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想要造車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想要造車啊!

走進課堂,板寸兒童老師首先通報了班上這次參加駕駛學科奧林匹克聯賽的情況,然後說:

“這次沈笑夫同學以190分的高分,不僅獲得一等獎,而且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六!

這個成績,是我們江岸市學與行培訓中心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

這是我們班的驕傲,更是咱們學與行的榮耀!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想沈笑夫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

譁啦啦啦!

教室裡響起熱烈的掌聲!

帶掌聲平息下來,板寸兒童老師說:

“而且,這次我們班有2個同學榮獲一等獎、4個同學榮獲二等獎、7個同學榮獲三等獎,總共13名同學獲獎,這也是前所未有的成績!

在這裡,像咱們班獲獎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祝賀!”

教室裡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板寸兒童老師說:

“現在我們上課我想造車!

沒有什麼是一箱錢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麼就兩箱。

首先讓我們做一份 ppt 融資 300 萬,剩下的事就簡單了,分為三步:

step one,蓋車間,並僱些工人和工程師;

step two,請設計師做個造型;

step three,增加一些細節,finish!

經歷了網際網路的顛覆潮以及各種賣手機的、拍影片的、做無良醫藥廣告的、甚至還有薯片公司的跨界造車後,彷彿大家都覺得造車不是什麼大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此,我覺得有必要為汽車行業的門檻掃掃灰了。

成熟的車企都有一套自己的開發流程。經過多年的驗證和最佳化之後,各公司的開發流程整體上是趨同的。

下面以某合資企業為例,淺談一下在研發過程中增加的細節。

讓我們從下面兩個假設開始創業。

假設 1:你已經有了一棟辦公樓用於安置非生產員工,也有了一個完整的車間群,包括衝壓、車身、油漆、總裝四大車間。當然,再有一個發動機工廠才是最好的。

假設 2:你已經有了數千名開發、採購、財務、市場部門的員工,也有了數千名培訓好的產線工人。

那麼,現在就可以開始造車了!”

有同學舉手問道:“這樣就可以了?是不是太容易了?”

其他同學附和道:

“是呀是呀!太兒戲了吧?”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只要敢想敢幹,一切皆有可能吧?!”

板寸兒童老師道:

“如今造車,就是這樣啊!

呵呵!

從專案成立到 sop(startproduction 批量生產開始),時間跨度為個月,分為三大階段:產品定義、批次開發、批產準備。”

王麗美說:“哦,四年,還算有那麼長!”

卿樹平說:“總比四個月好!”

板寸兒童老師接著說:

“產品定義階段是從無到有的過程。

根據市場趨勢分析,市場部提出設計一輛小型城市 suv 的想法,目標客戶是初入職場的年輕人。

一聲令下,市場部開始羅列裝備清單和配置表,並預估售價和銷量;

開發部開始提供技術方案、對比競爭車型;

財務部門開始估算材料成本。

初步算下來一看,營業利潤率 5%,也就是 100 塊裡賺 5 塊,好像還不錯啊。

可是領導一巴掌扇過來說:公司目標是 8%!

另一邊,造型的藝術家們放著音樂,四五個油泥比例模型已經快刮好了,時刻準備著領導檢查。

不賺錢咋辦呢?

要麼加價,要麼降本。

開發部開始想辦法降本,但也要結合自身定位和競爭對手的水平來降,那麼先把競爭對手的車各買一輛吧。

拆了幾臺車後發現,哦!它這個秘製隔音包比較便宜,我們也換成這樣的,一下子省 8 塊!

陸陸續續換材料、換沿用件、減少配置,加起來省了快 1000 塊了,可這樣也才達到 6%利潤率。”

同學們聽得呵呵笑起來,覺得板寸兒童老師像說相聲,蠻有意思的。

板寸兒童老師繼續道:

“接下來就要施展加價法則了。

所謂加價法則,就是透過增加產品競爭力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從而可以在提高售價的同時不影響銷量。

簡單來說,就是只增加了 100 塊的裝備,但消費者願意花 200 塊買單。

這樣,弄個酷炫 led 大燈吧,加價 2000!再弄一圈全身鍍鉻,加價 1000!

利潤率終於達標,正式立項。

這會兒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年。

接下來,專案進入概念設計階段。

從現在開始,要把短短幾頁紙的裝備清單變成厚厚一本產品描述,同時結構cad 設計也同步啟動。

那邊的設計師一邊喝著紅酒,一邊繼續最佳化進入決賽的兩個方案。

產品描述作為專案的基礎,要用它來計算成本、計算開發工時、確定實驗範圍等等,必須非常詳細!

不僅要包括所有的零件,還要把每個零件高低中配分別長什麼樣,材料工藝用哪種也講清楚。

理論上,聽完這堂課,你就應該能腦補出這輛車長什麼樣,開起來什麼感覺了。

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

在糾正了幾百個錯誤後,終於完成了產品描述 1.0 版本,當然接下來還會有 2.0/3.0/4.0......

產品描述雖好,但為了信息化管理,還是需要建立資料庫,用表格的形式收集所有的資訊。

這表格可就不是 1.0 這麼簡單了,從誕生之日起到專案 sop,基本上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因為這張表要延伸至批量生產階段,不僅用於開發,還要用於採購、質保、物流等方面。

每個工程師負責幾個零件,填起來也挺快,再一次糾正了幾百個錯誤後,一個幾千行的零件表也基本成形了。

那邊,設計師放下了今天的第三杯拿鐵,說:就這個方案了,拿去做資料吧。

接著就正式進入了批次開發階段!

距離 sop 還有個月,批次開發階段主要是將設計細化,並跟隨市場部不斷變動的需求時刻對設計進行更改。

首先進行掃描、光順逆向,根據光順面才能進行內部結構設計。

一群繪圖員日以繼夜,幾個月後終於完成了概念車資料。

光看資料沒意思,還得造出來。樣車部門帶著一群金鍊技師,甩開膀子就幹。

重要零件開模具,其他的就用別的車上的零件切切補補,一輛概念車就造好了。”

板寸兒童老師笑眯眯地看著大家,指著黑板上一張概念車圖片說。

同學們一臉懵逼,似笑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