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

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

1

***率領的野戰軍“前指”機關和六縱、二縱、三縱,一夜行軍,進入經扶境內,擺脫了國民黨軍。

劉伯承率領“後指”及一縱等進入安徽臨泉境內。

儘管脫離了國民黨軍,但要在大別山堅持,粉碎國民黨軍的清剿,艱苦的歲月還在後頭。當時的方針是“避戰”。這是***提出來的。事後,***曾回憶說:“大別山戰略機動範圍不大,容不下更多的部隊,特別是我們習慣於在平原地區搞大開大合的作戰,到這裡感到很拘束。所以,把部隊分開建立軍區、軍分區以後,主力就逐步向北面轉移。中間還有些插曲,就是部隊的同志著急,總想打個把殲滅戰。我們開了個會,我講的話,提出要‘避戰’。因為那時打不得敗仗,一敗就不可收拾。後來劉鄧分開了,伯承率領第一縱隊和野戰軍的司令部、直屬隊到淮河以北,指揮全域性。南下大別山的兩個後續部隊王宏坤、張才千的第十縱隊和第十二縱隊,也不在大別山,向桐柏、江漢兩區展開。就是我一個,先念一個,李達一個,帶著幾百人不到的“前方指揮所”留在大別山,指揮其他幾個縱隊,方針就是避戰,一切為了站穩腳。那時第六縱隊擔負的任務最多,在大別山那個丘陵地帶來回穿梭,一會兒由西向東,一會兒由東向西,今天跑一趟,明天跑一趟,不知來回跑了多少趟,迷惑調動敵人。別的部隊基本上不大動,適當分散,避免同敵人碰面。”

從***的回憶中,不難看出,六縱是在不斷地運動。換句話來說,六縱在不斷調動國民黨軍,在不斷地作戰。

確實,為了破壞國民黨軍隨時實施合圍,六縱採取了以旅為單位活動,縱隊政委杜義德帶十七旅活動,縱隊副司令員韋傑帶十八旅活動,十六旅則在尤太忠旅長和張國傳政委的率領下,單獨活動在英山、羅田一線。

六縱這三路人馬,最有故事的算是韋傑和十八旅這一路人馬了。

“肖永銀,你帶你的十八旅在這個範圍活動。”***對肖永銀邊說,邊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圈,“京廣路以東,大別山梁以南,麻城以西,長江以北,是你活動的區域。明白嗎?”

“明白。”肖永銀堅定地說。肖永銀“明白”的含義是此地區有4個軍的敵人。

縱隊政委杜義德說:“肖永銀,韋副司令員帶縱隊部分人員,隨十八旅行動。你們應當儘可能多的拖住敵人,也就是說,不能簡單地‘打游擊’求生存。要靠上去,貼住敵人找仗打。當然,還要顧及敵人兵多勢大,自己不要讓敵人吃掉。”

***補加了一句:“肖永銀,你可注意啊,不能馬馬虎虎,讓敵人捉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肖永銀看了看鄧政委和杜政委,點了點頭。又傳向看了一眼旅政委劉昌。劉昌是從旅政治部主任職務上剛提到旅政委位置上的,原政委李震升任六縱政治部當主任了。意思是,劉政委,你還有什麼意見?

劉昌政委明白肖永銀的眼神,說:“韋副司令員還有什麼指示!”

韋傑開門見山說:“照理說,十八旅旅長政委配得齊齊的,用不著我這個副司令員跟著走。杜政委昨晚對我說,讓我去十八旅,任務不是抓工作,而是抓戰機。因此,我這次跟隨十八旅,只帶作戰參謀程永芳和警衛班。有戰機出現時,我們協力打敵人!”

***看情況都差不多了,便說:“你們執行吧!”

就在肖永銀和劉昌起身要走時,“前指”參謀長李達叫住了他倆:“你們給我留下一個營吧!”

