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五百八十七章 河淮驚變(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五百八十七章 河淮驚變(十)

腳踏兩船,靜觀待變,並不單是蜀地一些人的想法。在大明廣沃疆域中,暗地裡打著小算盤的人還真不少。

他們一面端著崇禎的碗,一面盯著他人的鍋。

韃子、流賊、蜀王府,朱平槿不幸只是若干備胎之一。

然而現實世界的無奈,就在於它的有趣與殘酷。

有趣之處在於,有很多備胎,卻無法隨意更換;

殘酷之處在於,每次更換備胎,都是一次生死抉擇。

王世琮擔心朝廷將劉超滅門據城之舉定性為謀反,進而千年到自己。然而王世琮合乎情理的擔心,卻出乎意料地激怒了一人。

那就是當流賊比當官軍更久的馬進忠。

“謀反?老子就謀反了,又能咋的!”

莫崇文對面的馬進忠突然蹦將起來,對著王世琮,對著所有人大吼一聲。

“京師那個鳥朝廷,一窩子裡就沒個好東西!

當年聖旨上天天說賑災放糧,老子餓得皮包骨頭,眼睛都鼓出來了,也沒見著半粒糧食。

糧食到哪兒去了?是狗官們貪了!

老子當年舉旗造反,不是老子不忠不義,是被那些狗官們逼上梁山……

那些豪紳都該死!狗官們哪裡來的,不都是豪紳家裡出來的嗎?

諸位大人們想想,憑什麼老子們日日勞苦,狗官們坐享其成?

憑什麼老子們刀口舔血,豪紳們夜夜笙歌?

要說滅門,老子滅的門多去了,沒有一百家也有八十家。狗官豪紳們老子是見一家滅一家,也沒見誰能把老子的屌咬了……

如今怎樣,老子還是朝廷的副總兵!若不是左良玉從開始便打著臨陣脫逃的主意,老子憑著朱仙鎮砍的腦袋,早他媽的便是總兵了……

別說滅了家舉人,就是滅了進士家又怎地……”

馬進忠劈頭蓋臉一頓亂罵,把舉人出身兼疑似狗官王世琮後面要說的話活活噎了回去,哽得他面紅筋漲,兩眼翻白。

溫如珍、莫崇文和楊國棟則按住臉上的笑意,在心中罵了王世琮幾十個活該。

初到亳州,四營人馬分地盤。馬進忠見王世琮是個有頭有臉的四品文官,在河南官場有點名氣,以為他可以為自己討來官爵,為兒郎們討來糧食;王世琮輕信馬進忠不負忠名的傳言,以為馬進忠可以為他任意驅使。兩人一拍即合,揹著溫如珍、莫崇文和楊國棟嘀嘀咕咕半天,合夥要了鹿邑那個位於河南境內的小縣城。

有人自願佔住更危險的西面,為大軍提供側翼屏護,溫如珍、莫崇文和楊國棟三人自然樂見其成。

可惜,戀愛都是騙。

王馬二人的蜜月期很快結束。

王世琮向鳳陽總督高鬥光寫了幾封雞毛信要糧食,結果高鬥光裝聾作啞,半個字沒有回。

王世琮受四將委託向朝廷請功。王世琮卻先為自己表功。

在奏摺中,王世琮說是自己主動請纓,領兵夜襲闖賊老營;是自己血戰經夜,殺出重圍;是自己巧用疑兵之計,擺脫追兵;是自己收攏潰兵,安撫流民;是自己收復亳州、鹿邑諸縣……

皇帝一看奏摺,哇塞,朝廷又多一員盧象升、洪承疇一類的忠臣能臣;

馬進忠抓來秀才一念,哇塞,都說本將是賊,我看你才賊!感情我等打生打死,都是你的功勞哇!

於是馬進忠匪性大發,讓王世琮變成了丁啟睿第二。

丁啟睿好歹酒肉隨便吃,王世琮別說沒有葷腥,連青菜都是白水煮的。

王世琮厚著臉皮去找馬進忠說道,馬進忠卻把自己碗裡的糙米飯往桌上哐啷一扣道:

這是與將士們同甘共苦!

