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七章 表情過度(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零七章 表情過度(二)

山門前的會場燕雀無聲, 只有馬乾這位宣讀者或凝重或沉穩或激昂的聲音在抑揚頓挫。

官軍舊將們個個凝神貫注,試圖在冗長的方案中抓住利益攸關的核心。

馬乾宣佈的是整軍綱要。該綱要言簡意賅,但其豐富的內涵以及背後暗含的精密考量,大大超過了許多人的分析能力。

歸納起來,整軍綱要有這麼幾條:

第一,護國軍的統帥權和統御機構。

依太祖高皇帝《皇明祖訓》,世子是蜀地世襲藩王,有統領蜀地所有守鎮兵與護衛兵之權。

羅姑娘乃蜀藩未來的世子妃。世子明旨:世子因故不能指揮,則由羅姑娘指揮。這裡再次重申:凡違反世子旨意者,以抗旨之罪嚴厲制裁。

目前,協助世子和羅姑娘統御全軍的機構有蜀王府軍機樞密 處、蜀王府參軍府、總參謀部、總監軍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簡稱“一處一府四總部”。

為夯實蜀王府軍機樞密 處的統籌全域性、把握方向、執掌軍令的職能,世子決定將蜀王府軍機樞密 處的級別調高為正師。

蜀王府參軍府作為世子和羅姑娘的最高軍事顧問機構,級別同步調高為正師。

從今往後,四總部分別更名為“蜀王府軍機樞密 處參謀部、監軍部、後勤部和裝備部”,與軍機處辦公廳、軍事情報局、兵役局和軍政大學等正旅級單位一起歸隸於軍機處。此外,軍機處還下轄審計署、軍事法院等副旅級單位。

第二,增設成都、重慶兩衛戍區(正旅)。

兩衛戍區不同於各軍區,直隸於世子指揮,所轄範圍為成都、重慶兩府之核心區。

第三,增設四川軍區(正師)。

四川軍區衙門駐節成都府。所轄範圍包括原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四川都指揮使司、四川行都指揮使司之全部轄地及其他世子旨意管轄之區域。

四川軍區暫轄川西軍區(正旅,駐成都府,由成都軍區改建)、川東軍區(正旅,駐重慶府,由重慶軍區改建)、川北軍區(正旅,駐保寧府,由保寧軍區改建)、川西北軍區(正旅,駐松潘衛,新建)、川南軍區(正旅,駐瀘州,由瀘州衛改建)和建昌軍區(正旅,駐建昌衛,由四川行都司改建)共六個旅級軍區。

湖廣境內的澧州軍區和夷陵軍區(對外稱夷陵保安總隊)不變,暫歸軍機處直接指揮。

第四,四川軍區所屬各旅級軍區所轄之守備團、營暫時不變。

下一步府州縣政區調整到位後,守備團、營的汛地與相應的府州縣政區基本銜接。第二批、第三批正在籌建的架子營將主要由四川軍區負責組訓。

第五,擴大蜀王府警衛編制。

將警衛團擴編為蜀王府警衛旅,負責隨駕侍衛和宮禁護衛。

第六,成立護國軍陸軍步兵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旅和騎兵第一旅,作為護國軍的野戰機動兵力。

新編各旅統一實行崇禎十五年式編制。具體編制嗣後由參謀部頒佈。

第七,成立護國軍水軍(暫定正旅)。具體編制由參謀部頒佈。

第八,設立武學。

將崇義軍事基地改稱“護國安民、天下太平”軍政大學(正師),培養護國軍副團級以上中高級軍政將領。

將松林山軍事基地改為護國軍合成軍訓練基地。

第九,頒佈護國軍監軍守則。

繼承“監軍到連”的優良傳統。透過制度化,進一步鞏固監軍之位在護國軍中的重要作用。

……

老子們剛投靠蜀王府,蜀王府便一口氣設了一個正師和十幾個正旅單位,守備團營與地方府州縣政區銜接,又會多出來

一百五六十個團營極單位。世子殿下這手,不是變著花樣兒給老子們加官進爵嗎?

一些新人想到這裡,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等待著階上之人宣讀幹部名單。可護國軍的老規矩他們早已打聽清楚:幹部銓選之權歸總監軍部,而按參監後裝四總部的次序,一般是舒總長講完後才會輪到孫總監。

果然,相貌堂堂的舒總長走上臺階。

舒總長首先強調,總參謀部已經撤銷,成為軍機處下轄的一個部門。他目前的正式職務是軍機大臣兼軍機處參謀部長,希望大家不要開口閉口稱他為總長,免得讓他君前失儀人前難堪。

待到聽眾笑完,舒總長又道,軍機處參謀部的名稱和隸屬關係變了,但主管作戰訓練的基本職能未變。除了情報分出單列,作戰、訓練和軍制三塊職能仍歸參謀部職掌。

編制是訓練和作戰的基石,所以他今天主要談的,便是軍制的改革和統一。

舒國平的講解條理清晰,內容豐富,完全是書生儒臣的風格。

他回顧了護國軍編制的由來和發展,論證了編制構成與軍隊指揮體系、裝備體系、補給體系、作戰方式、軍兵種合成等諸多要素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絡。

他舉出了廣安之戰、川北之戰中的例項,尖刻地諷刺了官軍正、奇、援、遊四營那一套粗獷的老營制給中樞指揮帶來的混亂和麻煩。

舒國平指出,先進的軍事裝備體系,合理的諸兵種合成架構,有效的任務編組模式,是護國軍強大戰鬥力的基礎。然而,隨著軍隊規模的迅速擴大,武器裝備的快速更新,作戰地域和假想之敵的急速變化,又使護國軍的團營老編制出現了很多的新問題。

