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二章 水上堡壘(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一十二章 水上堡壘(一)

解決了拿槍的人,還得解決槍的有無。

崇禎十五年七月底,朱平槿緊鑼密鼓處理完眉州一灘事,立即北返成都。按照行程安排,他會順路視察四川火器局成都工廠,也就是他老婆曾經蒙難的收租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火器數量嚴重不足,是護國軍裝備編成中的老大難問題。

大量官軍舊部加入護國軍,火器標準化的新問題再度凸顯。

新編七個步兵旅加上警衛旅以及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特種兵獨立部隊及守備部隊的裝備需求,需要火銃十萬、炮數百門。

可是,屋漏逢陰雨,砍樹遇節疤。

就在護國軍裝備短缺,亟需加大產量的當口,革命性的擊發火銃設計定型,讓朱平槿這位當家人為了難。

新式擊發火銃已經被命名為“崇禎十五年式六分擊發火銃”。

相較於崇禎十四年式六分火銃,十五年式六分擊發火銃口徑不變,銃管長度不變,使用的銃子也不變,只是變化了擊發方式,並略微加大了發射 藥量。

但如此規模的全面轉產,談何容易!

不過,這次王崑山卻沒有拉稀擺帶。他言之鑿鑿向朱平槿立下了軍令狀:

火銃產量成都工廠每日一百支,瀘州工廠每日三十支;火炮產量成都工廠每月大小炮五十門。半年後重慶工廠小規模投產,火器產量有望整體翻番!

有了王崑山的保證,卸下顧慮的朱平槿很快決定:全面停產舊的火繩銃,轉產新式擊發銃。

朱平槿清楚,火銃作為一種普遍裝備的單兵武器,其發展史一般以擊發方式的不同作為新舊斷代的主要標準。

從最原始的火門槍,如大明北方官軍普遍裝備的三眼銃:到火繩槍,如大明南方官軍喜歡的鳥銃;再到後來的燧發槍、擊發槍、後裝槍等等,如拿破崙戰爭和美國南北戰爭中交戰雙方的裝備,擊發方式的改進始終貫穿著火銃發展的整個歷程。

雷 汞發明後迅速在軍事領域的大放異彩,傳統的燧發槍很快改進為擊發槍,又進而發展出後裝槍和整裝彈藥。如今侯棟已經成功生產出雷 汞,全面換裝技戰術指標遠高於同時代的擊發槍便是順理成章。

由於雷 汞的所有一切都是絕密,因此還會給朱平槿帶來一個額外的好處:即便敵人繳獲了擊發槍,沒有裝填著雷 汞的火帽也是一根燒火棍!

至於那些舊的裝備,逐營逐連收集起來,轉賣給楚王和荊王、榮王和吉王等湖廣藩王。如果左良玉、方國安等人要,也無需吝嗇。

不過,朱平槿是一個善抓住關鍵點的人。他不會因為王崑山一句信誓旦旦的保證就躺倒睡大覺。

眉州之戰剛剛結束,朱平槿便定下了自己的行程:

在北返成都的旅途中,順道視察火器局成都廠剛剛完工的第三期工程,實地檢視他們提高產量的所謂“新工藝”是否可行。同時,驗收水軍新近接受的主力艦“保寧艦”與 “瀘州艦”。

……

搭乘著朱平槿的船隊越過彭山江口,便進入了岷江的內江。

秋水高漲,江面寬闊。

不知名的水鳥一閃而過,在舒緩平和的江面上拉出筆直的印痕。

錦江兩岸,稻浪起伏,好一派豐收在望的盛景。

放眼望去,一套打穀機已經被性急的農戶搬到空曠的大堤上,擺出了秋收的架勢。

今年四川的雨水總的來說豐沛應時,對農業增產極為有利(注一)。但雨量過大,又會造成短時間的區域性洪水。

六月間,川西、川南地區曾經遭遇了一次小規模的洪水。

因為沱江小三峽峽口陡窄,洪水下洩不暢,致使金堂縣的趙鎮(注二)被洪水困了半日。趙鎮以下的簡州、資州地勢平坦,損失不大。

但地處長江與沱江交匯處的瀘州損失大些。

瀘州的奏報上說,長江和沱江的洪峰正好碰頭,兩江口的水位一夜間陡漲數丈,高高在上的臨江門碼頭幾乎淹平。瀘州城附近的數萬畝田地莊稼被洪水泡了,秋糧減產已成定局。各處王莊正在火速排澇,佈置補種事宜,盡力減少損失。

秋水下洩,縱貫川西平原的岷江水道同樣承擔著較大的壓力。

作為岷江內江一段的錦江,水位也比往年高了很多。這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神奇功效便展露無遺。

都江堰堰口經過去冬今春的徹底清掏,重新變成了一個百試不爽的調水神器,內外兩江河道皆曰過水通暢。

上游來水多了,多出的水就會自動地被撇到外江中,去禍害下游人民;上游來水少了,內江又會自動地把大部分江水吸納進來,讓肥水灌入自己田地。

總之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是幹不著也澇不著,凍不著也熱不著,假如身在太平盛世,這裡天生就是個生兒育女找樂子享清福飽吃麻辣小龍蝦的神仙寶地!

