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五百七十八章 河淮驚變(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五百七十八章 河淮驚變(一)

莫營副將姚克明提前率騎兵暗夜離營,目的之一便是為大軍撤退尋找船隻。不過他在渦河上收集到的船舶,大都是陷在河岸幹泥中被遺棄的運糧船。

當這些船舶被大群的士卒用刀槍挖出來的時候,其適航性能明顯讓乘客們揪心。不過木船的好處就是散了也不會沉。

這些運糧船的爛船底雖然不停滲水漏水,但在士卒們輪番值守精心呵護之下,奇蹟般堅持到了目的地。

崇禎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莫崇文部前鋒遊擊將軍姚克明率兩百騎兵率先佔領了河南與南直交界的鹿邑縣。

三天後,即六月二日,經過漫長的水上漂泊,王世琮、溫如珍率莫崇文、楊國棟、馬進忠等部的官軍帶著極度疲憊與飢腸轆轆到達了亳州。

亳州與鹿邑縣同在渦河之濱,位於南直隸地界突出的西北角上。

其西六十裡為鹿邑縣,北一百五十裡為歸德府,東北一百三十裡為夏邑縣,東一百五十裡為永城縣,西南二百裡為沈丘縣。

也就是說,從亳州出去,無論東、西、北三個方向,全部進入河南地界。

又過了兩天,四部基本收攏,分別集結在鹿邑縣城、亳州以及亳州的城父鎮、義門巡檢司一帶徵糧修整。

在義門寨,王世琮、溫如珍、莫崇文、楊國棟、馬進忠四人受到了老戰友、原貴州總督王三善的中軍官,貴陽解圍戰的第一功臣,現賦閒在永城老家的前副將劉超的迎接。與劉超同來的,還有劉超的弟弟劉越,團練兵五百以及兩千石珍貴無比的糧食。

……

劉超年逾六十(注一)。若論軍功資歷,連溫如珍也不敢比肩。

劉超先祖是山西人,其父來永城經商發跡,後落戶於永城西南找子營(今臥龍鄉渾河集)。

劉超早年學文,是個正宗的書生。後因落戶時間太短,社保沒交夠,劉超高考移民失敗,只好棄文從武,參加了萬曆四十年和萬曆四十六年的河南武舉考試,並且出人意料地兩奪武舉第一。

為什麼劉超會參加兩次武科鄉試,他從來不說,別人也不好問。

總之,因為高考移民失敗以及被迫從戎等不愉快的經歷,劉超這位二代永城人與盤踞永城三百年的那些富紳豪族們結下了不大不小的樑子。

奢安之亂時,永城人王三善任職黔撫,奉旨便宜行事,同鄉同邑的劉超遂為王三善之親信。

貴陽被圍,王三善分兵三路進兵。三善三善,三路進軍計劃果真大獲成功。

副使何天麟等從清江進,為右路;僉事楊世賞等從都勻(今貴州都勻)進,為左路。而王三善自領兵兩萬為中路,正當賊鋒。劉超率參將揚明揩、劉志敏、孫元謨、王建中等人,戰龍里,攻畢節,斃安邦俊、擒安邦彥之弟阿倫。貴陽圍解,劉超軍功第一,被王三善保舉為四川總兵官。

可惜,劉超的好運氣就此到頭了。

西南夷一旦反叛,平叛戰爭從來都是長期的。

貴陽大勝,王三善便頭腦發熱,以為西南夷一戰可定。保舉劉超的奏疏尚未發出,王三善便被反撲回來的叛苗活捉殺掉,劉超也跟著吃了敗仗。

從此以後,劉超在官場之路上節節敗退。

崇禎九年,朝廷對劉超立下的赫赫戰功,終於補賞了個“蔭一子外衛副千戶世襲”。總兵沒了,變成了“外衛”還加“副千戶”,也就是劉超的兒子若去上任,便可能被吏部發配偏遠之地墾邊戍邊。若不去上任,則不過是一份閒散武官的錢糧俸祿。

然而就算這份遲來的愛,劉超也無福消受:因為劉超根本沒有兒子!即便現在趕緊娶小生兒,他快六十歲的身體也不行了!

