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 投鼠忌器(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 投鼠忌器(三)

王省吾已經率軍到達了河溪關外圍。賀家莊距離河溪關並不遠,卻因為大江之隔,半點音訊都不知。

嘉陵江右岸的白塔之巔,賀永年一臉焦慮地凝視著眼底的保寧府城。

“稟四爺,自從得到訊息,小的們天天派人守在塔頂瞭望。一有煙火升起,便下來報信。只是這兩日確實沒有見到煙起,小的們不敢說謊……”一名賀家莊丁頭目邊向賀永年稟報,邊給賀永年身邊的賀桐打眼色,讓他為自己幫腔。

“爹,成叔天天盯著,怎會走眼?城裡定是有什麼蹊蹺!”賀桐接了眼色,連忙幫家丁頭目說話。

“你一個小孩子家,知道什麼!”焦慮中的賀永年毫不留情地呵斥他兒子,“這幫子官兵的秉性,你爹還不清楚?既然是兵變,不殺人不放火怎麼可能?再說了,城外渡船都搶了,城裡的府庫、武庫,火藥庫、還有秦、張、孔幾家大戶,他們怎會不搶?我們賀家的醋罈子,估計保不住了……”

賀永年說著賀記醬醋鋪後園裡的幾百大壇醋便肉痛得難受。他對鋪子的情感別人很難體會,因為那裡積澱了他父子兩代二十幾年的心血。

保寧城是四川一省醬醋生產的中心,其生產的麩皮醋又稱保寧醋,至少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保寧醋與江油中壩的醬油、涪陵的醃漬青菜頭(榨菜前身)一樣,同為四川百姓的家常必備之物,銷量極大。

普通老百姓沒有肉菜佐飯,往往就靠著一碟醬油一碟醋、幾塊鹹菜一坨豆瓣混一餐。因此醬醋業看著利薄,但靠著銷量大,實際利潤不低。只是崇禎年來糧價鹽價上漲太快,以糧鹽為原料的醬醋食品業成本跟著攀升。加之世道不寧,致使銷量銳減,行業舉步維艱。

出身將門的賀永年從小便跟著父親在醬醋鋪子裡幫忙,在攪拌房裡練出了臂力腿力,在冰涼刺骨的醋缸裡凍裂了手腳。賀老爺戰死百頃壩之後,失去官家勢力的賀記生意越來越差。沒有賀永年的精明和打拼,賀記早已倒閉。

然而事情的轉機來得突然,起源便是少爺的破釜沉舟,舉家投獻蜀王府。自此以後,賀家莊和賀記醬醋鋪便像磁石一樣,吸引了周邊的農戶和商家,生意越做越大。有了蜀王府的背景,官府的衙役再也不上門敲詐和收稅了,見到賀家人也會堆出笑臉。

最近蜀王府的羅姑娘為了擴大百姓的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牽頭成立了一個蜀王府醬醋食品促進協會。透過協會把王府莊戶或投獻戶中的幾家醬醋商、食品商,如保寧府的賀記醬醋、江油的陳記醬油、崇義莊的米糕作坊,松散地整合在一起。

協會的會址就設在賀記醬醋鋪。首任協會會長掛名羅姑娘,實際上的事情由賀永年這位秘書長打理。這個協會不僅是這些會員作坊避稅免稅的保護

傘,還是一個醬醋食品業的投資撮合平臺。協會剛剛招商了兩個不大的專案:一個是潼川州的豆豉(CHI,川音發SHI)作坊;一個是郫縣的豆瓣作坊。賀永年這位協會秘書長負責為專案招商。

蜀地士紳百姓對蜀王府牽頭專案的盈利能力信心爆棚,短短一個月,兩個專案的招股進度就完成了七成。專案的民間投資人來自成都、潼川、保寧、順慶、敘府、嘉定各州府,但以保寧本地商人最多。

然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一位,卻是羅姑娘的侍女、王府大將宋振宗的未婚妻小紅。於是便有一種傳言,說專案裡面有羅姑娘私人的脂粉錢,也有說是宋將軍的彩禮錢。

也難怪士紳百姓願意投資,因為除了這些不能證實的謠傳外,招股說明書上還真金白銀地說明,醬醋食品促進協會旗下的作坊,可以優先拿到王莊的平價糧食和包銷價食鹽;除了王府一成的投獻費,可以在整個產業鏈避免官府的稅收和加派;在銷售環節,可以優先獲得蜀王府的採購訂單。

蜀王府的採購訂單有多大呢?

