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八章 綿潼總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八章 綿潼總莊

出征部隊出了成都,舒國平、孫洪、賀曾柄等人率領步兵趕路,朱平槿和廖大亨等人則帶著騎兵脫離了大隊,向金堂懷口鎮趕去。

懷口鎮的姚玉麟和當地一眾士紳在沱江碼頭上列隊,準備歡迎蜀世子和廖巡撫蒞臨懷口。然而等到天黑,載著世子和巡撫的官船也不見蹤影。原來朱平槿和廖大亨並沒有走水路,而在王莊嚮導的引領下,從金堂縣趙鎮以南地區,沿著沱江右岸的羊腸小道,騎馬穿過了金堂小三峽,神不知鬼不曉地從背後進入了懷口鎮。

朱平槿選擇陸路,一是因為隨行都有馬;二是沒有足夠的船。

川西的船舶不少,但是部分大型船舶跟著欽差下了江南,部分船舶載著移民到了瀘州,五萬石軍糧的運輸也要佔用很多大船。各縣護莊隊參戰連集結於金堂趙鎮整編,則需要更多的船舶運輸。除了從淮口姚玉麟手中搞來的沱江船隊和王府的岷江船隊,朱平槿並沒有試圖壟斷船運業。蜀地經濟要全面發展,物流業要先行,壟斷不是好主意。船運業當然要發展,大型的造船廠也在規劃中,但他更關心的是軍事運輸,王府掌握的船主要以滿足前線需要為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了懷口鎮,朱平槿沒有休息,連夜招見了兩人:剛到懷口等待老婆到來匯報工作的政務司副總理兼綿潼總莊管事李崇文及副管事邱瑞光。自從陳有福和羅監軍的護商隊過境之後,邱瑞光職務的提拔速度,已經超過了他的想象。邱大管事在官場上長袖善舞的本事,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

綿潼總莊原轄潼川州北部的中江、射洪、蓬溪三縣和成都府綿州所轄羅江、彰明縣(今江油彰明鎮)一州兩縣。近期賈登聯部向保寧府調動準備參與進剿,便乾脆將潼川州城(今三臺)及所轄之鹽亭縣一併移交王府,以換取更多的助餉。後來王府又將龍安府及所屬之平武、石泉(注一)、江油三縣,保寧府之梓潼縣等王莊劃至綿潼總莊,這樣一來,綿潼總莊的轄區就有了一府、兩州、十縣,成為蜀府王莊中首屈一指的大莊。地域覆蓋朱平槿前世的綿陽全部與德陽、遂寧一部。總莊駐地,也由原來的射洪縣北移至條件更好的綿州。

綿潼總莊由西到東,形成成都北面的屏障,價值突出。綿州,地處川西三大衝擊平原之一的涪江平原中心。潼川、江油、彰明、射洪一州三縣,則地處涪江兩岸,涪江的重要支流中江(凱江)流經羅江、中江兩縣城,鹽亭和蓬溪兩縣也在涪江支流之上。龍安府的治所平武縣和石泉兩縣,從西、南、北三面接駁成都府的茂州、威州和四川都司的茂州衛、威州守禦千戶所和松潘衛。而梓潼縣,扼守川北廣元到綿州的重要通道——梓潼道(今翠雲廊)的南端,與北端的劍州(今劍閣)及著名關隘劍門關遙相呼應。

綿潼總莊自崇禎七年來飽受流賊和兵匪的蹂躪。除了龍安府的平武、石泉兩縣因地處岷山深處,尚能苟全於亂世,其餘全部州縣均曾為闖獻所破。許多城市,包括綿州城皆是兩次被佔,二度被屠。兼之崇禎年來天災頻發,朝廷重賦苛稅,使得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受到了極大的破壞。人口大量逃亡、土地大量拋荒,到處一片殘破衰敗的景象。

恢復生產,保障民生,這就是朱平槿刻意將李崇文這位實幹家和邱瑞光這個自家人放在綿潼坐鎮的用意。

……

因為要承擔大軍物資轉運和瀘州移民的任務,曾經廢棄的懷口鎮懷口巡檢司衙門被金堂王莊整飭一新。朱平槿一到,這裡便成了他的中軍所在。而年老的廖大亨,被他悉心安排到了姚玉麟騰出來的宅院裡,那裡當然是懷口鎮最好的房子了。

懷口巡檢司的大堂上,君臣促膝長談。

李崇文形容憔悴,卻雙眼發亮,對朱平槿誠懇道:“綿潼雖然殘破,卻正為吾輩大有為之處!”