對如此荒誕的賞賜,劉超自然氣得要死,只好使出了朝廷官員跑官要官的老法子——進京活動。

從崇禎十二年正月到六月,劉超利用在京聽用的機會,上上下下活動半年,打點了銀錢無數,結果卻從皇帝處等來個“以其怨望,斥之”的可恨結局。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滑縣袁時中聚饑民反於開州(今濮陽),勢力漸漸擴大,人數二三十萬眾,禍亂地方從開州擴充套件到豫東南和皖北。

劉超畢竟是正經武將出身,為了亂世自保,便和弟弟劉越利用自家的親兵親將為班底,組建了一支數百人的鄉兵。

今年初,闖賊李自成在殺掉汪喬年之後,橫掃豫中、豫南、豫東大片地區。三月底,連克睢(SUI)州(今商丘市睢縣)、歸德等重鎮,漸有問鼎之勢。袁時中便在四月與闖賊合營,將小袁營的主力十餘萬人投入到三攻開封的戰役中,在歸德地區留下部將張獻策(注二)、張獻璽兄弟繼續活動。

這時,世居永城的豪紳巨族們終於慌了。他們想起了一向被他們扔在角落的劉超,恭維他“文武全才”,讓他拿著他們幾經爭吵湊來的銀子糧食去募兵團練。

劉超人老心不老,總想在亂世中做一番事業。於是兩邊暫時放下歷史仇怨,來了個各取所需。

有了銀子糧食和打過仗的老班底,募兵就不是難事。從魯西南和豫東地區南下東去的流民成群結隊,都是上好的兵源。

短短幾個月過去,到如今,劉超和他的弟弟劉越手下已經有了大約六千團練,小小的永城已經固若金湯。

不過,劉超的本意還是在出仕領兵上。最近有訊息說,皇帝憂心汴京安危,有意徵召劉超出任保定總兵。因此,當姚克明手持溫如珍和莫崇文的親筆信拜訪劉超時,劉超問明情況立即答應幫忙:莫崇文和劉超的人一起到淮安府的匯通錢莊以匯票兌銀;而劉超這邊墊付銀兩,代 購軍糧兩千石,車運亳州以濟飢兵。

這麼一件大事劉超之所以能爽快答應下來,除了舊情難卻之外,還夾著他自己的小九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旦劉超接到敕書出任保寧總兵,肩負起從西面增援開封的重擔,那麼他手下這六千裝備簡陋且無戰陣經驗的團練兵是遠遠不足的。但加上溫如珍部的那七八千人可就不同了。

溫如珍在貴州便是一員戰將,莫崇文號稱川軍之虎,而混十萬馬進忠則常為左軍先鋒,都是能征善戰的良將。一旦溫、莫、馬、楊四部獲得了充分的補給,便可立即招攬流民,兩月內擴軍成數萬人也沒有問題。

那時,與溫部諸將既有舊又有恩的他攜手溫部作戰,必然會在開封城下大顯身手,將來馬上封侯位極人臣也非不可想象。

即便溫如珍等將不願再回開封與李闖拼命,那麼劉超也可以轉兵向南,藉助溫部兵勢去尋找獻賊的麻煩,獲取他大展宏圖急迫需要的軍功以及財富。

劉超十分自信地認為,他的南下計劃十拿九穩。因為就這在幾天,整個淮北淮南的官場都被張獻忠破廬州的噩耗震動了。

永城地處豫皖交界處,南來北往的訊息都很靈通。

五月初,獻賊冒充進城趕考的學子,尾隨好為人師的考試狂督學徐之坦,裡應外合,襲破廬州,殺兵備道蔡如蘅、知府鄭履祥等廬州官紳學子。第二天,革裡眼賀一龍攻破無為州。加上先前已破的六安、舒城等地,獻賊與革左五營已經佔領了整個環巢湖地區,唯一尚未失陷的廬江縣也是朝不保夕。

訊息還說,獻賊與革左五營在佔領區取民益兵,收編寨眾,如今已有眾二十餘萬。

劉超知道,雖然獻賊與革左五營合營後兵力不少,但比起闖賊、曹賊和小袁營來說,無論是兵力總數還是實際戰鬥力都難以比較。

闖賊號稱百萬,實有五十萬;獻賊與革左五營號稱二十萬,實有兵力僅十餘萬。

闖賊手下的士卒征戰日久,獻賊與革左五營中卻包含新近強徵入營的百姓數萬。

更為關鍵的是,闖賊李自成在賊營中一枝獨大,號令統一;而獻賊與革左五營實力相當,大家平起平坐。行動時大方向一致,小方向各行其是,沒有統一指揮。

闖賊當面的左良玉不戰而退,將開封甩給闖賊。闖賊橫行中原,已經勢不可擋。但在獻賊當面,卻有監軍大太監盧九德正在調集黃得功和劉良佐兩總兵,出鳳陽,下滁州。官賊兩軍大戰,已經一觸即發。

若是劉超攜手溫部支援黃、劉二將,形成東西夾擊之勢,那麼全殲、重創獻賊與革左五營,或者將其趕回英霍山區,則有較大的把握。

劉超的設想很完美,但他忽略了他出山以來的一個基本事實。

永城士紳湊銀子籌糧食讓他募集流民、編練鄉兵,不是讓他去建功立業,施展個人抱負的。在他們眼中,劉超頂多算是他們豢養的一條高階點的狗,是用來為自己看家護院的。一旦這條狗有了追求,準備離家出走,那麼自然而然的,狗的主人就會給狗拴上鐵鏈,帶上龍頭!

