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章 2011年汽車市場值得期待(《夢想充電站》小康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一十章 2011年汽車市場值得期待(《夢想充電站》小康夢!)

下午,沈笑夫到網上查詢汽車有關資料,忽然看到一篇文章《2011年汽車市場值得期待》:

*********

2010年12月23日,京都“治堵”政策這只讓汽車廠商們無法睡安穩覺的靴子終於落地。

很明顯,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副省級城市都不同程度面臨堵車的問題,甚至一些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市級城市也開始面臨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城市治堵大幕拉開,儘管滬上的限牌政策一直備受爭議,但目前似乎沒有比限更好的辦法,所以作為首善之城的京都也痛下殺手,並且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推出了限購、限行、限牌的政策。

事實上,作為首都,京都治堵新政的示範作用已經開始顯現。

據瞭解,全國各大城市都紛紛研究治堵政策,例如羊城在京都治堵新政出臺後就明確表示支援,滬上也確定要將拍牌政策長期實行,而浙省更是提出要年納稅5萬才有資格購車。

【1】

近幾年來,我國汽車銷量的飛速增長,很大程度得益於一線城市,以目前國內副省級城市的發展速度,很快也將到不限不行的地步。

比如人口不到1000萬的沈市,汽車保有量將過100萬,堵車就已經比較嚴重了,而且每天上牌量都在700-800輛,很快將面臨和北京一樣的情況。

如此可見,限車政策在一線城市蔓延,並不是專家坐在辦公室裡瞎想,而是可期的現實問題。

與此同時,購置稅優惠、以舊換新和汽車下鄉等政策相繼到期,車船稅也開始漲價,油價不斷攀升,停車費也不斷上漲,對汽車發展不利的訊息接踵而至。

但是,這一切卻沒有改變汽車行業對未來的信心,新北亞車市遲總判斷,2011年我國汽車銷量增幅不會低於15%。而

專家徐長明的預測更為樂觀,在16-18%之間。

中汽協董秘書長也強調,我國汽車進入平穩增長期,增幅在10-15%之間。

儘管與2010年32%的增幅相比,這些指標都大幅降低,但考慮到1800萬輛的龐大基數,我國汽車市場的增量依然驚人。

用新北亞市遲總的話說,就是“剛性需求在那兒,誰都無法阻擋”。

【2】

對於京都的治堵新政,長城汽車商副總並沒有過度的憂慮,因為長城汽車的重心在東南沿海、西南、西北和東北等地區,而京都市場所佔的比重相對較小,僅有4家經銷商。

儘管對來自京都制堵新政的示範效應存在一定憂慮,但長城仍將將產銷目標定為50萬輛,比2010年增幅高達28%。

長城汽車的高增長目標,並不是個案。

某車網透過大量的採訪調查發現,對今年的市場預期,多數企業都表示“增長仍是主旋律”,一些企業產銷目標甚至定得很高。

2011年剛一出頭,一些汽車企業就公佈了全年的產銷目標。

吉利集團2010年銷售突破41.5萬輛,按照2011年的銷量增幅計劃,年銷量將達到49萬輛,增長8萬輛左右,全年產銷同比增長不低於18%。

奇瑞也提出了年銷80萬輛的目標,將有5款新車上市。

昌河汽車也制定了23萬輛的高產銷目標。

從長城、吉利、奇瑞目前公佈的產銷目標來看,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對今年的汽車市場還是信心十足。

合資品牌雖然沒有自主品牌這樣的高調,但整體看來對市場的預期也是以漲為主。

上海通用2010年實現以1,038,988輛的銷量,同比增長達到42.8%,重新整理了傳統乘用車企的年度銷量記錄,並成為國內首家年產銷過100萬輛的乘用車廠家。

在如此高的基數下,2011年還是把產銷規劃定在了115萬輛左右,增幅在10%以上。

他們說:“在我國經濟的增長以及市場的剛性需求的背景下,2011年將是一個不差的年份。”

