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四百零七章 毛遂自薦(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四百零七章 毛遂自薦(一)

崇禎十五年正月二十八日,川北前線已經打成了一鍋滾粥,噗嚕噗嚕冒著熱氣。

因為各種客觀原因,前線的訊息並不能第一時間到達朱平槿所在的前敵指揮中心保寧府。因此朱平槿得到的所有資訊,既是滯後的,也是零散的。朱平槿不能根據這些滯後的、零散的資訊做出任何重要的決定。除了督促增援部隊加快進軍之外,他能做只有兩件事:就現有的兵力進行合理調配和抓緊時間養蛋。

王省吾帶出來的儀隴縣大隊三個連與萬吉富的小股起義部隊合編,緊急編成護國軍第十八營。第十八營計劃與劉鎮藩部取得聯系後,由侯應起的小股騎兵支援,經蒼溪縣向構溪河上游的千佛場進發,從後方支援陷入重圍的馬凱、張奏凱。

保寧千戶所百戶陶永祚死守蒼溪縣,擋住了王朝陽叛軍北上的道路,立下了大功,被任命為蒼溪縣大隊大隊長。蒼溪知縣許紹勳同樣有功,兼任縣大隊監軍。蒼溪老孝廉文九如解私囊、集義兵,助官府保城,以守城功署閬中縣。

保寧同知項國瓚、閬中知縣張昌向叛軍叩頭乞生,以失節之罪停職聽勘。

董卜第三騎兵營是護國軍唯一的重騎兵營,先前兩場戰鬥已有近七十人的傷亡。朱平槿不願輕易用之,便令其調往新政壩,作為右路的總預備隊。至於王大牛的所部,留駐原地,執行對就撫叛軍的甄別、監管和改編任務。

由於王大牛文化程度不高,所部也沒有配備監軍,所以朱平槿思來想去,最終將錢維翰找來談話。沒想到錢維翰二話不說,立即將任務應承了下來。這讓朱平槿大松了一口氣,當即令其充任綿潼總隊副監軍,與王大牛這個淳樸的莊稼漢子搭班子。

順保總隊的防區從廣元延伸到大竹,管轄地域過寬,資訊傳遞線過長,掌握兵力過少,組織不健全,因此在這次保寧兵變過程中,反應遲鈍,行動無力,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指揮作用。再說土暴子土生土長,在山區的機動速度明顯快於官軍。面對土暴子的靈活進攻,官軍總是以少打多,不得不在土暴子的進攻初期被迫進行艱苦的防禦戰。為完善巴山西、南周邊區域協防,必須分拆順保護莊總隊,重建順慶、保寧兩個護莊總隊,保證防區機動兵力實行保寧、蓬州、廣安三基地配置。一旦有警,機動兵力可以就近抽調,及時增援或反擊。

有鑑於此,朱平槿昨晚已經下旨,任命賀仇寇為保寧護莊總隊總隊長兼護國軍第五團團長,賀永年仍為副總隊長。第五團除下轄王省吾的第十八營之外,還將指揮部分由叛軍改編的部隊。等第三團的譚思貴將新編成的五個營帶到,可能也會分一個營交由第五團指揮。

目前第五團除了兵力兵器短缺之外,還存在缺少幹部的問題,尤其是缺少一位大局觀強、掌握政策、嚴明軍紀的監軍。賀仇寇順慶總隊長的遺職交第四團代理團長魯印昌兼任,監軍仍是羅景雲兼任。順慶總隊並兼護國軍第四團。第一團完成現有任務後,與第三團同為重慶軍區機動部隊。

……

“軍隊中的高階知識分子太少了!軍隊的高階政治幹部不是識字班在短時間裡能培養出來的,目前仍然要依賴社會存量。可是從哪裡去找這樣能文能武有政策水平又能無限忠誠於自己的高知呢?”

朱平槿靜靜地斜躺於竹椅之上,思索著第五團監軍的人選,慢慢陷入了神遊。他頭上的一片玉蘭花被微風一吹,搖曳著緩緩飄落。粉白的花瓣旋轉著,最後從朱平槿的視野中消失。它的命運,或是掉入了泥濘,或是墜入了凡塵。

“花開花落,時光流轉。”朱平槿詩興大發,長吁短嘆:“夏蟬不知冬雪,我們都是時間長河裡的夏蟬。”

“世子爺心痛花落吧!”

張維及時體察道主子的悲天憫人,連忙勸慰:“院裡兩個炭爐一燒,這玉蘭花感受了熱氣,以為春天到了,趕忙掉了花好長新葉,它是傻瓜呢!”

