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降神兵(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降神兵(二)

為了讓賈營和自己脫困,楊維棟提出的第二個主意,便是借刀殺人。

楊維棟認為,護商隊既要土地,又要官府認可,還要收取民心,那不妨將駐紮在樂至縣大乘寺一帶的楚軍潘一鴻部剿了。一石三鳥,兩方雙贏。

潘一鴻的官銜是都司,比楊維棟高一級。該部軍紀極壞,時常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分時間到處搶掠,而且每次都打出賈營的旗號進行。賈登聯對此極為頭痛,早就想殺人了,可又不好自己動手。於是將其調到貧瘠的樂至境內,眼不見心不煩。

此番賈營到金堂縣搶糧,本是雙箭齊發。都司譚得勝出中江到福興鎮,守備楊維棟出射洪到懷口鎮,沒這潘一鴻一點屁事。這潘一鴻消息靈通,快馬趕到射洪遊說賈登聯道,他打聽到一個好地方,名叫五鳳鎮,也在金堂縣境內,距離懷口鎮不遠。他願率本部兵馬前去打糧,並與譚得勝、楊維棟同樣立下軍令狀,上繳糧十車、銀千兩和丁五百。

賈登聯一聽,既然五鳳鎮與懷口鎮不遠,都在金堂縣境內,搶兩個地方是搶,搶三個地方也是搶,未及細想便同意了。

中江距離金堂近,射洪距離金堂遠,三軍同時行動。估計說話間,中江那邊的譚得勝已經開始動手了。既然賈營錯搶了王莊,就必須找個替死鬼,這個營裡上下討厭的潘一鴻正合適!

護商隊剿了潘一鴻,賈營除了害群之馬,保住了本部。護商隊得了名聲,地方官府和百姓都會歡迎。以後護商隊在潼川州各地圈佔荒地屯墾,便沒有了障礙。若是官府還敢阻撓,賈營便以就食之名幫著王府圈佔,想必潼川知州也不會因此上吊。

羅景雲和陳有福見到楚軍出來搶糧,原本心中憤恨。楊維棟主動將潘一鴻部拋出來作替死鬼,正中他倆下懷。

雙方一拍即合,羅景雲當即表態:賈營出兵幫蜀王府圈佔荒地之後,可按賈營兵額支援賈營軍糧。如賈營諸部回駐州城以北,不再騷擾蜀地百姓,年底王府還可再犒賞賈營一些軍糧和白銀,還有三十頭豬。同時,羅景雲還向楊維棟明示,這次護商隊進駐保寧府清剿土暴子,如楚軍各部願意攜手,護商隊願將所獲首級奉送。而楊維棟卻希望王府能贈送他們一些甲冑,比如護商隊這些小兵身上穿的。

待定事項極多,且事關重大。楊維棟僅為賈營一員婢將,如何能替主將做主?那楊維棟見護商隊頭領不信,連忙請了賈登聯家丁頭目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

原來楊維棟雖是守備,但卻是賈登聯的中軍。中軍多是主將親信,營中大小軍務都要經手。

既如此,雙方商定,羅景雲以楊維棟的口氣修書一份,讓那家丁頭目快馬帶回射洪縣面見賈登聯,說明原委;楊維棟立即趕到金堂縣福興鎮去制止譚得勝;賀仇寇帶兵到五鳳鎮剿滅潘一鴻,而陳有福和羅景雲則帶著護商隊餘部繼續前進,經過蓬溪縣時與賈登聯親自會面,最後確認協議。

……

潘一鴻並沒有來五鳳鎮,目前已經肯定了。現在要準確預知他的行蹤也很困難,只能拿下他的老巢,贏取主動。要麼就地擒拿;要麼在此設伏守候,請君入甕。這樣一來,儘快拿下大乘寺便是當務之急。這就是賀仇寇強調三天內趕到大乘寺的原因。

可是神兵天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在丘陵地帶行軍六十裡,至少等於平路上走八十裡。在護商隊的條例中,每天最大行軍距離是一百二十裡。此次出征川北,天氣較為炎熱,第三營中又有部分新兵,營長陳有福便制定了個比較舒服的行軍速度。每天行軍四十到五十裡,不會因士卒過度疲勞而導致大規模非戰鬥減員。

