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淮驚變(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淮驚變(九)

趁著落日的餘暉,兩匹快馬衝出京師永定門。

出了永定門,兩名騎士相互一拱手,道聲珍重平安,便各自分道揚鑣。

一名徑直南下,另一名則勒轉馬頭,向天津衛方向奔去。

在京師搞情報,收集不是難事,傳遞才是難事。

從京師到蜀地,有兩條大路。一條經山西、陝西入朝天關;一條經河南、湖廣入夔門。因為前一條路近得多,所以京師北遷之後,四川與京師的人流物流大都走這條。

但在崇禎十五年夏秋之際,因為河南和漢中的戰亂,上述兩條路都不安全了。重要情報入蜀,只能選擇繞道運河南下,過山東到揚州,然後西入湖廣到達夷陵。到了夷陵,極重要極緊急的情報由信鴿帶到重慶,在重慶再換信鴿帶到成都。普通的情報無權享受這個待遇,只能由驛站和急遞鋪以人行馬跑的方式傳遞。

成都距南京七千二百六十裡,南北兩京相距三千四百四十五裡,共計約一萬零七百一十里(注一)。途徑揚州中轉,距離相差無幾。

朱平槿的老祖宗,曾經用十六天的時間將軍情急報從成都送到了南京,平均每天騎行超過四百五十裡,但那是驛站頻繁換馬換人的結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若沒有換馬換人的條件,在炎熱的天氣下長途騎乘,對人尤其是對馬匹的耐力便是一種極限挑戰。

有經驗的騎兵都知道,騎乘距離超過一千五百裡,即便是以吃苦耐勞著稱的蒙古馬也比不過人的兩條腿。

為什麼?因為人可以吃肉喝奶,馬卻只能吃草。

人吃三頓飯可以只花半個時辰,並且邊走邊消化,馬卻不行。所以在戰場上,一定要為戰馬準備豆料等精飼料,這樣才能將最大限度防止馬匹掉膘,最大限度防止因馬匹吃草消化耗費時間而嚴重影響軍事行動。

依靠馬匹傳遞信息耗時太長,成本太高,那麼有沒有更快更經濟的辦法呢?

以航運業發跡的邱家人自然而然提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用快船走海路!

船行雖慢,但勝在十二個時辰不停;船行雖險,但可以避開陸路的各種關卡。

為此,邱家人在到達京師之後,立即在天津衛設立了匯通錢莊的天津分號,並依託這個分號成立了一個商號,做起了海商的生意。

賺錢當然只是掩護,把京師的訊息和財富轉運到南方才是真的。

邱家人陸續出資建造或購買了幾條船。貨船用於大宗物資的運輸,而快船則用於人員和訊息的運輸。

最近,一條專用於人員運輸的新建快船剛剛在海河下水。這艘船噸位不大,但充分借鑑了蜈蚣船的使用經驗:船首尖削,大幅加大了船體長寬比,使船體在水中的阻力減小。

為了擴大船帆吃風面積,提高航速,避免巨帆高桅帶來的頭重腳輕,這艘船還極其奢華地使用了兩副絢麗的錦帆。故而此船一下水,立即在天津衛引起了轟動。

有人驚歎於裝飾的豪奢,有人在批評船型的怪異。然而不等吃瓜群眾們爭論出一個結論,這艘船就悄無聲息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到哪裡去了?

除匯通錢莊京師總號的小邱掌櫃之外,沒有人知道具體的航線。

……

幾乎在快馬出京向蜀地報警的同時,與閻二公子並肩立在船頭的龍啟勝看見了義門土寨上升起的狼煙。

義門寨的狼煙,並非空穴來風。

船靠碼頭,龍啟勝拋下空手套白狼只管賣情懷的閻老闆,一個健步跳上了碼頭。

奇怪的是,土寨中雖然狼煙滾滾,但渦河岸邊守碼頭的衛兵卻神色輕鬆,並無大敵當前的緊張。

守碼頭的千總道,放狼煙是莫將爺的軍令。

今早黎明時分,渦河對岸出現了流賊遊騎。莫將爺接報流賊只有數騎,便率親兵十餘人渡過河去,將流賊一舉殺散,還生擒了一名自供為小袁營哨總的賊人。

如今莫將爺已經帶了賊俘前往十里之外的城父鎮,與溫總兵會面。

在他臨行前,傳令義門寨大放狼煙。此舉既是警示散在各處打糧的弟兄們小心,也是在提醒對岸的流賊偵騎:我們這邊早有準備,別打著佔便宜搶東西的心思!