你王大人若是吃不下,乾脆滾回汝寧府去吃大餐!

中國人最忌諱的事便是與人撕破臉。

兩人關係僵了。王世琮此番來到城父鎮,便對溫如珍賭氣道,他不打算回鹿邑了。反正他連個親兵小廝也沒帶出來,孑然一身,四海為家。

溫如珍正想著為王世琮和馬進忠兩人調解,沒想到馬進忠已經迫不及待跳了出來,把兩人的矛盾公開化。

“混十萬,今日有的是時間,坐下來慢慢說!”

上首的老者溫如珍輕輕壓壓手,示意馬進忠不必激動。

“此番四營弟兄能夠全須全發撤下來,王大人功不可沒!上月王大人替我們上了摺子,說我們主動請纓,夜襲闖賊老營,誰知大營先潰,讓我們功敗垂成;說我們剛從朱仙鎮撤下來,兵馬損失慘重,糧草所剩無幾,請朝廷發餉發糧。

記著,王大人是地方文官!他上的摺子,朝廷那些狗東西好歹不敢拿去揩了屁股。若是我們這些武人上的摺子,朝廷誰會鳥你?有了王大人與鳳陽官府交涉,好歹朝廷不會把我們當作流賊剿了……”

溫如珍說話慢條斯理,卻條條打中要害。

他替王世琮分辨,既是想緩和文武之間的關係,也在提醒馬進忠:

這緊要的當口,王世琮的身份有獨特作用!

馬進忠文化低,但情商不低,智商更高。他意猶未盡地坐下來,正巧看到臉含壞笑的楊國棟,不由地眼露兇光,狠狠瞪了回去。

“依末將陋見,我們還是靜觀待變!”

楊國棟逮住機會亮明自己的觀點:“永城士紳的確該殺,但劉大哥也忒狠了點!不過,他們的是是非非,我們初來乍到也不清楚。末將最擔心的,還是朝廷的態度。若朝廷認定是兵變,調動大軍圍剿,那劉大哥那幾千團丁恐怕凶多吉少……”

“本官正是擔心朝廷進剿!”

王世琮氣悶於胸,不吐不快。

“請諸位將軍想想:吳橋兵變,起因只是一隻雞!朝廷調了多少大軍進剿,關寧軍……”

孰料馬進忠再次將王世琮的話頭硬邦邦地頂回去:

“如今朝廷還調什麼關寧軍?都他媽的陷在了松山。山海關派了幾隻兵馬出去救援,結果走到半道,又被韃子騎兵砍了個稀里嘩啦!媽的X!一群送人頭的孬貨!”

“正因如此,本官擔心的不是關寧軍,而是我們!”楊國棟分辯道。

“你是說朝廷沒兵,會調我等進剿?”

馬進忠頓時楞住了。

不過轉眼間他便輕鬆地搖搖頭道:“不會!王大人不是給朝廷上了摺子嗎?

我們夜襲闖賊老營,結果大營潰退,讓我們功敗垂成。如今我們剛從朱仙鎮撤下來,兵馬損失慘重,糧草所剩無幾。這樣如何進剿?

再說了,永城挨著鳳陽皇陵,那裡有牟文綬、花馬劉和黃闖子的大軍,怎麼著也輪不到我們……

溫總兵剛才也說了,朝廷那些狗官不尿我們,還敢把堂堂王大人的摺子揩了屁股?”

“黃闖子和花馬劉去打張獻忠了,黃闖子從定遠(注一)出發,花馬劉從宿州(注二)出發。恆昌的線報最近傳來訊息,兩支官軍已經重佔廬州,正在向六安追擊……”莫崇文靜靜地看著馬進忠道。他彷彿要看穿面前這個人,是真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

丁恆昌是位高大爽朗的紅臉漢子。

見莫崇文提及自己,他便笑著補充道:“八賊和革左五營是主動後撤,反正廬州一帶也搶光了。我看呀,他們是想背靠英、霍,與黃闖子和花馬劉來場大戰!

