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兵器之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八章 兵器之論

古語云,“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高談闊論在大明朝是沒素質的體現,尤其是在規矩森嚴的皇家。

桌子上除了幾樣小菜,主菜是一盆冬筍燉豬肉。冬筍是兵士們砍竹子時順便挖的,肉則是今天一早被趕上山的。此外還有一樣這個時代非常稀罕的菜:辣椒(當時叫番椒)炒肉片。宋振宗和宋振嗣兩兄弟筷子翻飛,吃的嘴裡兮兮直響,但動作沒有半點停頓。曹三泰主管後勤,與兵士們為伍去了。曹三保代替曹三泰出來給朱平槿解釋,這是蒙頂山莊上新種的番椒,送來給主子嚐個鮮。

朱平槿還沒來得及講話,宋振宗嘴裡咬著肉,已經急著表了態:“好吃!好香!就是辣點!

朱平槿笑笑對曹三保道:“我們四川天潮,百姓吃點辣椒除溼。有條件讓你兄弟多種一點,運到成都府一定賣個好價錢!”曹三保趕忙應了。

朱平槿幾口吃完了飯,用茶水漱了口,待大家都吃完,抓緊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宋振宗搶先發言。這廝自從得了朱平槿的鼓勵後,說的話是越來越多。

“末將看過戚爺爺的書!”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有根有據,宋振宗先把他崇拜的戚爺爺抬出來,“戚爺爺說,最好的陣法就是鴛鴦陣!這鴛鴦陣可有諸多變化。在接敵之時可變為縱陣,藤牌居前,遮擋弓箭,接敵也快;在開闊之地可以展開兩翼變成橫陣,兵器齊出;在街巷叢林水網狹窄之地,又可變為五行陣和三才陣,兵士調動靈活……”

聽著宋振宗侃侃而談,朱平槿不禁對他刮目相看,這廝最近明顯是下了苦功的。可是宋振宗話音剛落,他便遭到了搭檔舒國平的反對。

舒國平道:“末將也看過戚爺爺的書!宋將軍之言卻不敢苟同!鴛鴦陣是步陣。戚爺爺御倭在江浙福建,所用便是鴛鴦陣。等戚爺爺到了薊鎮塞上,練的卻是車陣,陣中遍佈鳥銃、弗朗機等火器。戚家軍御倭時,營伍之法是四進位制,即四隊一哨,四哨一官、四官一總。等戚爺爺到了薊鎮,營伍之法又為之一變,是一營三部,一部兩司,一司四局,一局三旗,一旗三隊。何以如此?末將以為,是因敵而變,因地而變!”

舒國平的觀點立即得到了朱平槿的肯定。

朱平槿道:“這操練之法,需按照我軍預計作戰物件和作戰樣式確定!我方首要作戰物件是流賊。大部分賊眾,皆是賊首裹挾而來之流民,刀槍不全,甲冑全無。賊眾沒有陣法,喜歡一擁而上,亂刀亂槍招呼。賊眾軍紀不嚴,勝時尚能齊心搏命,敗時往往作鳥獸散。賊眾衣食不保,搶糧搶錢時敢於拼殺,無利可圖時作戰乏力。然賊眾雖形似烏合之眾,但作戰極為狡詐。往往以金銀或偏師誘我,大軍四面埋伏,待我上當,立刻四面衝殺。賊眾遭遇大股官軍,往往四散山林河泊,隱匿蹤跡。待官兵搜繳,四處襲擊,令官兵到處捱打。在兩軍交戰之時,賊首往往率少數精銳,待我軍疲憊不堪,陣型鬆散之際,伺機殺出……”

宋振宗一拍大腿,叫道:“正是!我秦州兵敗之時,那流賊先伏於官兵必退之路,待我軍透過之後,方才殺出。我軍尚未列陣完畢,那流賊上萬人就蜂擁而上,然後我軍就散了……”

宋振嗣也道:“末將跟隨兄長列陣迎戰,雖然斬殺賊子無數,但架不住賊子數量太多。最後末將脫力,手累得幾乎抬不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見眾人聽得認真,朱平槿便道出想法:“故我新軍之操練科目為四:佇列、體能、刺殺,射擊!基本之戰法,是迎敵展開橫隊,以最快最密集之火力震撼敵陣,摧垮敵人軍心,進而大隊白刃衝擊,一舉全殲敵人!”

以火力便能震撼敵陣,摧垮敵人軍心,這分明便是朱平槿談論過新式兵器。這種新式兵器,“既可以當成火銃打放,又可以當成短矛刺殺”。宋振宗心裡有不同意見,便趁此機會把自己的想法道來:“官兵以火銃列陣,根本擋不住賊人衝擊!前後三疊火銃最多打放一輪,賊人便衝近砍殺,裝填打放第二輪根本來不急!再說,這些火銃遠了便失了準頭。過了七十步,就不知道鉛子飛到哪裡去了。銃子輕小又不能存力,就算瞎貓碰上死耗子,也不能破甲傷人……”

剛剛道出想法,便遭宋振宗公然反對。豎立自己的絕對權威,還需要一個過程,費很多周折!

朱平槿心裡感嘆著,對周圍道:“既然宋將軍談到了火銃,你們都來說說這火銃還有何不足?”