既然渦河對岸出現了流賊,糧船便不宜在此久留。

問了訊息,龍啟勝連忙返回船上,讓漕丁們幫著碼頭的士卒卸糧。城父鎮的漳河碼頭是個停船靠泊的好地方,可天旱水枯,漕船載運過重便有在漳河擱淺的危險,所以只能先卸下部分糧食,減小吃水,然後再繼續前進。

當日掌燈時分,龍啟勝在莫營遊擊姚克明的陪同下,領著一里多長的船隊,浩浩蕩蕩到達了城父鎮。

他的去而又返,送來的不僅有救命的糧食,還有迷茫中的希望。

城父鎮的士卒百姓,點燃手中的火把,搖晃手中的燈籠,以最熱烈的方式迎接英雄的凱旋。

然而,歡迎的人群中,少了兩位重量級人物:總兵溫如珍和副將莫崇文。

城父鎮是一個千年的古鎮。

春秋時期,著名的做死之王楚靈王不僅在城父留下了“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典故,而且還在此地建了個史載“高十丈、基廣十五丈”的章華臺供自己玩樂。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曾經奢華無比的章華臺已經湮沒為鎮邊一個不起眼的土丘,而千年的古鎮卻風采依然。

城父地處漳河和渦河的包夾之中,三面環水,地勢險要。地處亂局中央,這裡的房屋瓦舍卻奇蹟般的完好如初;因為有水的滋潤,這裡的農田耕地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來到這裡,有如荒漠中找到大片綠洲,亂世中偶入世外桃源。

可朱仙鎮的潰軍和豫北的流民大量逃到這裡,讓城父鎮沒了以往的靜謐與安詳,變成了一個人聲鼎沸的兵營,一個乞丐遍地的難民營。

溫如珍的中軍就設在鎮邊一處花園中。

一條灌溉渠引來漳河水,從花園的正中流過,留下一片清亮的水窪。依水建園,壘石栽樹,再加上幾座水榭,便是上佳的避暑納涼勝地。

這處花園,本是鹿邑豪俠丁恆昌一位親戚的宅子。臨近的鹿邑被破,那親戚嚇破了膽,全家出逃到丁恆昌的寨中。王世琮和溫如珍聯名招攬丁恆昌,丁恆昌也有意背靠大樹,便把這處無人居住的花園做了順水人情。

崇禎十五年七月二日,即護國軍聯絡官龍啟勝來到城父鎮之後的第二天,溫如珍、莫崇文、龍啟勝與匆匆趕來的王世琮、馬進忠、楊國棟和丁恆昌等人在花園水岸邊的賞花水榭相聚,共商眼前的困局和未來的出路。

莫崇文語氣平靜地為與會者介紹了情況,隨後談了他的想法:

“……那賊俘供出的情況就是這樣。

目前,我等尚未收到劉超信件,無法判斷劉超是洩憤殺人還是舉兵謀反。本營標將都司楊天福已領偵騎前往永城,若是快的話,今日便能送回準確訊息。

不過末將以為,劉超將永城舉人喬明楷滅門的訊息,十有八九當是真的!

劉超與永城士紳,非是一日之仇,而是數十年的積怨。

據末將所知,當年科舉,劉超在縣學中出類拔萃,科場登第指日可待。然而士紳們怕他佔了縣裡名額,便以他祖上籍貫山西為由,將他生生拉扯下來。

劉超棄文從武,武舉第一,又有人告發他作弊;他一怒之下考了第二次,再次第一。當地士紳沒了話說,卻使人暗中阻撓,使他經年不能出仕。當年若非王撫院慧眼識人,他必將老死於故鄉……

那日在義門,劉超醉了,咬牙切齒對末將道:

永城士紳家資鉅萬,豪奢無比。上通朝堂,下壓黎民。神通廣大,權勢滔天。莫說尋常百姓世世代代為豪紳家為奴為僕,就是他這種朝廷的大將,也要被豪紳們踩在腳下,隨意蹂躪……他恨得幾次想殺人,卻都被家人部下勸住了。或許這次殺人,便是他忍無可忍之舉……”

“殺個人倒是輕鬆了!”

上首的王世琮憤然將手掌在案几上重重一拍。

“那是滅門!舉人之家七十餘口,被劉超殺了個精光!況且除了滅門,他還有封閉四門,佔據縣城的舉動!若是朝堂中的烏鴉呱噪,定然要定下個謀反之罪!若是朝廷追究下來,誅滅九族也是輕的!哎,可恨……”

王大人情緒失控,眾人皆知為何。

四營人馬退到亳州,劉超兄弟曾經傾囊墊付,四處購糧。若永城士紳就此盯上了他和四營將士,藉助朝堂上的代言人對此發難,他擔心牽出朱仙鎮不戰而撤的秘事,成為朱仙鎮之敗的又一替罪羊。

這也難怪王世琮,其實除了他,眾人皆有這個隱憂。

雖然蜀世子朱平槿一直在透過賈登聯的親兵龍啟勝在聯絡他們,用銀鈔和糧食拉攏他們,但是對朝廷根深蒂固的習慣性服從,讓他們依然恐懼於天子的反應。

說到底,眾人在內心裡依然抱著對朝廷和皇帝的幻想。他們希望朝廷和皇帝能夠認清現實,承認現實,准許他們留駐於亳州一帶招兵買馬,休養生息。這樣,他們就可以依靠手下的兩萬多人馬,在亂局中求得一個自保。一旦將來天下大定,他們又可以憑著這兩萬多人馬,為自己和手下的兒郎謀得一個高官厚祿,一個美好將來。

注一:數字出自《明史地理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