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七章 智慧車的現狀與未來(《夢想充電站》小康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二十七章 智慧車的現狀與未來(《夢想充電站》小康夢!)

沈笑夫繼續完成《智慧車的現狀與未來》:

“【二、智慧車的未來發展趨勢】

米國在智慧車的發展和應用領域一直都保持著最活躍的發展態勢,一定程度上,美國智慧車的未來發展方向代表了智慧車的發展趨勢。

1 .多軍種,系列化與車族化.

2009 年,米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Training and Doand,TRADOC)和坦克機動車研發工程中心(Tank-Automotive Researent aer,TARDEC)聯合釋出《機器人戰略白皮書》。

綜合考慮未來裝備需求,進行了當前美軍智慧車的發展規劃,確立了智慧車研究更加重視多軍種、系列化和車族化的發展理念。

米軍目前所研發的智慧車分別針對各軍兵種不同的需求,如適應於海軍陸戰隊要求的角鬥士(Gladiator)無人戰車,適應於阿富汗排雷需要的微型連枷(Mini-Flail)掃雷車;

適應於城市環境的偵察、巡邏、監視等任務的龍騰(Dragon Runner)小型智慧車等。

同時,一部分智慧車又發展出多種變型車,以適應多樣化的任務需要,例如多功能通用/後勤裝備車輛(Multifun Utility/Logistics Equipment Vehicle,MULE)共包括3種變型車,分別為:運輸車型、掃雷型和輕型突擊型。

2 .總體技術上向通用型發展。

現階段研究的智慧車一般都是針對某種特定的任務,為達到最優的價效比,在總體技術上將逐步向平臺的模塊化、運載子系統的通用化方向發展,也即智慧車的通用技術將是未來的研究重點。

例如,由米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等為美國陸軍未來戰鬥系統(FCS)研發的自主導航系統(Autonomiavigation System,ANS)就是一種通用的智慧車控制軟件系統,根據需求經過不同配置後,該系統就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能夠適用於美軍所有的智慧車。

著眼未來,這種通用型方式將成為今後智慧車的主要研發方式。

3.以軍事應用為牽引,以民間應用為助推,協調快速發展。

軍用技術與民用技術往往是交叉的,例如米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網際網路、全球定位系統等最初都是軍事專案,發展起來之後轉向民用,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促進了這些軍事專案的深入發展。

智慧駕駛技術也是一種軍民通用的技術,其在軍事方面的發展,重點應是在越野道路、無路環境、核生化環境中的感知及控制技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民用方面則集中在車輛的主動安全、道路規劃、輔助(自動)駕駛等技術。智慧車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和長期的研究,單純依靠軍事投入顯然是不夠的,應將其孕育於民用技術的研究中,充分利用民間巨大的資源,加快智慧駕駛技術的發展。

【三、對智慧車發展的思考】

事實上,早在1939年,米國通用汽車已首次展示無人駕駛概念車。

直至2009年,谷歌推出無人駕駛汽車計劃,這讓智慧汽車備受關注並真正加速發展。

目前,4G通訊、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等新技術加速向交通領域滲透,未來交通呈現出智能化、無人化、網聯化的發展特徵。

以智慧汽車為主的無人交通系統,已成為新一輪產業布局的制高點。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紛紛加入智慧汽車的佈局。

汽車工業的發展,曾出現了多次大的發展機遇:

一是從手工制造向機器大工業轉化的機遇;

二是機器大工業向精細化生產轉化的機遇;

三是以微處理器技術為代表的汽車電子信息化機遇。

遺憾的是,第一次機遇我國有的沒有趕上,第二、三次機遇我國透過開放市場抓住了部分機遇,成就了我國的汽車製造大國地位。

但我國的汽車工業的核心技術――汽車電子技術仍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我國僅僅處於跟蹤模仿狀態,尚不具備與國外汽車同行競爭的實力。

從20 世紀末開始,隨著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汽車工業出現了從代步工具向智慧移動機器人(或稱輪式機器人)轉變的第四次發展機遇,智慧車就是此次轉變的標誌。

這次變革的核心將是研究和開發集感知、決策、控制於一體的人工智慧技術,稱之為“汽車大腦”。

如同作業系統是計算機的靈魂一樣,“汽車大腦”將是未來汽車的靈魂。

未來汽車(或稱“移動機器人”)將包括硬體驅殼和“汽車大腦”,汽車的先進程度不僅取決於其硬體的優劣,更取決於汽車大腦。

在這方面,米國人已經走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制定了清晰的線路圖:

第一步是制定無人系統聯合構架(Joiure for Uem,JAUS),確定未來汽車的接口標準(目前美軍軍用車輛必須滿足該標準),包括車輛的感知介面、通信接口、車輛操縱控制介面等;

第二步是研製基於JAUS 標準的自主導航系統ANS,將車輛變成一種自動化的移動工具;

第三步是開發具備環境感知、自主控制和任務執行能力的“汽車大腦”,從而將車輛變成一種移動機器人。

一旦汽車大腦研制成功,未來的汽車將具備難以置信的智能化水平。

具備“汽車大腦”的智慧車進入實用後,由於其強大的易用性、方便性、舒適性和先進性,將會很快在全球推廣應用(蘋果公司的 iPhone4 就是一個示例),我國的汽車使用者不可避免地也會使用這些“汽車大腦”。

試想我國城市裡相當數量的汽車是安裝米國“汽車大腦”的智慧車,在非常時期,有關國家只要一個指令就可以指揮這些智慧汽車癱瘓我國的交通運輸,甚至將這些汽車變成武器向我方發動攻擊。

可見,“汽車大腦”不僅影響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還關乎國防安全,不僅是經濟問題,還可能是政治問題。

米軍計劃從2015 年開始在軍隊裝備無人車,並在 20年內進入民用車輛。

在這段時間內,我國的汽車工業不僅要完成汽車電子技術和精密製造技術領域繼續追趕發達國家,更要把握資訊科技帶來的汽車技術的變革,研發具有自主創新技術的“汽車大腦”,並將智慧車研究納入國家的整體發展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實現智慧車的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