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考論仁(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考論仁(一)

樂至縣那邊下雨,成都府這邊在半夜也淅淅瀝瀝下了幾顆小雨。

到了早晨,雨停了,地上很快乾透。太陽紅彤彤地升起,看著比往常更大更明亮。

“今天是個好日子!”朱平槿叉腰站在謹德殿的殿前平臺上,眺望遠方,信心滿滿。

他的信心來自兩天前土地埡口戰鬥的勝利。

第三營以第二連為主力,加強火銃一排和虎蹲炮一門,竟在野戰中一舉擊敗數倍於己的正規官軍,其中火器部隊表現極為出色,為戰鬥的勝利立下了頭功。賀仇寇、劉三根和林言指揮得當,看來可以獨擋一面了。

他的信心也來自昨晚蜀考報名人數的最終統計。

截至昨日下午酉時,有超過一千書生報名參加蜀考。這個數量大大超出了朱平槿的預期。

根據考生名冊的初步統計,考生籍貫四川各州府都有,還有幾個外省人。最多當屬近水樓臺的成都府,大約佔了一半略多。雅州、敘州府、嘉定州等王府勢力強大的地區考生也較多,最少的是夔州府、重慶府和遵義府(注一),僅各有一人。除了民籍,軍籍的考生也不少,主要來自成都各衛。

看來,王府官的優厚待遇,確實在這次蜀考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但待遇優厚並不是唯一的吸引力。比如說這次報考的考生中有舉人一、監生一和秀才四。他們報名蜀考,就不能單純用經濟的理由來解釋。朱平槿已經決定,這六人無需參加考試,各自交一篇申論來,只要過關即予召見。

朱平槿的無故發愣,他身旁的老婆不滿了:“接著喊口令,你不喊我就喊了!”

朱平槿當然不願讓出主導權,尤其是當著這麼多的人。

“第三十二節,舒展運動!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朱平槿和羅雨虹在平臺上做示範,太監和宮女們則在殿下庭院裡跟著做。太監們和宮女們排列得整整齊齊,動作生硬且不規範,但是都非常認真努力,極力模仿世子和羅姑娘的動作,像極了一群剛轉校的小學生做課間操,或是剛入會的大媽跳廣場舞。

……

崇禎十四年八月六日,在朱平槿下鄉調研後的第二日,蜀考第一場考試“基礎”和第二場“技能”,在蜀王府端禮門前隆重開場了。

為了節約時間,也為了節約經費,這兩場考試安排在同一天的上、下午進行,第三場申論考試則安排在五天之後。

一、二場聯考,實際上給了眾多考生一個機會。他們不會因為一場考試的失利就被淘汰,那些道德文章不太出色的考生可以藉此爭取上升的機會。

考場原本設在蜀王府承運門和端禮門之間。在前後兩座城樓式的城門中間,夾著一個碩大的廣場,可以同時供很多考生一起開考。但報考人數大超預期之後,不得不臨時決定將考場往外移,移到端禮門到紅照壁之間的皇城壩上。預先準備的桌子板凳也不夠,只好連夜出去找皇城壩周邊的茶館餐館借。好在成都的茶館餐館多得很,借出桌子板凳沾沾書生們屁股上的文氣,這些老闆也願意。

端禮門城樓上,朱平槿坐在大殿中與舒師傅喝茶,等待巳(SI,上午九點)時開考的時間到來。分管幹部工作的舒國平跟著鄭安民到左護衛去了,所以只有代理監軍部工作的孫洪在一旁侍立。

從大殿正中高高在上的寶座望出去,越過城門樓邊緣鋸齒狀的磚碟,朱平槿可以看見一長溜紅色大照壁。大照壁與端禮門之間,一條寬百餘尺的筆直御道把皇城壩大廣場平分為東西兩半,御道兩旁植有蒼松翠柏。密密麻麻的桌子板凳就擺放在御道之上,從端禮門城樓下的金河(注一)水邊一直擺到紅照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了這次蜀考,調入王府的護莊隊來了一個總動員,在考場外形成了一道警戒線。成都、華陽兩縣也出動了不少衙役,負責維護考場外圍的秩序。所有試圖看熱鬧的圍觀百姓,一律被這些手提水火棍子,長相又歪又惡的衙役趕得遠遠的。

有些考生已經提前到場了。他們出示准考證,經過紅照壁東西兩側警戒線臨時設定的出入口,然後按照引路太監的要求,從金河水邊的頭排考桌開始,一人一桌,漸次往後坐。

朱平槿素來不喜歡官場上眼珠不動的養氣功夫,有話直接說了出來。

“舒師傅,這次邛、眉兩州的考生不少啊!”

世子特指邛、眉兩州的考生,分明還惦記著那塊肘腋之地。

“兩州一共六十八人。”舒師傅放下茶盞,笑道:“只要他們能粗通文字,老夫一律錄取!”