“對。玉蘭花是傻瓜,被我們騙了!”朱平槿笑道。

“少年人,多學經義,少參佛道,以免移了心性,壞了國事!”角落裡一個不陰不陽的聲音道。

一位道骨仙風的傢伙,左手握書卷,右手捏茶蓋,翹著二郎腿,側迎著初春的暖陽,悠然自得地倚在小院角落裡的太師椅中,順便十二個時辰監視朱平槿。這老家夥還有一位新納的老徒弟可供隨時聽用使喚,這徒弟便是那位南部縣的老中醫。“你娘的!”朱平槿心裡罵道。有事沒事翻弄別人的私 處,朱平槿可以原諒,畢竟那是人家的工作職責。但是焚琴煮鶴煞風景的事情,你娘的還真的幹得出來!

“不對!”

朱平槿突然想到了一種危險的可能,並由這種可能延伸到更大的危險。

“李諒德是什麼時候被老婆收買的?如此說來,那個在半夜給自己安排女人的楊薛濤也是老婆安插的眼線了?”

“還好,鄙人潔身自好,再一次經受住了組織的考驗!”

想著自己那日在廣安的英明舉動,朱平槿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

這口氣一出,便覺喉嚨有些幹。

“茶。”朱平槿哼哼。

沒有響應。

“茶!”

朱平槿加大音量,可還是沒反應。

角落裡的聲音道:“世子,張公公出去了,好像程先生帶人來求見。”

“什麼人吶?也不讓本世子安生安生!”朱平槿仰天大發牢騷。

“世子欲見何人,老臣如何知道?老臣一王府醫士爾。治病救人方是所長。至於國政,無一裨益也。”

乘人之危翻弄了本世子的私 處,頓覺身價倍增是不是?還傲上了!朱平槿想著,不由對李諒德大恨。

朱平槿正在心裡吊打李諒德,張維出現在了內院門口。

“世子爺,達州舉人李長祥求見。世子見是不見?”

朱平槿正想擺脫李諒德,連忙說見。

“世子爺是否要更衣?”張維在問朱平槿,眼睛卻盯著角落裡。

李諒德果然發話了。

“世子患處剛剛敷上藥膏,如何更衣?世子就在這裡見客!”

……

來者是一位中年書生,身材高大,神采奕奕。頭戴雲紋逍遙巾,身穿闊帶大袖錦緞直身,玉絛鉤一側的腰間,墜著價值不菲的翠玉牌飾。走起路來兩腳撇開,一搖一擺間甚是儒雅俊秀、倜儻風流。論其相貌穿著,必定家世豐厚。朱平槿暗想,此人必然極有女人緣。如果不幸死掉,定然會引來萬豔同悲。

朱平槿的小心眼,書生自然不知。他按規矩拜見後,自稱達州舉人李長祥(注一),字研齋,今年三十三歲,八年前中舉。祖父李壁,做過永昌府(治所於今之雲南省保山市)通判;父親李為梅,秀才。他本來準備今年進京,參加明年的癸(GUI)未科春闈。但因馮將軍所薦,所以前來覲見世子。

達州的馮將軍,自然就是讓朱平槿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的左護衛親兵副千戶馮如虎。李長祥詳細的自我介紹,讓朱平槿想到了人才市場中的求職面試。

若是程翔鳳與馮如虎共同引見,程翔鳳不會不現身。既然程翔鳳不現身,那就不是他引見的。

毛遂自薦!好,本世子正缺人手,來者不拒!不過,本世子用人,要量才適用。才非才,本世子要問過才知道!

“李先生弱冠登第,定有韜略在胸。今日一唔,必可有教於本世子。”朱平槿非常客氣地在躺椅上直起身來,將身旁那根坐過很多屁股的小板凳指給李長祥,“本世子身體有癢,無法全禮於先生,還請先生海涵!”

“無妨!”

李長祥大度地笑了笑,一掀袍子便坐了下去。

“學生問鎮守達州的韓將軍,世子待士人如何?韓將軍道,世子知書達理,最喜與有才有識之士人交往,常呼先生而不名。今日得見,果真如此……”

鎮守達州的韓將軍?

朱平槿耳朵裡聽著李長祥的侃侃之語,腦袋裡卻開動了搜索引擎。想了半天,他終於在張維提示的眼神中反應了過來。

什麼韓將軍,原來是左護衛的老總旗韓大樹!

想起了韓大樹,朱平槿又想起了韓大樹對朱平槿特使張維的訴苦。於是,朱平槿對李長祥問道:“黃鷂子景可勤佔了達州,不知李先生可受苦了?”