……

崇禎十五年六月 四日,脫離險境的河南汝南道僉事王世琮、四川援剿總兵溫如珍、副將莫崇文、副將馬進忠和參將楊國棟與永城土著劉超、劉越兄弟在亳州以西的義門寨會合。

老戰友異地相逢,新朋友初次見面,眾人觥籌交錯,相談甚歡。他們暢敘過去的友誼,交流各自的人生軌跡。馬進忠親自參加過的滎(XIANG)陽大會,莫崇文陰差陽錯加入河南戰場以及前幾日以金蟬脫殼之計死裡逃生的成功之舉,成為眾人熱議的焦點。

當喝得恍恍惚惚的劉超痛罵永城的豪族士紳橫行無忌時,眾人齊聲附和,直斥河南官紳之貪之酷是激發民變之根,河南連年大旱大疫是激發民變之源。

當莫崇文拿出盟兄弟賈登聯的來信,告訴劉超那張萬兩匯票的真實來歷時,恍然大悟的劉超頓時兩眼溜圓,連聲埋怨姚克明隱瞞了匯通錢莊的東家,否則他就會讓自己的二弟劉越,而不是一個小小的跟班跟著龍兄弟前去兌換銀子。只要搭上了匯通錢莊的關係,他劉超何必再受永城那幫豬狗不如的豪族們的窩囊氣!

有了救命的糧食,又從劉氏兄弟那裡得知了本地詳情以及獻賊攻佔廬州的訊息,王、溫、莫、楊、馬等人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們開始琢磨在豫皖地區的大片地區屯墾戍軍的可行性。

相較之河南的赤地千里、餓殍滿地,腳下這塊由黃、淮兩河澆灌的土地總算還能看見成片發黃的麥子。

因為河網密佈,這裡的大旱災情沒有河南嚴重;

因為地處佔據豫東的小袁營與佔據英霍山區的革左五營的交匯處,這裡的形勢相對平靜;

因為有鳳陽祖陵的存在和江南賦稅的支援,這裡能得到鳳陽駐軍的支援。

更讓諸將看中的一點,是淮北豫南之地的士心民氣可用。

例如臨近的鹿邑縣,二月間闖賊攻打縣城,數孚德望的知縣紀懋勳日夜督戰,率百姓流民四萬堅守孤城整整兩個月,直至三月二十七日城池方破。為了不連累城中百姓,紀懋勳從容自縊殉國。邑人張達謨收斂屍首,勒石以葬。而縣中豪俠丁恆昌(注三)則手持鐵鞭,喊著報仇雪恨的口號,率突圍而出的鄉勇數千餘人繼續轉戰於亳州諸地。

據探馬來報,目前丁恆昌部就聚集在亳州、鹿邑以南的西淝河與茨河之間,據寨屯田。若是能派人收編,或許又能得到強兵一營!

……

眾多武人的高談闊論,不禁讓唯一的文官王世琮浮想聯翩。

王世琮的達州同鄉,蜀世子親信幕僚李長祥在給他的信中說,有大量的豫楚流民寧可棄家入川也不願從賊。若是能佔住以亳州為中心的淮北豫南之地,學著蜀地的法子高舉“護國安民、天下太平”的旗幟,把百姓流民組織起來屯墾荒田,再加上蜀王府的支援,一定能夠餉軍養民,或許能在亂世中再造一個世外桃源!

佔住亳州不足而論,佔住鹿邑才是點睛之筆。

為什麼?因為鹿邑屬於河南,而他王世琮是河南的官。

只要他佔住鹿邑,他就可以驕傲地向朝廷上書,他並無“棄土之責”;

只要他收復臨近的陳州,他就可以驕傲地向世人宣稱,他還有“收復之功”!

一旦豫省局勢大壞,王世琮作為所剩寥寥手握重兵的豫省高階文官,再加上朱仙鎮嶽武穆廟的那一番功勞,取代高名衡而一步升為河南巡撫都絕非沒有可能!

注一:據永城當地記錄,劉超生於萬曆十年,即公元1582年。

注二:張獻策,又名張君輝。其人見馬士英《永城紀略》。

注三:丁恆昌,史載其後為弘光帝所招,為其保駕將軍。清兵南侵,他死守水西門,兵敗被俘,拒絕招降。酷刑不屈,從容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