“娶了個媳婦,生了個兒子,值得那麼激動嗎?”

想著閱兵式上那名勢若瘋癲的糟老頭子,朱平槿悄悄揉著被激情過頭的士卒握腫的右手,思維穿越空間,飛回了他剽悍的老婆身邊。

七年癢,那十幾年吵吵鬧鬧的婚姻算什麼!

朱平槿憤憤不平。

不好,那思維突然向主人報警:羅姑娘身邊站著小紅姑娘!兩人正在說小話、釋怨言!密謀的內容,便是如何才能結婚生子!

一隊商船滿載物資順流而下,飛快掠過戰船整齊的縱隊,尾部拉出錐形的波浪。波浪湧來,輕輕拍打著戰船的側舷。

或許幹部禁婚的政策真的不得人心?

隨著戰船的微微擺動,朱平槿的心被擾動了。一絲不好的預兆,猶如吐信的毒蛇,悄悄纏繞上來。

……

逆流而上,船速不快;波浪不興,船身平穩。

賀桂指揮的護國軍水軍第一大隊的五艘蜈蚣三型戰艦在船隊前方開路,新增的高大桅杆與白色大帆格外顯眼。

戰艦滿帆吃風。風帆不時為了適應彎曲的河道和善變的風向而來回轉動。船側的兩排大槳遠遠伸出船舷,一起一頓一伏,以緩慢而整齊的節奏划著水,與後面兩艘大船保持著合適的距離。

朱平槿座下的戰船明顯不如前方的蜈蚣船輕快。

雖然主桅掛著沉重的巨帆,主甲板下三十六名櫓工一刻也未停息,但要跟上前方的蜈蚣船依然極為吃力。

朱平槿座下戰船是一艘新造的大型戰船。與蜈蚣戰船只有舷號沒有名字不同,這艘戰船首次擁有正式的艦名:護國軍水軍保寧艦。

保寧艦之後,則是同型船瀘州艦。兩艘姊妹戰艦一前一後,相隔百步。

再之後,則是跟隨船隊返回成都的十餘艘大型商船。

這些商船隸屬於民生航運集團,滿載著從瀘州碼頭裝運的鹽運往成都。南門碼頭卸貨之後,它們又會裝運糧食前往重慶。

入川流民的潮頭持續湧入重慶府,朝天門碼頭人山人海,負責主持重慶府一應事物的內江王朱至沂、巡按劉之勃已經高叫吃不消了。

李崇文本來計劃趕回成都開會,結果不得不滯留於重慶統籌流民的轉移安置。

新署順慶府事的李長祥也趕到了重慶府所轄合州。他以合州為中轉樞紐,將一批又一批的流民轉移到儀隴、蓬州、渠縣、廣安等人口損失嚴重的地區。

流民有腿可以自己走,但沒有糧食支撐不行,所以作為川內水運主力的民生航運集團便承擔了從成渝運糧的重任。為了緩解物流壓力,民生航運集團連下訂單,向川內各家造船廠訂貨。

成都、嘉定、敘府、瀘州和重慶等地造船企業,由此迎來一潑訂單潮。為更快打造船隻,官府頒下五百石內河貨船樣式,禁止各船廠擅自改變結構。

貨船急,戰艦更急。

蜈蚣戰船一直由成都造船廠建造。而保寧級戰船卻不是成都造船廠的產品,而由剛剛納入川楚造船集團的敘州造船廠建造。

敘州造船廠以善作平底方首的五百石大沙船而聞名,造戰船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重慶造船廠有好幾處工坊,規模比敘州船廠大得多,經驗也豐富,本來以為訂單十拿九穩,結果卻被半路殺出來的敘州船廠中途截胡。

後來重慶方面才知道,敘州船廠為了造這兩艘大船,提前半年便在江邊開挖了兩個長十五丈的幹船塢。木料、竹麻、油漆等各類造船材料也是早早備下,這才在投標大戰中以交貨時間快和造價低廉的優勢一舉奪魁。

在這兩首戰艦的建造過程中,敘州船廠也沒有讓人失望。從訂單的下達到艦艇交付,敘州船廠只用了短短五個月。這其中還包括因為艦體設計不成熟所耽誤的時間!

