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瘟疫襲城(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七章 瘟疫襲城(二)

蜀王府謹德殿,世子的辦公室,清爽寧靜的氣氛充蘊了宮殿。

得知了朱平槿的不幸遭遇,羅雨虹立即跑來充當紅顏知己的角色。她知道,男人外表展示的剛強勇敢大部分都是假的,實際上他們的內心非常脆弱。一個好的妻子,應當在丈夫最脆弱時,及時出現在他的身邊,撫慰他那受傷的心靈。

“你真的認為是鼠疫?”老婆連素來在意的髮型都不顧了,把頭拱進了朱平槿的懷抱,希望能喚醒他內心的自信。

“我沒有看病人。我不知道。”朱平槿四肢耷拉著,回答有氣無力,好像渾身散了架。

“那下面的報告上來了嗎?”

“不知道。我一回來就在這兒。”

“哎!哎!你怎麼回事?”羅雨虹終於火了,手在桌子上啪啪兩下,“一個瘟疫,有什麼不得了,把你嚇成這樣?!我們把王府四門緊閉,儲備足夠的糧食,等疫情過了再出去!”

老婆缺乏常識簡直到了懶得反駁的地步:難道耗子進王府還要走端禮門?

“從來沒聽說過人能把耗子關在門外面的。”朱平槿眼皮都不睜。

“那我們撒石灰,到處撒。耗子一爬就粘在身上,燒死它們!”羅雨虹想了想出了個靠譜的主意。

朱平槿眼睛立即睜開,可是不久又閉上了:“我們吃的米被耗子啃過了,我們喝的水也被耗子喝過了。”

“煮熟啊!”老婆叫喊道:“高溫消毒!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高溫消毒!”

“那病人怎麼辦?”

“隔離!強制隔離!學非典!但是我們沒有治療手段,所以只好任其自生自滅!”

“算你狠!”朱平槿牙關一咬。沒有特效藥、沒有抗生素、沒有疫苗,只好這樣了。

“隔離在什麼地方?”

“城外隨便圈個地方,當然最好還是找個有屋頂的房子。”

“那死人拖出去燒了?”

“仁壽可以,這裡不行。”羅雨虹道:“若是人死了還沒全屍,家屬要找你拼命。屍體撒石灰消毒!”

“那你爹怎麼辦?你沒看見你爹的表情,他看到病人……就像餓狗見到骨頭!”

“你怎麼說話呢?”老婆要翻臉了。

“好好!”朱平槿掌嘴給老婆聽響:“我也是為你爹好,可他根本不聽!他再有本事,也是個十七世紀的醫生,而且街上還買不到藥。”

“我爹是個醫痴,總想把病人全治好,可這不現實!”大概老婆也覺得她爹有些麻煩,手煩躁地在空氣中拂了兩把。不過她知道,對付她爹,主要的責任必須由她來承擔,不能推給朱平槿。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打得滿山飛。父女之間,即便鬧翻臉了,和好也就是一頓飯的功夫。朱平槿這個準女婿就不一樣了,翁婿翻臉那可能是一輩子的事。

“我爹我來管!”羅雨虹大包大攬。

“那我們說好了!”朱平槿直起身體,伸長手臂,抓起辦公桌上的鈴鐺。

“幹嘛呀?作死啊!”羅雨虹連忙從朱平槿腿上跳下來,飛快撫平衣服,梳理頭髮。

“開工了,我們要與死神爭分奪秒!”朱平槿搖響了銅鈴:“我們的計劃全被打亂了!這是一場不期而遇的戰役,既然遇見了,那就沒法躲避!這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我們要與到處亂竄的敵人戰鬥!這不僅是醫學上的戰爭,還是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的總動員!”

大門外響起輕柔的腳步聲。太監走路,都是練過的。沒有大的動靜,更不會帶風。

“哎!記著:田先生和那群小屁孩還關在遵義門裡等你接見!”羅雨虹一邊提醒老公,一邊逃進朱平槿的臥室。她可以經過那裡的小門,從正殿屏風後的過道無聲無息溜回自己的辦公室。

