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能大寶鑑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5章 你問我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5章 你問我答

楊磊這第四個問題,問到了關鍵點上。

接私活兒的問題。

首都的家裝市場規模大不大,這都不用問,哪怕沒什麼前瞻眼光的人也知道市場很大。

也因此,對這些家裝工人而言,接私活兒的機率也就更高。

畢竟都在首都混飯吃呢,誰還不認識幾個同行?

就像廚師們。

一個城市裡的廚師們會經常相互串臺幫忙。

什麼意思,比如說A家飯店的廚師今天有事兒,但飯店肯定不能直接歇業啊,怎麼辦?找其他店的廚師過來幫忙。

這不只是一個個人交情的問題,更是一個行業規則,因為幹餐飲的基本上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大家都需要這樣的幫助,所以基本上只要有需要,開個口就能找到人過來幫忙,或者是老闆找,或者是廚師找,反正都一樣,當然工資肯定是缺人那一方給開,而且得好酒好菜招待一頓。

這種串臺幫灶行為,其實就是接私活兒。

家裝工人們也差不多性質。

不過家裝工人接私活兒,賺的可不是那一天的工資和一頓好酒好菜,而是幾千甚至上萬的現金。

而且隨著首都家裝市場規模的急劇擴張,接私活兒的行為將會越來越普遍,因為幾乎所有家裝公司都會面臨著人手短缺的情況,尤其是高素質的熟練工。

所以,這個問題也是這些家裝工人最在意的。

於是,這個問題一出口,現場的爭論聲更大。

“憑什麼?”

“抽多少?”

“沒這麼壓榨人的。”

“私活兒私活兒,你們憑什麼抽提成?”

“如果真的可以用公司的東西甚至人手,抽提成也不是不可以,但,這個不好操作啊,提成怎麼計算?”

“第一次聽說出來打工還要反過來給老闆提成的。”

“胡鬧嗎這不是?”

“沒這樣的道理!”

聲音很大,證明反應很強烈。

但內容卻很一致,主要就是反對。

也正常,從工人手裡抽提成,確實有點不太體面,哪怕只是象徵性地抽一點,吃相也顯難看。

但是道理卻又說得過去,或者說抽成本來就是應該的。

哦,你是公司的人,拿著公司的五險一金保底工資,享受著公司平臺帶來的便利,吃著公司的飯坐著公司的車用著公司的工具打著公司的名義出去接私活兒卻不分公司一分錢,這說得過去嗎?

說不過去。

所以,在陣陣反對聲中也有一些微弱的聲音表示可以談。

楊磊等了大概兩三分鍾,等爭論聲小了一點,這才點頭:“可以,我大概知道你們的意思了,那接下來就是第五個問題,如果確保你們的月收入不低於行業標準的百分之一百二,你們可以放棄接私活兒嗎?”

“百分之一百二?”

“就是以前賺一萬,現在賺一萬二的意思,聽起來似乎……”

“這個標準誰來定?”

“什麼叫行業標準的百分之一百二?”

“照這麼說,我們坐著什麼都不幹也能拿到錢?”

“你們當老闆的捨得?”

這次的反應沒有剛才那麼強烈,但疑惑更重。

因為他們還從沒有聽說過這種事情。

而且行業標準什麼的也不好界定。

不少工人就直接問到了關鍵點上,只是沒有人願意給出一個直接的回答。

這也正常,面對不瞭解但又事關自己利益的東西時,絕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狐疑外加迴避,這是人的本能反應,很正常。

但也說明聰明人是真不少,哪怕是沒什麼文化的民工也不是那麼好忽悠的,反應很敏銳,也能一針見血地找到問題的關鍵。

只是這些聰明人很少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就算能發現問題的關鍵,也缺乏足夠的執行能力以及其他,最終導致他們和身邊的普通人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還是那句話,懶惰是人的本能,絕大部分人只要能活下去,就會本能地遵從這樣的行為方式,能省點力氣就省點力氣,而且相比腦力勞動,這些人寧願承受更多的體力勞動,似乎在人的本能行為判定中,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更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具體原理楊磊不懂。

但人心和人性,他很懂。

所以,這些反應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等工人們逐漸平息,他敲了敲喇叭,“我的問題問完了,現在輪到你們了,誰先來?”

剛才還七嘴八舌發表意見的工人們卻像是被堵住了嘴巴,左看右看就是不開口。

都在等第一個。

嗯,沒有人願意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做出頭鳥。

直到有個小老頭兒站起來,大聲問:“老闆,我們真給發五險一金?”

楊磊點頭:“對,簽了正式勞動合同的正式工都會安排五險一金以及帶薪假這些待遇,這是寫進勞動法的,不給這些就是違法。”

“肯定有什麼限制吧?”

“當然,上下班要簽到,有事兒要請假,接私活要申請,要定期接受技能考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違反合同,反正就一個意思,不能像以前那麼隨心所欲,就算閒著也不能亂跑。”

“那,有什麼好處?”

“五險一金是最基本的,這點你們可能不太懂,我待會兒會專門講解五險一金的好處,除此之外就是帶薪假期、保底月薪、年終獎、逢年過節的福利等直接好處,另外呢,正式工是有上升渠道的,這麼大一家公司,需要很多來自一線工人的中高級管理人員,表現出色有很大機率升職加薪。”

“就這些嗎?”

“當然不止這些,”楊磊笑眯眯地丟擲一枚重磅炸蛋,“我正準備投資建造一個新小區,不過這些房子不對外出售,而是打算作為員工福利獎勵給表現優秀或者到了一定工齡的員工,這是只有正式員工才能享受的待遇和福利。”

這話一出口,現場瞬間炸鍋。

福利房?

這是一個很遙遠的詞彙。

但沒有人會覺得陌生,因為這曾是多少人的夢想,奮鬥一輩子就想著弄一套福利房回來。

彷彿人生中有這麼一套福利房就圓滿了。

只是,這對這些沒什麼文化的普通工人來說實在太過遙遠,不管在鄉下種田還是出來打工都不可能獲得這樣的待遇。

可現在有人告訴他們,他們也有機會獲得一套屬於他們的福利房,不炸鍋炸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