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八章 猛虎歸山(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八章 猛虎歸山(四)

大竹縣北門外荒蕪的田地上,成千上萬土暴子或站或坐,黑壓壓好大一片。他們既不吶喊,也不奔跑,就這樣靜靜地呆著、看著,整個隊伍竟然鴉雀無聲。

趁著土暴子沒有封鎖另外三個門,王萍兄弟和馮長貴一大早便騎馬出去,組織剩下的難民從南門進城。小小的縣城裡,聚集了七八千人,真可謂人滿為患。馮如虎對招撫難民那一套婆婆媽媽的爛事不感興趣,早早便帶著他的小弟和家丁巡城去了。

馮如虎騎在他大黑馬上,沿著北城頭巡視。馬鞍上橫跨著他的御林軍大刀,手上捏著一副搭箭的硬弓。

“媽的,這就是土暴子大隊?這輩子總算見識了!”

馮如彪跟著他大哥的節奏開罵:“狗屁土暴子,就他媽快餓死的叫花子!昨晚還有篝火。從天亮到現在,一個多時辰了,反而一點煙火都沒有!他們吃的難道是北風?”

馮如虎看清土暴子的陣勢,輕蔑地笑了笑:“他們根本沒準備撲城!沒有雲梯,難道疊羅漢上城?我們起碼還有一整天時間!用不著與他們幹耗著,走,我們去選兵!”

說著,馮如虎輕柔撥轉馬頭。脖頸上纏著厚繃帶的大黑馬好像懂了主人的話語,它順從地在狹窄的城頭上轉了個身,向北門旁的坡道走去,然後耐心等待主人下馬,它好自己走下去。

……

城下土暴子首領黎虎,是名二十幾歲的青年。去年這個時候,他還身著青衣,腰挎短刀,帶著一幫衙門裡的弟兄在達州街面上橫衝直撞。

“除五蠹”一起,他轉眼間便從一名光榮的政府公務員變成了一名十惡不赦的反賊。這個過程發生之快,連黎虎自己也覺得匪夷所思。

造反的理由很多,一時也說不清,總之他反了,走上了與這個龐大王朝勢不兩立的道路。從此以後,在他的面前只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條路是成為新朝的開國功臣;二條路是千刀萬剮,挫骨揚灰;第三條路麼,那就是接受招安,繼續為朝廷效力。

萬州城茶館裡說書人的場子,黎虎是最喜捧場的。說書人口中的及時雨宋江宋公明,則是他最崇拜的英雄。雖然這個英雄死得有些窩囊,但黎虎並不認為是宋江的錯,而是天殺的朝廷背信棄義。自打他落草之後,他就仿照宋江,打起了“替天行道”的白幡。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天他能把這面旗幟插到達州甚至重慶府的城門樓上。

黎虎側仰頭看看自己身邊的白幡,又看看大竹城城牆上的那面紅旗,心裡有些納悶: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王府兵?

他們為什麼不逃?他們總共就七八十號人馬,難道還以為守得住這偌大的一座縣城?

城內居民只有一千多,難民往城裡跑了一天,城裡最多三四千人。一個官沒有,只有個滿口之乎者也的老教諭管事。

這些情況黎虎知道得清清楚楚。他看著那兩員身著銀甲的官軍將官慢慢消失在城牆的輪廓線一下,心裡冷哼:既然你們一來就給大爺我下了戰書,那鄙人也只好奉陪到底了!老子先不發糧,把城外給你吃空。等今明兩天造出八百架雲梯,老子用餓兵把你淹死!

……

原住民加難民,全城待分配的壯丁約五百人,他們都無奈地坐在縣學大成殿前的小廣場上。韓大樹的排拉成了警戒線盯著,免得他們趁機溜了。監軍蔡紹諴口乾舌燥地給那些壯丁們講述大竹保衛戰的重大意義,可講了半天,那些被強徵來的壯丁們還是死氣沉沉的樣子。只有馮如虎帶著他三弟前來時,那股兇悍的肅殺之氣才為小廣場上帶來了一絲騷動。

“老子只講三句話!” 馮如虎不管監軍講完沒有,搶上大殿臺階便扯開嗓子大吼:

“老子姓馮名如虎,老虎的虎!老子這頭老虎,是真的要吃人的!從現在起,你們都是老子的兵!哪個敢臨陣退縮,老子就……”

馮如虎把長刀從牛皮刀鞘中拔出來,在空中狠狠揮動幾下,讓下面的壯丁們感受刀鋒的寒氣。“一刀劈了他!”

