

我曾國藩這輩子做錯了很多事,可有一樣事情我沒有做錯,那就是我拒絕了洋夷的誘惑,我沒有做出丟祖宗顏面的事情......"

"我曾國藩這輩子做錯了很多事,可有一樣事情我沒有做錯,那就是我拒絕了洋夷的誘惑,我沒有做出丟祖宗顏面的事情......"

張全聽著,默默點了點頭,是的,曾國藩做錯了很多事,但是在民族氣節上,他做多了,這輩子只做對了這麼一件事,已經足夠足夠了......

張全很清楚這個時候曾國藩的心情,曾國藩已經決意以死殉國了,他站起了身,朝曾國藩抱了抱拳:

"陛下,張全去了,請陛下放心,只要張全不死,一定會為陛下報仇,早早晚晚,我會帶著康雪燭的腦袋到陛下靈前!"

曾國藩笑了,他知道這些百戰軍的將領,說出的話就算拼了命也一定要做到,不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張全大步走到了"宮殿"外面,他看到自己的部下排列整齊,正在那裡等待自己,張全翻身上馬,抽出鋼刀,疾呼而道:

"弟兄們,回家,我們回家,殺出去啊!"

回家,這些為了長沙浴血奮戰,傷亡慘重的百戰軍精銳,到了回家的時候了......

"旗,把咱們的軍旗給我拿來!"

張全厲吼,一把搶過了百戰軍軍旗,軍旗呼啦啦的飄揚,張全左手持旗,右手揮動戰刀:

"旗在哪,你們在哪!旗往哪衝,你們往哪衝!弟兄們,回家!!"

這百戰軍最後的四百精騎,一齊拔出戰刀齊聲厲吼:

"回家!!回家!!"

沒有多麼崇高的理想,只是想要回家,但這樣的信念,已經足夠支撐他們創造出一個接著一個的奇蹟......

......

長沙城裡到處都是火光,到處都是廝殺聲和吶喊聲,清軍已經破城,長沙,這座歷史名城,終於落到了康雪燭手裡......

"皆是反賊,一個不留!"康雪燭冷冷地看著城裡的一切,然後從嘴裡迸出了兩個字來:

"屠城!"

康雪燭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更加不在乎歷史會怎麼評價自己。

"康帥,擒獲反賊偽丞相,偽平王曾國華!"

"哦?帶上來!"

被帶到康雪燭面前的曾國華,滿面血汙,身上到處帶傷,可當他見到康雪燭的時候,一個人忽然之間重新煥發光彩,狠狠地啐了一口:

"康雪燭,小人爾!"

"狂妄之徒,妄自稱帝,自取滅亡,這個時候尚且如此狂妄!"康雪燭並沒有動怒,只是淡淡地下令道:

"把他全身的肉,給我一寸一寸割下來,曾國華,我看你能夠罵到什麼時候!"

"康雪燭,小人爾!"

當第一刀落下的時候,曾國華神色不動,反而放聲大笑,罵不絕口:

"康雪燭,小人爾!當初如喪家之犬,惶惶投靠陛下,今日小人得志,可笑可笑!今日你割我肉,他日不知誰割你肉!"

每在身上割一刀,曾國華就罵一句,割一刀,罵一句,從始至終,罵聲不停。到了後來,就連劊子手也都害怕起來,手顫抖著不知如何下刀。

曾國華早就奄奄一息,忽然奮起最後力氣,死死盯著康雪燭,竟然詭異地笑了起來:"康雪燭,你能殺的了張震嗎?"

當說完了這句話後,曾國華終於死了,但不知道為什麼,康雪燭的身子卻忽然抖動了一下。

"康雪燭,你能殺的了張震嗎?"

曾國華臨死前的這句話,好像真一樣的扎進了康雪燭的心口。張震,還有一個張震!自己滅了湘軍,從此之後就將成為張震最大的敵人!