黃闖子和花馬劉連戰皆勝,我反倒有點擔心。兵法中,素有驕兵必敗之說……”

“沒了花馬劉和黃闖子,還有牟文綬呀!”馬進忠爭辯道。

“那鳳陽皇陵誰來守?是朱家祖墳重要,還是一個劉超重要?”楊國棟反問道。

見著馬進忠語塞,楊國棟掃視了一圈在座的人,緩緩道:

“末將最擔心的,便是皇上為奸臣所矇蔽,下旨讓我們出兵!

你們說,如果皇上讓我們出兵,我們剿是不剿?

剿,劉大哥對我們有恩,我們如何能夠下手?弟兄們又如何做想,說我等這些領軍帶兵的人恩將仇報,那以後我們還如何帶兵?再說了,劉大哥與我們都是從貴州打出來的,將士們難免有同室操戈、物傷其類的感覺。一上陣,難免躡手躡腳,這仗還怎麼打?

不剿,那便是抗命。我們不與劉大哥一樣落了個不忠的罪名?以後不知哪一天,又被別人給剿了!

所以啊,這忠與義,自古難以兩全!”

聽到楊國棟的分析,王世琮終於點點頭。

“楊將軍不愧儒將,幾句話便能入木三分!”

王世琮最擔心的,也是皇帝讓他領兵去永城平叛。

王世琮是河南的官,永城是河南的縣,聖旨讓他領兵去剿永城那是名正言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再說王世琮在奏摺裡把自己描述得忠勇非凡,皇帝一時興起,說不定正好給他一個再立新功的機會。

就算皇帝放過王世琮,那新任的御史監軍山東掖縣人王漢(注三)肯定也不會放過他。

王漢的本差是監軍河北諸軍,他卻跑到了河內郡募兵練軍,鬧得河南、北直沸沸揚揚。王漢做給誰看?自然是京師的皇帝。由此可見,王漢此人的功名心有多重!

闖賊一攻開封失敗後,原巡按高名衡論功當了巡撫,空出了一個誘人的位置。王漢這般花哨的大動作,定然是奔著接任巡按去的。王漢現在是監軍御史,無論他是否當上了河南巡按,都有權透過巡撫高名衡,讓王世琮出兵進剿。

可進剿劉超豈是好玩的?一員六十歲的老將,數百親兵親將,都是從貴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一旦他與流賊勾結,那就不是擁兵六千,而是六萬,十六萬……

王世琮還在權衡利害,溫如珍已經點了莫崇文:“莫將軍,你既是猛張飛,又是諸葛亮。你以為如何?”

“不如請龍兄弟先來說說!龍兄弟是護國軍的聯絡官,昨夜又運來五千石糧食,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俗話說,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軟。如今龍兄弟是我等四營兩萬多弟兄的衣食父母,總不能讓別人光聽不說話!”

莫崇文話裡夾雜著故意的挪喻和嘲弄,讓眾人把目光都轉向了敬配末座的龍啟勝。

龍啟勝倒沒有在意,只是憨厚地笑笑。他站了起來團團拱拱手道:

“末將這次到淮安府,可巧見著了蜀王府直浙兩地總管劉紅婷小姐!劉小姐詳細問了亳州以及各位將軍營中諸番情形,但除了借糧,劉小姐倒是沒有說什麼。不過呀,末將這趟淮安之行,收穫可是豐厚!除了五千石糧食,我這個老光棍還討上了一房媳婦!……

我這媳婦呀,不僅是劉小姐的侍從,還是從世子身邊直接出來的!末將之意,與其讓末將來說,不如讓末將媳婦來說……”

有這等奇事!

王世琮和溫如珍對視一眼,幾乎同時吩咐道:“快!快!有請龍夫人!”

注一: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

注二: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

注三:中原爭奪之戰中,崇禎先後委任了三名御史監軍:王漢、蘇京和王燮。

史料記載,王漢在監軍左良玉的路上(潼關)被任命為河南巡按。高名衡告病之後,王漢升任河南巡撫,成為黃河以北援汴軍隊的主帥。

第二年初,王漢被劉超誑入永城,被殺。這裡劇情需要,適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