“官爺,我們可不敢跑嘞!”好幾個聲音在臺階下小聲辯解。

“不敢跑就好!老子有打盹的時候,可老子的刀從不打盹!”馮如虎大吼著講完三句話,然後大手一揮:“你們同宗同姓,同鄉同裡的,各人站成一堆!”

馮如虎手中的長刀並沒有回鞘,壯丁們不知道這兇悍的將軍會不會挑出一兩個倒黴鬼來祭旗。馮如虎話音剛畢,他們便一咕嚕爬起來,轉身就喊自己父兄親戚同鄉的名字。

小廣場上人擠人、人推人,人頭攢動,手臂亂揮。一刻鍾過去,小廣場上終於恢復了平靜,出現了大大小小十幾個人堆。

“怎麼樣,十幾代的親兵,祖傳的練兵手藝!比你那政治動員強吧?”馮如虎臉上依然兇巴巴的,可嘴裡卻說著與表情豪不相關的話語。

“慈不掌兵,用的時候便是現在!等他們打上一仗,監軍你再慢慢與他們擺龍門陣磨嘴皮子!”

“你的辦法管用!”蔡紹諴由衷讚揚道,然後與馮如虎下了臺階。

許狗兒、韓大樹以及馮如虎的家丁馮喜,都亦步亦趨跟著下來。他們的眼睛,像招人的HR一樣掃視著潛在應聘者。

……

大竹縣護莊大隊擴編方案,是現有三個排全部擴成連。這樣一來,三個排就會變成三個連近六百人。可這點兵力依然捉襟見肘。二里四長的城牆,總共三百六十丈、七百二十步,每步距離還分不到一人。

要增加兵力,除用上男人,年輕女人也要用起來。男人女人都上了城,城裡也要留些人,防止土暴子奸細趁機作亂。蔡紹諴的護兵是原三營二連一名年輕的老班長,名梁汝國,戰鬥經驗豐富。梁汝國在土地埡口受了傷,而且傷到了左肩筋骨,不再適合上陣了,可他又不願退伍種田,於是派來做蔡紹諴的護兵。這個時候每人都很珍貴,蔡紹諴便任命梁汝國為縣城衙役班頭,這次也要招十幾人維護縣城治安。

馮如虎的親兵老大馮喜狐假虎威,威風凜凜地從人堆裡揪住一個瘦弱的半大孩子問:“你叫什麼?”

“馮七,這是我大哥,馮四;三哥馮六,我是老四。”半大孩子逃避著馮喜的目光,怯生生地回答。

“還有幾個兄弟呢?死哪去了?”馮喜並沒有打算饒過這孩子。

“餓死病死都有。我媽說她養不活。”

這時,馮喜瞥見馮如虎大馬金刀走過來,連忙換了副笑臉:“大少爺,這家人竟敢與您同姓!”

喔?馮如虎停步問人堆:“姓馮的舉手!”

四五雙手舉了起來,又有一兩只縮了回去。

“姓馮的都收了,編到老三的連裡!”馮如虎道。

“馮家壩的收不收?”人堆裡有人問。

“都收了!與馮家沾親帶故的都收!”

馮如虎說得斬釘截鐵,可是馮喜卻有些猶豫。他把那半大孩子扯出來,把弱不禁風的身子亮給大少爺看。

馮如虎狠狠瞪了馮喜一眼,罵道:“宋振宗說,世子身邊那警衛連長李明史,剛買來時就是這德行!瞧瞧現在,比你們這些光吃不長的家養貨強多了!記著,讓他們吃飽,他們都能長!”