今日你割我肉,他日不知誰割你肉......

......

"陛下,城破了......"

沈驃默默地走了進來,默默地說道:"將軍士兵們死的死,被抓的被抓,跑的跑,平王被俘,大元帥鮑超不知去向,清軍很快就要打到這裡了。"

"我知道了,你也走吧。"曾國藩居然笑了笑,淡淡說道。

"陛下,臣是大湘國的大將軍,蕩威侯,大湘國若有第一個死節的將軍,那麼就從臣這裡開始吧......"

曾國藩怔了一下,上下打量了沈驃好大一會,忽然大聲笑了出來,指著沈驃說道:

"沒有想到,沒有想到,城破後陪著我一起死的,居然是你!好,好,我當一個有骨氣的皇帝,你當一個有骨氣的臣子,來,來,沈驃,你隨我一起前來!"

帶著沈驃,來到了"後宮"之中,曾國藩的那座書房外面,已經堆放滿了柴禾,沈驃甚至沒有多看一眼,就隨著曾國藩一起走了進去......

曾國藩打量著這間書房,輕聲說道:

"我出身在農家,少年得志,道光十四年考得舉人,十八年高中進士,年僅二十八歲。道光二十年,得授翰林院檢討。二十七年,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八年連升六品十二級。

我任京官期間,廣識京師有道之人,治義理、考據、辭章之學。咸豐元年,太平天國事起,我屢向清廷冒死獻策,其中以'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最為激進。二年,我典試江西途中母親病故,回鄉服喪。不久,奉命在鄉舉辦團練。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我所辦湘軍初具規模,與太平軍轉戰長江中下遊地區。

這些事情,現在先想來就在眼前一般......."

微微笑著看向沈驃,好像在對一個老朋友訴說著自己的生平:"我什麼都想到過,只是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皇帝,有些可笑,可也有些自豪,這人那,不管是誰有誰不想當皇帝的?別人沒有做到,可是我做到了!

雖然只有六天,可是我卻不後悔,沈驃,知道我為什麼要當皇帝嗎?不是因為聽信了那些人的話一時頭腦衝動,而是我特意這麼做的。我心裡清楚的很,只要我一當上這個皇帝,咱們長沙就再也保不住了,可是,我還是當了這個皇帝......

長沙既然肯定要破,那就乾脆早些讓它破了,你看著,長沙一破,百戰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開進長沙,阻擋清軍進攻,咱們這些人死了不要緊,這樣張震就非得直接和清軍對話,張震會幫咱們報仇,會殺了康雪燭,一定會幫咱們報仇的!"

說到後來,曾國藩的笑聲越來越響亮了......

沈驃聽了一下外面的動靜,平靜地說道:"陛下,敵人似乎已經進宮,請陛下恩准,讓臣侍候陛下上路吧......"

曾國藩點了點頭,然後沈驃拿著火把緩緩站了起來......

"曾文正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人物,同輩莫不奉為泰山北斗。太平軍起事後,不久即蔓延數省。曾文正乃於湖南招練團勇,更有數湘人佐之。湘人素勇敢,能耐勞苦......後蕭條,家人之清貧如故也。總文正一生之政績.......其正直廉潔忠誠諸德,皆足為後人模範。故其身雖逝,而名足千古。其才大而謙,氣宏而凝......."

"曾國藩者,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兇。既振旅,始為王船山遺書,可謂知悔過矣。死三十年,其家人猶曰:'吾祖民賊。';悲夫!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有人誇曾國藩,也有人罵曾國藩。千秋功過,誰與評說?後人一定不會忘記曾國藩,也會對其作出形形色色的評價。

可是曾國藩卻再也聽不到了,在這段歷史上,他走了一條和另一段歷史完全不同的道路,這一點是曾國藩永遠也想不到的。

功過都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然後再被人一一翻出,用不用的眼光,做出自己的評價。

說不完,也道不盡......(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