賀仇寇清楚陳有福的顧慮。但現在不是旅次行軍,而是長途奔襲。目標就在前頭,速度決定勝負。如果疲勞甚至少量減員能換來一擊必殺的戰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為了加快速度,賀仇寇親自帶了嚮導姚二娃在前頭領路。楊維棟的兩名家丁因為有馬,而且戰鬥經驗豐富,所以被派出去當斥候。行軍佇列依次是二連的二三兩排、林言的第一連第一排和二連四排,最後是劉三根帶二連一排壓陣。炮兵排長何承峻帶一門馬馱虎蹲炮,跟著林言第一排行軍。好在這次行動沒有拖慢行軍速度的後勤。食物由士兵自行攜帶。品種除油紙裹好的鍋盔以外,還有雅州那邊運來的鹽幹犛牛肉。這些食物本是北上先遣支隊的應急食品,正好派上用場。

然而糟糕的道路情況,依舊差一點延誤護商隊的奇襲計劃。

姚二娃帶的這條泥路,並非簡州到樂至縣的官道,也非主要的商道,而是一條丘陵間的羊腸小道。不僅路況很差,而且路面很窄。軍隊在這樣的泥路上,只能拉成一字長蛇,單縱隊行軍。

路上行人寥寥,即便遇上了,百姓也會以最快的速度逃開路面,隱匿起來,心驚膽顫等官兵過完了,這才小心翼翼重新回到路上。

軍隊的速度無法更快,讓賀仇寇心急火燎。連續行軍兩日,將士們已經體力透支。拉長的行軍佇列,在山間丘陵小路上彎彎繞繞走了兩天,終於在傍晚時分接近了目的地。

……

“往後傳,各單位自行清點人數報來!”賀仇寇跳下馬來,轉身吼道。一轉眼,他見身後大青騾上的姚二娃活像打了霜的茄子,話也沒了,臉也垮了,身體一搖一晃,不由得好笑,嘲笑道:

“你娃兒昨天不是有勁得很嗎,今天怎麼就焉了?”

姚二娃性子倔強,不願認輸。鴨子煮爛了,嘴殼還是硬的:“早知楚軍不到五鳳鎮,我就帶你們走另一條道!根本不用回到懷口,也不用經過五鳳,直接沿山裡穿過去就到了大乘寺,起碼少走五十裡!”

“有錢難買早知道,盡是沒用的馬後炮!”賀仇寇繼續嘲笑道,“若我們不回懷口,哪裡輪到你帶路?”

姚二娃艱難地從騾子背上滑下來,撇著兩個僵硬的腳板在地上活動。剛走了幾步,嘴巴便痛得直唏噓。

“褲襠頭的東西磨爛了?騎著騾子走了六十裡,就是這個熊樣!若是讓你走路,不曉得啥德行!”賀仇寇罵完,又追問道:“明天還能騎騾不?要不老子找兩個人輪流背你?”

“謝了!小的消受不起!”姚二娃歪著下巴頂回去:“賀將爺,前面五里便是長山樑。樑上有兩個埡口,近的叫土地埡、遠的叫斬龍埡。過了斬龍埡,便上了通往大乘寺和樂至縣城的大道。兵法雲,據險而守。你為什麼不帶兵繼續前進,佔住兩個埡口,反而跑到這個無險可守的平坦地方休息?”。

“喲,老子打了一輩子的仗,反被個你毛孩子教訓!兵法?難道老子不曉得兵法?”

一老一小正在頂牛,林言帶著火銃排走來,便出言向姚二娃解釋道:“兩個埡口既是要道險地,我們人馬便很難隱蔽。佔住了埡口,等於示形於敵。我們要明日夜襲,哪能今天就示形了?只需讓斥候監視兩個埡口便是,如有兵馬大隊過來,我們立即就能知曉。”

“那……”林言一解釋,姚二娃頓時語塞。他想了想又問:“若是大股敵軍過來,斥候報了警又如何?你們人少,開打也不一定就能贏!”

林言正待開口,賀仇寇已經一巴掌將姚二娃的小帽扇飛了:“這小兔崽子,老子今天給他臉了……”他作勢要拔刀,姚二娃撿起小帽一溜煙跑了。

林言看著姚二娃遠遁的背影,臉上笑笑。他對賀仇寇道:“副營長,這小子腦筋活絡,說的話也不是全無道理。此地離大乘寺最多二十裡。我們兵少,潘一鴻有多少兵又不十分清楚。若是我們路上被潘一鴻窺探去虛實,他會不會半夜先來攻打我們?”