綿潼各地的風土人情迥異,但因有保寧府和順慶府的兩面掩護,避免了土暴子的襲擾,因此安全環境總體較好。流賊過後,士紳富戶家財略盡,死傷慘重,勢力大減。王府收受投獻、包稅墾荒,他們不至支援,但也無力反對,因此社會環境總體平穩。地方官府面臨流賊土匪的軍事壓力、朝廷的稅收壓力,撫臺藩司的政治壓力,選擇和王府合作,是他們無奈中的選擇,因此政治環境總體有利。

李、邱兩人及時利用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威逼利誘之下,在談好潼川州的稅收包攬後,又與綿州知州及羅江、彰明、江油三縣達成了稅收包攬協議。具體形式參照了雅州模式,但在推動工商業發展上有了更多舉措。

如邱瑞光充分發揮血緣優勢,將匯通錢莊開遍了綿州、潼川的每個州縣。大力推行銀鈔流通,在稅收上對金銀等貴金屬實施歧視性的措施,增加各環節成本;與機器局的楊能、織造局的劉紅婷和主管雅州的曹三泰合作,開辦機器製造和織造的分廠,引進茶種茶苗,擴大茶葉種植,與隴南和青海的土司互傕。內部能量巨大的邱瑞光甚至還與火器局的王崑山達成協議,利用綿州以西大山裡豐富的天然硝土,在江油的山邊建設一個大型的火藥制造局。善做煙花的江油縣陳家老大,便是這個火藥局的管事。

關於朱平槿最關心的農業,去年旱災和獻賊對綿潼民生的影響極大。有些地區的種子糧被搶被吃,加之百姓逃亡,春播時未能及時下種,因此今年大幅減產已成定局。能收的秋糧已經收盡,但根據產量和人口預估,全部存糧最多只能吃到四月底,此後便可能出現饑荒。

李、邱兩人到任後,督促各州縣補種冬季作物,如冬小麥、油菜、蠶豆、豌豆,爭取有些產出,換些米糧。但因王莊組建時間前後不一,政策執行力度有大有小,部分地方仍大量拋荒,因此近期的重點仍在盡力強化王莊,招攬流民墾荒。估計到了明年,綿潼就能在總體上實現自給自足,個別條件較好的州縣,還能略有富餘。

綿潼的基本情況,能透過每月一次的情況匯報基本掌握。朱平槿更關心的是,綿潼作為四川排名前列的經濟區,如何在墾荒這個關鍵工作上取得經驗。要知道,綿潼的可墾耕地面積,遠遠超過了瀘州;水土光熱等農業條件,更是瀘州遠遠不能相比。

李崇文根據綿潼的實踐,對墾荒提出了幾個很有價值的建議:

一是要加強組織,不能給了減免政策就放任自流,也不能任由農戶和流民任意插佔。

李崇文道,一些流民不願加入王莊,自行跑到山裡墾荒,因此發生了好幾起慘劇。射洪縣一族五十餘口,因為斷了口糧餓死十二口。鹽亭縣一家五口赤手空拳進山,此後音訊全無,後來請獵戶尋找,才發現全被老虎吃了。中江兩撥流民因為爭奪江邊好地,發生了械鬥,死了兩人,傷了十幾人。由此可見,分散開荒見效慢,效果差,代價大。水利設施既無規劃,也不配套。

為了實施高效墾荒,他們提出了整體開發的建議:把墾田人和種田人適當分開。既要充分利用冬季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又要組織專業化、規模化的墾荒隊伍,一次性進行萬畝以上整體開發。梯田、保坎、水塘、水井、溝渠等設施一次到位。然後再將這些開發好的熟田租給農夫來種,當年下種,當年就能收穫。

如此,墾荒田的產權歸王府,出租收益高,以後的收益也相對穩定,使租家和佃家雙方同時受益。同時,整體開發還有利於社會管理。一次土地開發專案,便能形成一個王莊,莊戶管理和護莊隊建設也可順勢推進,省了不少時間和功夫。

二是要合理選址合理規劃,不能盲目進行。選址規劃必須考慮兩個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水利條件。李崇文舉了個例子,中江縣南面丘陵山區,地處凱江右岸,山不高,地不瘠,可墾地面積超三十萬畝,但開荒效果不好。他親自實地檢視,原來此處地勢高,少河流,嚴重缺水。據當地老農講,去年天旱時,整個地區焦土一片,滴水全無,人都有渴死的。此地若沒有飲水和儲水設施,即便開荒也只能靠天吃飯。