跟舒師傅說話就是痛快。朱平槿的想法還沒出口,舒老兒已經清晰表態了,弄得朱平槿反倒假惺惺地問個為什麼。

舒師傅滿含深意地看了一眼正中端坐的朱平槿:“兩州士紳勢大,與我王府多有牴牾(DIWU)!有這六十八人入我王府,以後兩州便非士紳一家獨大也!其他各州府,王莊少者多取,王莊多著少取!軍民考生,軍則多取,民則少取!”

“師傅曾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朱平槿頷首道:“多取少取,不如都取!”

“正是!”

謎底揭開,答案一致,兩人都笑了。

見自己的學生笑得開心,舒師傅馬上臉一沉,補充道:“只是主上用人,當時時洞查其忠勤廉能,處處賞罰分明,不可須臾懈怠,聽之任之!這次考試,倒是一個好機會,切不可白白浪費了!”

舒師傅拿出世子傅的架勢教育朱平槿。朱平槿只好拱手欠身道:“學生受教了!”

“世子可知,府中田騫先生這次也報名參考了?”又喝了一盞茶,舒師傅問道。

“喔?本世子昨日下鄉,體察民情。夜歸得晚,倒是不知!”

“田先生為世子重臣,又是羅監軍老師。此等人物,影響甚大!他既參考,固不安其位也!”

說起這個田騫,朱平槿便十分頭痛。讓他教書他不幹,讓他做別的朱平槿又不放心。

軍訓之後,學兵連解散。田騫被放在總監軍部當宣傳局副局長,朱平槿之意原是讓他獨擋一面,誰知他對這個職位也不是很上心,經常請假回家,把軍隊宣傳隊整合的事情扔給上級孫洪來做。一個月來,他就只完成了一件大的工作,就火災事宜與青羊宮方面達成了秘密協議——讓朱平槿花了一萬五千兩銀子。

孫洪雖然沒有在世子面前發牢騷,但對田騫的評價不可能有多高。

“還請師傅指點!”朱平槿知道舒師傅的話沒說完。

舒師傅揭開謎底:“他既要參考,說明他對王府並無二心,也說明他對自己的才學還是自信的。我們大可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毛遂自薦。”

孫洪在旁邊站著沒有搭話。世子與世子傅說話,他不敢貿然插嘴。田騫此人有能力,且與世子妃姐弟關秀甚密。他雖是田騫上級,但也不能當著舒師傅的面說田騫的不是。

舒師傅的想法很好,朱平槿忍不住點頭。可是這公開考試,題目都是事前擬訂好的,如何讓他毛遂自薦,倒必須在操作層面上想清楚。否則為了一人讓上千考生鬧起來,這可不好玩。以前應該抽時間親自招對田先生一番,是自己疏忽了。如今事到臨頭,連他的真正特長都不知道!

朱平槿想到這兒,有些自責,點點頭,又搖搖頭。

彷彿看出了朱平槿的心思,舒師傅立即給他支招:“不妨事!蜀考招考榜文中雖有科目,但並無所有考生題目必須一致的規矩!我們發張白卷給他,任其潑墨揮灑!田先生若有真才實學,自當明白我等苦心!”

“這樣當然好!只是……還得讓田先生不要聲張為好……”

舒師傅知道朱平槿擔心什麼,無非是擔心有人閒話嘛!他輕鬆地笑笑:“田先生試卷老夫親自審閱!除世子與老夫,再不過第三人之眼!”

“有勞師傅了!”朱平槿連忙拱手謝道。

師生兩人說著話,轉眼巳時將至。

考生正排成長隊魚貫入場。李四賢和秦裔親自上陣,兩個入口,一人把住一個入口核對准考證。引路太監不停地把人往前面帶。可一些考生就是裝怪,偏偏隨意亂坐,弄得場面有些亂。

這些都是小節,應試教育出來的朱平槿見怪不怪。他笑問舒師傅:“吉時將至,學生敢問師傅,這第一場所擬之題目到底為何?”

唔!舒師傅得意地捋捋他越來越稀疏的白胡子,“世子,老夫所擬之題為……”

……

關於這次蜀考的出題權,朱平槿不得不與他的師傅進行了一番戰鬥。

舒老兒認為,既然他身為主考官,那麼出題的人當然是他。

朱平槿則不同意。他引經據典地指出,科舉最後定名次的殿試還是由皇帝主持,故所有的進士都是天子門生,這也符合“恩自上出”之理。

兩人爭來爭去,最終達成了妥協。

基礎課由舒老兒出題,朱平槿徹底不管。

申論科也由舒老兒出題,但由朱平槿勾選。

至於技能科出題的,財計類是匯通錢莊的大掌櫃邱義德,律法類是舒師傅,地理類是賀有義,三人出題後同樣由朱平槿勾選。

只有這個基礎課的題目朱平槿不知道,偏偏舒師傅就是不告訴他,弄得朱平槿心裡七上八下。朱平槿不是擔心舒師傅的出題水平,而是擔心這老兒像上次皇城壩見學子,熱血上頭就差點搞出大逆不道的事情,被劉之勃及心懷不軌之人抓住把柄。

舒師傅捋捋白胡子,腦袋輕微搖晃: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OU,易耨:勤於除草);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中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達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注一:金河,發源於摸底河,流經蜀王府端禮門,1971年在城市改造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