“好了,你先著人安排他們。先緊急後重要,現在沒時間見他們!”朱平槿對著老婆飛奔的背影喊道。

民間的小道消息永遠比官方的訊息傳播得更快。以前是如此,現在還是如此,未來或許還是如此。

恐慌跑在了瘟疫的前頭。

在任何官方消息還未釋出的時候,成都府的四門已經開始出現驚慌失措的逃難人群。當天下午,省城大街小巷裡談論的只有一個話題——瘟疫。到處遍佈的茶館成了疫情釋出中心,人們一邊驚恐地打聽瘟疫的症狀,一邊小心地觀察周圍人群中有無患病症狀的人,以便保持安全的距離。許多商家立即上了門板,打烊收工,因為關門的損失遠遠小於丟掉性命。甚至部分醫生郎中出於對瘟疫的束手無策,也悄悄摘下幌子溜之大吉了。

老百姓是人,官紳也是人。是人,便有人的七情六慾。老百姓跑,官紳也跑,而且跑得更快更遠。當恐慌傳來時,許多官紳大戶人家第一時間收拾了金銀細軟,逃到偏僻的鄉下去避瘟。下鄉到人口稀少的地方避瘟,這是古代中國傳統的避瘟之法。人們從常識中知道,儘快逃離疫區是有效的活命手段。當然,凡事有利必有弊,這客觀上也加快了瘟疫的傳播速度和傳播範圍。

官紳都跑了,可城裡的大部分老百姓卻跑不掉。他們的生計都在城裡,城外也沒有住處。許多人只好緊閉大門,坐在家裡聽天由命。成都府是西南的大都會,幾十萬人要一起出城那是不可能的,住哪吃啥都是大問題。

按照大明朝的典章制度,除節日等特殊日子以外,每半個月藩王就要召集藩地文武朝會一次,共議藩地國計民生。只是藩王被朝廷當豬養以後,這種所謂的定期朝會實際上便終止了。

然而,凡事總會有特殊。

就在瘟疫爆發當夜,蜀王府的世子朱平槿頭戴素色翼善冠、身著麻布窄袖袍——表明他還在為故去的父王戴孝,在蜀王府的正殿承運殿前平臺上,緊急召見蜀藩各郡王、蜀地院司道府五衛各衙門官員以及成都、華陽兩知縣、部分王府和地方相關官員共五十餘人朝會,會商控瘟防疫之事。四川巡撫廖大亨、剛剛到任的四川巡按御史劉之勃以及在家養病多日的的兵備副使陳士奇都匆忙趕到了王府。自從今年正旦百官朝見蜀王之後,蜀地的官員還沒有這麼整齊過。召見名單中唯一請假的官員是成都府的王知府,據報他生病了,數日前已經出城養病。

新任四川巡按劉之勃是鳳翔府(今寶雞市,注一)人。他是崇禎七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身份出按四川。他前天剛到的成都,一來就爆出了件官場大新聞:他把某個送禮的官員打了一頓板子。

劉之勃之來,還帶來了幾樣東西。一是朝廷對“除五蠹”事件對四川巡撫廖大亨等人的處分。朝廷認為,廖大亨催科太急,激起民變,但應對得當,迅速平息民亂,且有斬殺獻賊族弟張光祖等人之大功,功過相抵,罰俸半年。陳士奇等參與彈劾廖大亨的官員不明事理,見識偏頗,念在忠心為國,免於申飭。二是高登泰和賀有義的任職文書終於到了。吏部認為,高登泰雖有舉人功名,又有平亂之功,但是沒有主政一方的經歷,故而由地方推舉的知縣改派為瀘州判官,品級也由正七品降為從七品;賀有義監生出身,忠良之後,有平亂之功,又有省、州兩級推薦,准予出仕為從九品飛仙關巡檢副使。

從朝廷的旨意來看,廖大亨與陳士奇前一階段的爭鬥已經分出了勝負。廖大亨表面上被罰俸,但是巡撫官位保住了,就是最大的勝利。陳士奇等人反而得了個“不明事理,見識偏頗”的評價。誰輸誰贏,一望便知。在皇帝和朝廷眾大臣看來,四川能在極短時間內平息亂民造反,並將獻賊在川殘餘力量一舉剿滅,這實際上是一場大的勝利。現在除了川北保寧一府還被陝賊土暴子滋擾之外,四川已經一省宴然。這在大明南北直隸十三行省之中,尤其是巨寇張獻忠剛剛禍川之後,實在是非常難得。

另據廖大亨在京師的眼線回報,皇帝對廖大亨上任以來的表現頗為滿意,對陳士奇的表現卻有些失望。他甚至對某太監道,楊文弱督剿獻賊,朝官群起攻之。廖大亨卻能以國事為重,擯棄黨爭惡習,積極追剿獻賊。雖然未能建功,總是能做些事情。朝官一致推薦的陳士奇,卻是徒有虛名,只知攻訐(JIE)同僚,全然不知為君父分憂!