肖永銀和劉昌知道,十八旅一走,“前指”的警衛力量實在是太薄了。當然,肖永銀和劉昌也知道,十八旅留下一個營,兵力將六分去一,只剩下5個營的兵力去背4個軍的大包袱。但是他們還是痛快地答應了李達參謀長的要求。

肖永銀說:“好吧,我給你一個營。五十二團二營交給你。”

肖永銀和劉昌回到旅部,立即集合全旅指戰員進行出發前的戰鬥動員。這一天是1947年12月19日。此時,縱隊副司令員韋傑等一班人馬也已到十八旅。

劉昌政委對指戰員們說:“這次敵人圍攻我們,是在我軍處於戰略進攻,敵人處於戰略防御形勢下的垂死掙扎。我軍躍進大別山,正是要吸引大量敵人向我進攻,我們背得越重,對其他兄弟戰略區大量殲敵越有利;兄弟戰略區反攻和進攻的勝利,也正是對我們堅持大別山鬥爭最有力的支援。只要我們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毛主席的教導和劉鄧首長的指示,團結一致,堅決戰鬥,就一定能粉碎敵人的圍攻。特別是這次對付的圍攻,我們旅要單獨行動,大家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樹立戰勝敵人勝利的信心。具體任務,由旅長宣佈。”

旅長肖永銀望了望隊伍,高聲問:“楊永昌!”

“到!”五十二團二營楊永昌站了起來,響亮地答道。

“你把二營帶走,保衛首長,保衛野司,打完了,也要打,完了就算了!”肖永銀目光如炬,照耀著楊營長。

楊永昌營長目光烔烔地迎向肖旅長。他明白旅長的話,旅長是在告訴他,部隊打光了不怪你,野司和首長安全出了問題,找你算賬。

“旅長放心,二營拼光了,也要堅決保證野司和劉鄧首長的安全!”楊永昌營長“啪”一下敬禮!

“帶走!”肖永銀下達命令之後,又補了四個字:“見面算賬!”

看著楊永昌下達口令,帶走“衛戍部隊”二營,肖永銀許久才轉過身來,對縱隊副司令員韋傑說:“韋副司令員,我們也出發吧!”

韋傑點了點頭。

十八旅開始向“***劃定的勢力範圍”運動。是夜,部隊營宿一個叫召崗的小鎮。

在燈光下,韋傑對程永芳交待:“程參謀,你的主要任務有這麼幾點:一是修正地圖,做好兵要地志調查;二是與地方聯絡;三是要掌握教育隨來的通訊警衛人員。”

“是!”程永芳回答一聲後,到一邊工作去了。

程永芳一直在韋傑身邊工作。當初,韋傑在十六旅當旅長時,程永芳就一直在旅部當參謀。程永芳參謀業務很熟練,韋傑交代程永芳的事很放心。

程永芳走後,韋傑心裡總覺得沉甸甸的。

韋傑有個習慣,每到一地營宿,都要看地圖,長時間的思索。這個習慣是韋傑長期打仗行軍形成的。當韋傑看到,地圖上紅藍兩色的數支箭頭盤來旋去,相互纏繞著,眉頭緊皺起來。這紅色箭頭中,不僅有獨立行動的十八旅,而且還有***、李達的統帥部“前指”,還有杜義德率領的十七旅。這藍色箭頭中,是國民黨軍整編第七師、第十一師、第二十師、第二十八師、第四十八師、第八十五師。換一句話講,解放軍十八旅整個穿插在國民黨軍之中。

韋傑心裡沉甸甸的,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和思索,把肖永銀叫到了地圖前:“肖永銀,你瞧,南邊麻城,西邊張店,東邊黃土崗,都有敵人……”

韋傑還未講完,肖永銀已明白韋傑的意思:既然東西南三個方向都有敵人,只有我們來時的方向北邊“平安無事”,韋副司令員的思路是原路返回?那怎麼行?才剛剛離開野司十幾裡,怎麼就回去了?

肖永銀心頭不快,肚裡便在罵,“膽小鬼!”嘴裡則說:“你說的這些情況靠不住!為慎重起見,我馬上派偵察員去偵察!”

韋傑原本是覺得危險,也沒有想到要撤,只是想往東邊打他一傢伙,現在經肖永銀一提醒,還真覺得應該撤。於是,韋傑打斷了肖永銀的話,問:“你知道有多少敵人要來嗎?情況嚴重,我的意見馬上撤!”

“我不同意,原地駐紮!等情況搞清楚了再說!”肖永銀不服氣。

兩位指揮官意見相左,直接頂起了“牛”。

一個是現任最高指揮官,一個是最高指揮官的上級。按上下級關係,十八旅旅長應當服從縱隊副司令員;按對這支部隊所負的直接責任而言,十八旅旅長擁有實際指揮權。兩個人都可以制約對方。如今,兩個人意思相左,而且各抒己見。這樣一來,軍事指揮權便分割了,形成不了統一的意見。

指揮部裡的所有人,神色凝重起來,難道這是“出師不利”的預兆……

指戰員們的心裡為之一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