其次是政治民情條件。綿州和潼川兩地都有些著名官紳,如祖籍漢州綿竹縣的劉宇亮家便在綿州有大量的田產。劉宇亮是劉家老三,崇禎十二年被薛國觀擼下臺前當過首輔,其兄原關南道劉宇楊、侍郎劉宇烈,一門高官數人,弟子無數。崇禎十年闖賊入川,當時還是大學士的劉宇亮在崇禎帝面前哭訴家鄉遭禍之慘狀,皇帝勃然大怒,導致原四川巡撫王維章斃死獄中,連在百頃壩戰死的總兵侯良柱也不能倖免。

李崇文認為,如果圈地開荒侵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勢必遭到他們激烈的反對。此外,許多小地主和自耕農外出逃荒,以後可能回來的。所以圈地墾荒時要有理有據,爭取當地官府的支援,掌握土地權屬的第一手憑證。開完荒地後,如地主和自耕農回來提出要求,應該按照田皮、田骨分離的辦法,合理平衡原土地所有者與開荒經營者之間的利益,避免矛盾過度激化。

三是要加強支援和引導,尤其是農業貸款和種子農具等物資的支援。李崇文道,因為種子糧和口糧不足,又兼之農具、耕牛短缺,嚴重影響了墾荒的進度,因此貨幣貸款和實物貸款都非常重要。他利用貸款,向成都訂購了大量農具,於是這些銀子大半又迴流到了王府……

四是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水利設施。要先有水,後下種。挖塘、開渠、引水、打井,樣樣措施不能少……

李崇文是王府政務司副總理,還是川北軍政委員會的主委,在川北軍政大權一手抓,綿潼王莊不過是他的兼職之一。可李崇文談到他在綿潼的工作,就像擰開了水龍頭,嘩嘩地流個不停。

這位臉色蒼白、身材瘦削的年輕書生,這個曾經飽經雙親喪亂與流離失所、經歷過慘痛煎熬的讀書人,當他內心的信念被激發出來之後,就像一座核反應堆被點燃,源源不斷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他無需外界的壓力,無需上級的鞭策,更無需名利的刺激,完全是依靠他內生的動力在拼命地把工作往前推動。他燃燒的是生命,收穫的是本心。這樣一種人,與那些為了功名利祿而鑽營、而叛賣、而奔波、而折騰的人,境界之別有如天上地下,價值之差有如黃金狗屎。在這種純粹的人面前,一般俗人很容易自慚形穢;而君主,則容易萌生猜忌之心。自古忠臣良將,多不得善終,概因如此。

“李先生,邱管事,軍情緊急,本世子明日就要出發,怕等不了羅姑娘到來了。”

朱平槿摸著上嘴唇上剛發起的一粒飽滿的青春痘,心裡有些發虛,更覺十分慚愧。他決心對李崇文給予更多的支援和關心:“這些條陳,還要辛苦你們再給羅姑娘詳細道明。本世子會給她留下書信一封,請她對綿潼之事多加關注。”

李崇文和邱瑞光拱手稱謝。夜已深,兩人告辭,朱平槿卻單獨留下了李崇文。

君臣對坐,一時無言。

沉默半響,朱平槿終於開口道:

“藥王孫思邈曾道:多思則神殆,多念則智散,多欲則智昏,多事則勞形,多言則氣乏,多愁則心攝。如今天下方多事之秋,先生為我王府重臣,深受王莊百姓愛戴。風物長宜放眼量,請先生以蒼生為念,萬勿操勞過甚,事事躬親!邱管事乃母妃親族,母妃用之,一用其才能過人,二用其不虧大節,故而本世子早晚要將綿潼交予他。先生為川北總管,一旁指導便好,庶務都讓他去做。他做得不好,本世子自會懲處。此次土暴子肆虐順慶、重慶兩府,蓬州、廣安、合州等十餘州縣糜爛,本世子領兵出征,少則一月,多則一年。川北百姓之生計善後,還需先生操勞,是故先生更要愛惜身體!先生不妨在此休息些時候,靜心等待羅姑娘到來。榮軍總醫院院長王翰此次隨徵。他是岳丈大弟子,醫術精湛。明日讓他給你瞧瞧,開個方子,稍加調理。”

“臣遵旨!”

朱平槿發自內心的關心,感動得李崇文雙淚直流。李崇文學諸葛亮,就得學諸葛亮一生追隨劉玄德。在李崇文的心目中,劉玄德一定是位忠義兩全的仁君。

而朱平槿自認為比起劉玄德的心計來,不遑(HUANG)多讓,這就是他以少衝之齡駕馭群臣的自信。

注一:即今北川老城,512大地震全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