承運殿前,有寬闊的平臺。平臺上宮燈高掛,臺上臺下警衛密佈。一面紅底金邊五彩七章金織蟠龍蜀字長三角旗飄揚在平臺一角,提醒著朝會的每位官員。朱平槿穩坐龍椅之上,接受群臣朝拜,旁邊站著手搭拂塵的曹三保。王妃非常關心這次瘟疫的處理,今晚特意派來了曹三保。曹三保對王府典禮儀式很熟悉,還可以幫忙叫起。

當然,低調本分的曹三保並不會讓世子特別留意。朱平槿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排那十幾個郡王、官員身上,他們都是有發言權的。郡王和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賜了板凳坐,其餘的按規矩站著,密密麻麻如同高中一個班。好在殿前平臺足夠寬大,再坐上一個年級也沒有問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今天郡王們來得很整齊。

按老祖宗的規矩,大明的郡王相當於正二品,四川文武官員中還沒有正二品以上的官員,因此郡王排位自然在諸位官員之前。郡王中排名第一位是石泉王朱宣堄(LI)。他是“宣”字輩的,萬曆二十七年封長子,現年約五十六歲,字輩五行屬土,目前在蜀藩各家郡王中輩分最高。宣、奉、至、平,“宣”字輩是朱平槿祖爺爺那一輩。除了石泉王,慶符王朱宣墩也是“宣”字輩,只是他比石泉王年輕十三歲,萬曆四十年才封長子,所以他坐在石泉王之後。其他郡王也按照輩分和年齡排位。

大明開國以來,蜀地的郡國共封了二十一個,保留到現在的僅有十二個。華陽國歷史上有野心、搞分裂,陰謀敗露後被朝廷遠遷至湖南澧州(今澧縣)。因此在蜀地,蜀藩一支的郡王只有十一位。富順王被捕,太平王死掉,今晚一共來了八位,單單少了德陽王朱至浚。

因在國喪期間在煙花翠柳之地狎妓玩樂,德陽王朱至浚被長史司鄭安民參劾犯了不忠不孝、喪心病狂的大罪,擬依律除去封國,現關押在成都東郊歷代蜀王的陵寢裡面,等待朝廷的最終宣判。朱至浚一案,是富順王謀反案的延續。捲入該案的,還有幾支蜀地宗室。他們或因與德陽王一起狎妓,或因聽曲唱戲,或因草菅人命,逼死奴婢莊戶,被鄭安民一同參劾。

朱至浚一案,對蜀地宗室同樣是很大的震懾。蜀地宗室隨意享福慣了,根本沒有想到世子和長史司會用這一手來收拾他們,而且一出手就如此之重、如此之狠!有宗室出面為德陽王求情,但一點沒用。長史司給各個郡王府明確交代,蜀地宗室驕奢淫 欲日久,這才釀出了弒兄謀反的大案。世子喪父喪叔悲憤之餘,要借德陽王來警示蜀地宗室安分守法。鄭長史雖已向朝廷引咎辭職,但在朝廷聖旨下來之前,還有時間再查幾件宗室違法犯罪之事,望各府都好自為之!

各支小宗惴惴不安,蜀王府的土地統管之事便極為順利。德陽王的全部財產,包括土地府邸均被世子令旨沒收,其餘各支則以協議的方式同意將土地、莊子和糧店都交予蜀王府統一管理。自此之後,郡王、將軍、中尉們及無爵的閒散宗室,只能根據上交的土地數量,收取四成的定額租子。作為補償,蜀王府答應代朝廷補發三至五年的欠俸,十年之內補完。另外,王妃親自推介的錢莊計劃也得到了各郡王府的積極支持。旬月之間,他們已經湊齊了近五十萬兩白銀的資本金,平均一家大約出了五萬兩。

太平王是謀反案的受害者,朱平槿本想著太平王剛剛走人,他家裡或許拿不出多少,結果他家在郡王中出得最多。除了三萬兩銀子,還有一萬五千石米,兩間綢緞店、一間布店、一間傾銷店、一間古玩店的店面及全部存貨,總市值超過十萬兩。

注一:鳳翔府古稱陳倉,把鳳翔改為寶雞,或許是地名亂改活動中最搞笑的一件事,由此充分暴露了改動者的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