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

小序 九九歸一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保衛祖國和世界和平,開赴抗美援朝戰場。

1951年1月,中央軍委免去了1軍生產任務,部隊除了剿匪任務外,就是集中起來訓練。

1952年6月,中央軍委命令:為準備執行抗美援朝的作戰任務,決定1軍與3軍合編為“重灌第1軍”。

3軍是許光達大將帶出來的一支部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屢立奇功。在陝北,黨中央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許光達率部馳援,*脫離險境。蘭州鏖戰,3軍將士以一當百,將敵人堵在黃河橋頭,把敵人變成了甕中鱉……

3軍神勇無比的故事說也說不完,如此他們和1軍合編在一起,將要開赴朝鮮戰場,將是何等的神勇啊!

合編後的“天下第一軍”,正式番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下轄3個師:1師、2師和7師。1師由原1軍1師和3師合編而成;2師由原1軍2師和原3軍8師合編而成;7師由原3軍7師和9師合編而成。軍長由黃新廷擔任,政治委員由梁仁芥擔任,參謀長由楊文安擔任,政治部主任由吳融峰擔任。1師師長是羅坤山,政治委員是劉佩榮;2師師長是遊好揚,政治委員是粟光祥;7師師長是閔洪友,政治委員是戴金川。

1 支援與志願

雄赳赳,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衛祖國,

就是保家鄉;

祖國好兒女,

齊心團結緊。

……

1953年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軍兵分兩路,從通化、柳河昂首唱著這首氣勢昂揚的《志願軍之歌》,闊步出發了。他們分頭從輯安和安東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軍”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軍”改稱的。為什麼要用“志願軍”呢?1軍政委梁仁芥入朝之前,部隊在清原縣出發的誓師大會上,說過這個問題。

梁仁芥搞教育也好,做動員也好,總是故事式的,座談式的。這次誓師大會也一樣。梁仁芥走下主席臺,走到戰士中間,高聲地說,最初呀,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研究時,想用“支援軍”的名義出兵朝鮮,支就是支援的“支”,援就是援助的“援”,支援一下嘛。這事讓民主人士黃炎培知道了。黃炎培閱歷很豐富呀,經驗也比較多。他求見毛主席說:“自古道,出師有名,名不正則言不順,這仗就不好打呀!”毛主席問:“用這個名字,我們是出師無名嗎?”

黃炎培說:“主席啊,支援軍是派遣出去的,那麼是誰派出去的呢?是國家嗎?那麼,我們是不是要跟美國宣戰呢?”

毛主席說:“你這一問,問得好啊!我們不是跟美國宣戰,不是國與國之間宣戰,我們是人民志願的麼,這是民間的事兒,人民志願幫助朝鮮人民的,不是國與國的對立。”毛主席說到這,伸手從筆筒裡抓起一支筆,將“支援”兩字改為“志願”兩字。志就是志氣的“志”,願就是自願的“願”。

現在,我們志願軍在朝鮮已打了兩年多仗了,美國也公開承認了這個名字。好多美國高層領導怕了,才承認的嘛。他們知道我們是正規軍,是主力軍,根本不是什麼志願軍。但是害怕把戰爭擴大了,也只好承認了志願軍的名字!18世紀啊,美國反抗英國殖民統治,打了一仗,當時,法國和歐洲一些國家曾派出政府軍去助戰,也是用“志願軍”這個名義的。想不到啊,現在美國侵略朝鮮時,卻又遭到同樣性質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痛擊!真是一種歷史的諷刺啊!

梁仁芥政委如此緩緩道來,讓官兵們想起了朝鮮戰爭的起因,想起了彭德懷這位老首長在朝鮮指揮的一個接一個戰役。

在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指揮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25日渡過鴨綠江,到現在,已連續以運動戰進行了5次進攻性戰役,與朝鮮人民軍一道,把沃克率領的9師從鴨綠江、圖門江邊打回到三八線附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時,1軍奉命入朝,主要任務是接替47軍的既得陣地。這項任務很艱鉅,既得陣地位於朝鮮臨津江的兩岸,正面西起基谷山、牡丹峰,東至將軍洞、星湖裡之間。當然,此時的美國總統不是杜魯門了,而是這年剛剛當選的艾森豪威爾了;此時在朝鮮戰場的“聯合國軍”總司令不是麥克阿瑟,而是馬修?李奇微。艾森豪威爾一臺上,要“舉行大規模登陸作戰,結束朝鮮戰爭”,計劃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側後方——朝鮮半島的東西兩岸實施兩棲登陸。在這種背景下,中央軍委和*主席決定,1軍和其他幾支兄弟部隊立即開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堅決粉碎敵人擴大戰爭的陰謀,一直打到敵人罷手為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