賀仇寇明白林言的言下之意。飛仙關就是這樣。賀有義準備半夜襲擊彭元可,結果彭元可提前襲擊了賀有義。若不是羅景雲發現動靜,說不定就會全軍覆沒。這件事不是秘密,陳有福和羅景雲在講課時多次提及這個戰例。賀有義也沒有隱瞞。他與幾員賀家將在仁壽縣見面,也曾主動說起此事。

兩人說話,被走過來的劉三根聽見了。他見賀仇寇沉思不語,林言沉默著在等待上司決定,便道:“副營長,小心駛得萬年船!我看林副連長說得對。戰場上的事情千變萬化,誰也說不準。”

“我不是大意。我官軍出身,清楚他們那一套。”賀仇寇搖搖頭。

賀仇寇解釋道,官軍作戰,虛張聲勢的多,真刀真槍拼殺的少。戰場上拼殺死傷的,不及死傷總數兩成,其餘都是在逃跑途中被敵追殺所致。官軍糧餉短輟,缺油少葷,雀矇眼的士卒很多,幾乎沒有無照明條件下的夜戰能力。即便潘一鴻那群爛兵真想夜襲護商隊,他們只能人工照明。

“這荒郊野嶺的鬼地方,打起火把,十里外都能看見!那他們還夜襲個屁!”

賀仇寇還有更大的擔心。部隊連續行軍三天,已經十分疲勞。若是今天還要安排許多人值更,那他們明日交戰,恐怕已成疲兵。

“副營長,世子曾道,慈不掌兵!”林言向前一步,大聲請命:“松林山集訓證明,火銃排裝備了刺刀,完全可以獨立作戰。火銃排幾天來一直走在中間,既不開路,也不壓陣,體力消耗最少。末將願率火銃排前出土地埡口,擔任全軍警戒!”

林言主動請纓,賀仇寇同意了。只是他調整了部隊編成,火銃排留下一班擔任二連的遠端火力,而二連派出一班,接受林言指揮。

林言欲走,賀仇寇卻叫住了他:“記住:你是警戒,只管隱蔽在土地埡側後。沒有本將的號炮,絕對不準現身!老子是來進攻的,不是來防守保命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林言急於證明火銃部隊的戰鬥力這不假。但他敢於率一排人馬單獨前出,是因為這次他帶出來的火銃排,連同他自己在內,一共四十人,全部裝備了帶刺刀的改良火銃。

這些改良火銃都是世子離開松林山後,火器局陸續運到的。在銃口焊接固定式長三稜 刺刀,是火銃的最重要改進。火銃有了刺刀,就擁有了不低於短矛兵的獨立作戰能力。另一重要改進,便是在引火藥池上增加了一塊銅皮打製的蓋子。可別小看這塊比指甲蓋大不了多少的小銅片。有了這個蓋子,就可讓射手在倒入引火藥後將銃身立起裝填,而引火藥並不會灑出。有了這個蓋子,使火銃部隊在颳風天和小雨天也能作戰。

林言在裝備了改良火銃後,立即對附帶裝備和裝填訓練進行了相應改進。

首先廢除了專門的引火藥葫蘆。這不僅簡化了裝具,而且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打放速度。

其次改進了裝填順序。由先裝填發 射藥和銃子,再平端銃身倒入引火藥,改進為先咬開藥包,在藥池內倒入少許火藥,關蓋後再將剩餘火藥倒入銃口,最後將銃子連藥包一起塞入銃口夯實。這樣一來,裝填速度大大加快。

藥池加了銅皮蓋,擊發前射手需先用拇指挑起它,將藥池露出。林言曾建議火器局將銅片翹起與扣動扳機聯動,這樣能進一步加快裝填速度。火器局回答可以,但必須兩至三個月才能定型裝備。因為火器局現在的研製重點仍在銃管上,人手和機具都非常緊張。

林言等不了這麼長的時間,所以他立即把裝備接收了下來,先把仗打完再說。第一連目前四個排,全部裝備火銃的只有兩個排,其中五個班用上了改良火銃,剩下兩個排還在用短矛。林言曾在松林山多次組織排一級火銃齊射訓練,在採用了改良火銃和新的裝填程式之後,目前最差的火銃手發射後的再裝填速度,都基本達到了他本人先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