東風日產2011年銷量目標定為77萬輛,預期同比增長達到17%。

對於如何實現,東風日產表現將依靠新上市的陽光、逍客以及在年內即將上市的新騏達和全新SUV美人奴來實現。

當然,也有的企業預期目標較低,比如北京現代2011年銷量目標72萬輛,增長率僅為2%。

另外,高階品牌似乎對市場更有信心。

某車網在對寶馬、賓士、奧迪等主流豪華車品牌的調查中發現,對於京都或者漫延到全國一線城市的“治堵”政策,普遍認為不會影響這些高階品牌的發展。

儘管寶馬並沒有明確公佈2011年的產銷目標,但是其公佈的2011年新產品計劃:包括全新一代BMW X3、全新BMW 6系,以及首次進入我國市場的MINI AN等。

在國產車領域,全新BMW 5系長軸距將以8款車型挺進2011年。

由此可見,2010年“全年銷16萬輛,提前三個月完成全年目標”的成績,讓其決心在2011年再大幹一場。

【3】

某車網針對消費者購車傾向的一份調查顯示,有超過半數(52.9%)的消費者表示不會因為各種新政策的出臺改變自己的購車計劃,只要能買就還是要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餘的消費者,也都處於徘徊狀態,23.4%表示暫時不買,另外23.7%表示要看情況。

由此可見,相關限制政策的出臺,對於人們的購車計劃影響不大,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於汽車剛性需求的不斷提升,有需求,就有市場。

僅僅透過各種限制措施,無法對人們的購車熱情產生實質上的影響。

針對用車成本上升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9.2%的人表示如今的用車費用過高而打消購車念頭。

餘下的80.8%的被調查者均表示不會影響購車計劃,其中51.9%的消費者認為現階段的價格還可以接受,但如果再漲就不好說了,另外28.9%的消費者是因為對目前的公共交通並不滿意而堅持選擇購車。

可見,單純的透過提升用車成本,並沒有影響到人們的購車計劃。

而從2010年年末,消費者幾乎是“搶”車的現實來看,近兩年我國汽車的熱銷,是正常的市場需求所致,並不存在泡沫。

年末那兩個月,找關係買車的比以前多好多,而且很多人已經不挑車了,只要有就買。

一些比較暢銷的車型甚至都賣斷了貨。

事實上,政府的限購,更多的也只是限制增量,針對首次購車者,而對於廣大的換車消費者,按照規定原有牌照可以進行更新,並不需要搖號。

而這種增量市場空間也巨大,以京都為例,保守估計一年都在30萬輛左右,如果報廢車政策出臺,以及二手車在全國市場更充分的流通,這股換車潮將很快到來,也將給我國汽車產銷帶來巨大增長。

【4】

從2008年開始,我國汽車汽車業掀起了一場渠道下沉的潮流,即使是中心城市,也開始向城區周邊的衛星城進行擴散——在南國如羊城遠郊的清遠,在北國如津天臨海的塘沽,在江浙像蘇州的吳江,都已經是4S店林立了。

像長安福特、長安鈴木、東風日產等企業,都已經有針對性的對這些新興市場進行布點。

如果說這些都是這些都還是一些企業在戰略上的未雨綢繆,那麼當“堵城”時代來臨,受到一線城市治堵限購、限行等措施的影響,廠家銷售渠道加速下沉到二三級、甚至四五級市場,將成為必然的選擇,而對一些低端品牌而言,甚至是生死悠關的選擇。

如果說合資企業的渠道下沉,瞄準的還是地級市、縣級市,或者是富裕的村鎮,商業模式仍是以建4S店的形式;

而自主品牌的渠道下沉,則可以說是把觸角伸到了國內各地,商業模式有2S店,小展廳,甚至一些微車品牌已經到了修理部都能賣車的程度。

比如五菱、長安等微車品牌。

另外,有關專家指出,從我國經濟的整體狀況來看,中心城市也必然是汽車銷售的主陣地。

我國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城市和城市之間發展不平衡,目前來看,更有汽車消費潛力的人仍集中在一線城市,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

所以,該專家認為,未來汽車廠家要靠更出色的產品和服務守住一線市場的份額,然後透過渠道下沉開拓新興市場,能過覆蓋率的提升提高產銷增量,實現產銷繼續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