韓大樹不像馮家兄弟那樣急吼吼地大包大攬。他揹著杆大號火銃,在人堆裡轉來轉去,一個一個地看,一個一個地挑。除了看手看眼睛,還要問問家庭父母,家裡種田沒有等等情況。

作為技術兵種火銃排的排長,韓大樹有優先挑選的權利。現在火器兵都是種子部隊,在商莊兩隊中極為搶手。尹大人就曾悄悄來關照韓大樹,想把他的排編入第十營。可後來據說世子親自拍板,將他的排編進了馮如虎的護莊大隊。

編到哪裡韓大樹並不在乎,有仗打能升官更重要。林言在松林山與老韓一樣,也是個小排長。可出門打了兩仗,轉眼便是營長了。營長,按照老韓的推算,就是一個正經的百戶,進入了可以世襲軍職的範疇。

老韓養大幾個孩子,一輩子活得很艱難,但內心一直很充實,唯獨遺憾祖上沒個世職,所以子子孫孫都受窮。這次借了土暴子的光,當上了連長,離著營長一步之遙。要想再進步,這兵一定要選好。挑兵的標準,他早想好了:老實忠厚但不笨;家庭清白,種過田最好;身體過得去,動作靈巧那一類。說白了,就是老韓自己的大竹難民版。但老韓這次挑兵,暗中加上了個更高標準:識文斷字最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小廣場的角落,一個七八人的小團伙終於引起了老韓的注意。那夥人雖然布衣短葛,可身上乾乾淨淨,氣質明顯不同於其他人堆。老韓瞟了眼馮家兵和許狗兒,見他們還沒注意到那邊,腳下步伐立即加快,走到了這堆人面前。

老韓問道:“你們是哪個莊的?”

那夥人面面相覷,終於有一名高大些的年輕人回話:“我們不是同鄉,我們是同學。”

“費老先生的學生?”

“是。春天剛進的學,秋收沒到便散了。”

“識字嗎?”

“讀了半部論語。”

“想不想到我的連裡當兵?”

“反正都要當兵,哪裡都一樣。不過,既然當了兵,就希望跟著威風的將軍幹……”

那年輕人的眼睛有意無意瞟向了遠處的馮如虎。

嫌老子不夠威風!老韓心裡罵道。

可老韓並不著急。他轉過身,把背後的大號火銃亮出來,然後笑眯眯誘惑道:他招的可不是一般的兵,是火銃兵。

“火銃唄,我家裡原來就有一支,就打鳥還行!”另一名年輕人表達了不屑。

“這可不是打鳥的,這是殺人的!”老韓當即指正對方的常識性錯誤,“一次便可放倒三四人!若是裝上大鉛子,一頭牛也擋不住!”

為了增強說服力,老韓把火銃取下來,讓那些想看的年輕人都來摸摸。裡外溜圓的銃管,明顯與土造的六稜或八稜銃管不同。他特地強調,這是蜀王府最新產品,代表了當代最高科技和工藝,銃管和內鏜都用車床修過,還配有可以拆卸的套筒刺刀,遠可打放,近可刺殺。

“瞧見沒有!”老韓從左邊彈藥包裡摸出一粒圓柱形的藥子,向圍上來的年輕人炫耀:“裡面有八粒鐵子,一次打出去,便可丟翻八人!二十步遠,彈著散佈比簸箕還大。誰被瞄準了能跑掉?”

他又從右邊彈藥包裡摸出一粒藥包,說明裡面是稱量過的顆粒火藥,打仗時咬破藥包,將火藥倒入藥盤和銃膛夯實便行。

“怎麼樣,比你們家鳥銃厲害吧!”老韓舉著火銃得意洋洋。

男人們天生就喜歡這些機巧的東西。老韓手中火銃,成為這幫年輕學子無法抗拒的誘惑。他說服了這幫年輕的學子,成功把他們編入了自己的火銃連。

“先要說好,你們既然識文斷字,沒事了可要當小先生,教全連識字!”老韓慎重地吩咐道:“重點麼,是教會你們三個排長讀書識字!”

全連一共十八支火銃,每支配五人,組成一個伍。一人正射手兼組長,四人副射手。正射手打放,副射手一人持盾牌防箭防石頭,三人手持竹槍掩護正射手,並且幫著背彈藥。這樣一來,老韓的連不算軍官便有三排九班十八個伍共九十人。作戰時,一班兩伍聯合行動,沿城牆機動。如果敵人衝上城牆,兩排竹槍手擋住敵人,兩隻火銃打放。這樣既可以提前殺傷敵人,也可以掩護重要的火銃兵。等這批人見了血,練熟了,等下一批火銃送來,立即就是個有戰鬥力的精銳連!

這便是老韓的如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