說起達州這兩三個月的賊佔期,李長祥的話更多了。

他先繪聲繪色地介紹了莫崇文部如何置達州官府士紳於不顧,突然棄防達州東進。

城破之時,他正在達州城東北的鳳凰山老宅裡閉門攻書,家中老僕如何突然衝進房間告訴了他這個驚天噩耗。城破家鄉危,他如何扔下書本,帶著族人、鄉里依山築寨自保。講到護國軍收復達州,他是如何的歡欣鼓舞,解囊襄助。最後講到城中缺糧少人,他如何透過自己的影響力,與士紳們一起發動百姓守城。他代表達州士紳,感謝世子,感謝廖撫、感謝馮將軍和一眾將士,還感謝那些救了命的糧食。

“原來李先生便是協助韓將軍守住達州的功臣!”

朱平槿頓時肅然起敬。

“若天下儒生都如先生一般忠義,山河錦繡之大明何以危急如是!護國安民之大業何愁不成!”

面對朱平槿的讚許,這位李長祥只是淡淡一笑:“世子過譽了。學生比之世子,如井底之蛙,不過坐井觀天而已。世子舉全川之力,聚一省之兵,以江河平壩為鎖鏈,困土賊於萬重大山之中。掌全川形勢,如俯瞰眼底。世子心胸之廣博、眼界之寬廣,學生欽佩之至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你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得意洋洋的朱平槿暗想:“不過以一地方鄉紳而能瞭然本世子的宏大戰略,這人還是有些真本事的!說吧,來意如何,所求何職?本世子有錢沒閒,一上午的休閒時光可是很寶貴的!”

李長祥極為健談。他流暢地向朱平槿講起了達州的風土人情、耕地出產、山川河流、城池險隘,甚至是婚喪嫁娶、走親訪友的習俗。可就是避而不談自己的來意。

“讀書人都是好臉面的。”朱平槿暗想,“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他這是待價而沽!”

朱平槿只好自己開口:“聽先生一番高論,想來先生於國事多有高見,不知可否與聞?”

朱平槿的意思當然就是催促李長祥快把自己的長項抖落乾淨,朱平槿也好量才使用。可這個李長祥卻大咧咧地反問朱平槿:

“國事何其多也!不知世子想聽何處?”

“想不到你還是個萬金油!”朱平槿心裡好笑。

不過他還是認真想了想,這才出了個題目:“前年獻賊入川,便經過了達州,以先生看……”

“獻賊易與爾!”李長祥飛快地回答:“崇禎十三年……”

朱平槿的眼皮狠狠一跳,難道又是一個狂生?

“獻賊易於?如獻賊易於,鄙人也不至於蛋痛了!”

毛遂自薦的狂生朱平槿見過不少。狂生們的通病,就是知古不知今,知書不知人,空言大話,與時事無一用也!

李長祥不知道世子朱平槿已經把他劃到了不能重用的狂生一類,上下嘴皮依然翻飛:

“……崇禎十三年秋九月,獻賊入寇達州城。學生不才,勉受官府、鄉老之託,聚鄉兵三千以守城,與獻賊打了五天六夜!

尤其是九月十七、十八兩日,獻賊奮力攻城,城池幾乎不保。達州城長七百三十五丈六尺六寸。周約五里,高僅一丈七尺。賊勢漫城,四門告警,學生領數百精壯來往馳援,血透衣襟。

獻賊攻城不果,只好使出一招拖刀計。詳作不敵流竄,東犯大昌、大寧,總兵方國安果然上當,驅眾急追。誰知獻賊生性狡詐,偵知官兵過了州河,立即返身格鬥。方鎮不備,招致大敗,軍士葬身魚腹中不知凡幾!

好在獻賊並未重圍達州,而是驅逐方國安之後,迅速渡過州河,西向巴州而去。繼而又在巴州打敗了張奏凱,直撲劍州……以學生看,獻賊不過狡詐多黠(XIA)而已;獻賊之兵,不過剽悍不畏死而已……”

朱平槿的眼皮又狠狠一跳。他手下的書生不少,但是以前打過大仗的,尤其是與張獻忠打過仗並且打贏的,一個也沒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自獻賊入川,巴州、昭化、梓潼、劍州、綿州、漢州、金堂、瀘州、仁壽……

蜀地大州名城,陷落者無數!

想不到先生以書生之軀,鄉兵之伍,竟能獨抗獻賊全軍!

哎呀呀!本世子至是方知,有了先生相助,以馮如虎、丁顯爵之才,亦能橫掃土賊如卷席!

失敬失敬!見笑見笑!張維,本世子要更衣見客,請先生正房上座!

上茶!上好茶!上本世子御用之好茶!”

注一:響木查閱崇禎十六年癸末科進士碑,李長祥名列三甲第八十二名。該科狀元是楊廷鑑,江蘇武進人,與“我大清”第一位辮子狀元呂宮為連襟。

查閱中響木偶然發現,二甲中有一人名曰:李贗品。正在哈哈大笑,再定睛一看,贗字上頭有一小點。原來是李膺(YI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