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96章 九一四 拒之城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96章 九一四 拒之城外

想到此處,董策又是嘆了口氣。

到了崇禎朝,大明末年,明軍的戰鬥力真的是已經衰弱到了一個極致,便是連這些戰鬥力相當差的流寇都打不過,更別說跟遼東的建奴打仗了。

當然,此戰之所以如此,也有決策層的失誤這一原因在裡面。若不是洪承疇迫於六月滅敵之催逼,孤山副總兵艾萬年及其副將柳國鎮等人也不可能這麼輕率的就率兵冒進,因此遭遇大敗。其實洪承疇也不願意手下率兵冒進,但六月滅敵,是朝廷給他的任務。

說白了吧,還是朝廷及崇禎皇帝,太過急功近利了一些。

“都讓讓,都讓讓。”

馬蹄聲響起,幾個渾身披甲,手持兵器的騎兵從東北方向過來,其中一人大喊道。他額頭佈滿了汗珠,心下很是緊張,生怕一個不小心把流民給撞死或是踩死,若是那般,可是會被大人懲罰的。

還好,見到官軍打扮的人過來,流民們紛紛讓開一條道路。

這一隊斥候到了董策馬前,紛紛在馬上行禮拜見,齊聲道:“見過大人。”

說的倒都是漢話,但除了一個人字正腔圓之外,其他人口音都有點兒怪異。

董策行軍,素來注重灑下斥候探子,他派出去的斥候,甚至能夠遠及十幾裡之外。

這三人,便是董策派出去的一支斥候隊伍。在前進的過程中,董策有意識的把士卒們打亂了族群,重新組建。他手下的家丁有五六十人左右的樣子,他便把隊伍分成了若干個小隊,保證每個小隊中都有一個他原來的家丁。而且,這家丁擔當的還是隊正的角色。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比起這些察哈爾部的族民們來說,還是董策自家的家丁更信得過,指揮起來也更順當。董策如此做,不是為了分化,而是為了同化——由一個家丁帶著幾個察哈爾部族民,教他們說漢話,教他們行軍打仗時候的注意事項,甚至在紮營休息乃是行軍的過程中,作為教官操練他們。

慢慢的,就糅合成一個整體,淡化了族群的差異,他們不會在意自己是蒙古人還是漢人,只會看重自己的一個身份:董大人的手下。

此時,董策面前的這三百名察哈爾部的精銳,已經跟他們剛離開甘肅大草灘的時候截然不同。這一路上,董策並沒有閒著,在路上的時候,他時時刻刻都在操練這些之前沒有接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察哈爾部族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說之前他們給人的感覺是個尋常百姓的話,那麼現在便是有了些精兵強將的意思了。

之前的他們,雖然控馬技術嫻熟,但一看就知道是沒有接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便是控馬技術再好也不過是尋常百姓而已。而現在,他們給人的感覺則是一支真正的騎兵精銳。

這樣一支兵強甲堅,軍容森嚴的隊伍,很容易就給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威懾力。所以,在董策這支隊伍周圍百步之內都沒有流民的存在。遠遠的瞧見他們,流民們都是讓開道。

不過這會兒董策等人想要再往前走卻也是真難了,層層疊疊的這一大片流民把前路給堵得嚴嚴實實的,他們這麼大一支想過去,人家就算想讓路都沒地方可以給他們讓。

那一隊斥候中漢話最好的自然是董策原來的家丁,他報告道:“大人,屬下等人方才去寧州城下聯絡了,結果城上守軍說不讓咱們進,說生怕一旦開了城門,流民們也都湧進去。”

董策聽了,不由得一陣默然。

一旦在城池附近發現大股流民,立刻關閉城門,不準流民進入,這是這個時代,大明朝的官員們處理流民問題時候慣用的手段。不光是對待戰爭產生的流民如此,便是太平盛世,對待那些因為瀘瀘水災旱災蝗災失去家園,流離失所的災民們,不少官員也是這般處置。

大門緊閉,誰也不準進來,管你在外面是死是活,反正別讓我瞧見就行了。

有那有點兒良心的,還知道往城外弄些糧食什麼的賑濟一下災民,就算是沒什麼切實的用處,但至少也做個樣子。那等沒良心的,根本管都不管。

董策早在之前已經猜到了這個結果,所以他還吩咐斥候們尋找適合安營紮寨的地方。

他問了一句,那斥候立刻道:“屬下尋到了,就在城東,乃是一片高地,旁邊還有條小河,裡面瀘瀘水不多,但總算還有些,那裡也有流民,但咱們選的地界兒在上游,流民就少一些,取瀘瀘水也方便,瀘瀘水還乾淨。”

董策點點頭,吩咐隊伍去往那處高地。

既然前路堵了,也無法通行,董策便吩咐士卒們下了官道,從野地裡前進,讓過前面那些流民去。

在密集的人群中艱難的往前擠了半個時辰,董策等人方才到底地頭兒。確實不錯,地面寬敞開闊,比周圍地勢高一些,還有瀘瀘水源。

董策吩咐下了營寨。因著是臨時營寨,又是趕路而不是打仗,所以營寨扎的很是粗疏。外面只是淺淺的挖了了一圈兒壕溝,三尺深,五尺寬而已,在壕溝後面,是木頭搭建的寨牆。寨牆上開了幾個缺口,連大門都沒有,缺口開的也很大。

如此看來,這營地實在是太過於簡陋了一些,哪怕是臨時營地,也未免太不講究。畢竟一座營地建的堅固了,不僅僅是好看,確實也是有著更好的防御能力。但董策也有他的理由,他建造這樣的營地,和現在他手下的組成有關。若他現在帶領的是磐石堡步軍,那他一定老老實實的按照兵書中所寫的建造營地,一點兒都不會降低要求。但現在,他手裡頭都是馬隊,那樣就沒必要了。現在這個營地的樣子,最是適合馬隊在其中賓士,大門也夠大,要殺出營地也是簡單。

這便是營地了,再往裡頭,就是營帳。而佔了營地一大半面積的,卻不是人住的地界兒,而是馬圈。

馬圈很大,因為董策這支隊伍帶的馬實在是太多,足足有八百餘匹。

除了五百匹馬是蘇泰太后送的之外,還有三百匹,卻是董策在蘇泰太后那裡買的。這三百匹馬,花了董策一萬兩銀子,算下來,差不多一匹馬三十幾兩銀子的樣子,這個價格不算便宜,可見蘇泰太后知道董策有錢,也沒跟他客氣。但問題是,在關內,戰馬稀缺,便是有錢也無法一次性買的這些戰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