保寧級戰艦外形咋一看,所有的人都會大吃一驚。因為不僅在大明,而且放眼九州四海,都找不到與保寧級相似的戰艦。

從艦首艦尾軸向看,保寧級完全不同於福船船型。

其艦首尖削,稍微前傾;艦尾方正,單桅雙舵。

一根粗大的硬木龍骨從船首到船尾貫通,突出於船底。艦艏兩舷外飄明顯,呈外張的“u”字形。十八支兩人搖動的大櫓均勻分布在船體兩側。一面巨大的梯形硬帆突兀於中央船樓之上,帆寬超過艦寬一倍。

從上往下看,保寧級的船型具有典型的福船特徵首尖尾寬。但其比福船的長寬比更大,欣長且呈流線型的船身十分流暢優雅。

正常載重下,保寧級水線最寬處約一丈八尺,長約十丈,長寬比接近六。而福船中的貨船常用長寬比只有二點五左右,戰船長寬比一般不超過五。

帆櫓並用也是福船廣船的特點。但因為在江河航行,保寧級兩舷的櫓既密且多,戰時還可增加一倍半的擼手。為方便櫓工搖櫓,提高櫓的推進效率,搖櫓的二層甲板及其上的主甲板像跳板一樣伸出艦體兩邊水線,每邊寬出兩尺。

從側面看,保寧級更與福船大相徑庭。

福船的特點,是首尾上翹,型似滿弓。船尾有一兩層尾樓,供船上高階人員居住。桅杆一般有兩到三根,特大型福船的桅杆數更多。三根桅杆的福船,主桅一般設在船體中央低凹處,控制著船體的流體中心。首桅在船體中前部,後桅在尾樓處。

可保寧級艦首微微前傾,宛如豎立的刀鋒。主甲板和二層甲板首尾貫通,幾乎完全平直。三、四層甲板同樣平直。但在艦尾處挖短大截,船尾與帶孔的平衡舵之間,留下一段空白處。

雙層船樓平鋪於艦體主甲板上,佔據了整個中部,前後各設階梯型主、副炮平臺。高聳的主桅直插入船樓後部,使保寧級的側面剪影兩頭低,中間高,形似一個正楷的“山”字。

不過,細究保寧級的艦體結構,倒與福船的結構神似。

主甲板以下是二層甲板,前後是生活艙、彈藥艙和舵機艙,中間是一長截的搖櫓艙。

二層甲板之下是三層甲板,住人和儲物。船體中部與尾部有一大截沒有隔板只有拱形支柱的空艙,艙頂留有兩個大圓孔,徑直穿過主甲板與中央船樓,與外面的世界連通。很明顯,這裡即將放入某種不為人知的重要物件。

四層甲板即為船底,有十餘間傳統的水密隔艙,裝石塊以壓載,並裝載易燃易爆的火藥。

主甲板之上是前後主炮與中央船樓。副炮平臺與船樓一層甲板同高連通,下方是有防護的待發彈藥艙。

船樓一層中前部是艦長、監軍等中高級軍官的住艙,中後部是帆索艙。尾部是直通上下的天井。

船樓二層甲板前部是駕駛艙和指揮艙,之後是帆索艙。

高達七丈的主桅由一根筆直的硬木製成,從正中穿透船樓的帆索艙和主甲板,直達船底的龍骨上,構造十分堅固。

主桅頂部卯接了一根兩丈長的副桅,還有一個由木板和繩索搭成的簡易?望臺。?望臺和副桅聯合使用,便可透過這個制高點發出清晰的旗號。

帆面以火浣布(注二)織成,可投之於烈火而不損。

保寧級上的武備,繼續體現了護國軍水軍的戰術特點,即以炮擊摧毀為主,以跳幫白刃為輔。

主甲板前後,兩座可以大範圍旋轉的主炮佈置在主甲板的首尾炮座上,但炮座尚未完工,炮體也蹤影全無,只是用大塊油布牢牢捆紮遮擋住開口。

前後主炮間,則是與中部船樓相連的兩座副炮平臺。副炮平臺上各裝一門同樣可以旋轉的副炮,炮身與蜈蚣一型船上廣泛使用的七斤半短炮相同。

在船樓兩側的主甲板上,沿左右兩舷各分佈四門形似弗朗機的後膛速射炮。只是此炮比官軍慣用的弗朗機既短又粗,明顯用於近戰中防敵跳幫。

注一:響木沒有查到崇禎十五年四川有大災的歷史記錄。

注二:現在是金堂縣的縣治。

注三:火浣布,即木棉織成的布。