光是護國軍及各地王莊王店,至少便是數十萬人的消費市場!賀永年被專案招商的順利推進所激勵,準備大展拳腳,幹一番事業。前幾日在碑院寺檢視鹽井開鑿時,他還不忘與射洪縣一家老號酒坊的掌櫃商談合作的事宜。賀永年的意圖,便是利用王府稅收優勢、成本優勢和銷售優勢,將協會旗下的作坊擴充套件到利潤更高的釀酒業中去。

可是,就在賀永年奮力描繪他的商業藍圖之時,他的老巢保寧府發生了兵變!現在,連醬醋鋪子都可能保不住!

一種烈油烹心的痛苦讓賀永年閉上了眼睛。可他不懂事的兒子卻不適宜地試圖安慰老爹:

“爹,鋪子有莊上的夥計守著,問題不大。依我看,南津關的浮橋……”

小夥子賀桐的話沒說完,就被一個跑上白塔的家丁打斷了。那家丁一口氣登上近十丈高的文筆塔,氣喘吁吁,話都說不出來。賀桐見狀,連忙扯下自己腰間的葫蘆遞給那家丁。

幾大口清水灌進肚子,那家丁終於道清原委:老夫人和少夫人、二小姐急事有請四爺。

四爺是莊子裡的莊戶對賀永年的尊稱。可是在老夫人和少夫人、二小姐面前,四爺賀永年只是一名老家奴的兒子。

老夫人孔氏是賀老爺的正房夫人,而少夫人秦氏則是賀有義的嫡妻。

孔氏原是保寧城裡一位連功名都沒有的教書先生的女兒,但是她的門第之高,多年前曾讓求娶成功的赳赳武夫賀老爺成為保寧城的第一號新聞人物。原因很簡單,因為孔氏是聖人後裔,南孔嫡傳(注一)。秦氏則是保寧城富紳秦家的嫡出大小姐,城裡秦記車馬行少東家的親姐姐。

至於二小姐,那是賀家下人過去對她的稱呼。她現在的身份,是過年回孃家的侯夫人。

……

賀家莊位於白塔山南麓的山腳下。莊子北高南低,莊牆高大。莊子中心有一座大宅院,背靠白塔山,面向一根大道,直通南面的莊門。這座大宅院,便是賀有義及賀家軍將領們的老窩。

宅院前廳之中,一位頭髮烏黑、面色端莊的老婦坐在上首。她身後站著一位頭髮花白、精神矍鑠的老僕。老婦下首左右的椅子上,各坐著一位中年婦人。左側這位細眉瓜子臉,面色和藹溫潤;右側這位臉型略方,眼眶微紅,面色悲慼,好像剛剛哭過。

賀永年帶著賀桐快步走進前廳,先給上首的老夫人行禮,然後再給左右兩位夫人小姐行禮,最後才給老夫人身後的老僕行禮。

“賀輔。”老婦微笑著叫她身後老僕的名字,“瞧你孫子的機靈樣,將來的出息不比賀桂、賀桓他們倆小半點!”

老僕笑著應了:“謝夫人誇獎。只是玉不琢不成器,這小桐還要磨礪一番才行!”

原來,上首這老婦便是賀有義的親媽孔氏,左側的婦人是賀有義的老婆秦氏,右側的婦人是賀有義的妹子,閨名賀鳳儀。孔氏背後的老僕,便是賀永年的爹、賀桐的爺爺、賀家莊的大管事賀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四,你們兩父子別杵著了,找凳子坐吧!讓你爹把事情說說。”孔氏吩咐道。轉眼,她瞥見賀桐向他爺爺努努嘴,便笑了起來:“賀輔,你在我這裡站規矩,他們爺倆哪裡坐得下去?你也去坐吧!如今我們賀家上下都是蜀王府的下人,身份一般高!”

老夫人召見,是因為剛才出莊巡邏的莊丁帶回來一名全身溼漉漉的人。此人說他是城裡秦家的下人,奉少東家之命泅水過江,傳遞城裡叛軍的虛實。身份已經證實了,因為秦氏認得此人,正是她弟弟的貼身侍衛白二。

據白二說,王朝陽的叛軍除了佔據城樓和四門,還佔據了保寧府衙、川北分守道、閬中縣等各處官衙。川北分守道龍文光在廣元城防秦賊,正好躲過一劫。但在保寧城裡的保寧知府張繼孟、上巡道葛奇祚、閬中知縣張昌等大小官員皆被叛軍扣押,生死不知。叛軍還奪了府庫、武庫,火藥庫,但是並沒有在城裡招兵買馬。秦記車馬行的一百多匹戰馬也被叛軍牽走了,但叛軍按匹計價,每匹馬給了十兩的銀子。

“爺爺,叛軍竟然給銀子?”賀桐突然打斷了他爺爺的陳述,大聲發問道。

“怎麼不給?”賀輔看著他的孫子,一臉寒氣就化成了春風。若不是當著老夫人和夫人的面,他早將孫子牽到自己身邊挨著。

“說來秦家與王朝陽還是七彎八拐的親戚!你瞧,二小姐的夫君是侯應起,是侯總兵的族侄;王朝陽的堂妹是侯總兵之子侯天錫的夫人(注二),還生了兩個女公子。少夫人是二小姐的嫂子,秦家是少夫人的孃家……總之我們川北將門,扯來扯去都是親戚!”