世子虛心納諫,眾人立即行動。

賀有義道:“火銃列陣,兵士臂上繞一根火繩,行動不便。這列陣不能太擠,故而火力稀疏,此為其一;其二,火繩在戰前必須事前點燃,容易貽誤戰機,夜間極易暴露;其三,火銃裝填不便,耗時太長,發一銃可射十箭;其四,距離遠了不準,七十步後基本打不到,打到了也難以破甲;其五,火銃手如同弓箭手,近戰時不如長槍大刀有用;其六,火銃打造粗劣,難堪使用。打放久了,三支倒有一支炸膛。”

宋振宗使勁點頭:“賀先生說的及是!我秦州兵裡的那些火銃手,還沒有點燃火繩,賊兵便近身搏殺,只好轉頭就跑。沒有刀盾手平時上前掩護,他們就是一群亂跑的鴨子……”

舒國平皺皺眉頭道:“世子可是要用火銃裝備新軍?”

宋振宗道:“末將也曾問過……”大概他想到朱平槿威脅要把他軍法從事的話,趕快把後半截話掐住。

朱平槿笑笑道:“看來這火銃的聲名不佳,諸位都是心有慼慼。不過……”他停歇了半響,這才道:“方才諸位對火銃評價甚低。但本世子想,如果能將那火繩去掉,則行動不便,容易暴露、貽誤戰機等缺陷不是沒有了?如本世子以四排密集之橫隊列陣,前面兩排蹲著,後兩排站著,待敵進到七十步內,一齊開火,敵兵可退否?”

宋振宗取下頭盔,撓撓頭皮道:“這可說不準!若敵軍只是些蟊賊,末將估計他們會被嚇到;若是賊中精銳,估計他們還是會殺上來。俺覺得,反正只能打放一輪,不如讓那賊子靠近些再打,打完就用短矛拼殺。不過近距離拼殺,這短矛不如長槍,最後一排的矛頭容易戳著前排的人。若是敵方用強弓勁弩攢射,我方陣型多半要崩潰!”朱平槿道:“既然最後一排容易誤傷前排,那就改用三排橫隊的火銃齊射,齊射之後短矛接敵。第四排收攏做預備隊,由營長直接掌握,或掩護部隊兩翼,或支援前方。如果將來我們遇到精銳馬賊,甚至是韃子騎兵,一個營四個連可以方便地轉為方陣。”

舒國平道:“稟世子,末將覺得這火銃本是好的,一則兵士操練簡單,不像強弓勁弩,動輒操練一年半載;二則火銃生產快捷,最多一月便可產出,人多產的就多。不像弓箭,光備料就要一年;三則末將聽說近距離破甲甚為可怕……”

賀有義插話道:“正是!父親大人原有一支西夷火銃,口粗管沉,需用支架襯托……末將曾親自打放多次:二十步內可破棉甲三層或鐵甲一層,三十步內可破棉甲一層,七十步內,可奪無甲人之性命於頃刻!”

舒國平接著道:“只可恨這火銃射速太慢,遠了不準,近了無用!”

見到手下人談到火銃都是一副搖頭嘆息的模樣,朱平槿心知他們沒有見到新式火銃之前,自己不太可能說服他們。他必須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權威,先強行操練起來再說。

朱平槿道:“火銃火炮,本世子稱其為熱 兵器;刀槍劍戟,本世子稱其為冷兵器。熱 兵器耗藥子,不耗人力。打放百次,人尤感輕鬆,不會力竭。軍隊全面裝備熱 兵器,已經是大勢所趨,無可阻擋。本世子聞那西夷強軍,已經人手一支火銃,大炮配比更是千人數門。作戰之時,炮聲隆隆,煙焰漫天。本世子操練新軍,匡扶大明,保佑黎民,必須練得強軍,切不可自甘落後。火銃或有諸多不便,但我等可以改良火銃,亦可改進火銃戰陣之法,力求發揮火銃之最大戰力!待火銃改良以後,本世子還要造出新式火炮等厲害兵器列裝軍隊!諸位或許想問,這新式火銃何時可有?本世子可以明白告訴各位,本世子現在一支也無,三四個月也未必能夠造出來!但是,本世子仍舊要求諸位,此時就要按照人手一支火銃、人手一支短矛模樣,先行操練起來!本世子有言:寧可人等兵器,不可兵器等人!諸位愛卿,這是本世子之軍令!”

朱平槿拍了板,眾將站起齊聲道:“末將得令!”連羅景雲也像模像樣大聲叫喊。

朱平槿滿意地點點頭:“諸位愛卿,我等與其坐而論道,不如一起到曬場上去,親自操練一番兵士如何?”

眾人在朱平槿的帶領下,離開屋子剛走出小院。朱平槿突然想到這碧峰峽養得國寶,難道就養不得豬兒?於是轉身招呼曹三保道:“曹伴伴可去告訴曹總管,本世子覺得,這山坡空著怪可惜的。曹總管兼著護商隊的輜重後勤,不妨利用兵士休息空閒之時,讓他們在這荒山上養雞養豬。用不了太多功夫。只需砍些竹子,編成圍欄,再造幾個雞棚豬舍就好。雞兒豬兒就讓它們在裡面自由找食,省的我們去喂了。到了年底,雞兒豬兒養肥了,我等不是又可以打牙祭了?”

朱平槿的提議立即引起眾人共鳴,兩個吃貨更是連著叫了三聲好。眾人一路說笑,向曬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