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章 本田宗一郎的故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章 本田宗一郎的故事

沈笑夫心想,要協助隋老師制定教師復習計劃,這計劃怎麼做啊?

先想想吧,到時候聽候隋老師的召喚就是了。

每天晚上晚自習之後,沈笑夫還是和師兄董車帝相約操場,跑上3000米左右。

日子過得既充實又緊張,既匆忙又舒爽。

這天晚上,董車帝問:“下週就要開運動會了,你準備得怎麼樣啊?”

沈笑夫笑著說:“這樣天天和您一起跑步,感覺進步了不少。只要身體素質提高了,得不得獎其實無所謂的!”

董車帝笑著著說:“呵呵!這個心態不錯!”

沈笑夫轉頭問道:“師兄,你準備得怎麼樣啊?”

董車帝呵呵笑著答道:“跟你一樣,重在參與!”

……

晚上睡覺之前,沈笑夫開啟《汽車的故事》,看到了一篇你好文章《本田宗一郎的故事》:

1906年11月17日,地處日本本州島中部太平洋沿岸的磐田郡光明村,誕生了一個男嬰。

那個年代,在日本最受尊敬的便是擁有特殊技能的匠人,而具備一流手藝的匠人則被稱之為宗師。

身為一家之主的本田寅市,為這個給家人帶來希望的小孫子取名本田宗一郎,在他身上寄託了一份希望。

此後,精雕細琢、追求極致成為伴隨本田宗一郎一生的教導。

同很多成功者幼年的經歷類似,本田宗一郎出身窮苦家庭。

世代務農的本田家族,基本只能解決溫飽問題。

為了謀生,父親當起了鐵匠,本田就幫助爸爸拉風箱。

有一次,一輛車子開進了村莊,他馬上就被這漂亮的車所吸引,以後,每次看到汽車經過,他就會扔下手中的實情跟著汽車跑。

本田宗一郎高中畢業後,由於自幼對機械有一種特殊的偏好,16歲的他不顧父親反對,毅然來到東京一家汽車修理廠當學徒。

因為年紀太小,本田宗一郎剛開始半年時間都是幫廠主看小孩,半年後才開始學習修理汽車。

但維修工作讓本田宗一郎樂在其中,因為自己對汽車的極大興趣,使他有機會瞭解汽車的構造和發動機的原理。

6年學徒生涯結束後,1928年本田宗一郎回到家鄉開設了一家極其簡陋的修理廠“技術商會濱松支店”。

因為自己維修技術高超,喜愛專研,很多別家修理不好的汽車,送到本田這裡,總能修好。

長此以往,本田宗一郎的名聲越來越大,而生意也越來越好!

當年就賺80多日元,三年後,這個修理廠已經擁有50名員工,每月賺差不多1000多日元,因為自己喜愛研究,本田拿到不少的專利。

眼看修理廠越做越大,然而目光遠大的本田宗一郎毅然關閉了修理廠,把所賺到的錢全部投入到製造業。

“人生的青春,逝去就不再來了。”

年輕有為是指能夠珍重青春的人,如果青年時代無所作為,那就是年輕無為,這實在很可惜。

於是在1934年,本田宗一郎傾其所有建立了“東海精機公司“,那年他28歲。

公司成立後不久,當時日本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豐田便找到了本田宗一郎,有意訂購3萬個活塞環,在印證了本田宗一郎獨到眼光的同時,也為公司的發展開了個好頭。

不過隔行如隔山,由於活塞環的製造對於冶金有著極高的要求,之前的汽修經驗完全派不上用場,專業知識的缺乏使得產品一次次的實驗結果都不盡人意。

32歲的本田宗一郎毅然決定重返校園,學習的理論知識加上拼命三郎的精神,本田宗一郎終於造出了合格的產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要求,得到了豐田的認可。

1944年,本田宗一郎成功研製“螺旋槳自動切削機”,將切削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使加工一個螺旋槳的時間由一個星期縮短到15分鐘,這項發明取得了40項技術專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人這一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挫折總是避免不了。

1945年,因三河地震,導致東海精機重工業濱松工廠破產。

本田將所持有的東海精機重工業股票全部轉讓給豐田自動紡織機公司,本田宗一郎宣佈離開該公司。

不為99次失敗氣餒,一心為第100次成功努力,這是本田宗一郎的人生信條。

人沒有刺激就不會進步。當一個人身處逆境、走投無路時,智慧就顯得尤為寶貴。

經受的痛苦與獲得的榮譽往往成正比。如果說有了榮譽就沒有痛苦,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1946年10月,本田宗一郎決定重整旗鼓,在濱松設立了“本田技術研究所“,這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本田宗一郎認為,經受過失敗的人能吃苦耐勞,而且痛苦的經歷會成為一股力量,成為人生飛躍的基礎。

1947年,本田宗一郎親自動手成功研製出50毫升雙缸“a型腳踏車馬達“,這是最早的“本田摩托發動機“也是本田a型摩托批量生產的開始。

他的成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許多人都在仿製本田式的“機器腳踏車“。

1948年9月,為在摩托車領域站穩腳跟,本田宗一郎決定生產真正意義上的摩托車。

試做摩托車、翻越箱根山、遭遇市場慘敗、誓言“登上最高峰”、損兵折將、出征大賽,鎩羽而歸、再次出征。

做摩托車從本田宗一郎開始,到每個人為之拼搏。

在摩托車領域站穩腳跟後,本田宗一郎清晰的意識到,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必定是汽車的世界,摩托車將逐漸變成陪襯,然後一步一步退出歷史舞臺。

可要踏進汽車這個領域,遠遠要比想象中難。

日本政府對產業實施合併的計劃即鼎鼎大名的《特振法》,只給汽車領域保留了3個生產商名額。

在此名額之外的生產廠家只有被合併和關門兩種選擇,此時的豐田與日產佔據兩席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本田宗一郎製造汽車的夢想還未實現似乎就要破滅,這樣的舉措令他大為惱火。

因此,即使政策已經下達,他仍舊不加理會,宣告一定要進軍汽車領域,這直接引發了我們現在俗稱的“約談”。

也就在這種背景下,1962年本田集團開始涉足汽車生產,他們利用在摩托車開發、經營中獲得的豐富經驗及大量資金,不顧一切地投入汽車開發。

1963年本田技研正式釋出了自己的四輪量產車。同年8月,小型卡車t360問世。

隨後,小型跑車s500登上舞臺。隨著他們的熱銷,本田技研敲開了汽車市場的大門。

“無論多難,我們都可以做到”、“讓我們挑戰更高難度的事情吧”,這是充斥在每個本田社員心中的思想。

1961年,本田宗一郎憑在英國舉行的比賽中,擊敗長期居於壟斷地位的英國摩托以及在以後的比賽中經常獲勝而確定了在國際摩托車市場的地位。

1975年,本田宗一郎又透過在標誌著世界汽車最高水平的一級方程式汽車大賽中獲勝的方式,奠定了自己在這一領域的地位。

本田汽車在世界汽車界引起極大轟動,為公司贏得了不可計數的利潤及商業聲譽。

本田宗一郎成為首個進入米國汽車名人堂的日本人!

本田宗一郎是繼亨利福特後,世界上第二個榮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頒發的荷利獎章的汽車工程師。

在本田宗一郎整個商業人生中,他不斷思考與總結,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商業經營方面的啟示與哲思,本田宗一郎與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經營四聖。

本田宗一郎傳奇的人生經歷,總是讓無數人為之痴迷。

之所以痴迷,我想這或許因為我們還年輕,或許還!

看到這裡,沈笑夫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