“都是朝廷和那幫奸臣之錯!”

二小姐賀鳳儀突然哭出聲來:“逼死了侯總兵,這才讓將士們埋下了反心!老叔,你說侯天錫和侯應起他們會不會與王朝陽一同造反?”

二小姐的問話讓賀輔沉默了。他如何能夠回答?

賀鳳儀的態度引起了她母親的不滿:“鳳儀,你不要在這裡鬧了!如今大家都不知道情況,若是知道,又怎會如此傷神?”

聽到叛軍牽馬還給錢,在山上還憂心忡忡的賀永年突然來了精神。

“既然王朝陽禮遇少夫人一家,那麼我們賀家在城裡的鋪子就無虞了!” 賀永年站起來拱手道:“既然我們賀家入了蜀王府,就不能全按川北將門的規矩行事。我們要想想世子會如何處置王朝陽。”

“公婆,老四想得周全哩!”賀有義的老婆秦氏連忙細聲細氣地表示贊同:“有義在瀘州,世子可是對他信任有加呢。把一個州全交給了他!我們這裡稍個處置不當,就會毀了有義的前程!”

“老四說得不錯!”老夫人頜首以示贊同,“只是這世子處事秉性,老身一無所知,老四……”

“除了陳團長、羅監軍和洪先生,小人也沒見過世子。”賀永年無奈地坐下去,“少爺來信,不過說些少年英武,聰慧睿智;心地仁善,心懷天下之類的奉承話。世子心裡如何想的,我們這些做臣子的……”

“以老身看,義兒說得倒不像是奉承話!”老夫人孔氏搖搖頭,“自己的兒子自己最清楚!義兒心比天高,行事果決,對他爹之死一直耿耿於懷。若要他佩服哪個人,那是比登天還難!依著老身看,他既以全家投獻博取世子信任,也必然會豁出全家性命去博取功名!如此,這功名定然大得……”

老夫人停下了不說。她瞅瞅她的女兒,又瞅瞅她的媳婦,最後停在賀輔身上。這位老僕,才是她最信任的人。

“賀輔。”老夫人孔氏叫住了老僕,“老身想讓你明早辛苦一趟,往廣安州跑一遭。把老身寫的信面呈世子!”

“娘!”賀鳳儀立即站起身來叫道:“如今侯家反沒反都不知道!萬一那世子要我們出兵剿滅叛軍呢?”

“難道侯家反了,你便要跟著你男人造反不成?”

賀鳳儀的話終於將她媽激怒了:“如果你男人反了,你更要支援朝廷平叛才是!別忘了,你是賀家的人!更別忘了,你爹死了也是大明忠臣!”

“公婆,別怪媳婦多嘴。”見老夫人發怒,秦氏便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擔心:“公婆,這信可不好亂寫呢!黑字白字的,留下了把柄,有義在瀘州可就難做了!”

“你們兩個都放心!”老夫人長出了一口氣,“在信裡,老身不是賀家的未亡人,而是南孔的嫡脈子孫!”

注一:靖康之變後,孔子第四十八代嫡長孫、世襲衍聖公孔端友隨宋高宗南遷,形成南宗;其弟孔端操之子孔璠(FAN)被偽齊和金朝封為衍聖公,是為北宗。這是孔門南北分裂的肇始。

南宗世系傳至第五十三代嫡孫孔洙,元替宋,孔洙不願歸順元朝,遂以儒家中庸之道,行“讓爵”之舉,仕元而不順元,致使孔氏嫡脈從此中斷,南宗日衰。

元朝所封衍聖公孔思晦,系孔子第五十四代孫,為北宋第一代衍聖公孔宗願第八世孫。元仁宗“親自詳核”孔氏族譜,認為曲阜農民孔浣之子孔思晦是孔子“嫡裔”,於是封其為衍聖公。是時,孔思晦早已入仕為元官,先後為兩個縣的儒學教諭。

明清兩朝,均承認了元朝的分封,延續至今。所以,今日之孔門嫡裔,均是農民孔浣的後代。

注二:侯氏族譜,侯國維(侯天錫)娶楊、徐二位夫人,生拱亨、拱貞等六子。這裡劇情需要,響木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