比如團級編制的問題就很多。

作為戰役主體,團太小不經打,太大又臃腫。

團的結構是固定的,不利於戰場上靈活用兵,不利於最佳化兵種合成,而且不利於戰損部隊的快速補充。

以兵力補充為例,團的兩個建制營打殘了進行整補,另外兩個完整的營則不得不坐著幹等。若戰場急需使用這兩個完整的營,就不得不打亂團的建制,從而帶來指揮和人事上的諸多問題。

此外,新老各部隊武器裝備五花八門,後勤供給參差不齊,訓練水平高低不同,家丁、在營家丁、營兵、衛所軍、輔兵的身份彼此不同,各級將領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使各部隊戰鬥力完全無法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這對未來大規模的多單位多軍兵種的聯合作戰極為不利。

因此,軍機處和參謀部根據世子改革和統一護國軍野戰部隊編制的重要旨意,根據未來的作戰樣式,參考歷朝歷代軍制的優劣,按照 “統一、聯合、模組”三大標準,制定了護國軍陸軍野戰旅崇禎十五年式編制。

新成立的陸軍步兵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旅,將全部按照該編制進行統一編成。

騎兵不同於步兵,官兵比例遠大於步兵。其編制尚在制定完善,很快也會頒佈。

舒國平還指出,實戰證明:改裝備必須改編制,改編制必須兵種聯合。

步、騎、炮、工、緇各兵種聯合協同作戰,可以使同等數量軍隊的戰鬥力大幅提高。

火銃、火炮等新式火器的大規模裝備使用,使護國軍的攻堅野戰能力均大幅領先於同等數量的大明官軍。

因此,在提高軍隊的火器化水平的基礎上,促進護國軍的合成化、模塊化,是此次編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崇禎十五年式編制中,一個步兵旅下轄旅部及旅部連、三個步兵團部及團部連、十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輜重營、一個偵察連、一個通信連、一個糾察連、一個軍械連、一個營級軍醫院及擔架隊,共二十二個單位,滿

編共約一萬一千人。

模塊化,就是以這標準化的二十二個單位作為基礎模組。

旅、團兩級指揮機構,可以根據作戰需要,對所轄二十二個模組進行組合、拆分,進行靈活的任務編組。這樣,既避免了臨時編成方式中“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毛病,也避免了固定編制方式死板僵化的缺點。

合成化,就是小到連,大到旅,在各級編制中進行兵種合成。進而透過兵種合成,大幅度提高部隊遂行作戰任務的能力。

按照陸軍步兵旅崇禎十五年式編制,七個步兵旅共需步兵營七十個、炮兵營、輜重營各七個。但由於護國軍兵力缺乏,因此這七個旅都暫時缺編。

目前,已經編成的十六個野戰步兵團,除譚思貴第三團超編一個步兵營,劉鎮藩第十一團超編一個騎兵營,馮如虎的第八團和賈登聯第十四團滿編之外,其餘各團均未達到四個步兵營的標準編制。

個別的團,如王祥的第十三團甚至僅有一個營。

炮兵營、騎兵營、工兵營的數量更是嚴重不足,尤其是必不可少的馬匹短缺。

因此,目前新編各旅一律只編入六個滿編步兵營,缺額的四個營待第一批組建的架子營成軍後抽調補足。各新編旅所轄騎、炮、工三營同樣只能先編入約兩個連,營炮連先編入兩個排,人員、裝備和馬匹的缺額將來再補。

至於這七個旅的部署,舒國平強調,必須部署到對未來戰局關係最大的主要方向上去。

初步的計劃,是川北軍區、川南軍區、夷陵軍區和澧州軍區各兼一個旅。剩下的三個旅和騎兵部隊由眉州城下的諸單位編成,在松林山基地編組集訓,作為世子親自指揮的機動力量。

將來戰事開啟,世子一聲號令,這三個旅便集結成師,開赴沙場。

……

原來,我們這些人只能編上三個旅啊!新人們不免失望。

不過呢,有三旅九團五十四個步營的番號,上位的機會也是不小!

一些新人迅速盤算著,同時掂量自己在世子心目中的分量。

還有些新人沒有這麼多深邃的花花腸子。他們急不可耐的,便是孫先生迅速出場,把兜裡那份任職名單趕快讀了,省得大家夥心慌。

只有個別新人,悄無聲息坐在人群之中,鐵青著臉,不知在冥想些什麼。

可世上的事總是那麼奇怪,你越盼什麼,什麼越不來。

舒國平剛剛下去,同他坐一根凳子上的中年將官便站了起來。他不慌不忙從軍服的兜裡掏出一個小本本,走上臺階先向世子敬了個軍禮,待到世子頷首示意,這才緩緩轉過身來,把本本慢慢翻開。

“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兵法又雲:軍無糧則亂,兵無餉則散。

世子曾言於末將:打仗打的是什麼?打的不是刀槍長矛,打的不是火銃大炮,打的是糧食、是軍餉、是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

松山城洪承疇困據小城,缺糧短餉,結果是眾叛親離;朱仙鎮左平賊斷水陣前,結果又是諸軍大潰!

汴京圍城三匝,已經瀕臨絕境;孫白谷整軍關中,使得富家多破,貧家更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以糧餉觀之,朝廷糧匱餉乏,恐氣數已盡矣!”

說到此處,階上的中年將官用翻開的小本本,隔著空氣對著階下的將領們輕輕一掃。

此人相貌溫文爾雅,說話輕言細語,一番入木三分的評論,卻似驚雷蓋頂,震撼全場。

有護國軍老人立即向眾多打聽者說明了主講者的身份。

原來,這位中年將官便是原總後勤部的部長吳泰。

別看吳部長並不喜歡拋頭露面,他可是在松林山整軍前加入的護國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